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老态,崔寅立刻躬身行礼道:“父亲。”
    很显然,这个老人家就是在承平年间便拜相,至今执掌尚书台已近十年的宰相崔衍了。
    崔相公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淡淡的说道:“今岁常科放榜了?”
    崔寅点头道:“明经与贡士都放榜了,家里的下人已经抄了来,正要给父亲过目。”
    说着,他颇为恭敬的把手里的名单递了过去。
    崔宰相伸手接过这份名单,一边展开一边开口道:“有些事情就不用我交代了,今岁的进士科的贡士,去打听打听来历,能结交的便结交,缺钱的便给钱,年龄合适而不曾婚配的,想法子从家里的旁支或者从亲戚之中,找个女娃嫁过去。”
    每一年中试的进士,对于朝廷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因为这些进士,会固定的分掉一些政治资源,对于这些大家族来说,想法子把这些人收归自己门下,或者干脆与之结亲,这样这些被分走的政治资源,等同于又回到了自己手中。
    崔寅立刻点头,笑着说道:“父亲放心,儿子已经差人去办了。”
    崔相公微微点头,展开名单往下看去,大致看了一遍之后,目光突然停在了林昭的名字上,随即又看向了林昭的出生年份,即便是相国近十年的崔衍,也不禁愣了愣。
    “承平六年生人…”
    他有些吃惊:“十五岁的贡生?”
    微微惊讶了一番之后,崔衍合上手里的名单,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开口道:“这个越州林昭,是林元达的那个侄子林昭么?”
    崔寅点了点头,开口道:“儿子方才问过了,的确是林祭酒家里的侄子,去年才跟随林祭酒到长安来,进太学读书,之后在太学里又搞出了一个长安风,后来圣人还在国子监另辟了一个编撰司,给他封了个八品的小官,让他打理印发长安风的编撰司。”
    “编撰司…林昭…”
    崔衍微微眯着眼睛,默念了几句之后,沉声道:“详细查一查这个林昭的身份背景,明天要送到我书房里来。”
    崔寅笑着点头,开口道:“说起来,这个林三郎还跟咱们家有些渊源,去年怀安郡主好像拉着五娘与他见了一面,当时儿子见没有出什么事情,再加上他又是林元达的侄子,还是太学生,便不曾过问。”
    “这是好事啊。”
    崔相公眯着眼睛,呵呵一笑:“你有时间,可以去跟林简多多走动走动,不行就让你媳妇去与林夫人走动走动,也不用太过主动,但是如果林家愿意定下这门亲事,咱们崔家便点头。”
    崔寅缓缓吐出一口气,开口道:“这个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芷晴从小被惯坏了,恐怕不一定会应下来。”
    “由不得她不应。”
    老相公把手里的名单放在一边,缓缓地说道:“受了我们崔家十几年富贵,有些事就不是她能说的算的了,况且一个十五岁的进士,天下女子尽可以配得,委屈不了她。”
    崔寅立刻点头,躬身道:“儿子明白,儿子这就去办。”
    …………
    东宫之中。
    世子李煦手里也拿到了礼部的名单,他站在太子殿下身后,微微有些感慨的说道:“殿下,不曾想林三郎还真的要中进士的,十五岁的进士,我大周有国以来第一位……”
    说到这里,他微笑道:“二十年前林师十九岁中进士,震惊朝野,如今林昭十五岁中进士,恐怕要震惊天下了。”
    “叔侄双进士,一定会传为佳话…”
    太子殿下背负双手,微微皱着眉头。
    “入太学一年就中了进士,而且这一年时间里,他还要分心于长安风,甚至还去了衡州一趟…”
    他扭头看向李煦,缓缓说道:“我要先看一看他的卷子,看看天下是不是真有此奇才……”


第二百三十二章 脱胎换骨
    贡士几乎是必中进士了,但是贡生的名次并不代表着最后进士的名次,在林昭的名字出现之后,贡生第一名反倒不怎么受人重视了。
    毕竟哪怕这位贡士第一在殿试也是第一,钦点了状元,也无非就是一年一个的状元而已,而十五岁的进士,二百年一出!
    因此,在放榜之后,林昭便瞬间成了长安第一大红人。
    而就在林昭林三郎的名字几乎传遍长安的时候,身为热点事件的主人公,林昭这会儿还在睡梦之中。
    因为……他昨天睡的实在是太晚了。
    昨天晚上,因为对于今天的放榜有些紧张,翻来覆去的林昭,一直到后半夜五更天才勉强睡去,这个时辰对于已经习惯早睡的林昭,实在是太晚了,以至于第二天早上,他几乎是一觉睡到了午时。
    本来林家的下人是要来叫她吃早饭的,大门大户也不允许睡懒觉的行为,但是林昭不仅仅是林家的晚辈,还算是林简夫妻的半个恩人,因此林夫人便没有让人叫他起床,干脆让他一觉睡到了中午。
    等到林昭迷迷糊糊醒过来的时候,两个林家的丫鬟已经进了屋子,一个服侍他穿衣服,一个给他打水洗脸。
    洗完脸之后,两个丫鬟又帮着他梳理头发,扎了一个好看的道髻。
    大周崇道,因此男子扎道髻穿道袍,都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一般世族人家的成年男子,都会至少备一身道袍,甚至好几身道袍,用途更趋向于礼服。
    林昭有些迷迷糊糊的按在了椅子上梳头,一边梳一边开口问道:“二位姑娘,发生什么事情了?”
    两个丫鬟看了看一脸迷糊的林昭,其中一个略微羞涩一些的,红着脸不肯说话,另一个对着林昭笑了笑:“公子您睡得迷糊了,今日可是放榜的日子,外面有送喜报的人来了,主母让我们姐妹赶紧给您穿好衣裳,出去见人呢。”
    “送喜报…”
    林昭先是愣了愣,然后才反应了过来应当是关于科考的喜报,想明白了时候,他立刻精神一振,原本的困意都消散了个一干二净!
    这可是……代表着进士及第的喜报啊!
    有了这个功名,只要李周的摊子不倒,林昭就已经注定了一世富贵!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他林三郎与别人…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林昭连忙整理的一番衣裳,迈步走了出去。
    他在林家,是有一处自己的小院的,走到院门口之后,林昭才发现林简夫妇俩都在院门口等着自己,见到林昭慌慌张张的跑了出来,一旁的林夫人笑着说道:“三郎不用这样心急,报喜的人已经被请到正堂奉茶了,你慢慢去也不迟。”
    一旁的林元达,眉眼中也尽是笑意,不过他还是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咱们林氏子弟,向来都是早起的,三郎怎么刚考完试,便懈怠了自己?”
    他笑着说道:“你要是在越州这个时辰再起,大伯是要拉你去打板子的。”
    林昭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七叔叫做的是,因为今天要放榜,侄儿昨夜一直睡不安稳,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勉强睡下,因此……起的迟了。”
    林元达微微皱眉:“不过是东华门放榜,哪里用得着这样辗转反侧?”
    他咳嗽了一声:“大丈夫,遇事要有静气。”
    “别听你七叔瞎说。”
    一旁的林夫人无情拆了元达公的台,她笑着说道:“当年你七叔应试即将放榜的时候,他整整一宿都没有合眼,第二天天没亮就跑去东华门去了,说起来还不如三郎你沉得住气,一觉睡到了大中午。”
    林昭跟着笑着说道:“读书养气的功夫,我逊色七叔太多了,以后还是要向七叔多多请教才是。”
    “三郎这话倒是不错。”
    林简正经了起来,沉声道:“科考这种东西,的确是极其重要的进身之阶,但是中了进士,并不意味着书就读完了,也不意味着学问到尽头了。”
    他摇着头感慨了一句:“这些年读书越多,越觉得先贤往圣之浩瀚,己身学问之卑渺。”
    “读书,乃是一辈子的事情。”
    林昭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七叔的教诲,侄儿记下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林简,开口问道:“对了,七叔现在不是应当在国子监么,怎么回家里来了?”
    “听到三郎中试,我便告假回来了。”
    元达公颇为高兴的笑了笑:“吾侄中了贡士,做叔叔的自然应当回来看一看。”
    三个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路,没过多久便到了林家正堂,此时正堂里有三个身披红绸的礼部衙差在等着,见到了林简夫妇与林昭之后,立刻起身行礼,他们先是对着林简夫妇躬身作揖,然后又满脸笑容,对着林昭作揖道:“恭喜小相公金榜题名,取中贡士…”
    礼部报喜的时候,都是敲锣打鼓来的,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整个平康坊都知道了林昭中了贡士的事情,只不过这个贡士的名次并不是很高,这几个报喜的衙差很懂事的没有提及名次。
    他们双手捧着礼部的帖子,递到了林昭面前,语气恭敬:“小相公,这是礼部的帖子,五日之后的四月初十,请小相公进宫参与殿试。”
    几个人很是默契的对着林昭躬身行礼。
    “预祝小相公在殿试之中拔得头筹,状元及第!”
    林昭还没有应对过这种场景,当即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林夫人显然早有准备,她轻轻拍了拍手,立刻就有几个林家的下人,拿了三块金饼送了过来,递到了三个报信人手里。
    林夫人满脸笑容,对着三个人轻声道:“有劳三位跑一趟了,这些钱三位拿去喝茶。”
    她娘家本就是富商巨贾,最不在意的就是钱财,这三块金饼每一块都能换到二三十贯钱,已经算是长安城各府赏钱最多的了。
    几个礼部的衙差战战兢兢的接过了三块金饼,然后对着林家三个人又是作揖又是行礼,千恩万谢的去了。
    等这三个人走远之后,林简拉着林昭,在正堂里坐了下来,这位国子祭酒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三郎虽然中了贡士,但是也不要放松了警惕,参与殿试者虽然无有不中进士之人,但是殿试的名次却十分关键。”
    他面色严肃:“前三名与第二十名,就相差不少,为叔当年如果不是侥幸中了第三名,而今也不会有如今的地位。”
    说完了勉励的话之后,林简又笑了笑:“不过三郎你年纪还小,殿试上点心也就是了,用不着太过勉强自己。”
    “长安城的喜报,为叔会尽快差人送到越州去,知会清源兄长以及大伯,还有你的娘亲。”
    说到这里,元达公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深色有些复杂。
    “自今日起,三郎你便算是…跃过龙门,脱胎换骨了。”
    他语气感慨。
    “光宗耀祖啊…”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情的厉害
    无论从那种角度来说,林简这个“脱胎换骨”的说法,其实并不夸张。
    在这个时代,官和民是泾渭分明的两条线,想要从老百姓的阶层,跃升到官员这个阶层里来,一般来说有两条路,其中一条是从军,把自己的脑袋挂在腰带上,用性命去搏出一个前程出来。
    而第二条路,就是科考了。
    当然了,靠恩荫也可以入仕,然而能够有恩荫的人,本身就不算是平明百姓这个阶层,因此也谈不上跃升。
    事实上这两条路,无论哪一条,成功率都低到可怕。
    就拿从军来说吧,国朝初年的时候,大周国力鼎盛,关中男儿闻战则喜,听到边关有战事,便兴冲冲的提着刀去报名砍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