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东城门门口,已经有一个三四十人的马队以及长公主府的几个家丁等候,除了这些人之外,国子监的国子祭酒周昌明,天官尚书家的公子周德,以及长公主府的大公子齐宣,都赶到了东城门相送。
林昭跳下马车,对着他们拱手行礼。
国子监周博士满脸不舍,拉着林昭的衣袖,险些垂下泪来:“小林探花,早些回长安来。”
因为林昭与他叔父林简先后中探花,此时长安城里已经开始流传林探花与小林探花的称呼。
林昭无奈的摇了摇头:“先生放心,我回乡过几个月便回来了。”
周博士抹了抹眼泪,扼腕叹息:“长安城里,只有小林探花一个慧眼之人,你这么一走,吾失伯乐矣……”
林昭不再理会这个活宝,转头与齐宣等人一一告别,等到他跟这些朋友告别完了之后,便转身回到了自己马车旁边,准备跳上马车。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一身灰色衣裳的少年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林昭马车面前,他犹豫了一下,想要跪下来向林昭行礼,然后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并没有能够跪下去,而是对着林昭长揖到地。
“恩公一路保重。”
林昭摇了摇头,上前把这人扶了起来,脸上露出笑容:“韩兄不必如此,我不是你的恩公,而是你的朋友。”
“且等我回长安来,再与韩兄详谈。”
这人…乃是韩有圭幼子韩参。
与这些人一一告别之后,林昭再没有犹豫,转身钻进了马车里,随着一道鞭花炸响,马车缓缓离开了长安城,朝着越州方向进发。
第二百五十一章 蝇营狗苟
乾德九年五月尾。
天气越发燥热起来,身在江南的越州,此时也全是暑气,大街小巷的老百姓们,早已经穿上了夏衣,有些稍微穷困一些的人家,就只穿个简陋的汗衫,便在大街小巷奔行。
因为天气燥热,除非一定要出门,否则便不太有人愿意到处乱跑,但是哪怕是已经到了中午,在三元书铺门口,依旧有二三十人在排队购书。
这是在买最新一期的故事汇。
林昭虽然离开了越州,但是他再三元书铺留下的故事汇被很好的延续了下来,此时故事汇这本书,不止是在越州流传,就连越州附近的几个州郡,也开始流行起故事汇,每一期故事汇印发之后,便很快会传到附近几个稍大的城市里去。
当然了,这个东西已经出现了一年多的时间,旁人即便是照搬也学会了,最近几个月时间,附近州郡甚至越州城内,都开始陆续出现类似于故事汇的书刊,以至于三元书铺的生意被分走不少。
因为凭空生出了这么个行当,自然而然要向民间那些考不中功名的读书人征稿,越州乃是书香之地,只要有余粮的家庭,几乎都会供养一个读书人,因此最不缺的便是读书人,故事汇的稿子并不缺少,每一期的故事汇,都会由林昭的父亲林清源带着几个编辑亲自把关。
当然了,有些人天生就有写故事的天分,一年多时间下来,在越州的一众“写手”当中,涌现出了三四个写故事异常精彩的写稿人,这些人写出来的故事,往往很受老百姓喜欢,收获了不少拥趸。
此时,三元书铺里,新一期的故事汇仍旧在售卖,书铺的东家谢三元,先是走到了三元书铺看了看,看着只有二三十人的排队队伍之后,他微微摇了摇头,便扭头走到了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
这个小院子,就是故事汇的“编辑处”,每日那些读书人送来的书稿,便会送到这里来交给几个编辑审阅。
进了这个院子之后,谢三元很快见到了正在翻看稿件的林清源,他上前对着林清源微微拱手,行礼道:“清源兄辛苦。”
林清源自从辞了师爷的工作之后,便留在越州城里,帮忙打理故事汇的事情,故事汇原本该林昭所得的一半收入,也都给了林清源,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比起他从前在姚江做师爷的收入,还是要高出一些的。
听到这句话,林清源连忙起身,对着谢三元还礼道:“谢兄到这里来了?”
谢三元微笑道:“这一期的书已经开始卖了,上一期的收入也就该结给清源兄,按照三郎先前定下来的规矩,所得收益六成算在公账里留作公用,其余四成咱们两人再对半分。”
说着,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块银饼,递在林清源手里,微笑道:“上一期扣除成本所得的收入,大概是八十二贯钱,我归了五十贯在公账里,因为银钱太重,便兑了一块银饼。”
这个时代,金银之类的贵金属并不是很多,所以并不能全是货币,只能算是一种价值高昂的硬通货,在不方便用铜钱结算的时候,金银可以用作替代物。
林清源接过这块银饼,对着谢三元微微点头致谢:“谢兄太客气了,结算的事情用不着十天一次,每月一结就是……”
林清源一句话还没有说话,他身后一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编辑便站了起来,走到了林清源身边,看了看林清源手中的银饼,然后对着谢三元微微皱眉:“谢老板,书铺的收入,按规矩应该是与我爹平分,如何到我爹手里,就只剩下两成了?那些每个月入了公账的钱,又去了什么地方?”
“还有就是。”
这个年轻人深呼吸了一口气,问道:“为何最近一段时间,我父所得的钱越来越少了?”
“我想看一看书铺的账目。”
这个年轻人,正是林清源的二子林郃,他在前面进了林家大宅读书,但是一直没有什么进境,去岁参与越州的秀才考试,最后也没有取中,最后是林清源见他在家中无事,便把他叫到这里来做故事汇的编辑,每个月能有两贯钱左右的“工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秀才,与明清时候的秀才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周礼部的考试资格,主要是靠国子监以及地方衙门的推荐,而地方衙门与国子监都要靠考试来选出有资格参考的人选。
像是越州这种地方衙门举行的考试,如果入选了,便可以称之为“秀才”。
中了秀才之后,再参与几次考试,便有资格到长安去参与礼部的考试了。
听到了林郃这番话之后,谢三元先是微微皱眉,然后看了林清源一眼,见林清源没有说话,他才缓缓说道:“近几个月时间,越州又出了另一个出故事书的书铺,从前给咱们书铺供稿的那些读书人,有不少也去了那边,其中还有广受喜爱的李陈二人,这二人…都去了那边。”
“因此最近这几期,咱们书铺的故事汇,卖的便不如从前好了。”
解释完这个事情之后,谢三元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继续说道:“至于入公账的那些钱,是三郎尚在越州的时候定下来的规矩,这些钱主要的用途,是用于采买铺面,扩大生意,以及投资一些能够挣钱的行当。”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林郃,缓缓说道:“到了年底的时候,公账里的钱会再结算一次,除开明年的预算之外,其他的钱会照样分给你们家。”
“去岁的时候,你们便已经分到了钱。”
谢三元看向林清源,笑着说道:“清源兄长应该知道这些事才对。”
林清源点了点头,对着谢三元拱手道:“这些是我都知道的,有劳谢兄辛苦,等手里的稿子忙完了,我请谢兄喝酒。”
谢三元微笑道:“清源兄有空,我后天便可以摆一桌酒席请客,近来我作坊里的字模大有进展,再过些日子我便要离开越州,出门做买卖去了。”
林清源先是点头,然后笑道:“如此,咱们兄弟后天晚上一起喝一顿。”
谢三元欣然答应,然后转身离开。
等谢三元走远之后,林郃从林清源手里接过那块银饼,掂了掂之后,又放回了他父亲手里,皱眉道:“爹,谢三元肯定隐瞒了账目,贪了咱们家的钱,这些商人个个心黑,没有什么好东西。”
林清源微微皱眉,看向林郃:“他是你三弟的未来岳丈,这个行当也是你三弟的,即便有什么不对,也应该你三弟来跟他们分说,不应该你来说。”
林郃撇了撇嘴,嘀咕道:“这些商贾之辈,拿咱们家人当傻子……”
他话音刚落,外面突然有个人慌慌张张的冲进了这个院子,然后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林清源身边,跪在了地上。
“林……林老爷!”
“大喜事,大喜事啊!”
林清源站了起来,开口问道:“喜从何来?”
“老爷……老爷家里的公子,中进士了!”
这个报信的人上气不接下气,喘息道:“眼下,报喜的人已经到林老爷家门口了,林老爷快回去看看罢!”
第二百五十二章 莫大的荣光
进士……?
喜报?
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林清源脑子里便一片混沌了,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竟然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而林郃已经反应了过来,他皱着眉头上前,捉住这人的衣襟,开口道:“胡说八道什么?我家不曾听说谁参与了今岁科考,哪里会中什么进士?休要在这里行骗!”
这个报信的人,乃是一个常年在越州大街上跑腿之人,闻言他苦着个脸说道:“这种事情小人哪里敢骗人,衙门的灯笼都挂在您家门上了,林夫人才让小人来这里请林老爷回家,如何就成小人行骗了?”
“林老爷,此处距离您家中并不远,您回家一趟看看就知道了。”
林清源这会也回过了神,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深呼吸了一口气,拉着林郃的手,沉声道:“二郎,你三弟去的是太学,太学生…的确可以参与礼部常科。”
“无论如何,我先回去看一看……”
说到这里,林清源用左手抓住自己因为激动不停颤抖的右手,缓缓迈步出了这个小院。
这个跑腿所说的家,很显然乃是林二娘所居之地,那座宅子,张氏母子是一直不肯去的,因此林郃只能看着林清源的背影,深深皱眉。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喃喃低语:“老三才多大年纪,怎么可能……”
“即便是七老爷当年,也是十九岁才……”
此时此刻,林二郎的心情极为复杂,有一些不肯置信,有一些震惊,而更多的则是……
酸楚。
他没有办法相信,前几年还在东湖镇里,睡在一头大青牛背上的那个毛孩子,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便摇身一变,成了……进士老爷?
想到这里,林郃深呼吸了一口气,也迈步走出了这间院子,回家中见母亲去了。
而另一边的林二娘所居的宅子里,一身素装的林二娘,先是抬头看着自家门前高挂的大红灯笼,然后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喜报,脸上露出了一个很是灿烂的笑容。
那两个报喜的人,还在不住向林二娘作揖。
“恭喜林夫人,贺喜林夫人,贵公子在今岁常科,高中探花郎!”
另外一个人满脸赔笑,笑着说道:“十五岁的进士老爷,不要说给咱们越州的头一个,便是在整个大周,也是头一个,您家的公子当真了不起!”
林二娘虽然极为开心,但是自小受到的教育让她还不至于失态,愣神了片刻之后,她便扭头回了屋子里,从屋子里取出来一个小布袋,布袋里是一小袋铜板,她把这一小袋铜板倒出来分成两堆,摆在一个木盘上,递到两个报喜的差役面前,微微一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