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如果再招惹我,或者招惹我母亲,休怪我不看父亲的面子了。”
说到这里,林昭又对着林思正拱了拱手:“大伯祖,我离开长安之前,七叔还有些事情嘱咐我去办,等晚间开宴的时候我再到代园里来。”
听到林昭提起林简的名字,林思正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微笑道:“差点忘了问你,老七在长安如何了?”
就目前的林家来说,新中进士的林昭,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那朵花,而林简林元达,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作为大周的国子祭酒,长安城里的大宗师,林简对于这些越州人来说,简直就像天一般高!
“七叔很好。”
林昭微笑道:“他老人家做了国子祭酒之后,颇得人心,我离开长安之前,长安城里的勋贵以及宗室子弟,都争相拜入七叔门下,已经是长安名副其实的大宗师了。”
林简这一年多时间,在长安城里的确发展的不错,康东来被赶出长安城之后,太子一系的势力愈强,京城里那些观望的人,现在有很多都倒向了东宫,不过他们大多投奔无门,或者不太好意思直接去捧太子,便都来结交林简这位未来的“帝师”。
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话,太子即位之后,林简这个帝师多半会成为将来的政坛领袖,再加上石鼓书院在民间的影响力,如果元达公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多出一些佳作,再讲学几场,将来甚至有可能成为政坛文坛双领袖!
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抱住的大腿,不出意外的话,林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死死抱住。
林思正对于这个答案,很显然十分满意,他微笑着看向林昭,开口道:“既然老七有事情让三郎去办,那你就去办罢,等过两天清闲下来了,咱们祖孙再坐下来慢慢细谈。”
林思正所谓的细谈,大概率是询问另外两个跟林昭一同进京的林家子弟的近况,林昭跟那两个同族的兄弟关系并不是特别好,虽然在太学里也会碰到,但是其实并没有特别多。
林昭起身点头,向厅堂里的众人行礼之后,告辞离开。
等他有缘之后,吴知县才端起酒杯,与林思正碰了一杯,笑呵呵的说道:“老太爷这个孙儿,性情刚直,颇令人敬佩。”
林思正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孩子只顾一时意气,浑然不顾全将来,哪里能算是刚直,只能算是鲁直而已。”
“他这个性子,将来在官场上定然走不远,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便会灰溜溜的回到越州来,专心学问。”
“老太爷这话,吴某倒不是十分认同。”
吴知县低头喝了口酒,轻声道:“这位小林探花少年得意,按照一般少年人的心气,此时头都抬到天上去了,但是据吴某看来,他回越州之后,见到林家的长辈,该有的礼数一点也没有少,足见他是沉得住气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偏偏对嫡母不依不饶,说明这件事,他是在心中想了很久,深思熟虑过的。”
说到这里,吴知县端起酒杯,与林思正碰了一杯,感慨道:“以他探花郎的身份,用不了几年时间,在暗中想怎么整治嫡母就怎么整治嫡母,没有必要在这个当口非要闹掰,损伤自己的名声。”
“可他偏偏这么干了,足见这位小林探花是个刚直之人,不屑于那些暗处的鬼蜮伎俩。”
两个人酒杯相碰,吴知县感慨道:“林家又出了一个麒麟子,真是让人艳羡,我家中的那几个儿子,若有小林探花十之一二的成就,吴某就是现下闭眼,也能安心了。”
听到吴知县这番话,原本心里对林昭有些不满的林思正,顿时畅快了不少,他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与吴知县碰了碰,笑声爽朗。
“吴知县太夸奖了,这孩子,就是个莽直的性子,哪里有吴知县想的那么多……”
…………
离开了代园之后,林昭并没有急着去做林简交代他的几件事,毕竟那些都是不怎么着急的小事,他还要在越州待一段时间,什么日子都能去做。
离开代园之后,林昭径直回了一趟家中,此时林二娘正在家中的院子里照看一些花草,林昭迈步走到林二娘身前,低头拱手行礼之后,声音恭谨。
“见过母亲。”
林二娘平日里喜爱花草,在东湖镇的时候就养了不少,到了越州城里的时候,更是养了半个院子,此时正在修剪花草的她,放下手里修剪花草的剪子,回头笑着看了看林昭。
“昭儿这么快就回来了,没有跟澹然多待一会儿…”
林昭看着自己的母亲,深呼吸了一口气。
“阿娘,孩儿有些事情,要跟你单独谈谈…”
第二百六十六章 您恨过吗?
林昭回到越州,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要替母亲以及替自己,解决掉张氏母子这桩麻烦,然而最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与母亲好好的沟通一番。
沟通一番有关于荥阳郑氏的事情。
看到林昭满脸严肃的模样,林二娘先是有些诧异,然后放下了手里的剪刀,微笑道:“昭儿有什么事情,尽管问就是了。”
“这里说话不方便。”
林昭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开口道:“阿娘,咱们去里屋说。”
他一边说话,一边上前搀扶着林二娘的手,把她扶到了家里的里屋坐了下来,然后躬身给母亲倒了杯茶水之后,林昭才有这忐忑的坐在了林二娘对面。
他酝酿了一番感情之后,又低头喝了口水,这才抬头看向自己的母亲,声音有些低微:“阿娘,我在长安城…见到了丹阳长公主。”
“丹阳……长公主”
林二娘轻轻皱眉,然后开口问道:“这种大人物,昭儿能见到也是福分,以后你可能在长安城里做官,多认识一些人自然是好事。”
她表情淡然,几乎看不出任何破绽。
如果不是林昭已经知道了七七八八,此时可能真的会以为,自己的母亲与长安城无关了。
他叹了口气,低声问道:“阿娘你……认得这位长公主么”
“我怎么会认得这种天潢贵胄”
林二娘连连摇头,看向林昭:“昭儿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可是丹阳长公主说她认得您。”
林昭咬了咬牙,开口道:“我初次见她,她就说我与阿娘生得相像,她说她从前与阿娘是闺中好友,说阿娘您……”
“是在长安长大的…”
林二娘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她静静的等着林昭说完之后,很是恬静的缓缓摇头:“都说了,物有相似人有相同,可能是咱们母子长得与长公主的那位朋友有些相似罢。”
“阿娘,除了丹阳长公主之外,儿子在中了进士之后,还见到了另外一个怪人。”
林昭低着头没有说话,而是从自己的腰里取下一枚只剩下半块的玉弥勒,拿在自己手里,放在林二娘面前,声音有些沙哑。
“那个怪人说,他是我的舅舅,是阿娘的二兄。”
林昭看向自己手里的这半块玉佛,轻声道:“他说这块玉,是母亲当年常戴在身上的……”
听到这里,林二娘还算平静的脸色骤然大变,她没有伸手接过这块玉佛,而是扭头看着林昭,脸色苍白。
“他……他是骗你的,为娘自小就与家人走失了,不曾有什么二兄,也不记得自己有什么家人……你……”
“你莫要信他!”
林二娘看向自己的儿子,咬牙道:“不许你再跟那个人有任何联系了……”
林昭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缓缓跪在林二娘身边,咽了口口水。
“阿娘,那个叫做郑通的人……确实是我二舅,是不是”
“您是二十年前宰相郑温之女,是不是”
听到郑温这个名字,林二娘的身子微微颤了颤,她这才扭头看向那半块玉佛,伸手把玉佛拿在自己手里,眼中垂下泪来。
她一边哭,一边哽咽。
“你……不许与他们有来往……”
林二娘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在林昭意料之中的,这些年林二娘宁肯自己过苦日子,也不愿意与自己的兄弟有任何联系,就是害怕仍有罪过的郑氏,连累到儿子林昭。
如今林昭好容易中了进士,他们母子十来年的苦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在这种情况下,她自然是不肯让林昭再去与郑家有什么纠葛的。
林昭跪在林二娘面前,伸手拉着自己母亲的手,缓缓宽慰道:“阿娘,当年的旧事我在长安也查到了一些,郑家当年是因为贪腐论罪,如今二十年过去,什么罪过都过去了,您不用太过惊慌。”
“虽然已经知道了个大概,但是我还是想向阿娘打听清楚,您到底是不是……郑氏之女。”
他一边说话,一边从袖子里取出一块方帕,递给林二娘擦了擦眼泪,等林二娘哭的差不多了之后,才看了看自己的儿子,眼眶仍然发红。
“我是郑家的女儿不假,可……你不许再与他们有任何联系。”
林二娘再一次垂下泪来:“当年父亲都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不管是你还是他们,都不可能比得过父亲。”
“你……如今已经是进士了,是越州林氏的进士,身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说到这里,林二娘语气凌厉了起来:“你要是还认我这个母亲,便不许与他们再有任何联系,听到了没有!”
听到这句话,林昭在心里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他已经基本确定,长安城里那个叫做郑通的中年人,与他说的事情,基本上全都是真的。
自己的母亲,的确是荥阳郑氏之女,是当年扶助天子清理天下的那位宰相郑温的女儿!
想到这里,林昭对着林二娘露出一个笑容,微笑道:“阿娘放心,我心中有数的。”
林二娘抹了抹眼泪,又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半块玉佛,恍然间想起了少年时在长安城的故事,她愣神了片刻之后,才扭头看向自己的儿子,问道:“这块玉,是……他给你的么”
林昭点了点头,沉声道:“是儿子中进士之后,一个叫郑温的人找到了我,说是母亲的旧物。”
“他……他还好么”
“看起来还可以。”
林昭回忆起了郑通的模样,回答道:“应该没有什么灾痛,据他所说,当年他被朝廷流放到了岭南,脱困之后又救了不少郑家人,聚集到了一块,这些年这些郑家人,都在做生意。”
说到这里,林昭抬头看了看林二娘,缓缓说道:“据郑通所说,他是我的二舅…除他之外,我还有另外两个舅舅在世,一个三舅,一个五舅。”
听到这句话之后,林二娘的眼睛瞬间就红了起来,泪如泉涌,伏在桌案上失声痛哭。
林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在旁边陪着她。
过了不知道多久,林二娘哭声稍稍止歇之后,林昭才在她旁边轻声问道:“母亲,您这些年,恨过么”
林二娘用方帕擦了擦眼泪,哽咽不止。
“最开始的时候恨过。”
她眼眶都哭的肿了,扭头看向林昭。
“但是你出生之后,便好了很多了。”
“那时候我就想着,能把你好好带大,这辈子也算没有白来,至于家里的事情…”
她神情黯然:“不是我能管得了的。”
“父亲那样的人,说没便没了……”
林昭听了这番话之后,坐在自己母亲身边,若有所思。
第二百六十七章 郑家与林家
二十年前郑家出事的时候,林二娘大概只有十四五岁的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