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他就要作势对林昭行礼。
    “为父代他们母子,向你赔个不是。”
    林昭一把扶住了林清源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父亲,您今日带林郃来,是来道歉的么?”
    林清源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该打的我也打了,该骂的我也骂了,今日来之前,跟他说的好好的,谁知道一见了你的面,他的驴脾气就犯了,为父也说他不动。”
    “与父亲说一句不客气的话。”
    林昭闷哼了一声:“若不是他是我兄长,若不是他没有伤害到我与我母亲的本事……”
    说到这里,林昭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现在的他,与从前那个三元书铺的伙计,已经天差地别。
    如今的林昭,如果真想要对张氏母子动手,只需要在表面上装出一副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模样,背地里,他有无数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齐家这几个跟过来的家将或许不会为了他去杀人,但是只要他一句话,背地里的荥阳郑氏,就会派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这对母子弄死。
    就算不靠郑通,他想要处理掉这对母子,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
    林昭并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前些年在东白山上,他便亲手弄死了那个霸占山头几十年的徐老大。
    只是他觉得张氏母子罪不至死,便没有想过用这种极端的手段。
    林昭这句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林清源却听得脊背发寒,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抬头惊疑不定的看了林昭一眼:“三郎,切莫……”
    “切莫做傻事!”
    他拉着林昭的衣袖,低声道:“你的前程在长安城,在六部衙门,在政事堂,不在这小小的越州城里…”
    “等你去长安做了官,越州城里的事情,转念便会忘了…”
    此时,林清源神情有些紧张。
    虽然他不知道林昭曾经动手杀过人,也不知道林昭这两年时间到底做过什么事情,但是他很清楚的是,自己这个小儿子,手段非比常人。
    另外,他也可以看出来。
    林昭现在很生气。
    小林探花深呼吸了好几口气之后,怒气才平息了一些,他退后两步,对着林清源缓缓说道:“父亲,我知道您心里多多少少是向着那一边的,我也不怪您,自今日之后,三元书铺卖故事书的收益分成仍然归您,您怎么分配我也不去过问,但是书铺本身与印刷作坊的收入,便不再算给您了。”
    林昭当年与谢三元定下的分成比例,是三元书铺的收益,他有一成的分成,故事汇与印刷作坊的收入,他都有五成。
    眼下,谢三元的铅活字已经差不多弄成了,接下来三元书铺那边的收入,将会有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而在林昭说完这句话之后,这些钱就与林清源以及张氏母子无关了。
    至于故事汇的收入,虽然不是很少,但是目前的规模,差不多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些钱养家糊口容易,大富大贵就很难了。
    说到这里,林昭对着林清源微微躬身,沉声道。
    “劳您转告林郃一声,让他……”
    “老实一些。”


第二百六十九章 二百年的对手
    长安城里。
    林昭的离开,并没有给长安城带来任何变化,长安城依旧繁华如故,朱雀大街上,往来行人无数,沿街的胡商酒肆里,许多文人墨客一边饮酒,一边高歌,颇有古士之风。
    而此时长安皇城太极宫里,圣人正在翻看政事堂递上来的一些重要文书,一叠大概有二三十本的模样,前面十几本皇帝看了之后,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当他翻到一本礼部递上来的文书之后,便忍不住缓缓皱起了眉头。
    认真翻看了一遍之后,皇帝回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伺候的卫忠,开口问道:“吐蕃新任的这个赞普,即位多长时间了?”
    卫忠作为随侍圣驾之人,这些知识对他来说,都是必须要了解的,这位头发花白的大太监毫不犹豫的低头回答道:“回陛下,吐蕃新任的德逻赞普,是乾德五年即位成为吐蕃新任赞普的,到今年已经四年了。”
    “四年了啊……”
    天子微微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说道:“想是这毛头小子,已经坐稳位置了。”
    自大周开国以来,吐蕃就是大周最大的敌人,没有之一。
    从大周建国到现在二百年时间,两国之间大规模战争就有十多次,小规模战争更是数不胜数,一直互有胜负。
    即便大周国力最强盛的那几十年时间里,也只是把吐蕃打成守势,并没有能够彻底消灭这个隐患。
    吐蕃的前任赞普,比天子还要小几岁,当年灵皇帝掌政的时候,那位前任赞普还派兵进攻过大周的西北乃至于陇右,后来当今的皇帝即位之后,重整朝廷,重新分派节度使,又整顿边军,使边军恢复战斗力之后,又跟吐蕃狠狠地打了几仗,也是有输有赢。
    不过前几次打下来,大周这边整体没有吃亏就是了。
    乾德五年,吐蕃的老赞普去世,他年仅十七岁的小儿子德逻,成为吐蕃新任的赞普,此后四年时间,吐蕃那边一直安安分分的,两国边境也想对安宁。
    卫忠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圣人手里的文书,低头道:“陛下,吐蕃那边……”
    天子面无表情,把手里的文书扔到了卫忠手里,语气平静:“那小子的意思是,要朕赐婚,嫁个公主过去。”
    说到这里,年迈的皇帝陛下闷哼了一声:“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他爹在世的时候,给朕递的国书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曾这么失礼过。”
    因为两国基本上谁都奈何不了谁,因此二百年来是有过数次联姻的,当然了,这些联姻大多都是大周这边的公主嫁给那边的赞普。
    究其原因,一来是中原皇室要保持血统纯洁,二来是……皇帝身边美女无数,也不用去娶千里之外的吐蕃“公主”。
    卫忠接过这份礼部的文书,捧在手里看了一遍之后,对着圣人躬身行礼:“陛下的意思是……”
    “丢给东宫去罢。”
    老皇帝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吐蕃的使臣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到长安来,你把这份文书送到东宫去,让太子殿下全权负责此事,要不要与吐蕃和亲,也由他决定。”
    卫忠面色恭谨,低头道:“奴婢明白了,奴婢这就把这份文书,送到东宫去…”
    “去罢。”
    天子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朕也上了年纪,有些事情该让东宫去办了。”
    如果按照一般的继承人培养程序,此时的太子殿下不说已经掌权,最起码在朝中的权力,应该已经大过宰相了,但是因为皇帝这些年对太子十分防备,一直到今天,太子殿下几乎没有执掌过什么衙门。
    这一次,还是皇帝第一次主动松口,要求东宫去帮着他处理国事。
    卫忠受了皇帝的命令之后,立刻手捧着这份文书,很快来到了太子所居的东宫。
    卫忠是司宫台众太监之首,也是宫里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他亲自到了东宫,自然很快就见到了太子殿下。
    他立刻跪了下来,对着太子叩首道:“老奴叩见殿下。”
    “卫公公不用拘礼。”
    见到卫忠亲自赶过来,太子殿下心中也有些忐忑,他有些紧张的看着卫忠,开口问道:“不知卫公公亲自到东宫来,是为了…”
    卫忠连忙从怀里取出那份礼部的文书捧在手上,面色严肃起来:“殿下,奴婢奉圣意,将这份文书送到殿下手上,圣意是……让殿下您全权处理文书上的事情。”
    他两只手捧着文书,太子殿下也用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简单翻了一遍之后,太子殿下便看出来了这是吐蕃送过来的“外交文件”。
    他合上文书,看向卫忠,轻声问道:“卫公公,不知父皇的意思是……”
    “陛下不曾说过半句,只说等吐蕃使臣到了,让殿下您接待他们,全权处理此事,莫要……”
    “莫要丢了大周的颜面。”
    太子殿下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文书,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点头:“如此,孤明白了。”
    卫忠送完了消息之后,便起身告辞了,太子殿下亲自把他送到了东宫门口,等卫忠走远之后,太子殿下才翻开手里的文书又看了一遍,沉默了片刻之后,声音低沉。
    “去把老八……”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罢了,就不要叫老八了,去到国子监去,把林师父请到东宫来。”
    “嗯……再去一趟礼部,把礼部的孙侍郎,也叫到东宫来。”
    礼部在大周的职能,除却负责教育之外,还负责外交,而太子口中的孙侍郎,就是礼部之中“分管外交”的侍郎。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外交,与后世的外交全然不是一个概念,这个时代的外交职能颇为简单,一般来说不失礼就差不多了。
    太子殿下发了话,东宫的宫人们立刻动了起来,两拨人一拨去了礼部,另一拨则是去了国子监。
    而这两个人当中,毕竟还是林简的关系与太子亲近一些,收到了太子的召唤之后,林简立刻放下了一些手头的工作,整理好衣裳之后,便朝着东宫行去。
    务本坊距离皇城并不是很远,距离东宫自然也不算太远,因此只小半个时辰之后,一身三品官服的林元达,便出现在了东宫之中,对着太子殿下恭敬行礼。
    “殿下召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是有件事情,要与林师商议。”
    太子微微一笑,一边说话一边拉着林简坐了下来,然后把卫忠过来送文书的事情,以及那份吐蕃文书,都递给林简看了一遍。
    大概确认了发生什么事情之后,林大祭酒松了口气,看着太子殿下,脸上露出笑容。
    “恭喜殿下,陛下终于肯让您替朝廷做事了!”
    他看向太子,脸上满是笑意。
    “殿下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了,圣人多半就会让您开始陆续接触政事…”


第二百七十章 君臣父子
    吐蕃的这位新赞普,十七岁即位,今年也就是二十一岁而已,他给大周递的国书内容也很简单,大概就是想让大周的皇帝嫁个女儿过去,给他做老婆。
    当然了,国书里的内容有些不太客气,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长安城不同意,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后果。
    其实不管是嫁女儿还是不嫁女儿,对于皇帝,或者说对于长安城来说,都不算什么大事,皇帝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皇子有十几个不说,未婚的公主也还剩六七个,随便选一个母亲出身不太好的公主嫁过去也就是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能把这件事情办成的同时,又能让皇帝以及朝廷有面子。
    吐蕃与大周相争了二百年,对于彼此之间的战斗力都十分清楚,真打起来的话,大周这边不至于接不住,也是一件麻烦事。
    林简又把这份文书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才开口道:“殿下,这个时候,圣人多半是不怎么愿意打仗的,同时,圣人也绝不可能在受人胁迫的情况下,下嫁公主,因此这件事才有了一些麻烦之处,殿下既要平息争端,又不能让朝廷丢面子。”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太子殿下,声音低了下来:“殿下,这是您第一次办理这种级别的大事,必须要办的漂漂亮亮的,只有把这件事情办好了,圣人才会把更重要的差事交到殿下的手里。”
    太子殿下点了点头,开口道:“林师说的不错,父皇第一次交托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