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昭连忙摇头。
    “哪里敢劳动老人家,我自己来就是。”
    说着,他坐在书桌后面,考虑了一下之后,抬头看了一眼林思正,问道:“伯祖这里有火么?”
    林思正摇头道:“老夫这书房里,有我林家近半的藏书,哪里敢有半点火星?平日里下人们进来洒扫,都是不敢带火引的。”
    林昭点了点头,开始专心磨墨:“侄孙知道了。”
    他之所以要火,是想把林简写给他的书信烧掉。
    这封信里,涉及到了皇权顺递,甚至还隐喻了老皇帝的身体,如果一不小心落到有心人手里,可能会成为隐患。
    尤其是林简乃是“储相”,未来将入政事堂拜相之人,必然会引人嫉恨,因此这封信,是绝对不能留下来的。
    林思正今年已经年近七十,人老成精,林昭只问了这么一句,他只思索了片刻,便明白了林昭意思,这位老人家看了看正在埋头写信的林昭,负手走了出去,没过多久便亲自端了个火盆进来,放在了书桌旁边。
    他抬头看着林昭,微微咳嗽了一声:“三郎可是要烧什么东西?”
    林昭这会儿写信写了一小半,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先是对着林思正行礼,再从后者手中接过火折子,点燃了林简从长安寄过来的书信。
    两三页信纸在火盆之中缓缓燃烧,林思正背负着手,微弱的火光映照在他的双眼之中,老太爷犹豫了一番,开口问道:“什么事情,值得三郎这样谨慎?”
    “信里提到了一些天家之事。”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能直说的,林昭隐晦的提了一句之后,缓缓开口:“七叔是要拜相的人,不得不谨慎一些。”
    听到这句话之后,身形已经有些佝偻的林思正,扭头看着林昭,目光炯炯有神。
    “三郎,老七他……”
    林家虽然也是书香门第,一百多年来出了不少为官的读书人,但是到目前为止,官做得最大的,便是如今的国子祭酒林元达了。
    如果林简能够进入政事堂拜相,林家就会成为相门,就会……
    至少兴盛两代人!
    林昭对着林思正笑了笑,开口道:“只要长安城不出问题,七叔拜相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去年七叔他被召入长安领了国子监,便是东宫的主意,东宫也在为这件事做铺垫。”
    任何一个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坐稳”帝位,而这个坐稳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亲信,慢慢替换掉旧朝廷的旧臣。
    政事堂的几个宰相,肯定是不能一股脑全换掉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换,而去年东宫费尽心思把林简安排到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上,便是为了让他能够有直接入政事堂拜相的资格。
    这件事,只要明眼人就可以一眼看得出来。
    长安城里,甚至有不少人直接称呼林简为储相。
    听到这句话之后,林老太爷神色有些激动,他深呼吸了好几口气,缓缓说道:“好,好啊……”
    “我林家要是能出一个宰相,将来老夫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列祖列宗,脸上也会有些荣光。”
    说到这里,他看向林昭,笑呵呵的说道:“三郎你继续写信,莫要搭理我这个老头。”
    林昭点了点头,便回书桌后面写信去了。
    而这位林家的大家长,就在自己的书房里搬了把椅子,静静的看着林昭,若有所思。
    此时,他看向林昭的眼神,已经变了不少。
    如果林简能够顺利拜相,那么林昭的仕途也会顺利许多,两个人同为探花郎,说不定眼前的这个少年人,将来也有进入政事堂的资格!
    而这个少年,今年才十五岁!
    想到这里,林思正目光闪动,心中再一次激动起来。
    如果这叔侄两个人能够先后拜相,林家便不止能够兴盛两代人这么简单,而是至少兴盛四五代人!
    如果想的再大一些,林家后人能够再多出些人才的话……
    念及此处,老太爷抬头看了一眼正在埋头写信的林昭,喃喃自语:“我越州林氏,说不定也能成为数百年的世家……”
    林昭大概在书房写了大半个时辰的信,终于写的差不多了,他找来两个信封,按照顺序把信纸装进两个信封里,又在两个信封上写上了两个地址,接着起身伸了个大大懒腰,因为坐的太久了,身上的骨头也跟着响了几声。
    一旁的林思正,有些好奇的看着林昭眼前的两个信封,开口问道:“三郎写了两封信?”
    “是两封信。”
    小林探花一边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手腕,一边开口道:“一封是写给七叔的回信,至于另一封……”
    “是写给天官尚书家的公子。”


第二百七十六章 越州林氏
    天官尚书!
    六部之中,因为职权的关系,吏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魁首,而作为吏部堂官的天官尚书,乃是除却政事堂宰辅之外,朝堂上权柄最高之人!
    因为权柄太大,大周其他五部的尚书多有入政事堂拜相,但吏部尚书少有拜相之人。
    就连活了六七十年的林老太爷,听到这句话之后,也不禁动容,他看向林昭,开口问道:“三郎……竟然认得天官尚书家里的公子?”
    “认得。”
    小林探花笑着说道:“我在太学读书的时候,与他住一个学舍,相熟得很。”
    在长安城国子监的时候,林昭平日里见过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以及京城里的各种衙内,那个时候,周德的出身在林昭看来,也就是比较好而已。
    可是当林昭回到了越州这种地方上,哪怕不曾提起长公主,不曾提起那位周尚书,单单提起周德这个吏部尚书之子,就已经足以引起一些震动了。
    林三郎把两封信都收在了袖子里,对着林思正开口道:“大伯祖,七叔在信里催我尽快回长安去,那边还有不少事情,我回去准备准备,估摸着再有两三天,便动身回长安去了。”
    林思正面色有些复杂的看着林昭,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缓缓点头:“三郎的前程要紧,是该回长安去。”
    “你年纪小,到了长安之后,遇事多与你七叔商量,你们叔侄二人都是咱们越州林氏的希望,要守望相助才是。”
    林昭点了点头,对着林思正拱手行礼,开口道:“侄孙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便不在这里久留了,到了动身的时候,再来向伯祖道别。”
    不管是前几年在越州的时候,还是中了进士回越州之后,林昭对于这个越州林氏的大家长,都是十分尊敬的,一方面是因为林老头人品不坏,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得不尊敬。
    这个时代的宗族势力极为庞大,林昭可以与张氏有冲突,可以与家里分家,但是却不能跟林思正有什么冲突,否则不仅仅是他在越州要身败名裂,甚至在长安的林元达,多半也要跟他渐行渐远。
    林思正点了点头,微微叹气道。
    “你且去就是,只是这一别,你我祖孙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了。”
    林思正这话,说的颇有些苍凉,他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寿星,这位林家的大家长原本身体不错,但是上一次东山贼进城之后,老太爷受到了惊吓,卧床数月不起,身子骨相比从前就差了不少。
    林昭这一去长安,少说也要三五年才能再回来,到时候两个人能不能再相见,的确是未知之数。
    林昭对着林思正笑了笑:“大伯祖长命百岁,还有三十年好活呢。”
    “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太爷摇了摇头,声音苍老:“老夫这辈子,该享的福都享了,这会儿闭眼正好,不会损了儿孙的福分。”
    老人大多迷信,林昭也没有时间向他传播唯物主义精神,便跟他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从兴文坊离开了。
    等林昭离开之后,林老太爷从自己书房里搬了一把小凳子,放在太阳底下,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过了片刻之后,一个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走到了林思正面前,恭敬弯下身子:“父亲找我?”
    这个小老头,名叫林清舟,是林思正的二儿子,因为他的大儿子三十多岁便没了,这个小老头便是林家第二代的老大。
    再加上林思正这些年年纪越来越大了,林家的很多事情,都是林清舟在打理。
    林思正点了点头,开口道:“家里在越州城里的产业,分个一两成出来,交给老四打理。”
    林清舟先是愣了愣,然后愕然道:“父亲,这……”
    这个时代一家人分家,绝大多数的财产都会落到长房手里,也就是说林家的产业,都是林思正这一房的,与老四林清源那边没有太多关系。
    “让你去你就去。”
    老太爷微微皱眉:“怎么,觉得我老糊涂了?”
    “这倒不是。”
    林清舟弓着身子,苦笑道:“儿子明白,您是想跟三郎交好,但是三郎他……与自己家人关系并不怎么好,您给老四产业,他知道了未必就会高兴。”
    “高不高兴是他的事情,咱们家的态度得有。”
    林思正咳嗽了一声,声音低沉:“东湖镇那边的田产,便不要给老四家里那个张氏打理了,给老四一些产业,怎么分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与咱们家无关。”
    “不管怎么样,老四终归是他的父亲,这个他是认的,咱们给老四的好处,他也要认。”
    说到这里,林老太爷微微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老四家里的这个小儿子,了不起啊。”
    “即便是当年的老七,比其他恐怕也会稍有不如。”
    “对了,还有一件事。”
    林思正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你用你的名义,给老七写封信,问一问他需不需要家里帮什么忙。”
    林清舟闻言,更加愕然,苦笑道:“爹,咱们能帮元达的,也就只有一些钱财了,可元达的岳父是扬州巨商,比起咱们家有钱了十倍不止……”
    “那也是人家的!”
    林思正有些愤怒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怒声道:“他姓林,不姓周,我林家好容易出了一个储相,难道你想让他入赘到周家不成?!”
    “不管老七缺不缺钱,这封信你要写,态度要表,明不明白?!”
    说着,林思正仍旧有些愤怒。
    “鼠目寸光,哪天我闭上眼睛醒不过来了,这个家交给你,天知道你会当成什么模样……”
    林清舟被吓了一跳,对着林思正连连作揖。
    “父亲莫要动怒,儿子这就去办,这就去办……”
    ……
    另一边的林昭,从兴文坊出来之后,便让齐家的家将把手里的两封信从官驿寄往长安去,然后他就回到了自己家中,正巧这个时候林清源与林二娘都在,林昭迈步上前,对着父母行礼之后,咳嗽了一声。
    “父亲,母亲,刚才在兴文坊收到了七叔写给儿子的书信,过两天儿子可能就要动身去长安了。”
    说着,林昭看向林清源,开口问道:“父亲与咱们同去否?”
    “为父去不得。”
    林清源摇了摇头,低声道:“东湖镇那边要秋收了,我要回去帮忙核账,再有就是书铺那边的故事汇,还要我来审稿。”
    说着,他看向林二娘,又看了看林昭,笑了笑。
    “听三郎这话,你母亲愿意跟你去长安?”
    “那是自然。”
    一旁的林二娘还没有说话,林昭便连忙开口。
    “母亲已经答应跟我同去长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