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人从御桌上起身,微微舒展了身子,开口道:“你也帮着朕看一看,找个合适的七品差事给他就是。”
卫忠面色微变,他抬头看了看皇帝,张口想说什么,随即又低下了头。
圣人明察秋毫,自然把他的表情看在了眼里,他呵呵一笑:“是不是觉得,朕对他太好了?”
卫忠面带异色,低头道:“老奴不敢。”
皇帝瞥了他一眼,几十年的默契让他瞬间知道了卫忠在想什么,这位天子微微摇头,开口:“用不着胡思乱想,朕与他的母亲,没有关系。”
卫忠慌忙跪在地上,低头道:“老奴不敢臆测君上……”
老皇帝没有理会跪在地上的卫忠,只是抬头看向窗外高悬九天的明月,月光铺洒在这位天子的肩上,与他的头上的白发,颜色出奇的一致。
迎着月光,这位皇帝陛下长长的叹了口气:“朕只是……对不住他家里的一个长辈,能补偿一点给他,心里就能安生一些。”
去年林昭进长安的时候,连丹阳长公主都能派人去越州查到林二娘,身为九五至尊的天子只要有心……自然也可以。
听到这里,卫太监深深低头,没有再说话了。
……………………
次日一大早。
林昭的生物钟,让他很快从床上起身,吃晚饭之后,他便与母亲说了一声,离开了家里,朝着谢家的院子走去。
这个时候,谢家也已经在长安城里安顿了下来,此时林昭答应谢三元给他儿子谢晋找老师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办成,不过以他新科探花郎的身份,再加上背后有个长安最高学府校长的叔父,想在长安城里给谢晋找个好学校,还是轻而易举的。
其次就是林昭答应谢三元,给谢晋找一个太学博士当老师,这个就再容易不过了,那个不怎么正经太学博士周昌明,与林昭“私交”极好,只要林昭一开口,让他收个学生,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到了谢家院子门口之后,林昭也没有敲门,径直走了进去,在里面跟谢家人打了招呼之后,过了一柱香时间,他就把谢澹然从谢家领了出来。
谢家大院门口,小林探花看着眼前一身青色长裙的谢澹然,满脸笑容:“来长安之前就答应过姐姐,到了长安之后,要好好带着姐姐在长安城里转一转,正好今日得空,咱们便好好逛一逛。”
“今天咱们先去长安城的东市。”
林三郎呵呵一笑:“那里可比越州城的市场大的多了,卖什么的都有,我领着姐姐好好逛逛。”
谢澹然有些不好意思的抬头看了看眼前丰神如玉的少年人,心里跟打翻了蜜罐子一样,她低着头,小声说道:“听林姨说,你昨天出去跟别人喝酒了……”
“头痛么?”
林昭摇了摇头,爽朗一笑:“不是吹牛,就昨天跟我喝酒的那俩,我能喝十个有余!”
谢澹然白了林昭一眼,低哼道:“每次跟你好好说话,你都这样不正经。”
她抬头看着林昭,问道:“对了,林姨说你还没有去吏部报道,你昨天去了么?”
“这个不着急。”
林昭想要伸手拉着谢澹然的手,被后者闪电般的缩了回去,他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不太一样,他伸手挠了挠头,开口道:“等过两天再去不迟,我先陪着姐姐逛几天,等去了吏部,便不一定有空闲了。”
一对少男少女,有说有笑的离开了长兴坊的坊门口,在长安城里东看西看,朝着东市方向走去。
而在长兴坊的坊门口,一辆马车的车厢里,两个年轻女子,目送着林昭两人离去,其中一个红衣姑娘看着一旁满脸都是泪水的青衣姑娘,狠狠握拳。
“六娘你在这里等着,我这就去与你出气!”
崔芷晴连忙拉着红衣姑娘的手,咬牙道:“人家在家乡订的亲事,又跟我无名无份,你凭什么与我出气?”
红衣姑娘瞪大了眼睛,咬牙切齿。
良久之后,她才拉着崔芷晴开口道:“好了莫哭了,我带你去我家住去,不要回崔家了,你那个爹也是没良心,还让你来长兴坊跟这臭小子见见面,害的你平白又落了这么些眼泪。”
这位郡主闷哼了一声。
“你与我回我娘家去住几天,谅你爹也不敢到王府要人!”
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部胖老头
带着谢澹然在长安城逛了两天之后,林昭在家里大概准备了一番,便准备去吏部参与选试了。
吏部选试,取法有四,曰身,言,书,判。
身就是要体貌丰伟,也就是不能长的太丑,有所朝廷的脸面,传说地府里某位大胡子,就是因为太丑,被夺了状元功名,触柱而死,才转行做了捉鬼的天师。
而言,则是看一个人的口才,这一关对于进士们来说,其实是最难过的,因为很多擅长读书的人,口才都不怎么好,没有办法能言善辩,如果吏部的考官严苛一些,就会在这一关把你拦下。
历年的进士之中,有不少都是过不了口才这一关,有的甚至中进士十几年,仍然还是布衣。
书是看写字,这一关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是凭自己本事中的进士,写字都不会难看。
而最后一关判,则是要求文理优长,是考校一个人的逻辑能力。
与礼部科考一样,科考分为常科与制科,吏部的选试也分为常选与科目选,差不多年年举行,常选是考校身言书判,而科目选则是按照特定的科目来选试,两者过了任意一个,就能脱离白身,成为官老爷。
按照大周的规矩,科考是在初春二三月,而吏部的选试则是在冬天的十一月,除却新晋进士要参考之外,罢官满选的官员也要再一次参与常选,才能继续做官。
正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掌握人事选拔之权,吏部才会稳居六部之首,成为朝廷里除却政事堂之外,权力最大的衙门……
没有之一。
对于那些官场老油条们来说,吏部选试只是走一走过场,但是对新晋进士们来说,这也是很难的一个关卡,毕竟不少进士是真的被吏部挡在了官门之外,一挡就是十几二十年。
不过林昭却不担心这些,且不说与周德的关系,单他有个做“储相”的叔父,吏部便不会在选试上难为他,更何况……
更何况卫忠已经提前与林昭见了面,也就是说宫里的那位已经注意到了林昭,他只要去吏部走个过场,然后在家里等消息就行了。
这天一大早,林昭换上了合身的进士服,一大早便出了长兴坊,朝着吏部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也是最新一期长安风发售的日子。
如今长安风的影响力已经很大,尤其是在长安城里,基本已经有了一万左右的“稳定客户群”,对于人口一百多万的长安来说,一万册长安风卖出去,至少可以影响三四十万人。
也就是说,当关于吐蕃使臣之死的文章刊发出去之后,至少小半个长安城,会知道这件事。
而就在长安风飞速在长安流传的时候,作为编撰司总编的林昭,已经走到了吏部门口。
递上了名贴之后,很快就有一个吏部的吏员出来,不咸不淡的看了林昭一眼,然后眼皮也不抬,把他带进了吏部的偏房里,验明身份,确定是林昭本人之后,又让林昭签了一份参与今岁选试的文书,便淡淡的说道:“好了,文书已经填好了,过两天就会送上去,不过今岁参与选试的人不少,不一定能够排到林探花。”
整个大周所有衙门里,号称“官中之官”的吏部衙门,自然是对官员最不客气的一个衙门,除却政事堂的宰相之外,其他所有人到这里来,都要带着点小心。
林昭面前的这个吏员,虽然没有任何品级,但是在吏部衙门里,就算是四五品官,他也不见得会有好脸色。
听到这句话之后,林昭当然能明白这个人的意思,他站了起来,从袖子里取出一块早已经准备好的金子,不动声色的递到这个吏员手里,微笑道:“有劳费心。”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面对这些“小鬼”,能用钱解决的,便给点钱就是,总不能因为几贯钱,嚷嚷着要见那位周尚书罢?
这个吏员收了这块金子之后,伸手摸了摸,脸上总算有了一些表情,不过仍然不是很热情,只是淡淡的说道:“林探花放心,能安排吏部一定安排,不会误了你的前程。”
“你回去等消息就是。”
林昭抬头看了看这个三十岁左右的吏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起身,准备回家找谢澹然“谈恋爱”。
他刚起身,还没有离开,房门外突然来了另外一个中年人,看起来大概三十岁左右,与这个吏员不同的是,他穿着一身官服,大概是吏部底层的小官,来到了这个偏房之后,这人咳嗽了一声,开口问道:“请问可是小林探花么?”
林昭这会儿已经起身准备离开,闻言有些愕然:“是我。”
这个小官对着林昭笑了笑,微微欠身:“小林探花,我家堂官有请。”
六部衙门之中,尚书与侍郎都可以被称为堂官。
林昭愣神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周德的老父亲,天官尚书周嵩,他点了点头,笑道:“有劳带路。”
这人微微欠身,引着林昭离开了这间偏房,朝着尚书的书房去了。
等林昭走远之后,这个收了林昭一块金子的吏员,站在原地如同木鸡一般。
良久之后,他才从腰里摸到了刚才那块金子,身子微微颤了颤。
……
跟在这个吏部官员身后走了片刻,林昭便被带到了周尚书的书房门口,小官伸手敲了敲门,示意林昭已经带到之后,里面很快传来一个声音。
“请他进来。”
就这样,林昭莫名其妙的进了天官尚书的“办公室”,进了这间书房之后,他先是左右看了看,然后便在主位上看到了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小林探花连忙欠身,行礼道:“下官林昭,见过周尚书。”
胖老头挥了挥手,示意那个带路之人退下之后,上下打量了林昭几眼,呵呵一笑:“去年年底,你曾经求见过老夫,记得那时候你称呼老夫为伯父,怎么如今改口了?”
之前林昭去周府见周德的时候,曾经求见过这位天官尚书,只不过那时候周嵩并没有选择见他。
林昭不卑不亢,沉声道:“下官与周公子有些私交,在周府自然称呼尚书为伯父,如今是在吏部衙门之中,自然称呼官职。”
小胖老头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道:“你这娃娃,比起我家的那个逆子,要懂事许多,那厮只会与老夫惹事。”
林昭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开口道。
“周兄是顽劣了一些,不过本性还是好的。”
胖老头点了点头,开口问道:“要参与今年的选试?”
林三郎点头。
“叔父说,做官宜早不宜迟,晚一年做官,便少一年的资历。”
第二百九十章 尚书、探花与世子
作为整个朝廷的“人事主管”,这位周尚书所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少年得意固然是人生美事,但是许多少年人心智尚不成熟,行事还会略显偏激,再加上人生经历太少,过早进入官场,容易沦为他人掌中刀不说,而且还会被那些官场老油条玩弄于股掌之间。
如果碰到一些心思歹毒之人,一辈子也就毁了。
林简当年十九岁中进士,二十岁入仕,出任南阳太守的时候,便因为伏牛山“聚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