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没有觉得自己的身份完全暴露了。
    但是皇帝这句轻描淡写的话,说明郑氏兄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落入了皇帝的眼中!
    或者说,落在了司宫台眼中!
    想到这里,林昭暗自心惊。
    相比于很佛系的林二娘来说,郑氏三兄弟无不对朝廷怀有怨恨之心,他们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想着向皇帝复仇,甚至开始暗中勾联康东平,想着借康东平之手,覆灭李周政权!
    且不说勾联康东平的事,就算没有这件事,他们三个原本也都是逃犯,是要被京兆府捉住问罪的。
    林昭额头见汗了。
    这个时候,他本应该矢口否认,绝不能认自己的三个舅舅,可是皇帝既然开了口,那么代表着他已经掌握了自己见过郑氏兄弟的证据,此时否认,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不过看皇帝的态度,他应该还不知道郑氏兄弟控制的大通商号,暗地里勾联康东平,给康东平提供粮草等军资的事情,不然即便皇帝再如何大度,这会儿也应该把郑氏“余孽”给一网打尽了!
    想到这里,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径直跪在了皇帝面前,低头叩首道:“陛下恕罪,臣是暗中见过几位舅舅,念在血亲的份上,不曾向京兆府检举,请陛下治臣包庇之罪……”
    皇帝淡淡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林昭,微微摇头:“朕要是想捉他们,也用不着你,朕是问你,他们……”
    “怨恨朕否?”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回应道:“臣……那几个舅舅,这些年隐姓埋名,心中多少对朝廷……有一些怨恨之心,不过臣已经劝说过他们,放下当年的仇怨…”
    “朕……让他们家破人亡,他们怨恨朕也是应当的。”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只是怨恨朕便罢,就莫要再怨恨朝廷了。”
    说着,他看向林昭,声音低沉:“朕走之后,你去告诉他们,当年的事情,没有人会再追究的,他们都可以姓回郑姓,回不回荥阳郑氏,也全看他们。”
    “将来他们的后人,也可以进朝廷为官。”
    “至于当年的仇怨。”
    皇帝有些疲惫的闭上眼睛:“都在朕一人身上,朕魂归九泉之后,自会向郑师赔罪。”
    他睁眼看向林昭,语气平静:“二十年前他们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四处托郑师的关系,当时他们托关系的这些人里便有人向长安,向朕递信举发他们,朕都视而不见,没有去管他们。”
    “这些年他们天南地北的到处做生意,朕也装作没有看到,甚至还帮了他们一些。”
    皇帝面色平静,对着林昭说道:“你下次再见到他们,便把这句话说给他们听,再替朕问一问他们……”
    “朕死之后,这段仇怨便到此为止。”
    “如何?”
    林昭跪在皇帝床榻边上,听到这句话之后,抬头看了看这位行将就木的天子,心里暗自感慨。
    这位持国三十多年的皇帝陛下,虽然不可避免的做了许多错事,但是在很多事情上,他的格局极大。
    比如说,他并没有学着大多数人那样斩草除根,而是静静的在暗处,看着这些“仇人”做大做强。
    如今他行将病死,心里想的是与郑家人化解仇怨。
    林昭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下一次见到舅舅们,臣一定将陛下的话,转告他们。”
    老皇帝点了点头,声音平静。
    “告诉他们,也告诉你娘。”
    “就说……”
    “师兄对不住他们。”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太子堪用否?
    老皇帝最后一句话,说的是“师兄”,并不是“朕”。
    意思很明显。
    皇帝无错,作为天子,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多半还是会对庞大的郑家下手。
    皇帝也不会向任何人道歉。
    因此,做错事情的,就只能是郑温的第一个学生,也就是郑家子女们的“师兄”了。
    不过即便如此,身为皇帝能够亲自说出这一声对不住,已经是难能可贵。
    如果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大周人,听到皇帝这一声道歉,估计就算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也会就地原谅这个做错了事情的天子,不过林昭并不算是完完全全的土著,因此在他心里,皇帝的份量便没有那么重。
    他只会把皇帝的话,原原本本的转告郑通等人,上一代人的恩怨,还要靠上一代人自己处理。
    与林昭这个“郑家的后人”说完话之后,皇帝便挥手让林昭呼唤卫忠等人进来,林三郎立刻走到寝殿外面,把卫忠喊了进来,然后自己坐回了起居郎的“工位”上,铺开纸张,准备记录皇帝的言行。
    卫忠站在天子的床榻之策,恭敬欠身:“陛下。”
    皇帝这会儿精神状态更差了,看起来很是虚弱,他看了看卫忠,缓缓说道:“去……把政事堂的宰相们,都召到太极宫来。”
    “京城里五品以上的官员,统统进宫城待命。”
    卫忠看了看皇帝,面带哀伤之色:“陛下,奴婢去召太医?”
    皇帝有些坚决的摇了摇头,低声道:“朕……只与郑师要了一天的时间,如今时间不多了,你……按着朕的意思去办。”
    皇帝这番话,旁人听来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卫忠却是能够听得明白,先前皇帝陷入昏睡之中,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按照这个时代人的理解,多半就是魂魄被“人”给带走了。
    能够带走圣人魂魄的,自然就是那位已经逝去二十多年的郑相了。
    听皇帝这话的意思,他是在梦里跟郑温请了一天的“假”,用来交代后事。
    卫忠强忍悲痛,正要出去按照皇帝的意思召集百官与宰相们,突然听到皇帝开口说话:“朕……朕让你寄去朔方的书信,你寄了未?”
    卫忠连忙转身低头,强忍悲痛:“回陛下,已经让人快马送去灵州了…”
    “送去就好。”
    皇帝长舒了一口气,喃喃低语:“康家是朕这辈子做的第二件错事,只可惜朕……已经没有时间纠正了。”
    他有些疲惫的闭上眼睛。
    “希望朕的这个妹夫,能挡住康东平五年……”
    皇帝的这些话,声音都不是很大,只有近身的卫忠能够听到,一旁坐着的起居郎林昭,都听不真切,自然也记不下来。
    卫忠长叹了一口气,把皇帝扶回了床榻上,便急急忙忙出去召唤群臣与诸皇子公主去了。
    卫忠的办事效率很快,没过多久距离皇城最近的政事堂宰相们,便都聚集在了太极宫门口。
    如今政事堂,加上几个三高官官在内,一共有六位宰相,其中尚书仆射崔衍,便是政事堂诸位宰相里当之无愧的首魁,位列在崔衍之下的,便是林昭的领导门下侍中曹松了。
    除却这两个主管三省的宰相之外,其他宰相或者入政事堂太晚,或者没有在三省任事,只挂了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拜相,在政事堂里,要比崔曹二人矮上一头。
    政事堂一共六位宰相,在崔衍的带领下,鱼贯进入太极宫的寝殿。
    先灵皇帝时期,又不少无德无才之人进入政事堂为相,甚至有一些是泼皮无赖出身,也能靠着谄媚皇帝进入政事堂拜相,但是到了本朝,尤其是在郑温之后,但凡能够进入政事堂,被人称上一声“相公”的,无一不是大周文官之中的精英,也是多年朝堂打磨混出来的“人精”。
    这一点,从林昭的叔父林简至今不曾拜相,便可以看得出来。
    如今进入太极宫的这六位宰相,在正常时候,都是见皇帝如同喝水一样容易的朝堂大佬,不过这个时候,六位宰相个个面色严肃,都低着头走进太极宫。
    几位宰相走进太极宫之后,先是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床榻上的天子,然后又看了看坐在一旁磨墨写字的林昭。
    其中,宰相崔衍与曹松,都是认得林昭的,两个人看着林昭的身影,目光之中都有些异样。
    很快,六位宰相都来到了皇帝榻前,老头们也不含糊,径直跪在皇帝床榻之前,伏地叩首。
    “臣,恭请陛下圣安。”
    皇帝原本是闭着眼睛的,闻言睁开眼睛看了看这六个老头,有气无力的开口道:“诸……诸卿来了。”
    他扭头看向卫忠,声音已经有些断续:“卫忠,给……给诸位相公赐座。”
    卫太监跟在皇帝身边几十年,对于接待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规格,早就一清二楚,他挥了挥手,立刻就有几个小太监搬着椅子走了过来,放在了诸位宰相身后。
    尚书仆射崔衍犹豫了一番,还是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他抬头看向皇帝,长叹了一口气:“上一次见到陛下,陛下还龙精虎猛,怎么几个月时间过去,陛下您……”
    圣人睁开眼睛,对着崔衍勉强一笑:“人要死了,自然丑了一些。”
    崔衍连忙摇头:“陛下,老臣只是感慨的一句,绝没有这种意思……”
    皇帝也不在意这些,而是继续对着崔衍问道:“朕……朕没有记错的话,崔相应该是长朕几岁。”
    崔衍连忙低头,开口道:“蒙皇恩,臣今年六十一岁了。”
    “花甲之年,还有这副好身体,着实让人羡慕。”
    崔衍连连摇头,摆手道:“陛下谬赞了,您的身体,要比老臣好得多。”
    “朕不行了。”
    皇帝微微低眉,尽量平静的语气之中,还是可以听出一丝颤抖。
    “今日召你们过来,就是想问一问你们,太子这几个月在政事堂里……”
    皇帝顿了顿之后,开口问道:“还堪用否?”
    几位宰相面面相觑,最后都把目光放在了崔衍身上。
    崔相硬着头皮上前,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微微低头。
    “回陛下,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常能见到常人所不能见,这几个月在政事堂里,太子殿下也教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许多事情。”
    “堪用便好。”
    皇帝似乎放下了心事,抬头看了看六个宰相,声音低沉。
    “既然太子堪用,朕走之后,太子便全靠诸位相公辅佐了。”
    这话一出,六位宰相齐刷刷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很有默契的跪了一地。
    这些宰相们都声音颤抖。
    “陛下何出此言…”


第三百七十章 新朝倒计时
    撇开那些带兵在外的节度使,以及长安诸卫的大将军不谈,如今太极宫里的这六个白胡子老头,便是整个大周最为核心的官员,也是大周朝廷的核心。
    这六个人,几乎掌握了朝廷里大半属于臣子的政治力量。
    这一点,从皇帝可以安心罢朝,放心把政事一股脑丢给政事堂,就可以看得出来。
    因此,在这种时候,皇帝是一定要跟这几个宰相细细交待事情的。
    就这样,太极宫外跪了一众臣子与勋贵,宗室等等,而政事堂的六位宰相,足足在太极宫里待了一个多时辰。
    这一个多时辰里,皇帝并没有说太多话,而是让宰相们把一些紧要的政事,自己朝局大概说给他听,他只是在床榻上闭着眼睛,静静的听着。
    这可苦了一旁的林昭。
    按照朝廷原先的规矩,皇帝身边一般是有两个人在记录的,除了起居郎之外,还有一个起居舍人,两个人一个记言,一个记事,这样不至于手忙脚乱。
    如今太极宫里记录的,就只有林昭一个人,偏偏这个时代还只能用毛笔记录,这样一来,林昭自然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他只能捡一些紧要的内容,简单记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