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别驾抬头看了林昭一眼,开口道:“下官是说,使君接到案子之后,竟然能在短短半日之内,将案情前后,查的清清楚楚,审案片刻时间,就能让被告低头认罪,真是厉害。”
    他这句话话里有话,明面上是在说林昭厉害,暗地里是说林昭在青州的“消息灵通”,换句话说就是林昭在青州的能量很大。
    林昭不置可否,只是对着宋岩淡淡的说道:“这件案子已经结了,便不去谈他,只是宋别驾,本官刚到青州不久,就发现了官府衙差勾联士绅欺压良民的情况,可见青州一地积弊不少,非止李严氏一案。”
    “这益都县还是我青州治县,本官眼皮子底下就有这种事情发生,可见其他四县只会更加严重。”
    宋岩微微皱眉,低头道:“使君的意思是?”
    “本官的意思是,要严管各县滥权欺民之事。”
    林昭淡淡的说道:“自今日起,青州五县所有的案情卷宗,统统都要送先交刺史府一份,由本官亲自过问,如果本官有察觉不对之处,便由刺史府重审。”
    “刺史府审核过之前,禁止上报刑部。”
    宋岩微微一愣,然后低头苦笑道:“使君,各县的案子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其中大多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统统送到您这里来,恐怕有些不妥罢……”
    “没有什么不妥的。”
    林刺史面无表情,开口道:“李严氏还算运气好,能够到刺史府门口来告状,其他四县的人,便没有几个人有机会能到刺史府来,本官是门下省出身,见惯了文书案牍,尽送过来就是,我看的过来。”
    “还请宋别驾转告这些县令,丑话咱们要说在前头。”
    林刺史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本官到任青州之前的事情,无苦主可以不究,但是本官到任青州之后,如再有贪赃枉法欺压良民等触犯大周律之事,本官一定严惩不贷。”
    宋岩很是艰难的对林昭低下了头,开口道:“下官明白。”
    “再有一件事。”
    林刺史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李严氏一案,事涉益都县衙的几个衙差,这几个衙差一定要严肃处理,处理他们之后,便在青州城里贴上一个告示,详细写明李严氏一案的经过,告诉青州百姓…”
    林刺史绷着脸,开口道:“本官会在刺史府门前立一铜匦,今后但有青州官府不公不平之事,尽可以到刺史府门前铜匦投书,本官查实之后,一定代天行道。”
    听到这句话,宋岩顿时眼皮子直跳。
    林昭这一句话,就等于是建立了一个百姓直达刺史的权力,最要命的是林昭这个新来的刺史屁股很干净,身上也没有什么污点,很难拿捏。
    这样一来,只要林昭足够正直,他们这些青州官员,将会迎来一段很难熬的日子了。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刺史开了口,他这个副手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微微低头,叹了口气:“下官遵命。”
    林昭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副官,微笑道:“本官要为民做主。宋别驾为何愁眉苦脸?”
    宋岩低着头,长长的叹了口气:“看使君这个做法,应该是家中不缺钱财,因此要在青州求名。”
    他抬头看向林昭,然后微微低眉:“您求名不要紧,只是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日子便要难熬了。”
    读书求官,无非是为了名利二字,在宋岩看来,林昭不求利,那自然就是为了求名。
    难得在这么个官场老油条嘴里听到了这么一句大实话,林刺史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宋岩的肩膀。
    “宋别驾安知我不是为了青州百姓而来?”
    宋岩抬起头,看向了自己这个年轻的老板,然后再一次低下头,声音平静。
    “恕下官直言,使君……不似圣贤。”


第四百三十六章 长安来的道士
    宋岩说的不错,甚至说得很准确。
    林昭在青州,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名。
    不管在哪个世界,只要你出了名,那干什么事情都会顺利不少,而如果是一个为民做主,不惜得罪权贵的官员,在某地将会很快名声大噪。
    林昭的叔父林简,当年曾经在南阳郡任郡守,他的名字至今还在南阳郡百姓之中传颂,甚至南阳郡伏牛山的赵家寨,至今还愿意替元达公效死。
    这便是名声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林昭本来名气就不小。
    他是大周最年轻的进士,也几乎是大周最年轻的外姓刺史,原本在仕林之中名声就极大,一旦他在青州这块地方出了名,附近几个州甚至十几个州都会有人口口相传他的名字。
    他现在在青州主要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自然是尽快壮大青州军,第二就是要经营好自己的名声。
    这个铜匦,就是这个很好的法子。
    这个时代的人往往不敢告官,生怕被打击报复,但是有了这个铜匦,林昭就可以很快看到他本来看不到的底层民意,进而能够用自己手上的力量,帮他们处理掉这些问题。
    而且今天在帮了李严氏之后,林昭发现,做青天大老爷的感觉的确不错,他本来就不缺钱,能够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帮一帮青州百姓,也是在做好事。
    …
    就这样,青州的铜匦制度就这么定了下来。
    最开始几天,自然是没有人敢去投书的,但是从益都县衙的几个衙差被处理的结果贴出来之后,青州百姓的胆子就大了一些,有一些被人欺负狠了的人,便在晚上偷偷跑到刺史府门口投书,结果林刺史非常重视铜匦里的文书,看到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帮着他们解决了问题。
    一来二去,这青州铜匦的名声便渐渐传开了。
    到了一个月之后,不止青州城里的百姓,就连其他四县的百姓,也有赶到青州来投书告状之人,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经过林刺史手上的案子,基本上都得到了相对公正的结果。
    之所以这样明显,是因为林昭本人,没有被官员阶层拉进本阶层之内,与青州本地甚至与长安城里的官员都没有任何利益往来,他又是一个人到的青州,没有家人跟着,几乎没有任何破绽可言。
    青州的官员,对于这位年轻的使君大人,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在铜匦制度之下战战兢兢的办公,以往的欺压百姓的嘴脸也都收敛了不少。
    但是这个铜匦制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
    首先,这个类似于“举报箱”的东西,用来治理一地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却不适合用来治国,否则很容易变成朝廷党争的工具,再者就是这东西会给林昭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老百姓嘛,眼皮子都浅,最开始的时候可能都是一些大事,但是到了后来,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学人往铜匦之中投书,好在林昭前两年在长安城积累了大量的文书工作经验,还能够勉强应付得来。
    辛苦工作不是没有回报的。
    自益都知县马平远在林昭手里吃了大亏之后,铜匦制度之下,其他各县的县令,县丞,县尉甚至刺史衙门里的一些大小官员,都多多少少在这个制度下吃了亏,大部分人都被人给告了,有些人还被林昭动手处理了。
    在得罪了青州官员的同时,林昭也在短时间之内,在青州百姓之中积累的巨大的声望,这个时候已经有人称呼他为“林青天”,有些得了林昭恩惠的家庭,甚至还会在家里给林昭立下生祠,日夜上香供奉。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这天,一个游方的小道士,在青州城里四下问路,问了许多人之后,终于问到了刺史府的方位,他抬头看了看这座并不高大的刺史府,大着胆子上前,对着刺史府门口守门的衙差开口道:“这位差大哥,小道想要见你们家林刺史。”
    两个衙差上下打量了小道士一眼,其中一个听出了他的外地口音,皱眉指向不远处的铜匦,开口道:“想要投书告状,就往那里面投书,我们使君老爷轻易不见人。”
    “贫道不是来告状的。”
    小道士伸手挠了挠头,开口道:“是你们林刺史,请我到这里来的。”
    衙差瞪了小道士一眼,刚要动手赶人,其中一个衙差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身边的同事开口道:“听他的口音,似乎与使君老爷有几分相像……”
    另一个这才停手,皱眉问道:“小道士,你从哪里来?”
    小道士欣喜一笑,开口道:“我从长安来。”
    衙差低头嘀咕道:“使君老爷似乎也从长安来的……”
    “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去给你通报一声,你叫什么名字?”
    小道士微微低头,开口道:“贫道道号玄通。”
    衙差点了点头,扭头进去向刺史大人通报去了。
    过了片刻之后,原本在书房里翻看铜匦文书的林刺史,便兴冲冲的从刺史府里跑了出来,交到了小道士之后,林刺史大喜过望,上前抱了抱小道士,开口笑道:“道兄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那个师父不肯放你出纯阳观呢!”
    李玄通见了林昭之后,心里也十分高兴,他挣开了林昭的怀抱,对着林昭低头行礼,笑着说道:“本来师父是不肯让我来的,但是我跟师父说,林公子你帮咱们修纯阳观的时候就说过,以后有事情要咱们帮忙。”
    “人情欠下了,师父不好推脱,便让我过来了。”
    说到这里,小道士抬头看了看这座刺史府,微微有些感慨:“初见林公子的时候,林公子你还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太学生,这才几年时间,公子就成了主政一方的刺史了。”
    说着,李玄通伸手挠了挠头,开口道:“只是我不懂。公子你写信到让我到这里来做什么?”
    李玄通这个道士,从小跟着师父在纯阳观里长大,心性十分纯朴,当初他们师徒俩欠下了林昭一个人情,如今林昭给他写了封信,他就大老远的跑了过来。
    此去长安足足两千里路,他就这么一个破走了过来,还顺利的找到了青州城,实在是极为难得。
    林刺史满脸都是笑容,伸手把他拉进了刺史府里。
    “道兄千里迢迢的到青州来,先进去歇息歇息,明日我摆宴,给道兄接风洗尘。”
    “至于干什么,以后咱们慢慢再说。”
    小道士被林昭硬生生的拉进了刺史府里,他一边走路,一边对着林昭开口道。
    “林公子,我在青州不能久留,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给你办了之后,还要回长安的。”
    林昭回头对着他眨了眨眼睛:“道兄你在长安,能有什么事情?”
    小道士也对着林昭眨了眨眼。
    “师父一个人在观里,我怕他炼丹把自己炸死了……”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生为护生
    李玄通师徒俩,未必就是这个世界第一个发现火药的人,毕竟从前那些道士们炼丹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说不定也把这东西弄出来过,但是这对师徒俩,绝对是第一个把火药方子记下来的人。
    毕竟在林昭进入长安之前,纯阳观的这对师徒俩,已经在长安城卖了两年的“爆竹”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林昭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刻意结交了这对师徒俩,尤其是跟小道士李玄通关系极好,曾经还亲自出钱,帮着纯阳观翻修了道观。
    正因为这一层关系,林昭当时提出的要求是,以后有需要师徒俩帮忙的时候,他们俩不得推脱。
    于是乎,寂寞在青州初步站稳跟脚之后,便写了一封信给纯阳观,想让小道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