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郑涯这番话,林昭抬头看了看这个大个子,心中不禁暗自咋舌。
    这人……胆子真肥啊。
    先帝那个时候,已经杀了郑温,在朝堂上可以说是到了乾纲独断的地步,正是威严正盛的时候,在那个当口,他竟然想着谋刺皇帝!
    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然活了下来!
    作为先帝将死之时,一直待在太极宫里的起居郎,林昭多少知道一些老皇帝的心思,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裴刑,轻声感慨了一句:“外祖死后,先帝心中一直颇为内疚,念在外祖的情份上,才没有对裴将军下杀手,否则以先帝的性格,莫说是蓄意谋刺,便是对他有不敬之心,恐怕也死了……”
    “假仁假义。”
    裴刑闷哼了一声,声如闷雷:“他如果真有什么好心思,郑公当年如何会死?那些年郑公在朝堂上,呕心沥血,替他选拔文臣武将,替他重整河山,到头来却落得了一个鸟尽弓藏的下场!”
    “可惜某当年被抓的时候,不曾见到他,不然非吐他几口唾沫不成!”
    听到这句话,林昭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先帝李沅,当年为了自家的江山社稷,的确做了不少错事,动手杀了郑温就是其中一件,然而这位皇帝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不然他也不会因此耿耿于怀二十年,最后甚至死在了自己的心魔之上。
    按照裴刑的说法,当年他阴谋谋刺被抓之后,皇帝不仅没有杀他,甚至没有去见他。
    或者说,他潜意识里不愿意,也不敢面对郑温的身边人。
    “都过去了。”
    林刺史站了起来,对着裴刑笑了笑,开口道:“如今,朝廷已经不再提当年外祖的案子,外祖的尸骨,也已经葬回了荥阳郑氏的祖坟,先……先皇帝也已经死了。”
    裴刑闷哼了一声,开口道:“李家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旁的郑涯拍了拍手,笑着说道:“这话我同意,如果不是李家人,我现在该是荥阳郑氏的长子长孙,不知道多少世家小姐倾心,哪里用得着在这青州城里当个小掌柜?”
    林刺史站在两个人身边,无奈一笑:“表兄可不是什么小掌柜。”
    三个人说话的功夫,郑家的下人已经把酒菜端了上来,三个人分长幼落座,裴刑坐在主位上,一边大口喝酒,一边吵嚷着李家人的不是,郑大公子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主,时不时在一旁添油加醋几句。
    而至今仍旧在替李家人打工的林刺史,倒是不怎么好开口吐槽自己的老板,只能在一旁陪着喝酒吃菜。
    三个人一场酒足足喝了一个多时辰,等到散去的时候,天色已经全然黑了下来,这个时候郑大公子早已经不胜酒力,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裴刑则是恍若无事,仍旧端着酒碗要跟林昭喝酒。
    这会儿,林刺史也有了六七成醉意,他站了起来,摇了摇头,开口道:“裴叔,明日还有事情要办,今日就先喝到这里。”
    “等手上的事情办完闲下来,我再请裴叔好好喝上一顿。”
    裴刑也站了起来,笑容豪迈:“以后要在公子麾下做事,自然听公子的,公子的酒量,可比大公子好得多了。”
    林昭看了一眼趴在桌子上装死的郑涯,无奈一笑,对着裴刑拱了拱手。
    “如此,我便先回刺史府去了,明日一早……”
    林三郎面色严肃,对着裴刑拱了拱手。
    “我来接裴叔去青州军大营。”
    只能说,这是权力带来的一场悲剧。
    李沅绝对是一个合格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皇帝,但是为人弟子,他亏欠了郑家。


第四百四十一章 精兵计划
    虽然没有真正见识过裴刑带兵是个什么水平,但是想来能在翊卫之中做到中郎将,又是齐师道的半个同门,再加上还是被郑通推荐过来的,水平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最起码不可能会比业余的赵歇等人要差。
    因此,林昭第二天一早,便兴冲冲的把裴刑带到了青州军大营里,两个人到了青州军大营之后,赵歇以及一些赵家寨出来的“教官”,立刻来到大营门口迎接林昭。
    林刺史跟他们见礼之后,便让开身子,向他们介绍自己身后的这个大个子。
    “赵大哥,这是我家中的这个长辈,姓裴名俭,原先是在禁军之中将官,我特意把他请到青州来,与赵大哥一同训练青州军。”
    赵歇也是个老江湖了,心里明白林昭口中的“一同训练”只是客气话,他倒也没有生气,毕竟他这个江湖出身的“教头”的确不怎么专业,当即向着裴刑行礼道:“南阳赵歇,见过裴将军。”
    裴俭这个名字,是林昭与裴刑一起商量出来的。
    因为他曾经在禁军之中犯过事,还不是那种简简单单的小事,一旦给朝廷知道了林昭私用谋刺的“逆贼”,绝对会是一个不小的麻烦,因此两个人商量之后,便给裴刑改了个名字,仍旧姓裴,只是把刑字改成了俭字。
    裴俭上下打量了几眼眼前这个粗壮的南阳汉子,微微点头:“汝州裴俭,有礼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裴俭再一次看了几眼赵歇,开口道:“赵兄弟是练家子?”
    赵歇摇了摇头,苦笑道:“只是乡下一些粗浅的护身功夫,算不上练过,让裴将军见笑了。”
    裴俭自小练武,十四五岁的时候便在长安城少有对手,如今虽然人近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好武之心不减,看到赵歇呼吸悠长,身形健硕之后,便有些手痒。
    听到了赵歇谦逊的话之后,裴俭微微点头,笑着说道:“今后一段日子里,裴某多半都要住在这个大营里,你我兄弟有时间的时候过过手。”
    赵歇先是抬头看了看林昭,然后微微点头,开口道:“如果裴将军有兴致,某自然相陪。”
    见两个人聊的还算投机,林昭也渐渐松了口气,开口笑道:“既然赵大哥与裴叔聊的来,那我便放心了,眼下这一千五百青州军已经差不多到齐,我准备任裴叔为总教头,赵大哥为副教头,一起训练青州军,二位以为如何?”
    团结兵这种“民兵”性质的团体,在朝廷那里是没有编制的,平时团结兵训练的时候,除了团练使掌总之外,便是从团结兵自身选出一些领头的,帮着刺史大人管理日常事务。
    除此之外,团结兵上下的差事,朝廷都是不认的,因此林昭暂时也没有办法给赵歇还有裴俭两个人封官,只能让他们俩挂教头的名字,来调教青州军。
    听到了林昭的话之后,赵歇一句话也没有说,便点头同意了,而裴俭则是先看了看林昭的面孔,才缓缓点头,开口道:“我没有什么意见。”
    “二位能同意就好。”
    林昭对着两个人笑了笑,然后开口说道:“自古驭人,无非恩威二字,裴叔来了我便不担心这个威字,但是恩自也要有。”
    林刺史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如今这些团练兵的年饷是两贯钱,我的底线是可以再翻一倍,一些基层将官的钱也可以再抬高一些。”
    “这些,就当作是交给二位的权力,可以让二位在青州军之中施恩,这样队伍也会好带一些。”
    听到林昭这句话之后,赵歇还没有说话,裴俭便皱眉道:“公子,驭人以恩威不假,但是我等当施之以威,至于恩……应当是公子亲自来才是。”
    “用不着。”
    林刺史笑着说道:“我自然能给兄弟们弄到其他的好处,二位不必替我操心。”
    三个人在大帐里商量了许久关于青州军的事情,最后林昭一个人留在大帐里休息,而赵歇则是领着裴俭,先去大营上下转了一圈,顺便告知青州军上下裴俭的身份。
    毕竟在这之前,赵歇才是青州军的总教头,总要由他出面成人裴俭的身份,将来这位曾经的骁骑卫中郎将,才能更好的接管青州军。
    林昭在大帐里待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赵歇才领着裴俭从外面走了回来,林昭站了起来,笑着说道:“怎么样裴叔,这青州军底子如何?”
    “还算凑合。”
    裴俭面色平静,开口道:“看得出来,赵兄弟已经在很用心的训练他们了,不过大多还是庄户里训练庄丁的法子,不太像是正规军人。”
    裴俭对着林昭微微低头,开口道:“从明日起,我会按照训练骁骑卫的法子,训练公子麾下的这一支青州军!”
    “有裴叔这句话,我便放心了。”
    林昭上前,拉着这个大个子的手臂,微笑道:“原本军中不许饮酒,但是裴叔既然好这一口,我也不便夺人所好,但是有一点得提前说好了。”
    “喝酒可以,但是不能够误事。”
    说到这里,林昭看了一眼裴俭,声音平静:“更不可以胡说话。”
    林昭担心的胡说话,是裴俭喝多了之后,一不小心把自己当年想要谋刺先帝的光荣事迹给说出来,毕竟如今他林昭还在给李家做工,最起码名义上实在给李家做工,一旦裴俭胡说八道,会给林昭带来很多麻烦。
    裴俭爽朗一笑,应了下来。
    “裴某已经十来年没有喝醉过了。”
    说完喝酒的事情之后,这个大个子咳嗽了一声,对着林昭说道:“除此之外,青州军中的武器似乎并不齐备,甲胄稀缺不说,连刀都不能弄到人手一把,这样起来,会很吃力。”
    听到这句话,林昭微微皱眉。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大通商号没有办法给他直接提供刀甲这种禁品,最多就是提供一些铁矿石,因此林昭还要自己找铁匠来锻刀锻甲。
    这是一个很耗时间的过程。
    “这个我会尽快解决的。”
    林刺史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开口道:“最多下半年,青州军将会有制式的刀甲以及弓弩。”
    “最好再弄一些好马过来。”
    裴俭双手抚掌,看向林昭:“我在骁骑卫的时候,最擅长带的就是骑兵,这一千五百的青州军,如果公子能给弄到二三百匹好马,最多一年时间,我就能给公子一个不输于骁骑卫的骑兵营!”
    “好马……”
    林刺史在心中琢磨了一下时间,觉得以康东平异动的速度,此时训练骑兵未必能来得及,不过大通商号的资源放着不用白不用。
    林刺史缓缓开口。
    “没有问题,马匹我也会尽快想办法给青州军弄来。”


第四百四十二章 起风了
    林刺史在青州正忙活的时候,大周的局势也在风云变幻。
    首先,因为崔衍之死,新帝在长安城的名声可以说是急转直下,本来崔衍在仕林之中的地位就非常之高,他要是真的因为贪墨被抓,然后羞愧而死倒也罢了,偏偏崔衍贪墨的事情查不出什么真凭实据。
    至于编撰司所写,关于崔衍生活奢靡的内容,也是因为清河崔氏本来就有钱。
    崔衍身死之后,三法司就停了对他的调查,编撰司这个衙门也在第一时间被朝廷给撤销了,同时朝廷给崔衍的长子崔寅,封了一个从三品的散官,但是这一切并没有给朝廷的形象带来太大的挽回。
    毕竟这位新任的皇帝陛下,的的确确是逼死了崔衍这个德高望重的宰辅。
    一时间,长安城坊间都在议论纷纷,也不知是不是有人暗中作祟,还有人提起了六皇子李蓟之死,大概的意思是说六皇子当初死的不明不白,而那个时候先帝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说不定就是这位当今的圣人暗处下手。
    总之,舆论对于皇帝李洵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