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总管声音低沉:“钱我会尽量多的给,但是如果人家死活不来,那就是不愿意跟你,你们两个人之间也没有缘分,懂了吗?”
听到这里,李蓟有些心虚。
老实说,他虽然经常见小洛姑娘,但是两个人之间最多就是互有好感,远没有到确立关系的地步,他本人在明州,小洛姑娘家里都没有答应,写封信过去多半没有太大作用。
“一千贯!”
这位六皇子伸出了一根手指,咬牙道:“你带一千贯去明州,代我向小洛姑娘求亲,她家里若是还不应,那就是没有缘分,我以后也不再提此事!”
看着李蓟的表情,林昭微微摇头。
一千贯钱,在这个时代可以娶二三十次亲了。
买丫鬟恐怕都可以买上百个。
真带这么多钱去,便不是去求亲,而是去买人。
住在镇子里的人家,即便有钱,也不会有钱到哪里去,一千贯钱买一个姑娘,成功的几率很大。
林昭只微微沉默了片刻,便点头答应:“好,我应你了。”
说到这里,他转身走出这间静室:“我给你安排了房间,今后你就暂住在我的总管府里,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处理,让下人领你回房间罢。”
说罢,他迈步走了出去,没有回头再看李蓟。
走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后,还没有走进去,就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站在自己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书,神色颇为恭谨。
这是林昭的贴身护卫赵成,当年他从南阳赵家寨里带出来的三十个人之一。
见到林昭之后,赵成连忙上前,两只手把文书递到林昭面前,声音有些低沉:“相公,长安……”
他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长安,与六日之前破城,康东平的范阳军已经占领大半京兆府,即将迎奉皇六子李蓟在太极宫即位。”
听到这里,林昭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他默默的伸手接过这份文书,眼角抽搐。
“知道了。”
林昭说完这句话,默默推开自己书房的房门,走了进去。
这个消息,并不是什么意外的消息。
从收到潼关破关的消息之后,林昭就知道长安城早晚守不住,但是当他真正看到长安破城的消息之后,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激荡。
他虽然算是再世为人,但是却是真真切切在这个世界活了二十来年一点一点长大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他也是土生土长的周人。
从小在东湖镇在越州城的时候,他就一直听说长安城的事情,听说长安城如何如何繁华,如何如何兴盛。
甚至当年他跟着林简一起前往长安的时候,心情也十分激动。
后来到了长安之后,林昭曾经不止一次的在长安城里闲逛,不止一次的在安仁坊吃老崔家的油泼面皮。
如今…这座天下雄城,易主了。
虽然这份大通商号的情报上写得只是轻飘飘的几个字,但是作为青州总管,并且已经跟范阳军交过手的林昭,从这份情报里,看出的是累累白骨,是血流漂杵!
自范阳军抵达河南府到现在,只大半年时间,范阳军与禁军的伤亡人数就超过二十万人,再加上军中民夫以及老百姓的伤亡,恐怕范阳军造反以来,已有过百万人死在了这场动乱之中。
此时长安城里,不知道多少人头滚滚!
林总管坐在自己的书房里,摊开这张大通商号送过来的情报,一边看一边默默发呆。
良久之后,他才把这份情报收了起来,看向前方,喃喃低语。
“难得再世为人,为什么不是他娘的盛世啊……”
大周是有盛世的。
开国的前一百年,都可以算是李周的盛世,如果林昭生在那个时代,凭借着超越同时代人的眼界见识以及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他可以舒舒服服痛痛快快的活一辈子。
娇妻美妾应有尽有。
但是很不走运,他生在了大周开国二百年之后的现在,又好巧不巧的碰到了康东平造反。
如今长安城已破,天下……已然大乱了。
一个收拾不好,长安城破城,就是乱世开篇序幕。
而他林昭,已经成为这场乱世之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想到这里,林昭默默起身,把情报收在了自己的袖子里,来到了总管府的后院,牵了一匹马,翻身上马。
他的几个亲卫立刻牵马,跟着林昭一起出了总管府。
从总管府的摊子铺开之后,林昭的个人安全也就成了问题,因此他从青州军里遴选了一批精锐,一共有五十多人,作为他的亲卫营,平日里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赵成,就是这个亲卫营的老大。
此时,这个亲卫营的老大骑马跟在林昭身后,低头问道:“相公,您这是要去哪?”
林昭勒紧缰绳,声音带了一些沙哑。
“去军器署。”
第五百五十二章 文科生的苦恼
军器署,是林昭到青州之后,新建的第一个机构。
确切来说,是他就任都团练使之后,在原先制造火药的那批人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新机构。
当初林昭刚到青州的时候,为了快速发展城市,开始扩建青州城,与此同时用各种渠道,吸引能工巧匠进入青州。
当时跟着建城的有木匠和石匠,以及给当时还是团结兵的青州军制造武器的铁匠等。
尤其是在范阳之乱爆发之后,各地又有不少人涌入青州,林昭刻意把这些人之中的工匠通通留了下来,而那些没有什么大用的,便送去了青州其他四县。
因此,青州最不缺的就是工匠。
就任都团练使之后,因为要快速扩张军队,林昭便在青州成立了这么个军器署,最开始这个军器署的主要任务是帮着青州军制造武器以及甲胄,但是随着林昭势力的飞速扩张,再加上幽州那种边州有很详尽的武器制造体系,因此青州的这个军器署,中心就从生产,变成了研发。
简单来说,就是实验林总管的一些“奇思妙想”。
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的的确确是奇思妙想,但是在林昭眼里就是宝贵的发展经验,比如说……林昭在几个月前,就让军器署开始制备的火铳。
火铳,又称火筒,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金属制备的管子,先在管子之中装上火药,再填装石弹或者箭矢,到后期甚至能够发射铅弹。
火铳又分为单人手持的手铳以及守城或者船用的碗口铳等等。
这些东西,在另一个世界的明初就已经基本成熟,火铳发展到一定程度,杀伤距离可以到五十米,到了那个时候就不仅可以用来守城,更可以用来进攻了。
而林昭,就是想要把这个最简单的火器给复刻出来。
火枪那种东西需要的条件太过复杂,他这个文科生也一无所知,能够记起来一个火铳,便已经很了不起了。
因为林昭舍得花钱,军器署里现在足足有上百个匠人,大多都是木匠铁匠,偶尔也须几个石匠。
火铳这东西制作起来并不复杂,早在一个多月前军器署便弄了出来,问题是他们弄出来的这东西,杀伤力远没有到达林昭的要求,因此林昭不止一次的来到军器署,让他们改进版本。
苦恼就苦恼在,他这个文科生,对于这些军工类的东西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也只能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摸着石头过河。
军器署被林昭放置在了青州城南的一个大院子里,这里是青州的新城区,住满了工匠。
本来这种东西最好是放在城外,这样也能起到保密的作用,但是现在青州军还没有与范阳军正面交锋过,将来也很有可能要据城而守,因此现在的城外不是如何安全,林昭只能把这些重要的东西放置在城里。
很快,他们一行七八个人就到了军器署门口,这个军器署原先是好几座大宅子,被林昭强行征用之后改造了一番,里里外外除了有数百名工匠之外,还有一百多个青州军把守各个入口,整个青州集团除了林昭之外,其他人到这里来,都要有总管府的手令。
见到林昭之后,门口的青州军守军立刻对着他躬身行礼:“见过林帅!”
十来个人一起对着他低头,声音齐整。
这些人,都是青州军里的精锐,军事素质相比普通青州军要高出不少,所以林昭才把他们安排到这样重要地方守门。
林总管对着他们点了点头,然后负手走了进去,径直来到了军器署的后院,在一处工坊里,寻到了一个正在敲敲打打的大胡子壮汉。
从韩参到青州之后,青州的后勤工作多半都是他负责的,军器署也不例外,整个军器署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韩参在负责,但是具体的技术问题,却是眼前的这个大胡子在负责。
这个大胡子,姓严名烈,是当初第一批到青州的匠人,也是当初负责给青州团结兵打造兵器的匠人之一,正是那个时候,他从许多匠人之中脱颖而出,慢慢成为了青州工匠的“头领”。
简单林昭之后,严烈连忙放下了手里的铁锤,在自己的前襟擦了擦手上的黑灰,对着林昭低下了头:“使君老爷。”
青州城里大大小小的人物,对林昭的称呼都不尽相同,比如说最早跟着他的赵家寨那批人,就称呼他为相公或者小相公,而在他任青州刺史时期跟着他的,就会称一声使君。
再往后的人,可能就要称呼一声林帅或者明公了。
林昭看了看他在捶打的东西,是一个筒状的铁器,他上前把这东西拿起来观摩了一番,开口问道:“这就是新弄出来的东西?”
严烈点了点头,开口道:“使君吩咐之后,我便召集了署里的师傅们,一起商量如何改进这东西,咱们一百多个人一起琢磨的好几天,弄出了十来个不一样的东西,只有这个能打的最远。”
他指着林昭手里的这个铁筒,开口道:“我在后院试过了,这东西填装铅弹的情况下,最远能打到十丈左右。”
说到这里,严烈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再有就是火药问题,从前几个月开始,咱们青州便不怎么生产火药了,火药都是棣州那边送来,如果火药的威力能大一些,这个距离还能再远一点。”
听到这里,林总管微微皱眉。
火药的威力自然是可以再大的,只不过那样需要进行火药提纯,以林昭的知识水平没有办法进行,即便能够摸索出来,时间上恐怕也来不及。
“十丈……”
林昭在心中盘算了一会儿。
三十米的射程,而且每一发都需要填装一次,这种级别的武器,真正用在战事上,最大的用处还是守城。
当然了,有了三十米的射程,这种单兵的手铳,已经可以用在战斗中了,毕竟大明时期火铳的射程也不过五十米而已。
那还是火铳发展了一二百年的结果。
这东西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弓弩,最起码已经可以作为一样新式武器,用在战场之中了。
“想办法再改一改。”
林昭看了一会儿之后,把这个火铳放在原地,开口道:“改到月底为止,到了月底之后,就按最新的火铳量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道:“从今天开始,军器署的师傅们每人月钱提高一贯。”
“无论是哪个师傅,只要能把火铳的射程提高一丈,便赏一百贯钱。”
第五百五十三章 忠君爱国林三郎
在另一个世界里,火器在明朝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