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跑一趟青州,我便让犬子去一趟青州,与林国公约定好发兵的日子,定下战略之后,便可以讨贼了。”
    这个时代没有即时通讯,因此如果两个兵团相距太远,如何统一信息就是个天大的难题,像朔方与河东两地距离比较近,还好处理一些,两处都与青州相距很远,这就比较麻烦。
    这种情况下,大家基本上不可能有什么配合,只能约定好发兵的时间之后,然后各自见机行事。
    大皇子先是微微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这样罢,明后天王甫大将军就能到青州来,等您跟王甫定下来日子之后,侄孙立刻快马赶去青州,亲自见一见这位林国公。”
    “此去青州,少说也有两千多里路,等大殿下到青州去再动兵,太过拖沓了。”
    齐师道声音低沉,缓缓说道:“只能去先定下一个时间,等大殿下在路上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动兵,大殿下到了青州,再通知林国公就是。”
    “没有问题。”
    李炎站了起来,对着齐师道低头作揖,面色严肃。
    “大周国运,只能托付给大将军了。”
    齐师道缓缓站了起来,看了一眼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皇子,声音低沉:“为人臣子,分所当为。”
    商量好了后续行动之后,李炎在节度使府呆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碍于身份,齐师道亲自把他送到了大门口。
    而齐屏,则是带人一路护送。
    等齐屏送完李炎回到节度使府向老爹汇报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父亲齐大将军坐在书房里,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齐屏连忙上前,低着头:“父亲,您怎么了?”
    “这个李炎…不老实。”
    齐师道看了一眼自己桌子上的情报文书,开口道:“想办法知会你兄长,让他在西川,务必注意一些。”
    “如果…如果李炎有所异动,朝廷一定会疑心我朔方,他与你娘或许会受到牵连。”
    齐屏愣了愣,开口道:“父亲…不告知母亲么?”
    齐师道微微皱眉,开口道:“你娘知道了,可能会横生枝节,你兄长现在是西川的成都尹,能够做不少事情,告诉他之后,他应该能够在西川准备出一条后路。”


第六百零七章 此时的长安
    很快,在大皇子李炎的撮合下,北疆的两位大将军终于在灵州碰面。
    事实上这并不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碰面,毕竟一起抵御突厥人一年多时间,怎么样也是要见见面一起商量商量战情的。
    因为这一次大家的意见比较统一,也很快商量出了结果,约定原地休整一段时间,在永德六年的年初一起南下,兵进关中。
    此时已经是永德五年的冬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再加上两边的将士都跟突厥人周旋了一段时间,所以等到明年开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反正皇帝不在关中,而且关中已经落在了叛军手里一年多时间了,迟几个月并没有什么要紧。
    不过在定下了进兵的时间之后,齐师道齐大将军当着王甫的面,说了一句朔方军忠心不二的话,让这位河东的王大将军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
    不过不管怎么说,出征的日子总算是定下来了。
    日子定下来之后,大皇子李炎便带着五百护卫再一次从北疆动身,前往青州去见那位平卢节度使林昭,不过北疆到青州两千多里,李炎又是坐马车而不是骑马,等他到了青州,估计北疆这边已经开始动兵了。
    当然了,北疆先动,林昭的青州军可以晚一些再动,并不影响大局。
    就在北边积极动作,准备合兵平叛的时候,关中的长安城里,也将有大事发生。
    此时,远征青州的章衍,终于带着他的恒阳军,返回了关中。
    大规模军队动作,本来就相对要慢,而且章衍在沧州屠杀了平民之后,还被林昭派出的青州军以及幽州军一起围堵了一段时间,再加上他沿途休整,因此一直磨蹭到现在,才回到长安城。
    当然了,这其中也有一些担心责罚,所以想要拖延时间的因素。
    此时已经是冬天,这位恒阳军将军光着膀子,露出满身的伤疤,他跪在了太极宫的大殿里,对着主位上的康东平跪地叩首。
    “义父…”
    章衍声音沙哑,开口道:“我恒阳军与静塞军奉命进攻青州叛贼,孩儿在沧州与武兄分开,约定武兄的静塞军进攻青州,孩儿进攻幽州……”
    “义父也知道,幽州的裴俭颇有些本事,孩儿虽然大占上风,但是一时半会之间很难清扫这些叛贼,正当孩儿在幽州与叛贼裴俭周旋的时候,南边……”
    说到这里,章衍咽了口口水,低头道:“南边突然传来武兄的噩耗,说是静塞军在棣州城下被叛贼林昭全歼,紧接着南边的叛军便北上,合围我军,孩儿带手下将士奋力厮杀,无奈实在是寡不敌众。”
    “杀敌万余之后,我军疲敝不堪,只能退出了青州……”
    此时的康东平,就坐在太极宫的帝座上,已经毫不避讳。
    事实上,现在的长安城里,已经没有人记得还有一个李家皇帝,康东平早已经成为了伪朝实际上的皇帝。
    他身着绣龙袍服,坐在帝座上,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恒阳军杀敌万余,伤亡几何?”
    章衍连忙低头回话。
    “回义父,我恒阳军被两方合围,伤亡不少,有四千多将士留在了沧州。”
    康东平终于低眉,看向了自己的这个义子。
    实际上两个人的年纪差距只有十来岁,义父义子之说,只是为了巩固康东平在范阳军之中的兵权。
    “孤看你恒阳军送上来的奏报,恒阳军在两面受敌之后,依旧在沧州杀敌一万三千余人,既然恒阳军可以用四千换一万三……”
    康东平霍然从帝座上站了起来,迈步走到章衍身边,从他背上抽下一根荆条握在手上,冷冷的说道:“那青州林昭,麾下兵力也就四五万人,你恒阳军剩下的两万多人,足可以把青州军尽数歼灭,你为什么逃回关中来了?!”
    康东平怒意冲天。
    “你为什么不死在青州!”
    他一边说话,手中的荆条也跟着狠狠落下,直接在章衍的后背上抽出了一道长长的血痕。
    章衍紧咬牙关,一声不吭。
    他跪伏在地上,叩首道:“义……义父,如果青州叛军愿意出城与我军野战,恒阳军自然在青州军死战,可是他们都是固守城池,还有……还有那种古怪的火雷,孩儿实在是毫无办法,再留在青州只能继续伤损将士们的性命,因此……因此孩儿才自主主张,带兵回师关中来了……”
    康东平脸色几乎黑到了极点。
    事实上从一个多月前他收到青州战报开始,心情便没有好过,原来他是准备,等章衍武慎这两个废物回长安之后,把他们挫骨扬灰,但是章衍这个人极其聪明,回长安之前,已经给自己找到了完美的借口。
    不管康东平如何发怒,他章衍都是很难死的。
    康东平看着跪在地上的章衍,怒火几乎要喷出双目。
    “来人啊!”
    两个太极宫的亲兵,几立出班,跪在了康东平面前,深深低头:“在!”
    “去,把武慎一家老小,统统拿进大牢,择日,不,明日就在西市斩首!”
    “传诏长安,再有贻误兵事者,夷三族!”
    几个亲兵毫不犹豫的点头,然后霍然起身,向着城外去了。
    等这几人离开之后,康东平低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武慎,冷冷的说道:“你是范阳军中出了名的书袋子,也是咱们之中的聪明人,你敢回到长安来,就笃定了孤不会杀你,是不是?”
    章衍跪伏在地上,诚惶诚恐。
    “孩儿不敢,孩儿回到长安来,就是任凭义父处置的…”
    康东平面孔都有些扭曲了。
    良久之后,他狠狠一脚踢向章衍的腹部,后者顿时蜷缩在了地上,疼得面孔扭曲,青筋暴露。
    “滚罢。”
    康东平几乎是咬着牙在说话:“恒阳军你就不要再带了,恒阳军在沧州的战功是真是假,孤也不再追究,三天之内,给孤上书写明青州战况,告诉孤,你们到底是怎么败的!”
    章衍强忍疼痛,连忙跪在地上,不住叩首。
    “叩谢义父恩德,叩谢义父恩德……”
    等到章衍被人抬下去之后,康东平依旧怒气不歇,在太极宫里打碎了七八件瓷器。
    最终,还是康家的老二康东来,顶着康东平的怒火进了太极宫,他走到康东平身边,深深低头。
    “大兄,长安城里的阻碍,已经清扫干净了。”


第六百零八章 长安豪气
    皇帝逃到西川的时候,因为出逃的行动并不光彩,算是偷偷摸摸走的,既然是偷偷摸摸走的,就不可能将整个朝廷统统带到西川去。
    事实上,当时皇帝只带走了一小撮人。
    在康东平进入长安的时候,虽然长安城已经远远没有鼎盛时期的一百多万人口,但是还是剩下了七八十万人的,这些人里有官有民,还有一些李周朝廷的勋贵来不及逃走,也被留在了长安城里。
    康东平进驻长安之后,并没有自己称帝,而是把自己的大外甥“李蓟”捧上的帝位,虽然那个皇帝基本上见不到人,但是名义上皇帝毕竟还是姓李,凭借着这个李姓,再加上范阳军的尖刀利刃,还是有不少人在伪朝为官的。
    而长安城里,也留下了一些保守势力,成为了康东平称帝的阻碍。
    现在,康东平进入长安已经整整一年多了,在康东来的“努力”之下,长安城里的阻力已经不复存在。
    说的白一点,就是硬骨头的人已经全死了。
    听到自己兄弟的这句话,康东平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他伸手指了指殿中的椅子,示意康东来坐下说话。
    等后者坐下之后,康东平沉默了一会儿,声音沙哑:“如果这一次征讨林昭顺利,朝廷便可以借此立威,再加上咱们占据关中帝庭,就能收拢人心,如果情势顺利,咱们康家就可以水到渠成坐上帝位,但是……”
    说到这里,康东平目光变得阴沉起来,他强压心中的怒意,闷声道:“但是武慎与章衍两个废物,在青州竟然被那个林昭击溃,孤的静塞军更是被直接打空!”
    这位已经受封燕王的康大将军咬牙切齿:“经此一役,我范阳的不败锐气便会立刻大减,现在突厥人也不肯再继续牵制齐,王二人,时局……”
    “已经对我们不利了。”
    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假如这一次东征的两路范阳军,能够以犁庭扫穴的态势将青州以及范阳九州统统握到自己手里,到时候凭借着这股锐气以及占据关中的又是,康东平直接就可以在长安称帝,然后开始征募将士东征西讨,把天下尽数收入“新朝”手中。
    但是现在……
    范阳军在青州大败,本身范阳军的军心浮动且不提,天下间其他的节度使也觉得范阳军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个局势之下,已经容不得康东平称帝了,
    康东来坐在自己兄长下首,微微低头:“大兄,军中的兄弟们,可是都一直盼着您早正大位呢,小弟这一年多时间上下奔忙,也是为了这一天…”
    “您正了大位,兄弟们自然斗志昂扬,以我王师之锐,天下诸贼弹指可破…”
    一个利益集团自然是会天生追逐利益的,就拿范阳军来说,康东平现在是燕王,那么范阳军的其他人,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