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周立国之初,这些世家在天底下分量极重,二百年来单单一个清河崔氏,就出了近十个宰相,几乎每朝都有崔家人在朝为相。
正因为如此,世宗皇帝之时,天子便御赐的一块写着“千年郡望”的匾额,至今还高悬在崔家的正门处,就连范阳军入清河的时候,也没有去碰这块匾额。
很显然,崔老头不太同意这门亲事,最起码不同意自己的女儿给林昭做妾,这不仅仅是他们父女的事情,更关系到清河崔氏的千年家声,关系到整个崔家的脸面。
林昭沉默不语。
片刻之后,他才低声道:“崔世叔,六娘在我那里已经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晚辈说一句不太客气的话,今日晚辈完全可以不到清河来,或者是自己一个人到清河来与世叔说话,但是今日晚辈把六娘一同带来了,就是想好好解决这件事。”
崔寅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林昭顿了顿,继续说道:“世叔应该知道,晚辈现在已经是大周的越国公,然而现在朝廷的平叛并没有结束,接下来平卢军也会加入平叛,如果晚辈能帮着朝廷打下河南府,收回洛阳。”
“到时候,多半能有一个郡王的位置。”
崔寅面无表情。
“不要说一个郡王,就是受封亲王的皇子,也不能纳我崔氏女为妾。”
大周不管是亲王还是郡王,都只有王妃,并没有侧妃的说法,嫡妻称为王妃,又叫做元妃,即便王妃病故,另娶的王妃或者是妾室封妃也只能是“继妃”,在元妃灵前依旧是“妾室”。
除却王妃之外,其他的妾室最多只能叫做“孺人”。
假如现在林昭封了王,谢澹然没了,清河崔氏还有可能同意林昭娶崔芷晴为继妃,现在谢澹然依然年轻,林昭也不肯休妻,崔寅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给林昭做妾。
“崔世叔。”
林昭站了起来,缓缓说道:“现在世道乱了,皇子手中可没有兵权,今日晚辈到崔家来,就是要好生与世叔商议这件事的,世叔点头同意,咱们两家便是秦晋之好,除却一个正妻的名分,其他与两家结亲不会有任何分别,也当是给六娘一个交代。”
说到这里,林昭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假如世叔咬死了不同意,晚辈也只好把六娘带回青州去,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过下去。”
现在的清河,全在平卢军的掌控之中,也就是说林昭想要带走崔芷晴,崔家不可能拦得住,他不一定敢拦。
听到了林昭的话之后,崔寅沉默许久。
的确,现在的世道已经乱了,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李周皇室能够回到长安城,大周也不会重回鼎盛,而是会慢慢衰落下去,李周这一代不亡,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可能就会走到尽头。
到时候,天下不知道要历经多久的乱世,崔家在这场乱世之中,同样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军阀”做女婿,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个“军阀女婿”已经占据了他们的祖地清河。
崔寅坐在主位上沉默了许久,最终他才看向林昭,语气里带着浓浓的无奈。
“来都来了,留在家里吃个饭,这件事老夫要与六娘好好谈谈,问一问她的意见。”
说到这里,老头站了起来,看向林昭。
“林国公,即便老夫同意六娘跟你,将来她与清河崔氏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这其中原因,希望你能理解。”
“晚辈理解。”
林昭也站了起来,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早先晚辈对六娘也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后来走到一处,也是因为她这个人,而不是清河崔氏的名头。”
崔寅默默点头,迈步走了出去。
“老夫现在就去看看六娘,让其他人领公爷在寒舍转转。”
说罢,老头背负双手,迈步走远。
看着崔寅的背影,林昭心里清楚,这一次如果不是他“以势压人”,如果不是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如果不是他麾下的平卢军控制了清河,就算他在崔家说破天,这位崔家家长也不可能松口。
不但不会松口,甚至还可能会把崔芷晴扣下来,禁止她再跟林昭见面,以免丢了崔家的脸面。
现在,是林昭的力量太大,崔寅才不得不松口做出了一些妥协。
崔寅离开之后,很快就有另外一个崔家人来到了林昭面前,对着林昭低头行礼之后,带着林昭在崔家的祖宅里逛了一圈。
这里是崔家的千年宅邸,虽然屡经修缮,但是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厚重的历史沉淀,尤其是崔家的藏书楼里,还可以看到一些数十乃至于数百年前,崔家先人的藏书还有他们留下来的手迹。
在崔家逛了一圈之后,林昭也觉得有些疲了,便让这个崔家人领他到了一处厢房歇息,在厢房里微微眯了一会儿之后,时间已经进了中午。
换了一身袍子的崔寅,亲自敲响了这间厢房的房门。
“林公爷,家里的午饭已经备好了,给林公爷接风洗尘。”
听到“老丈人”亲自叫门,林昭立刻睡意全无,他连忙打开房门,只见崔寅站在房门门口,脸上的表情比起早上的时候,要稍微和善了一些。
虽然不知道这半天时间,他们父母俩到底说了些什么,不过看起来事情在向着好方向发展。
林昭对着崔寅低头行礼之后,便跟着崔老头身后,朝着崔家的饭厅走去。
崔老头一边走,一边背着手说道。
“林公爷,老夫有一个堂弟,乃是明经出身,早年也曾经在地方上做官,官至别驾,等会他也会来家里吃饭,到时候我与公爷引见引见。”
很显然,这位崔家的家主不太愿意出任贝州刺史这个差事,不过他也不肯把这个差事丢了,所以找了个合适的崔家人,来林昭这里“面试”来了。
林昭听了之后,微微点头,笑着说道:“世叔安排就是,反正不管谁主政贝州,总是离不开崔家支持的。”
崔寅走在前面,声音平静。
“更离不开林公爷的支持。”
第六百二十一章 此物是?
就在林三郎在清河见老丈人的时候,北边的朔方军已经在灵州集结完毕,准备南下征讨关中叛军。
关中意为四关之地,北边的是四关之中的萧关,值得一提的是,萧关所在的原州,正挨着朔方节度使的治所灵州,也就是说只要朔方军离开灵州,就可以看到四关之中的萧关。
破了萧关,就可以直入关中,一路打到长安城。
正因为如此,朔方节度使这个位置就十分重要,老皇帝在世的时候之所以要把时任朔方节度使的康东平与范阳节度使齐师道换个位置,就是担心康东平在朔方造反。
一旦朔方这边造反,最多一个月就可以打到长安城。
不过老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康东平不在朔方,依然起兵造了反,甚至还一鼓作气打进了李家的皇廷长安。
齐师道是个很实干的人,他与王甫商议好出兵的时间之后,几乎立刻就开始准备调动军队,永德六年的上元节还没过,朔方军的六万将士就已经集结完毕,准备南下。
等到上元节过去,朔方大军主力并没有动作,而是让朔方三军之中的经略军,派出了数千人南下,扑向原州的萧关。
身为主帅的齐师道,也没有坐镇主力军队,而是跟着这股先锋军一起,兵进原州。
等到这股先锋军进入原州之后,帅帐之中,一身铁甲的齐师道手里拿着地图,他的次子齐屏现在他的身后,毕恭毕敬。
齐师道端详了许久的地图,回头瞥了齐屏一眼,声音低沉:“那些关中义军,可信否?”
这段时间,朔方一直在积极跟关中义军沟通,目的就是与关中义军配合,在付出尽量少代价的情况下,能够进入关中。
而这个建议义军的事情,主要就是齐屏在办。
他的长子齐宣已经在朝廷里做了文官,基本上不可能继承他的的“军事班底”,而这个幼子齐屏倒是自小喜好武事,这一次齐屏被李炎从西川带到了朔方,齐大将军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锻炼锻炼他。
齐屏微微欠身,开口道:“大将军,这支关中义军两年来多次在关中抵抗叛军,虽然胜少败多,但是一直拼死抵抗范阳叛军,可信是肯定可信的。”
齐师道微微点头,开口道:“那就按照原先的约定告诉他们,这个月月底我带兵叩关,他们在关内尽量配合我们拿下萧关。”
朔方军既然决定南下讨伐叛军,现在一举一动肯定都会落入康东平的耳目之中,因此齐师道才没有动用朔方军的主力,只带了三四千精锐悄摸摸的进入到了原州。
虽然这三四千人依旧会被范阳军发现,但是范阳军多少会掉以轻心一些,只要能够出其不意的拿下四关之一的萧关,就可以把京兆府北边的原州握在手里,到时候朔方军不管是进是退,都可以掌握主动。
此时,太原府的河东军应该也已经行动了,如果河东军能够顺利打进河南府,甚至打到洛阳城下,那么原州这边的齐师道立刻就可以把主力开进关中,逼近长安城。
长安与洛阳,也就是京兆府与河南府,是大周的两处核心要地,也是范阳军必然要守的两个地方,两路大军分别进攻两处,绝对可以让范阳军兵力分散。
现在的问题就是,朔方军能不能按照预期,拿下萧关。
齐屏看向自己的老爹,微微低头道:“大将军,这支关中义军,给您开出了一些条件……”
齐师道微微皱眉。
“什么条件?”
“他们想要接受朝廷招安。”
齐屏低声道:“这支义军的首领说了,如果他们顺利帮着王师破关,希望大将军可以把他们编入朔方军中,让他们也成为官军。”
这支关中义军并不是由朝廷组织的,而是民间自发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任何编制,这些人与范阳军斗争了两年,死伤了不少人命,自然想要给自己混一个官军的身份。
齐大将军微微皱眉。
“他们有多少人?”
齐屏连忙开口:“最多的时候有近万人,不过最近几个月范阳军围捕了他们几次,现在只剩下五六千人了。”
“五六千…”
齐师道低头估摸了一番朔方军在抵抗突厥之时损失的兵力,然后缓缓点头:“五六千的编制,朔方军应该还有,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帮着我们攻破萧关,便统统可以编入朔方军中,成为朝廷的官军。”
这就是齐师道与林昭的不同了,如果是林昭在这里,他巴不得把越来越多的人编入自己麾下,但是齐师道不一样,这一次是因为朔方军在抵抗突厥的这两年,损失了一两万人,有足够的窟窿可以吃下五六千人,如果朔方军编制已经满了,那么齐师道多半不会同意“招安”这些义军。
最起码不会在未经朝廷允许的情况下这么干。
父子俩正在帅帐说话的时候,一个亲兵匆忙跑了进来,跪在了齐师道面前,恭敬低头:“大将军,外面有个自称是平卢节度使的使者,要面见大将军。”
这个亲卫顿了顿,继续说道:“来人,从前似乎是咱们朔方军的。”
齐师道面色平静,点头道:“让他进来。”
很快,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汉子,便被带进了帅帐之中,这人见到齐师道之后,连忙跪了下来,开口道:“末将吴胜,拜见大将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