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州节度使衙门里,周德终于看完了林昭写给他的书信,然后这位目前依旧在职的兵部郎中,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笑眯眯的中年读书人,瞪大了眼睛。
    “沈…沈先生?”
    沈徽看向周德,面带微笑:“周郎中有事?”
    周德把其中一张信纸翻了个面,朝向沈徽,咽了口口水:“你们…你们青州军,有十万人?”
    沈徽有些近视,闻言微微皱眉,往前走了两步,只见这张纸上,详细写了平卢军麾下各军的兵力数目,其中幽州军三万八千人,青州军三万五骗人,其他各州零零散散的数目加在一起,人数甚至已经逼近了十一万人!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目!
    要知道,即便是齐师道的朔方军,明面上也不过是十万人而已!
    沈徽大皱眉头,他从周德手中接过了这份明显是林昭亲笔手书的“平卢军兵力结构图”,端详了片刻,然后摇头道:“我不在军中,对于具体的数目不了解,不过应该没有这么多,最起码青州军绝不到三万人,其他州的数目……我了解的不多。”
    周德苦着个脸。
    “三郎让我把这个兵力结构图,上报给天子…”
    沈徽脸色微变,然后重新接过信纸看了看,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周郎中,既然是公爷亲笔手书的兵力数目,而且还是有零有整的,想来不是假的,周郎中回去,大可以用这个上报给圣人。”
    周德重新瞥了一眼信纸上的数目,然后脸色更苦了。
    信纸上的数目的确有零有整,其中幽州军的人数甚至精确到了个位数,有三万八千六百二十四人。
    “周某…周某只是在青州做客,能够知道青州军数目便已经很了不起了,哪里能够知道的这样详尽。”
    周胖子咬了咬牙,神情有些悲愤:“你们这是逼我欺君!”
    “虽然不明白公爷到底要做什么,不过周郎中还是照办的好,不然…”
    沈徽看向周德,微笑道:“周郎中的下场,估计不会比欺君好上很多。”
    说完这句话,沈徽脸上的笑意收敛,然后淡淡的说道:“周郎中还是回住处收拾收拾东西罢,在下明日就派人送周郎中去西川。”
    周德脸色阴晴不定。
    过了许久之后,他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声音中充满无奈。
    “好。”
    他狠狠咬牙:“我回西川就是。”
    说到这里,他看向自己手里的谢谢你军事布局图。微微苦笑:“说真的,没有三郎这张图,我还真没脸归归朝廷,去见圣人…”
    想到这里,周胖子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长安的家人们,终于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对着沈徽低头拱手。
    “就……麻烦先生了。”
    …………
    话分两头,另一边的平卢军,已经成功抵达了潼关关下。
    这座曾经让范阳军都吃过好几个月的亏的潼关,如同一道铜山铁壁一般,挡住了平卢军西进关中的道路。
    赵甫平与裴俭都站在林昭身后,三个人都在看着不远处的潼关。
    裴俭沉默了一会儿,最先开口:“公爷,潼关叛军的数目,末将已经摸得七七八八了,这里是范阳九军之中威武军的一部分,约莫有一万五千人左右。”
    “一万五千人…”
    林昭左右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两个将军,开口道:“说一说,你们有多少把握能够正面拿下潼关,准备伤损多少将士们性命?”
    裴俭微微低头,开口道:“回公爷,末将有六七成把握。”
    赵甫平也是回答的很是干脆,直接低头抱拳:“公爷,不计火器自己性命伤亡,末将只要两万人,就有九成把握能够拿下潼关。”
    “六七成……”
    林昭低头琢磨了一番这个概率,然后伸手拍了拍身旁裴俭的背影,呵呵一笑:“以裴将军谨慎的性格,能给出七成的把握,已经十分难得。”
    “既然二位都想从潼关入关,那就这么定了。”
    林昭缓缓低头,站在一处高点上,目光始终看着不远处的潼关。
    “二位尽快弄好攻取潼关的战术准备,然后送到我这里来。”
    “除了攻城的章程,还要考虑咱们身后的河东军,莫要给他们机会趁虚而入,”
    林三郎一锤定音,结束了这个难题。
    “咱们……”
    他声音坚定:“就从潼关入关!”


第六百七十四章 吊民伐罪
    眼下,平卢军还在河南府境内的陕县。
    再往东南一百里,就可以到达位于京兆府的华州,同时也是潼关所在地。
    进了潼关,便可以直扑长安城,再没有什么阻碍,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范阳军攻破潼关之后,皇帝带着朝廷连夜逃出长安的原因。
    林昭之所以做出攻打潼关的决定,主要是因为这两天他收到了潼关的具体情报,知道了潼关守军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再加上有火药量加持,不至于对潼关毫无办法。
    更重要的是,从潼关入关中,对于战局来说帮助最大。
    下了这个决定之后,平卢军的高层便一边东进,一边商量具体攻下潼关的战术,在裴俭他们商量战术的时候,林昭也找到了齐屏,询问他已经在关中的朔方军,能不能在关中给予平卢军一些帮助,里应外合之下,尽快破城。
    而齐屏现在也很为难。
    他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对林昭说道:“林兄,我离开朔方军的时候,朔方军还没有跟范阳军主力碰到,那时候我父的确有余力帮助林兄打开潼关关门,甚至能够派数千人直接与林兄里应外合,但是现在我朔方军已经与敌人正面碰上,我父亲那边还能不能抽出人手,我实在是不好说。”
    说到这里,齐屏低声道:“这样罢,我这就动身快马赶到萧关去,不管林兄这里状况如何,我朔方军能派兵到潼关,一定尽量派兵过来。”
    “那就麻烦二郎了。”
    林昭声音沙哑:“你也帮我转告齐大将军,就说不管你们朔方会不会派兵到潼关来,我军都会准时进攻潼关,能给朔方分担一点压力,也是好的。”
    齐屏颇为感动,低头道:“林兄厚道,小弟记下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低头道:“林兄这番攻潼关,颇有些行险,身后的河东军未必就会安分,这样罢,我以我父的名义,给那位王大将军写封信。”
    齐二郎低声道:“若林兄攻城的时候,河东军敢在背后做出不利平叛大业的事情,便是同时与我朔方为敌,到时候即便林兄不去过问,我朔方军也不会轻饶了他们!”
    “有二郎这句话,他心里放心多了。”
    林昭微笑道:“不过河东军应该也没有那么愚蠢,他们最多就是在背后搞点小动作,不敢太过胡来的。”
    齐屏点了点头,对着林昭低头抱拳:“战事要紧,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然后立刻动身前往萧关。”
    林国公微微点头。
    “二郎走的时候知会我一声,我亲自送一送你。”
    齐屏低头抱拳,回自己的帐篷里收拾东西去了。
    等齐屏离开之后,林昭走出了营帐,只带着赵成等三四个护卫,默默独行。
    等离开营帐一里路左右,林昭才扭头看向身边的赵成,开口问道:“赵成,你今年多大了?”
    赵成低头。
    “回公爷,属下二十一岁了。”
    林昭点了点头:“跟我两年多了?”
    “接近三年。”
    赵成是跟着赵歇一起从赵家寨里走出来的,当时林昭二十岁,他十九岁,走出赵家寨之后,因为伸手很好,就一直跟在林昭身边做护卫,现在已经是林昭身边的护卫长了。
    林国公点了点头:“在你这个年纪,一般人家的大多已经成婚了,准备什么时候成婚?”
    “属下不着急。”
    赵成脸色有些微红,低头道:“叔叔说了,跟在公爷身边,是属下的福分,让属下多跟公爷学点东西……”
    他说的叔叔,是现任棣州将军赵歇,两个人同处一族,虽然不是亲叔叔,但是也算是堂叔了。
    林昭点了点头,又不再说话了。
    沉默许久之后,他又问道:“当年跟我一起从赵家寨里出来的三十多个人,现在都还在罢?”
    赵成愣了愣,然后微微摇头。
    “卫队里的赵家寨人都还在,军中的一个兄长还有两个族叔,都死在了战事中,还有一个跟属下年纪差不多的,断了条腿,已经回寨子里休养了……”
    林昭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拍了拍赵成的肩膀。
    “南阳郡距离河南府和关中都不远,等仗打完了,你们这些寨子里的人领了封赏,都回家去看看,也算衣锦还乡。”
    见赵成脸色有些不对劲,林昭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不是赶你们回家,只是给你们放个假,回去休息一段时间,再回来继续做事。”
    赵成憨厚一笑,低头道:“多谢公爷,属下也有些想念爹娘了。”
    ……
    与赵成说了几句话之后,林昭背负双手,依旧默默行走。
    赵成见林昭情绪有些不对劲,犹豫了片刻之后,低眉道:“公爷您……心情不太好?”
    “嗯。”
    林昭点了点头,开口道:“再走四五天,就到潼关了,越接近潼关,我心里越不踏实。”
    说到这里,林昭在路边找了一棵大树,随地坐在了树下,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今年是永德六年,永德三年的时候,范阳军攻潼关,尚且被拦在潼关下数月,康东平甚至不得不用示弱的法子,平白死了数万范阳军将士,才骗得潼关守军出关,最后才破了潼关。”
    “我这几日,一直睡不安稳,心里想的都是兄弟们会在潼关死多少人。”
    说到这里,林昭抬头看向赵成,声音沙哑:“但是这些话,跟别人是说不得的,在军营里,我还要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这段时间,尤其是在决定进攻潼关之后,林昭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
    归根结底,他跟这个时代人的三观,还是有些不太一样,他比这个时代的人很重视人命,说得直白一点,他看不得自己这边死人。
    而即将打的潼关,无疑是一场硬仗,注定了要死很多人。
    这种规模的伤亡,裴俭,王甫,齐师道甚至赵甫平齐胜,都可以坦然承受,但是她不太行。
    毕竟另一个人生的记忆,还是多多少少影响了他。
    或者说,他的性格其实不怎么适合带兵打仗。
    “公爷,您不必这么想。”
    赵成在林昭身边蹲了下来,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属下虽然没有怎么读过书,但是跟在公爷身边,多少也知道一点是非对错,咱们从青州一路到河南府,沿途上那些被叛军占领的州郡,百姓的日子过得都是苦不堪言。”
    “公爷您在当地重新组建衙门,恢复秩序,是解救了当地的百姓。”
    “现在打潼关,也是要替天下人平灭叛逆。”
    赵成伸手挠了挠头,开口道:“先前咱们在卫州的时候,属下听一个老先生说,这个叫…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
    林三郎愣了愣,然后哑然一笑,伸手重重的拍了拍赵成的肩膀。
    “好一个吊民伐罪,你比你叔叔有文化多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懂事的弘农杨氏
    没有人是生而知之的。
    林昭也不是。
    他最多就是隐隐约约间经历过另一个人生而已,而即便是在那个人生里,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最多就是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