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甫沉默许久,才缓缓点头。
    “二位的意思,老夫明白了。”
    他看向面前的两个节度使,开口道:“大殿下秉性纯良,有善于纳谏,有先帝遗风,二位在长安多与他接触接触,自然就能够明白了。”
    说完这句话,王甫默默接过林昭递过来的毛笔,在这道奏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加上了自己的河东节度使印章。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抬头看向林齐二人。
    “现在的大周需要明主,当今圣人如何,不需要老夫多说,希望二位在关键时候,要敢说话。”
    说完这句话,王甫默默起身,第一个离席。
    等王甫离开之后,林昭才看向齐师道,微微摇头:“这老儿疯了,也不知道大皇子给他吃了什么迷魂药,让他这样死心塌地。”
    齐师道眯了眯眼睛,低声道:“这位大皇子,三郎见过罢?”
    “见过许多次了。”
    林昭微笑道:“不止一次要拉拢我,我没有理会他,现在这个局面,非是他一个皇子能够干预的,况且……”
    林昭脸上的笑意收敛,淡淡的说道:“现在他这个模样,不代表之后他也是这个模样,当今圣人在东宫的时候,不也是一副温良恭俭,善于纳谏的模样,坐上了那个位置之后,一切便都不一样了。”
    林昭是东宫官,在李洵登基之前,林昭不止一次的见过他,当时的太子殿下,黑人的感觉最起码也是中上,那时不管是林简,林昭还是曾经的宋王世子李煦,都支持太子殿下嗣位登基,当时这些太子党,没有一个人能想到,李洵等级之后是现在这个德行。
    “且看着罢。”
    林公爷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齐师道微微欠身,微笑道:“现在王大将军在为他那个女婿上下奔走,咱们用不着理他,稳坐钓鱼台,静静的看着他们蹦哒就好。”
    说到这里,林昭看向齐师道,微笑道:“除了这道奏书之外,齐师叔得空可以给西川去一封家信,先让齐兄从西川赶回来,来接手长安的这个京兆府。”
    “我与齐兄数年未见了,很是想念他,盼望着他回长安来,与他一阵喝酒呢。”
    见林昭要走,齐师道也站了起来,与林昭一起走向归云楼门口。
    “这封信我可以写,但是朝廷未必肯放大郎回来……”
    “圣人未必能掌握住成都府。”
    林三郎呵呵一笑。
    “齐兄这个成都尹,等同于京兆尹,他先回长安来处理长安事务,合情合理,谁能挡住他?”
    曹松组建的京兆府,只是临时的京兆府,他是宰相的身份,不可能一直坐在京兆尹的这个位置上,只要齐宣回来,他身后两个节度使,这个京兆尹的位置,一定是他的。


第七百零七章 朕惶恐
    三位节度使联名的奏书,很快被正式裱封,用急奏快马加鞭的送到了西川去。
    当然,除了这一封正式的文书之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书信,连同这道文书一起,送到了西川去。
    其中有王甫给皇帝单独上的奏书,有大殿下李炎给他老爹写的奏书,以及齐师道给丹阳长公主以及儿子齐宣的信,再加上林昭给林简写的一封信。
    长安距离西川近两千里,但是快马加鞭之下,这些书信在第五天就送到了成都府,送到了成都府的朝廷里。
    这一次,司宫台罕见的没有拦截这些书信,任由这些书信送到了各自的收件人手里。
    而那些单独奏给皇帝的书信,也被送到了政事堂,送到了政事堂宰相林简手里。
    政事堂里,元达公看着眼前的四五封书信,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之后,他才拆开林昭单独写给他的信,大致了解了长安城的局势之后,他才把剩下的奏书文书,装在了一个盒子里,然后手捧着这个盒子,前往成都府的天子行宫。
    作为西川朝廷唯一的一个宰相,林简面见天子自然畅通无阻,他很快来到了天子面前,毕恭毕敬的跪了下来。
    “陛下,长安三位节度使联名上书。”
    帝尊上面容憔悴的皇帝陛下,脸色微变。
    这个时候,他这个“流亡天子”实际上并不是大周的掌权人,长安城里那三位节度使,才是“无冕皇帝”。
    也就是说,这道三位节度使联名的奏书,实际上就是皇帝发来的“圣旨”。
    这道奏书,实际上是可以对天子进行裁决的。
    一道决定了天子命运的奏书!
    皇帝陛下脸皮子抖了抖,他看向林简,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林师,他们……所奏何事?”
    林简恭敬低头:“回陛下,此等军国要事,臣未敢拆看,恭请陛下御览……”
    皇帝陛下深呼吸了一口气,许久之后才挥了挥手,对着身边的大太监说道:“周振,把奏书递上来。”
    大太监这才晃悠悠下了御阶,接过了林简手里捧着的盒子。
    林简把盒子递了过去,再一次低头:“陛下,盒中除却三位节度使的联名奏书之外,还有大殿下,以及河东节度使王甫给陛下上的奏书。”
    “朕……知道了。”
    皇帝陛下这会儿已经打开了木盒,他还没有拆开,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抬头看向林简,声音沙哑:“林师,未有林昭的奏书么?”
    林简摇头。
    “回陛下,不曾见到。”
    皇帝陛下犹豫了一下,再一次问道:“可有林昭给林师的家信?”
    “有的。”
    元达公老老实实的点头,从袖子里取出那封家信,双手捧在手里:“三郎在信里说,长安上下俱在恭候陛下回京,长安城里还有许多事情,等候陛下回去处置,此乃三郎家信,请陛下过目…”
    “既是家信,朕便不看了。”
    皇帝陛下微微松了口气,从木盒里取出那封三人联名的奏书,打开之后,很是认真,几乎是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
    看完了之后,这位皇帝陛下长松了一口气,又把自己儿子李炎还有王甫单独呈上的奏书看了一遍,这才对着周振摆了摆手。
    “周振,让人在偏殿设宴,朕今天高兴,与林师一起喝上一杯。”
    周振连忙点头,迈着小碎步下去准备去了。
    天子开了口,就由不得林简推拒,元达公被几个太监簇拥着进了行宫的偏殿,然后被安排在天子对面坐了下来。
    此时的天子,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些笑容。
    “范阳叛逆作乱三年,如今终于平息,朕也可以择日返回皇廷祖地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微微低眉,开口道:“这西川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湿热,这几年让朕吃了不少苦头。”
    “臣……恭喜陛下。”
    这个时候,林简也已经看到了那封联名的奏书,并且认出了林昭的字迹,他面露笑容,对着皇帝开口道:“陛下南狩三年,终于得以返回长安,如今范阳祸根已除,相信陛下必然可以振兴朝廷,中兴大周…”
    “这些场面话,林师就不必说了。”
    皇帝陛下微微摇头,目光复杂:“只是少了一个康东平而已,朝局未必就比从前容易多少。”
    他这句话没有明说,但是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少了一个康东平,又来了三个康东平,如今长安禁军土崩瓦解,长安城里三位节度使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朝廷能够得罪得起的。
    “林师,朕…以后,只能依靠你们林家了。”
    皇帝陛下很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元达公微微低头:“陛下,三位节度使能够联名上书,请陛下返回长安御极,说明他们就还是周臣,此时时局远没有陛下想的那样艰难,陛下返回长安之后,在关中重新组建长安禁军,很快就可以恢复先帝朝旧貌…”
    皇帝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片刻之后,他才看向林简,开口道:“这三位节度使替朝廷驱除叛逆,功莫大焉,林师以为,应当如何封赏?”
    林简低头思索了一番,然后开口道:“陛下,齐大将军是丹阳大长公主的丈夫,也是陛下的姑父,与皇家有亲,这一次平叛,也是朔方军出力最多,依臣看……”
    “可以给齐大将军封一个郡王。”
    说到这里,林简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河东节度使王甫,也是功劳莫大,亦可以加封郡王…”
    说完这两个人,林简便闭口不言,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皇帝伸手给林简倒了杯酒,笑着说道:“还有一位平卢节度使,林师怎么不说了?”
    林简微微摇头。
    “三郎是臣之从子,臣身为宰相,当避举亲之嫌…”
    皇帝微微摇头。
    “林师还是太守规矩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端起酒杯,遥遥的敬了林简一杯,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现如今,一个郡王恐怕是不够了。”
    李洵微微低眉,语气之中全是无奈。
    “长安城的这三位节度使,各自的兵力加在一起,恐怕有二十万人,俱是虎狼之师。”
    “伪燕尚且舍得给他们加封一字王,朕如果只给一个郡王,他们三个人无有意见,他们麾下的那些将士们,恐怕也不会同意。”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林简,脸上露出一个有些苦涩的笑容:“林师,你们越州林氏,恐怕要出一个越王了。”
    林简连忙起身,对着皇帝躬身行礼。
    “越州林氏惶恐。”
    “应该是朕惶恐才是。”
    皇帝陛下这个时候出奇的清醒,他起身把林简扶了起来,摇头微微叹息。
    “这个时候他们还要请朕回去,是给朕颜面,接下来…”
    “就该朕还给他们颜面了。”


第七百零八章 卖好
    这一次,林简在天子行宫里吃饭,足足吃了一个多时辰。
    林简离开的时候,皇帝陛下亲自把他送出了殿门,然后微微叹息:“林师,朝中诸事,便托付与你了。”
    林简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皇帝,默默低头:“陛下……准备何时返回长安?”
    “这要看林师。”
    皇帝陛下微微低眉,开口道:“三位节度使同时开口,看现在的光景,朕如果不回长安去,他们很快就会在长安另建一个朝廷。”
    说到这里,李洵神色有些黯然。
    “林师现在就去准备罢,等朝廷准备好了,就动身会长安去。”
    这位皇帝陛下,声音沙哑:“便是死,也要死在长安。”
    林简脸色微变,连忙低头:“陛下…千万莫要作此想,时局没有坏到这种程度。”
    “朕知道了。”
    皇帝伸手拍了拍林简的肩膀,微微低眉:“林师,但愿你我师徒,能够善始善终。”
    林简默默低头。
    “臣也如此想。”
    说罢,林简才躬身退出了行宫,回政事堂准备搬迁朝廷的事宜去了。
    送走了林简之后,皇帝陛下在大太监周振的陪同下,回到了自己的寝殿,他坐在软榻上,又把刚才那几封书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最后天子默默转头看向身边的紫衣大太监。
    “周振,司宫台的人……”
    周振连忙低头:“回陛下,大半已经派到长安去了,长安那边的动向,陛下随时可以掌握。”
    皇帝陛下微微点头,深呼吸了一口气:“那三个人…”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周振再一次低头。
    “齐大将军回长安的时候,两位节度使都出城相迎,最终齐大将军坐上了越国公的马车,两个人一起回了丹阳长公主府,长谈许久。”
    “他们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