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新兵就位,还在给老爹安排好后事的禁军大将军李煦,并没有立刻投入到新兵训练当中。
    河东节度使王甫,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情况,当即向朝廷上书,让边军之中的校尉都尉,进入到禁军新兵营之中,帮着朝廷训练禁军。
    这本就是事先说好的事情。
    河东军与平卢军,都会派人帮忙训练新兵。
    因此,林昭麾下的平卢军,也派出了差不多二十个校尉,准备帮着操练这些刚征募到长安的新兵。
    就在两个节度使开始瓜分这些新兵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关中,有大股军队调动!
    几乎在同一时间,各方势力的耳目,同时发现了这个情况。
    铜钱卫的反应最快,在关中出现部队调动的同时,就有铜钱卫来到了越王府,向林昭汇报情况。
    “王爷,长安北边,有军队调动,人数…过万!”
    这个时候,林昭正在翻看沈徽从青州送过来的一些文书,闻言他放下手中的文书,微微皱眉:“长安北边的军队?朔方军?”
    这个铜钱卫的中年人微微低头,开口道:“是。”
    “按照下面传来的消息,有一部分朔方军,正直奔长安而来,初步估计,应该在一万人左右。”
    “一万人…”
    林昭低头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开口:“从哪里来的?”
    “萧关。”
    中年人深深低头:“这些朔方军,都是朔方军原先镇守萧关的将士,属下已经派人前去萧关探查,估计…”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估计,灵州的朔方军也有调动…”
    灵州,是朔方军的治所,也就是齐师道的大本营。
    当初勤王,朔方军动用了六成人手,也就是说灵州还有三四万朔方军镇守大周边境。
    林某人闻言,伸手摸了摸自己下颌,若有所思。
    “连老本都动了,怎么事先连个风声也没有?”


第七百七十六章 太极宫门口的异姓王
    平叛一战当中,朔方军出力最多,同时也伤亡最大,虽然整编了关中义军,但是至今仍然是元气大伤的状态。
    因此,在范阳叛军逃离关中之后,朔方军并没有进驻长安,而是一边把守关中的西北两个关口,一边恢复元气。
    这也导致了,孤身前来的齐师道,在长安城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现在,朔方军突然调派了一万人左右来到长安,这就代表着长安的局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现在,林昭在长安的平卢军,统共有三万多人,而河东军只有两万多人,林昭在人数上是占优的。
    而如果朔方军也派人进驻长安,长安的格局就不再是现在两极对立了。
    说的简单一些,现在的平卢军与河东军,如果在长安巷战,可能能打个五五开,但是只要朔方军也到长安来,那么朔方军帮谁,谁就会占优。
    林昭拿些铜钱卫递上来的消息,沉默片刻,然后开口道:“我知道了。”
    “派人盯着朔方军,有什么情况随时知会本王。”
    中年人恭敬低头:“王爷放心,属下们已经时刻盯着了。”
    林昭微微点头。
    “好,你去忙吧。”
    说到这里,林昭微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幽州那边的情况也随时盯着,替我给赵歇传令,让他坚守不出,不管有什么好机会,都不要贸然与契丹人厮拼。”
    林昭的后方,现在的确在打仗。
    契丹人已经从与突厥人的冲突中脱身,现在是不是的侵扰幽州边境,好在幽州军的军事素质足够,再加上火器供给充足,现在赵歇守起来,压力并不是很大。
    中年人深呼吸了一口气。
    “属下明白。”
    ……
    在林昭收到朔方军调兵消息的同时,长安城里但凡有点势力的人,都陆续收到了这个消息。
    其中,数河东节度使王甫最为紧张。
    长安城里谁都知道,朔方节度使与平卢节度使有旧!
    如今,在长安城里平卢军本就占优,再加上一万朔方军,如果双方联手,甚至能够把河东军强行驱逐出长安城!
    代王府上下,开始在长安城活动起来。
    整个长安城的上层,都在四处奔走,探听消息,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管长安如何沸沸扬扬,作为事件主角的齐师道齐大将军,却稳如泰山,待在长公主府里整整两天没有露面。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永德八年的六月二十,大朝会的日子到了。
    齐师道自打进入长安城开始,朝廷只要有朝会,他都是规规矩矩到场的,反观林某人,却是经常缺席。
    不过这一次大朝会,告病许久的越王殿下终于“痊愈”,大清早,身着蟒袍的林某人,便坐着越王府的马车,离开了崇仁坊,从皇宫的东门进入皇城,然后从承天门进宫,规规矩矩的在太极宫门口的广场上,等候大朝会开始。
    林昭到的并不算早,他到场的时候,朱雀门门口,已经三三两两成群,站了不少人。
    林昭左右看了看,便看到一身武官朝服的齐师道,在角落里闭目养神,而一身紫袍的京兆尹齐宣,则是垂手站在自己老爹身边。
    林昭缓缓靠近,没有说话,而是对着齐师道身后的齐宣眨了眨眼睛。
    后者很快会意,不动声色的来到了林昭面前。
    府君大人目视前方,两只手拢在袖子里:“三郎,我这段时间都在京兆府忙活,你要问我朔方军的事情,我可不知道。”
    林昭呵呵一笑:“不问你朔方的事。”
    他看向齐宣,又看了看齐师道,开口道:“你家老爷子是怎么回事,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要调兵入京,谁惹到他了?”
    “应该不曾有人惹他老人家。”
    齐宣犹豫了一番,开口道:“非要说有什么人的话,先前母亲生病的时候,宋王兄来家里探望过,并且与父亲独处过一段时间,不过朔方军的调动是不是与这个有关,就不知道了。”
    林昭微微低眉,没有说话。
    齐师道与李煦见面的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对于齐师道调兵进驻长安这件事,林某人只是有些好奇,但对他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
    因为只调了一万朔方军,表明齐师道并没有想要在长安使出全力,这一万个人很有可能只是表个态,告诉长安城里的这些人,朔方军的声音也很大。
    似乎是听到了两个人在后面窃窃私语,一直闭目养神的齐师道睁开眼睛,回头看了两个人一眼。
    作为晚辈,林昭上前,对着齐师道拱手行礼:“见过师叔。”
    齐师道看了一眼林昭,微微低头:“越王客气了。”
    林昭笑了笑,开口道:“听说师叔从朔方调了一批人进了关中……”
    “只一万人而已。”
    齐大将军眉头也没有抬一下,淡淡的说道:“连平卢军的三成也不到,怎么,王爷有些不舒服?”
    “这倒没有。”
    林昭微笑摇头:“就是有些好奇,按理说,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事先应该有个预兆才是。”
    齐大将军没有说话,而是瞥了一眼站在远处的王甫,然后又扭头看向林昭,面色平静:“平卢军与河东军的矛盾日深了。”
    “我调人到长安来,一来是为了长安来将来若是真的再起战事,齐家上下能够安然脱身,更重要的是……”
    “也是为了防止你们打起来。”
    齐师道看向林昭,面色凝重:“你们两家真的打起来了,对于长安城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师叔放心,我没有那个闲心。”
    林昭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不瞒师叔,幽州那边已经打了两个多月仗了。”
    “不如这样,师叔再调两万朔方军到长安来,我把平卢军占的地方统统让给师叔,这样我也好从长安脱身,回幽州去应付外敌。”
    “来都来了,哪里有那么好脱身的?”
    齐师道微微低眉,淡淡的说道:“三郎莫要以为天下人都是瞎子聋子,你留在幽州的平卢军不少,虽然的确与契丹人有冲突,但是似乎并没有到吃力的地步。”
    “再说了…”
    齐师道看向林昭。
    “你舍得在这个时候,离开长安?”
    离开长安,就等于离开了政治中心,在现在李家朝廷人心未失的情况下,林昭如果离开长安,就是把政权拱手让人,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成为割据势力,处处受制。
    当然了,以林某人现在积蓄的力量,也不是不能再做一次康东平,一路从幽州推到关中。
    不过那样…
    林昭的下场,未必就会比康东平好到哪里去。
    两位异姓王正在说话的时候,太极宫门口的朝钟震动。
    大太监周振,声音奸细。
    “圣人驾到,百官入朝。”


第七百七十七章 兜底与憋坏
    太极宫里,百官分文武按左右站列,左首三位节度使依旧站在第一排。
    在他们身后,原本应该是李煦的位置,这一次却空悬了下来。
    因为那位新任的宋王殿下,要在家中给老父处理后事,告假了。
    朝堂上的礼仪进行完毕之后,帝座上的天子,看了一眼齐师道,然后环视百官,开口道:“诸卿无有要事的话,便都送政事堂,今日的朝会就散了。”
    大将军王甫,默默出列,对着天子躬身行礼:“陛下,老臣有事禀报。”
    天子看了看王甫,脸上挤出一个笑容:“代王说罢。”
    王甫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陛下,据老臣所知,朔方军这几日有大规模调动,大概一万左右的朔方军,已经从萧关直扑长安而来,现在距离长安城……”
    “只有三四百里了。”
    王甫声音低沉:“陛下,将兵调动,历来是朝廷说了算,如今朝廷无有任何文书,朔方军却私自调动……”
    对于这个消息,天子并不吃惊。
    毕竟他有司宫台,他的情报能力,应该是胜过在场所有人的。
    皇帝陛下淡淡的看向齐师道,开口问道:“齐大将军,代王所说属实否?”
    齐师道上前一步,低头道:“回陛下,代王所言属实,约莫再有三天,朔方军就能抵达长安北郊。”
    天子“哦”了一声,然后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对着王甫说道:“这件事,朕差点忘了。”
    “起先朕与齐大将军商量过,让他从朔方调派一部分兵马到长安来,协助训练长安禁军……”
    听到这句话,不少官员都暗自皱眉。
    因为太假了。
    如果天子提前说出这个借口,那还有几分可信度,但是天子先问齐师道这件事是否属实,随后又替朔方军“兜底”,那作假的成分就太高了。
    但是天子却一脸平静,扭头看向王甫,开口道:“王大将军,这件事是个误会,朔方军调兵的事情,朕事先是知道的。”
    对于皇帝来说,现在长安城的势力越祸乱,他这个帝位就越安全。
    从前是林昭与王甫两个人,一旦两个人之间有一个离开,或者是一方压倒另一方,那么他这个皇帝,便很难再做下去。
    但是如果朔方军也加入进这场游戏,那么长安城的势力结构,无疑会稳定许多。
    尤其是……
    齐师道这个人,看起来像个忠臣,同时还是他的亲姑父。
    最起码在三个节度使中,齐师道无疑是最向着朝廷的那一个。
    因此,皇帝对于朔方军调兵长安的态度,是喜闻乐见的。
    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