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由咱们三路兵马,一同负责,如何?”
    齐大将军皱了皱眉头。
    “我是武官出身,做不得文职,三郎你倒是进士出身,不如你先兼任几天太原尹?”
    “这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林昭是正儿八经的科考进士出身,而且还是第三名的探花郎,早年在门下省先后任起居郎与给事中,后来又做了一段时间的青州刺史,对于处理地方政务来说,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事实上,在平卢节度使府初建成的时候,沈徽有许多事情,还要跟林昭请教。
    “反正到最后,还是由朝廷来决定如何处理太原,这几天咱们主要是稳住太原的百姓,谁来当这个太原尹,都没有什么分别。”
    听到林昭这句话,齐大将军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三郎,有些事情,你也应该让一让,你寸步不让,朝廷也会下不来台。”
    “我想要取太原,是为了有一天,我平卢军北上攻契丹,攻突厥的时候,没有人在身旁,在身后掣肘。”
    越王爷瞥了一眼齐师道,淡淡的说道:“至于各退一步…”
    “我已经退了很多步了。”
    “本来整个太原都应该是我的。”
    越王殿下对着齐师道微微一笑。
    “当然了,太原一切都由朝廷决定,如果长安城里的陛下不许我在青州驻军,我带兵返回青州就是。”


第八百七十六章 师父与表叔
    越王殿下,很熟练的接管了太原府以及河东军屯田三州的政务。
    他本就是文官出身,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再加上手下有好几万如狼似虎的平卢军,真正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四个字,因此只三四天时间,太原府的秩序就基本稳定了下来。
    不过河东军一系,也就是原先王甫父子任用的文官们,肯定是不能再用了,毕竟王甫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大周的臣子,他任命的这些刺史县令,自然也就不能算是大周的文官。
    为了稳定秩序,太原府境内以及三个屯田州的州县,一律由平卢军派兵实行军管。
    这种军管虽然不能长久,但是短时间内效果拔群,很快太原之战造成的影响就被消弭于无形,明面上似乎又回到了风平浪静的模样。
    但是只要聪明一些的人,就可以轻易看出来,太原府依旧暗流涌动。
    因为平卢军虽然接掌了太原府,但是不管是禁军还是朔方军,都没有退兵,并且仍旧驻扎在太原府城之中,不肯退出太原城。
    而林某人,则是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他的太原尹,每天在府衙之中处理政务,还算得心应手。
    太原城里的所有人,都在等。
    等候长安城里,某位皇帝陛下的态度,以及朝廷的诏书。
    在林昭“就任”太原尹之后的第四天,太原这边的情况,被火速送回了长安城。
    这份情报里,包括了齐师道与李煦两个人的奏书。
    甚至越王林昭,也给朝廷上了书。
    奏书很快送到了长安,被大太监周振拿着,送往太极宫。
    周振到达太极宫的时候,皇帝陛下正穿着一身道袍,与一位头发白了大半的老人家坐在一起说话。
    老头也穿着一身道袍,看着眼前已经蓄须的天子,摇头感慨。
    “本来,我是不想回长安来的。”
    老头低头喝了口茶,开口道:“我在青州过得不错,林三在那里给我弄了一座道观,平日里我想鼓捣些什么东西,他也会让人送来。”
    老道士顿了顿,抬头看了看天子,轻声叹息:“你给林三写信,让他送我回长安来,我担心我要是不回来,你将来会被人拿住。”
    “所以我便回来了。”
    “师父你想的太多了。”
    天子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越王如果想用师父作为要挟,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放你回来的,他既然肯把你送回来,便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念头。”
    老道士有些愕然,摇头苦笑:“我还以为是你用了什么物事,把我从青州换回来的。”
    天子摇头。
    “什么都没有,只一封信,他便立刻让人把师父送回来了。”
    “越王…是个信人。”
    天子轻声道:“三年前,是我托付他照顾老师,他应下了,三年之后,我一句话,他便把老师您送回来了。”
    老道士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片刻之后,他看向眼前这个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孩子,轻声问道:“你……这几年在长安,过得还好么?”
    “尚好。”
    天子拉着老道士的手,叹了口气:“开始的时候,很是不适应,好在长安城里,也有不少人愿意让我坐在这个位置上,因此倒也勉强支撑了下来。”
    “后来慢慢熟悉了,也就好了。”
    天子拉着师父的手,笑着说道:“这个活,并不比陪老师炼丹难到哪里去。”
    老道士下意识的瞪了一眼天子,然后反应了过来,又收回了目光。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苍老。
    “孩子。”
    天子连忙低头:“弟子在的。”
    “你能坐稳这个位置,自然是好事情,但是不管怎么样,切勿多造杀孽了。”
    老道士叹了口气:“当年中宗皇帝,就是多造了杀孽,现在才落得个世系旁落的下场,你既然也在这个位置上,就要多想一想。”
    老人家看向天子,低头道:“莫要再让长安城,出现更多个李玄通了。”
    天子闻言,先是愣了愣,然后正要开口,大太监周振,便走了进来,对着天子恭敬叩首:“陛下,太原急报。”
    弘道天子点了点头,回头看向老道士,笑着说道:“师父,您先去偏殿歇息歇息,弟子有些事情要处理。”
    老道士点头,缓缓起身。
    周振很有眼色,立刻上前,毕恭毕敬的搀扶老人家。
    “老天师您慢点。”
    老观主看了一眼周振,摇了摇头:“什么老天师,莫要胡说…”
    老人家回头看了一眼天子,叹了口气之后,被两个小太监搀扶走了。
    等老观主离开之后,天子才展开那封从太原送来的急报,他认真看了一遍之后,微微蹙眉,然后就一言不发的坐在软榻上,似乎在思考一些什么。
    许久之后,天子才缓缓开口:“周振。”
    大太监立刻上前,态度谦卑。
    “奴婢在。”
    “召京兆尹进宫。”
    周振连忙低头,恭声道:“奴婢遵命。”
    这位大太监,迈着小碎步离开了太极宫,前去京兆府宣京兆尹去了。
    大半个时辰后,一身紫衣的京兆尹齐宣,来到了太极宫里,跪在天子面前,规规矩矩的行礼道:“臣齐宣,叩见陛下。”
    天子走下御阶,伸手把齐宣扶了起来,摇头道:“这里没有外人,表叔不必多礼。”
    齐宣摇头:“礼不可废。”
    天子笑了笑,对着周振说道:“搬把椅子来,让皇叔坐下说话。”
    周振很快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齐宣身后,齐宣犹豫了一番,还是坐了下来。
    天子把太原送来的急报,放在了齐宣手里,轻声道:“表叔,这是刚刚从太原送来的,你先看一看。”
    齐宣起身,双手接过之后,再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他展开这封已经被天子翻阅过的文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之后,再一次起身,对着天子行礼:“陛下圣意如何?”
    “朕也无有决断,因此请表叔过来商议。”
    天子轻声叹息:“朕嗣位以来,全靠诸位长辈扶持,如今宋王叔不在长安,只能请表叔来议事了。”
    齐宣点了点头,略微思索了一番,然后看向天子开口道:“陛下想要太原否?”
    “不是想不想要,是能不能要。”
    天子低眉道:“能要,朕自然是要的。”
    “若不能要呢?”
    齐宣问道。
    天子低眉:“那就不要,朝廷现在力有未逮,有些事情不得不认。”
    京兆尹低眉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陛下是想让臣去一趟太原?”
    天子笑道:“表叔愿意去否。”
    京兆尹缓缓起身,吐出一口浊气,他对着天子躬身行礼,缓缓开口。
    “臣…谨遵旨意。”


第八百七十七章 生病的钦差
    京兆尹齐宣,作为朝廷的钦差大臣,从长安出发,直奔太原,全权处理太原诸事。
    这位京兆尹虽然至始至终都是文官,但是却是出身将门,不敢说弓马娴熟,但是骑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事态紧急,他带了二十余人骑马直奔太原。
    不过齐宣的身体还是有些不太好,出了长安之后没多久,就因为吹风,染了一些风寒。
    虽然生了病,但是齐宣依旧坚持赶路,在第五天傍晚,赶到了太原城。
    因为咳嗽的厉害,到了第四天的时候,他便已经骑不得马,只能坐在马车里,来到太原城下。
    此时太原城里的三个人,都在等待朝廷的圣旨,而齐宣与圣旨同到,因此城中的人理论上并不知道朝廷派谁前来。
    不过齐宣的马车,还未到太原城门口,一辆黑色的马车,已经在城门处等待。
    马车旁边,一身黑衣的越王殿下,正在静静的等待着齐宣的到来。
    马车停下,齐宣被搀扶着下了马车。
    见到脸色苍白,咳嗽不止的齐宣,林昭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染了病就好生休息,干什么非要赶来太原?”
    齐宣再一次剧烈咳嗽,然后抬头看向林昭,声音有些虚弱。
    “三郎…三郎耳目灵通啊。”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李煦与齐师道都不知道是他来太原,而林昭却早早的知道了。
    说明林昭的铜钱卫,在长安城里早已经生根发芽了。
    “恰好听说而已。”
    越王爷轻声道:“我给齐兄请了大夫,咱们去太原府衙罢?”
    齐宣微微摇头。
    “我父也在太原,我要先去与父亲行礼。”
    父子人伦,总是最大的,他这句话一出,林昭也没有办法,只能带着他去前往朔方军在太原的驻地。
    半个时辰之后,两辆马车停在一处大宅门口,经过通报之后,很快一身便服的齐师道,便从宅子里走了出来。
    被人扶下马车的齐宣,缓缓下跪,对着齐师道叩首道:“孩儿……”
    他还没有跪下去,便被身强体壮的齐师道一把扶了起来,齐大将军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大儿子,皱眉道:“怎么了?”
    齐宣起身,微微摇头:“孩儿无事,就是赶路的时候染了些风寒,已经服了药,想来过几天就好了。”
    齐大将军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你从前身子还是不错的,就是做了文官之后,才一天不如一天,天天窝在京兆府里,也不见出去活动。”
    “你也是为人父母的人了,好生照看自己,莫要让你娘担心。”
    齐师道不善言辞,平日里经常一言不发,他能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足见他对这个大儿子的关爱。
    齐宣恭敬低头:“父亲教诲,孩儿记下了。”
    说完这句话,他又咳嗽了几声。
    齐师道上前,左手扶着齐宣的胳膊,右手放在他的额头上,试了试温度,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
    “好在没有发热,调养就好应该就能见好了。”
    这个时代,风寒感冒并不是什么小病,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感冒发烧也可能会要一个人的性命。
    齐宣恭敬低头。
    “孩儿知道。”
    询问了一番儿子的身体之后,齐师道抬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