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周-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窗户外面的大雪里冲着谢澹然挥手。
“谢姐姐!”
大周初期刚开国的时候,裘衣是冬天御寒的主流,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毛皮制成的衣裳就被上流阶层所厌弃,觉得穿兽皮乃是蛮夷所穿,乃是胡衣,被不少老先生深恶痛绝。
因此上层士人是不怎么穿裘衣的,冬天的时候一般都是穿锦袍,内里填充蚕丝棉。
因此到了冬天的时候,裘衣更多就成了像是林昭这种,有点钱但是没有什么社会地位的人穿的衣裳。
此时林昭就穿了一身裘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看起来十分暖和。
“谢姐姐,快出来——”
他在大雪中,对着谢澹然的窗户呼喊。
谢澹然连忙关上窗户,本来不愿意搭理林昭,但是想到外面还在下大雪,她咬了咬牙,从衣柜里翻出一件小袄穿在身上,又翻出了一把油纸伞,撑开纸伞之后闯进了风雪之中。
她迈着小碎步,走到自己窗户下面,看着林昭:“下那么大雪,你不在屋里,在外面做什么?”
“要是冻着了你,林姨该心疼了。”
林三郎嘿嘿一笑:“谢姐姐心疼不心疼?”
“我心疼什么?”
谢澹然低哼了一声,就要拉着林昭进屋子里躲雪,林三郎摇了摇头,一把抓住谢澹然的手,拉着她朝外走去。
谢澹然的力气,远没有林昭大,只能半拉半就的被林昭拉出了谢家,好在此时路上没有什么人,谢澹然咬了咬牙,低声道:“你做什么啊?”
“我带姐姐去看个东西。”
林昭走在前面拉着谢澹然,两个人走了大概几十步,转过一处巷子之后,来到了一处空地上。
此时,这片空地上的白雪,有小半都被聚集在了一处,堆成了一个足有一人高的的雪人,雪人有两根树枝做手,一根大萝卜插在了它的头上,变成了它的鼻子。
这个时代碰到大雪,一般都是堆一些雪狮出来,从来没有出现过雪人,谢澹然从未见过这东西,当即愣愣的问道:“三郎,这是何物?”
“这个叫做雪人。”
林昭指着这个跟谢澹然差不多高的雪人说道:“这个是姐姐你,我堆了一个时辰才把它堆出来。”
谢澹然歪着头,好奇的看着这个圆头圆脑的家伙,然后微微皱眉。
“这哪里像我了?我才没有这么胖…”
林昭离开了谢澹然的伞下,又跑进了雪里,开始滚另外一个雪球,他一边滚一边说道:“姐姐一个人站在这里寂寞,再堆一个我出来,在这里陪着姐姐。”
谢澹然这会儿正手举纸伞看着这个高大的雪人,听到林昭这句话之后,她的眼睛有些发红。
她当然明白,等过了年关林昭便要走了,所以他才弄出这个圆脑袋的东西来逗自己开心。
她用袖子擦了擦眼泪,然后一把把手里的纸伞丢在一边,迈着小碎步走到林昭面前,嘴里吐出一口白气。
“我来帮你。”
林昭欣然答应,抬起头对着谢澹然灿烂一笑。
“好啊。”
这天,在漫天大雪之中,这对少男少女在越州城里一颗大树下面,共同堆出了又一个圆滚滚的雪人。
第二天一早,太阳钻破云层,阳光铺洒在越州城里,照在了这两个雪人身上。
阳光之下,两个雪人肩并肩站在空地上,洁白无瑕,又熠熠生辉。
第九十三章 前程只在自己手上
林昭的确要准备去长安了,按照林简的计划,大概过完年初五初六左右,他就要动身前往长安。
因为那位国子监的长孙祭酒,年后就要离开长安返回故土,国子监必须要有一个主事之人。
越州距离长安,有两千多里,就算车马齐备,赶到长安也要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哪怕过完年就出发,到长安城的时候,也已经进二月了。
如果是寻常官员,接到了封官的圣旨之后,多半会立刻动身前往京城待职,像林简这样的还有闲情在家里过年,已经算是很沉得住气了。
这个年头,单人上路出远门十分危险,因此林昭想要到长安去,就必须跟着林简的车队一起去,因此他能留在越州的时间,只有大半个月了。
这段时间里,林二娘已经把该带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七七八八,因为现在家里宽裕了,这些天林二娘又带着谢澹然一起上街,给林昭置办了几身新衣裳。
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在姚江的林清源终于赶回了越州过年,他先是到在东湖镇待了一天,然后又来到了越州城里。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林昭的父亲,而且这些年并没有怎么亏待过林昭,因此虽然林昭这一边与张氏实际上算是分家了,但是林清源还是可以在林二娘这里住的,林昭也没有怠慢父亲,规规矩矩的把他请了进去。
一家人在饭桌上坐了下来,坐在主位上的林清源,先是看了看林二娘,又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幼子,虽然只是小半年没有见,但是他却觉得已经有些陌生了。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林清源端着饭碗,扭头看向林昭,开口道:“三郎……要去太学读书了?”
林昭点了点头,微笑道:“难得有这个机会,自然要去长安城看一看,父亲总不会也像大娘那样,让我去七叔那里给二哥说情罢?”
“自然不会。”
林清源摇了摇头,叹息道:“咱们家在主家那边原本是说不上话的,元达能够带你去长安读书,已经十分不易,如何还能去为难他,且不说能不能成,就算他真的带你们兄弟两个人一起去长安读书,咱们这一支,也要给林家人戳脊梁骨骂。”
相比较于张氏来说,林昭的这个父亲,虽然性格有些软,但是还是很讲道理的。
林昭母子这些年之所以受了不少委屈,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他常年不在家,如果他能够在越州,他们母子二人的日子,就会好过许多。
林清源低头扒了两口饭,然后继续说道:“长安城非比越州,那里龙蛇混杂,你到了长安之后,要老实一些,莫要给你七叔惹事。”
“父亲放心。”
林昭笑呵呵的说道:“儿子知道的。”
他抬头看向林清源,开口问道:“父亲年后,还要去姚江么?”
“要去的。”
林清源沉声道:“黄县尊待我不薄,自然要全始全终。”
“儿子托人问过了。”
林昭轻声道:“姚江的黄县令,到明年秋应该就会调任,到现在也就只有半年时间了,要我说,父亲明年便不要去姚江了,儿子在越州城里有一个行当要人照看,父亲就屈尊留下,顺便也帮儿子照看照看。”
林清源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低声道:“胡闹,那为父岂不是在给你做工了?”
“不能这么说。”
林昭咽下了嘴里的饭食,放下了筷子,脸上带着笑容:“这买卖是儿子与谢叔一起做的,过些日子儿子就要去长安了,父亲只当帮着家里照看产业。”
对于谢三元,林昭自然是信得过的,他之所以这么说,只是想把林清源留在越州城里而已。
林清源微微皱眉:“什么行当?”
“嗯……大概是编撰。”
林昭从餐桌上起身,回到自己屋子里翻出了几本故事汇,放在了林清源手边,开口道:“这是今年三元书铺出的故事汇,到现在已经出了七本了,按照我与谢叔的约定,是五五分成,父亲要是愿意留在越州,这份分成就留给父亲以及母亲用度,目前虽然不是特别多,但是……”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林清源,低声道:“应该会比父亲在姚江那边的月钱,高出不少。”
现在三元书铺的故事汇,已经请了一个读书人做“编辑”,但是外人用起来毕竟不顺手,明年这个故事汇就要正规起来,成为半月刊,因此林昭还是很想让林清源留下来,帮忙照看这门生意的。
林清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默默的说道:“等过完年,为父去谢家那个书铺看一看再说。”
这个时候,一旁的林二娘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她对着林清源微笑道:“老爷,说起谢家,谢家的大姑娘与三郎十分投缘,谢家夫妻两个人也都很喜欢三郎,前些日子妾身也去了一趟谢家,准备等老爷回越州来,就跟谢家的人定下婚约,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先定下来。”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开口道:“等过几年三郎学成归来,再正式办婚事。”
听到了林二娘这句话,林清源大皱眉头。
他看向林二娘,皱眉道:“三郎即将进长安,入太学,以后就是太学生了,身份与从前大不一样,焉能娶一个商人之女?”
“这件事,还是先不要订,过两天我去与谢家人说,免得误了人家姑娘。”
作为一个传统的读书人,林清源有着这个时代最传统的思想,这倒不是说他这个人是什么坏心肠,只是环境使然。
哪怕换林简在林清源这个位置上,多半也会说出这么一番话出来。
林二娘看向林清源,低声道:“老爷,三郎与谢姑娘,感情极好……”
“三郎才十三岁,如何就能与人生出感情来了?”
林清源扭头看向林昭,皱眉道:“就算真的有什么感情,他二人一不曾定亲,二不曾婚配,足见这个谢姑娘……”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而是开口道:“总之,这件事情暂且不急,且等三郎从长安回来之后再说,若三郎学成归来,依旧此志不改,到时候为父亲自去谢家上门提亲就是。”
一旁的林三郎也低头皱了皱眉头。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很多瞧不起商人,因此导致商人政治地位低下,但是林昭却没有这种歧视,一来是他对谢澹然的确有感情,二来是三元书铺现在有了很多个潜力无限的行当,再加上谢三元的勤奋,只要他们不走错路,用不了几年,三元书铺一定会做大,成为越州巨商。
到时候,这个巨商就会成为林昭身后的一大助力。
抛开林昭与谢澹然的感情不谈,单单这份助力,谢澹然就比什么大官千金要重要的多。
林昭放下手中的碗筷,抬头看向林清源,轻声道:“父亲,要儿子说,您还是去一趟谢家,先把这件事情定下来罢。”
林清源皱眉看向儿子,开口道:“你要想清楚了,若这件事情成了,你这个岳父的身份,可能会影响你将来的前程。”
“前程只在自己手上。”
林三郎微微一笑:“与旁人无干。”
林清源看了几眼自己的幼子,然后默默点头。
“你不后悔就可以。”
第九十四章 目标,长安城!
谢家夫妇本就很喜欢林昭,再加上有了林清源出面,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商量了之后,没过几天,林清源便带着林二娘准备好的礼物,上门与谢三元夫妇定下了婚约。
只不过因为林昭要出门求学,婚礼时间定在了三年之后。
这时候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过完年他就已经十四岁了,也就是说三年之后,林昭十七,谢澹然十九。
订下了婚书之后,林清源又在越州城里住了两三天,然后就准备回东湖镇与张氏一家人过年去了,毕竟张氏才是他的原配,过年还是要在一起过的。
离开越州的时候,林清源颇为诚恳的对着林昭母子开口道:“二娘,昭儿,一起回东湖镇过年罢?”
“无论如何都是一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