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方站在原地,沉默了许久,最终对着林昭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见到他慢慢走远的背影,越王爷目送许久,若有所思。
    “赵成。”
    他缓缓开口。
    一直在林昭身边护卫的赵成,立刻走了过来,对着林昭躬身道:“王爷。”
    “清扫兰州叛军残部的事情,可以让平卢军去做,你去一趟禁军大营,告诉赵甫平,让他原地休整三天。”
    “三天之后,禁军返回关中,直接开向长安城,到时候我会跟他们一起入关。”
    听到这里,赵成愣了愣,然后低头道:“王爷,禁军…毕竟不是咱们平卢军。”
    “要不然,您等赵将军两天,等平卢军将兰州清理干净。”
    “不碍事。”
    越王面色平静:“赵甫平没有背叛我的理由,再加上…”
    “他手下这支禁军之中,也不是没有铜钱卫的人,我自然愿意信他,就有信他的道理。”
    赵成这才恭敬低头。
    “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通知赵甫平将军。”
    “派个属下去就行了,你也好生歇息两天。”
    林昭淡淡的说道:“咱们入关之后,说不定很多人想要杀我,到时候还得你多费心。”
    赵成对着林昭笑了笑。
    “王爷这话说的,保护您,是属下分内之事。”


第九百六十六章 十里相迎
    兰州这边的杂事,林昭都扔给了赵歇留在这里处理,而他本人,则是同赵成一起,去了赵甫平带领的禁军,与禁军一起返回长安。
    本来,这一次西北之战,是他的平卢军与朔方军一起打的,他返回长安之前,怎么也应该去跟齐师道打个招呼。
    但是朔方军这一次没有尽全力,让林昭心里多少有些生气,他就没有去跟齐师道见面,而是直接同赵甫平一起,返回了长安城。
    兰州距离长安不算太远,骑马也就七八天的时间就到,只不过这一次为了保险,林昭没有走的特别快,而是等了等禁军的步卒,等到禁军的步卒统统入关,林昭才开始继续动身。
    前后用了十多天时间,林昭才远远的看到了长安城。
    此时,禁军大股军队被他甩在了身后,不过随行的有一两千平卢军的骑卒,以及五六千禁军的骑卒。
    这么多人,足以让越王爷安然无恙了。
    林昭看到长安城的时候,距离长安还有二三十里,因为已经是傍晚,他就没有进城,而是在城外休息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才整军出发。
    林昭刚刚上马,跟在他身后的赵成,便微微低头,开口道:“王爷,长安官员十里相迎。”
    出城十里相迎,这是迎接大功臣才有的场面。
    林昭眯了眯眼睛,冷声道:“先拖后腿,现在又来卖好。”
    说完这句话,他不再开口,而是催动马匹,朝着长安城行去。
    一二十里的距离,骑马也就半个时辰左右,很快,林昭就来到了长安西门的十里亭,此时,长安城里的大小官员,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一个早上。
    为首的,是政事堂的几个宰相。
    能爬到政事堂拜相,一般都是年过半百的小老头了,弘道朝的宰相也是如此,五个宰相年纪最小的也已经四十八九岁,年纪最长的已经六十好几岁了,都是两鬓斑白,甚至头发都白了大半。
    在几位宰相身后,是六部九卿以及其他大小官员,其中京兆尹齐宣赫然在列,就站在几位宰相身后。
    见到林昭的林字王旗,这些官员份份上前,林昭也不好太怠慢他们,便从马上跳了下来,对着五位宰相拱了拱手。
    “见过几位相国。”
    五个老头子连道不敢,其中面积最大的宰相的谢蒲,对着林昭拱手还礼,笑着说道:“不敢当不敢当,太师少年英才,如今又立下这种不世之功,我们这些老家伙,在太师面前不值一提。”
    林昭的头衔很多,但是在这些文官眼里,无疑是“太子太师”的头衔最为耀眼,因此他们才会以太师称呼林昭。
    越王爷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向谢蒲,开口道:“谢相,林某有一事不解?”
    谢蒲咳嗽了一声,缓缓说道:“太师请说。”
    林三郎面无表情。
    “谋反可恕否?”
    听到林昭这句话,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位越王爷,要在这里竖旗造反了。
    谢蒲毕竟当了好几年的宰相,不曾拜相之前也在礼部做了十几年的侍郎,很是沉得住气,他看向林昭,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老夫知道太师心中有气,但是西北之事,毕竟不同寻常…”
    他缓缓说道:“老实说,自中宗朝中期,朝廷就对河西失去了实际上的控制,河西节度使萧承,乃是子承父业,按照这个来说,河西萧家…”
    “乃是外藩。”
    谢蒲显然已经想好了这个说辞,他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太师也知道,朝廷对外藩一向多有宽宥,因此这一次,萧承献出首恶元凶之后,朝廷也就接受了他的降书。”
    所谓外藩,就是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自成一国的国家,比如说交趾国,朝鲜,还有东瀛的倭国,历史上都曾经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
    越王爷冷笑一声。
    “那林某请问谢相,林某是外藩不是?”
    谢蒲瞪大了眼睛,硬是没有敢回话。
    越王爷闷哼了一声,开口道:“河西节度使,乃是朝廷敕封的差事,萧家世代都是周臣,从来也没有立国,占的也是大周的土地,怎么到了谢相口中,就成了外藩了?”
    林昭低眉道:“林某也是文官出身,谢相想拿这个哄我?”
    “如果按谢相这个说法,大周有几个节度使不是外藩?”
    谢蒲苦笑道:“林太师,这是朝廷做出了决定,您为难我们这些老头子无用。”
    越王爷眯了眯眼睛。
    “那好,先不提为什么招安萧承的事,林某问问诸公另外一件事。”
    越王爷看了一眼谢蒲身后,沉声道:“户部尚书在否?”
    六部九卿都在,户部自然不可能不在,听到林昭这句话之后,一个身材有些矮小的小胡子,越众而出,这个小胡子来到林昭面前。
    他很明显有些紧张,对着林昭拱手道:“户部严籍,见过太师。”
    “严尚书…”
    林昭看了这位户部尚书一眼,微微皱眉:“林某记得,我未出长安之前,户部尚书还不是你罢?”
    “是,下官是三个月前才上任。”
    越王爷面无表情:“前任尚书呢?”
    严尚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苦笑道:“回太师,前任尚书辞官,告老还乡了。”
    “倒是滑手。”
    越王脸色阴沉,开口道:“我部出兵之前,朝廷曾经承诺,提供一切钱粮供给,户部当时也是拍了胸脯的,如今西北战事已经告一段落,户部的钱粮何在?”
    严籍知道林昭要问这个问题,他抬头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林昭,然后低声道:“林太师,户部实在是没有钱粮可以运往前线了,这几个月,户部也多次行文给太师,非是户部想要拖欠粮饷,实在是有心无力…”
    林昭冷冷的看了严籍一眼:“若不是林某从其他地方调了一些粮草,我平卢军可能已经哗变了,严尚书知道否?”
    这会儿已经入冬,严尚书却被林昭看的浑身冷汗,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小声道:“下官明白一些…”
    林昭低眉道:“这一次我平卢军花费的粮草,稍候林某会统计出来,送到户部去,户部一一补齐,严尚书有没有问题?”
    严籍再一次擦汗,但是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扭头看向政事堂的几个宰相,眼睛里尽是求救的眼神。
    宰相谢蒲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户部拖欠粮饷,自然应该补上,太师放心,这一次平卢军的粮饷,户部不会少太师一贯钱。”
    “如此就好。”
    越王爷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缓缓开口:“这一次,林某心里一肚子火。”
    “等进了长安,再慢慢与诸公分说。”


第九百六十七章 赞拜不名
    按理说,林昭平定了西北叛乱,或者说与朔方军一起平定了西北叛乱,这么大的功劳,就算是皇帝陛下,也应该亲自出城迎接,以示重视。
    但是此时的弘道天子,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理会朝政了,每日就躲在后宫里,不是去跟师父下棋喝茶,就是在照看儿女,把国家大事一股脑丢在了脑后。
    甚至政事堂的宰相去见他,他都避而不见,只轻飘飘的甩出四个字。
    “卿等自决。”
    因此,这一次他就没有与文武百官一起,出城迎接林昭。
    不过他不来迎接林昭,林昭还是要去宫里见他的,毕竟外官回到长安城,第一件事就是要进宫面君。
    林昭在文武大臣的簇拥之下,一路进了长安城,然后这些官老爷们便走不动路了,各自上了轿子,林昭也没有再理会他们,径直上马,奔向城北的皇宫。
    到了皇宫门口,司宫台的大太监陈锦,已经等候许久,立刻把林昭迎了进去。
    他带着林昭到了后宫之后,并没有去太极宫,而是把林昭带到了一处道观门口,然后恭敬低头。
    “王爷,陛下在里面等您。”
    林昭点了点头,推开这个有些类似纯阳观的道观观门,然后迈步有了进去。
    道观虽然在皇宫里,但是还算朴素,并没有沾染上宫廷的贵气。
    小院子里坐着师徒两个人,正在亭子下面下围棋。
    林昭缓缓迈步,走到师徒二人面前,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自己找了把椅子,坐在了两个人旁边静静看棋。
    林昭象棋下的不错,但对于围棋,只能说略懂,他坐在旁边,不怎么看得懂师徒二人的棋路。
    等到一局棋接近终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老道士,才抬头看向林昭,笑着说道:“越王爷这一次,又替朝廷立下大功,真是可喜可贺。”
    林昭伸了个懒腰,摇头道:“如果朝廷里的那些人,不在我身后掣肘,这一次,我不说打到吐蕃去,最起码可以彻底平定西北,甚至能把康东平捉回长安来。”
    此时,这局棋已经结束,天子一边收子,一边微笑道:“三郎的意思是,朕拖了你的后腿。”
    “非是陛下拖后腿。”
    林昭低眉道:“是李家拖后腿。”
    “李氏执掌国家二百多年,许多事情已经不是陛下能够说得算了,臣…可以理解陛下。”
    天子终于把棋盘上的白子收尽,他回头看向林昭,笑道:“三郎也来一局?”
    林昭摇头:“臣只略懂象棋,不懂围棋。”
    “那就下象棋。”
    弘道天子收好棋子,起身把老观主扶了起来,然后回到屋子里,找了盒象棋出来,很是耐心的一一摆好棋子。
    林昭坐在天子对面,开始与这位李家的皇帝对弈。
    老观主背负双手,站在两个人旁边。
    棋盘上,棋子你来我往。
    弘道天子动了动卒兵之后,开口道:“三郎现在,只差一个合适的机会了罢?”
    林昭微微摇头:“我不急的。”
    “朕前三十年,没有怎么读过书,在道观里,即便看书,看的也是一些晦涩难懂的道书,直到这几年在宫里,才看了不少史书。”
    天子微笑道:“按照史书上的说法,接下来就应该是朕这个天子失德,接着天降异象,然后长安城里的官员,到三郎家门口劝进。”
    “朕禅位与你,三请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