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昭周-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开越州的时候,林清源颇为诚恳的对着林昭母子开口道:“二娘,昭儿,一起回东湖镇过年罢?”
    “无论如何都是一家人,闹得太僵给外人笑话,如今三郎将要去太学读书了,我又在家里,她们不敢欺负你们的。”
    林清源低头叹了口气:“无论如何,都还是一家人,过年还是要在一起过的。”
    林二娘被他说的有些意动,转头看向一旁的林昭,林昭皱了皱眉头,然后对着林清源低头道:“父亲,刚刚闹掰,这个当口我们回去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且过几年罢,过几年之后就什么都淡了。”
    林清源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脾气倔强,当即叹了口气,转身去了,林昭跟着他一起走出家门,一直把他送到了城门口,才转身回来。
    这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距离过年,只剩下三天时间。
    这十多年间,大部分时间林昭都是跟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因此两个人在城里过年,也并不觉得孤苦,他陪着母亲在城里备了不少年货,偶尔还会去未来老丈人家串门。
    只是从定下婚书之后,谢澹然就一直躲着不肯见他,林昭前后去了几次,也没有见到谢澹然。
    终于到了年三十。
    此时,越州城里的积雪已经划化去了七七八八,到了中午的时候,正在准备扁食的林家大宅,突然迎来了一阵敲门声,林三郎穿上新衣裳,赶紧去院门口开门,开口之后,只见谢家一家五口,整整齐齐的站在自己家家门口。
    林昭连忙上前行礼。
    “丈人,丈母……”
    他脸皮厚,刚刚订下婚事之后便已经这么喊开了,谢三元夫妇俩都只是笑了笑,站在他们身后的谢澹然却是满脸通红,低着头不肯见人。
    谢三元手里提着不少东西,笑着说道:“听澹然说,林兄回东湖镇过年去了,就只有你们母子两个人在城里,大过年的,怕你们孤得慌,索性就一家人都过来了,咱们两家在一起过个年。”
    谢澹然跺了跺脚,有些不依。
    “阿爹胡说什么?哪里是我说的了……”
    林三郎的脸皮却没有这么薄,他笑着说道:“你们不来,我也要去请你们呢,就我跟母亲两个人在城里,的确有些不太习惯。”
    一行人都喜笑颜开的进了林家的大门,不喜生人的林二娘,也从里屋走出来,迎接亲家。
    到了中午的时候,林昭从家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竹节,在门口点燃,不多时就有噼里啪啦的爆竹之声传来,这个时候正是饭点,越州城里的人家基本都在门口点了竹竿,全城到处都是噼啪之声,很是热闹。
    同样穿了一身新衣的谢澹然,也从院子里跑了出来,站在林昭身边看着他烧竹子,等几节竹竿统统炸开,谢澹然在一边笑着说道:“前几个月我听几个长安回来的人说,长安城那边有人制出了一种药石,可以塞在竹竿里点燃,声音更响,跟打雷一样,比这个威风多了。”
    “长安城里的富贵人家,都用这种新的爆竹,不烧竹子了。”
    说着,她转头看着林昭,笑着说道:“三郎你去长安,记得带一些回来,我想看一看是个什么样子的。”
    她说话无心,但是林昭听起来,心中却有些凛然。
    这个时代……已经有人弄出火药了。
    最起码,火药的雏形已经出现了。
    他只是愣了愣,便对谢澹然粲然一笑:“好,等我从长安回来,给姐姐带上一大车回来。”
    谢澹然低着头,轻哼道:“哪里用得着这么许多。”
    “带一小罐回来就好。”
    ……………………
    这个年关,就这么过去了。
    年初一的时候,林昭换下了门口挂着的桃符,又贴上新的对联,总算有了几分热闹景象。
    年初二初三,他便到谢家以及林家主家拜年,林家主家亲戚太多,没办法一一拜见,他只能给几个与林大老爷同辈的长辈拜年,再之后给林简拜年,就算了事。
    到了初四的时候,林元达便让人把林昭请到了代园里。
    到了代园的时候,林昭左右看了看,发现了不少生面孔,这些生面孔多半都是身材壮实的大汉,看起来颇为威风。
    穿过代园的园子,林昭才到了林简的书房,此时外面虽然寒冷,但是书房里点了好几个炉子,极为暖和。
    元达公坐在书桌后面,穿着一身青色的厚实袍子,因为他人比较瘦,看起来并不显得臃肿,见到林昭之后,这位大宗师脸上露出笑容,微笑道:“三郎,明日一早,咱们便动身出发,你准备好了否?”
    “早已经准备好了。”
    林三郎点头道:“一个月前,母亲就把该采买的东西采买好了。”
    林简点了点头,开口道:“听说你与谢家姑娘订了亲,本来我该登门祝贺的,但是碍于流言,便没有过去。”
    前段时间,林家上下一直流传着林昭乃是林简私生子的流言,因为这个流言,这段时间林昭与林简的来往都少了许多。
    “这点小事,哪里能劳动七叔?”
    林昭笑着说道:“等侄儿成婚的时候,七叔能到场就行。”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
    林简爽快点头,然后叹了口气:“只是你这个婚事,订的太早了一些,不然你进太学之后,为叔也能在长安给你作作媒。”
    林昭连忙摇头:“大户人家的姑娘,侄儿还高攀不起,再说了,身份不够,强行去攀附别人,也是自己找气受。”
    “三郎有这等志气,难得难得。”
    林简微笑道:“长安城里,不知道多少年轻俊彦,想要娶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
    “人各有志嘛。”
    林昭自己搬了把凳子,坐在了林简对面,小声问道:“七叔,刚才我在园子里看到了不少生面孔,这些人是……”
    “你倒是眼尖。”
    林简面色平静,开口道:“这些是长安派过来的,那边的人怕康氏狗急跳墙,半路上再出什么事情,就派了一些人沿途保护我等。”
    林昭心中明白,这些人多半是京城里太子等人派来的,不过太子明面上的力量只有六率,而且还不能派出京城,这些人不知道是归属哪个衙门的力量,能够不声不响的派到越州来。
    说到这里着,林元达伸手拍了拍林昭的肩膀,微笑道:“明日一早卯时正,咱们在兴文坊门口出发,你莫要迟到。”
    林三郎连忙点头,信誓旦旦。
    “七叔放心,侄儿今天晚上就是不睡,明天也不能迟了!”


第九十五章 赏心悦目
    乾德八年年初五,天将破晓。
    兴文坊门口,一个大约近百人的车马队已经准备齐整,随时可以出发了。
    兴文坊门口的大树下,一个样貌清丽的少女,把一个布包递到少年人手里,面色有些感伤,她忍住眼泪,低声道:“三郎,这是我这些天给你缝的一套冬衣,现在天冷,你在路上穿。”
    她把包袱递了过去,忍不住垂下泪来。
    “你……早些回来。”
    这会儿,林昭的父母都在附近相送,他不太好意思在人前与谢澹然亲近,便把她拉到了一边,笑着宽慰道:“姐姐不用难过,我是去长安,又不是去赴死,姐姐要是实在想我了,也可以去长安瞧我不是?”
    谢澹然擦了擦眼泪,抬头看了看林昭,又低下头:“我一个女子,哪里有办法去长安城?”
    “怎么没有?”
    林昭微笑道:“我给谢叔留下了两三个行当,这些行当任何一个做大了,都可以做到长安城里去,说不定明年,我那个丈人公就能够把三元书铺开到长安城去,到时候谢姐姐你跟着他一起去长安就是了。”
    “你就会哄人。”
    谢澹然轻哼道:“我爹做了十几年生意,也没有把生意做出越州,哪能这么容易,就把生意做到长安去了?”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商贾做生意,一般就在一州一县之内,很难把生意扩张出去,但凡能从地方上把生意做到长安去的,无一不是富商巨贾,而且身后一般都有一些朝廷里面的关系。
    林三郎面色严肃,煞有介事的说道:“我什么时候骗过姐姐?”
    谢澹然嘴上不信,但是心中已经暗暗把林昭的话给记了下来,听到这句话之后,她默默点头:“好,我尽快去长安寻你……”
    一对小情侣在一边说了好一会儿话,那边的马队已经准备启程了,无奈之下林昭只能跟谢澹然挥手作别,然后走到自己父母身边,跪了下来给父母叩首道:“父亲母亲,儿要出远门了,万望二老在家乡一定保重身体,等儿子回来,再好生孝敬二老。”
    林清源与林二娘连忙把林昭扶了起来,林清源开口道:“我儿在长安,一定谨慎,莫要给你七叔惹事。”
    此时的林清源,看向自己儿子的眼神,不无羡慕。
    原因很简单,国子监里一共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律学,算学,书学,可以理解为一共是六个学校,这六个学校后三学算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而包括太学在内的前三学,是专门培养进士的!
    换句话说,就是专门培养科考人才的。
    国子监每年都会从前三学之中挑选一批学生,推荐给礼部,这些学生可以没有任何功名,直接参加科考,直接去考进士!
    也就是说,太学生的身份,几乎等同于一个举人功名,当然了,如果久试不第,就会被赶出国子监,到时候与寻常举人就有了差距。
    大周刚刚立国的时候,进士几乎统统出自国子监,后来随着地方文章兴起,到如今每一科进士的人数,国子监只能占三成左右,大不如国朝初年。
    像林简,便是出身于石鼓书院,算是地方书院的学子。
    不过即便如此,太学生的身份依旧吃香,毕竟国子监每年推荐到礼部考试的人数,相对于进京赶考的举人来说,不知道要少上多少,就拿中进士的比例来说,国子监三学已经比外面的举人,强了不知道多少。
    这也是林家上下,为什么这么眼红这几个国子监名额的原因。
    林二娘则是拉着林昭的袖子,低头给他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轻声道:“昭儿,按规矩进太学三年,应该就有一次科考的机会,我儿努力一些,三年之后高中进士,这辈子便妥帖了。”
    时至今日,林二娘还是对功名念念不忘。
    林昭连连点头答应,他正想跟父母再说几句话,那边的马队的车把式,已经甩动马鞭,林昭连忙跟父母打了个招呼,急匆匆的赶车去了。
    林昭的父母以及谢家人一路相送,一直把林昭送到了城门口。
    众人在城门口分别,林昭步行跟上马队,不时回头看一看越州城。
    他从小在这里长大,十几年没有离开过,这会儿骤然离开,即便两世为人,心中也颇为不舍。
    走了四五里路之后,坐在一辆马车里的林元达,掀开车帘,对着林昭招了招手,笑着说道:“三郎,上车来。”
    林昭应了一声,很麻利的爬上了林简的马车。
    此去长安两千余里,他自然不可能靠着双脚一路走过去。
    见他上了林昭的马车,马队里另外两个幸运的林家子弟,目光都有些复杂。
    此时他们愈发相信,那个流传在林家内部的流言了。
    林简的马车颇为宽敞,进去之后,林昭对着林简行了行礼,便坐在了林简对面,开口问道:“七叔,咱们到长安,要多长时间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