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最具权势的上司想查一个人的底细,官府往往能爆发惊人的战斗力、组织力。

    随着张瑞命令下达,解县相关官吏数日昼夜不息的运转,将数年前的案宗查的一清二楚,无论是关羽的出身背景,还是当年犯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甚至一些连关羽自身可能都记不清的活动经历,全被逐一造册送抵张瑞案前。

    张瑞对贼曹掾的办事能力非常满意,虽不会破格提拔,以免形成官吏不务实而媚上的恶劣风气。但还是决定表彰其功,奖励其鞠躬尽瘁,说道:“迁贼曹掾入将军府效力。”

    周围人皆目露艳羡,进入将军府就是重用在即了。

    虽然因为制度不得升迁,但只要在主公面前多露脸,早晚有机会能履任重职。

    随后众人也有所感慨,看来想升迁还是要恪尽职守才行,只有功曹考核优良才能晋升。

    不然哪怕主公对你再满意,也不会破格提拔。

    随后法曹官吏对众人解释道:“《尚书·舜典》,自古以来设有赎刑,以金作赎刑。除“十恶”大罪及律法规定的数种犯罪种类外,笞刑、杖刑、徒刑、流刑乃到死刑,皆可以金钱来赎。如昔年飞将军李广战败,坐罪当诛,便以金赎命。”

    大家了解律法后,张瑞便说道:“今日某亦替关羽出赎金,补偿当年所犯之罪。贼曹、法曹核算具体数目,由鹰扬将军府出资。而后郡县贼曹取消对关羽的通缉。”

    这种法度森严,有例可查的情况,没人再敢置喙。

    此时有关氏族老上前,拜谢道:“将军仁义,某代族中不肖子羽拜谢明公。”

    张瑞笑着扶起老人家,对一众关氏族人说道:“某心慕云长已久。族中可有人能为吾联络一二?凡能联络到云长者,某不吝百万钱之赏。能劝云长归宗祭祖者,某拜其为三老,赐紫金鱼袋,见官不拜,全家免征赋税,荫其二子入鹰扬将军府习文尚武,以待后用!”

    张瑞每说一句,关氏族人便心头一震,心跳剧烈加速,当最后一句话说完。

    所有人都呼吸沉重,面红耳赤。

    荫蔽二子入府!

    这等于是彻底依附上了鹰扬将军府。

    自此,只要鹰扬将军府不倒,家族两代人的前程鸿运、荣华富贵便已经将前路铺好。

    这对父母的震撼与诱惑是无法抗拒的!

    关键是达成这一切,并不需要违法乱纪,也不需要谋害他人,不违背任何世俗良心。

    下一刻人群汹涌,纷纷喊道:“愿为将军效劳!”

    “某自幼与云长相熟,少时常缀布帛、骑竹马为戏。”

    “奴家自幼与云长相依相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真的假的?

    听到最后一句,所有人眼神一亮,赶紧闻声望去。

    所有人惊叹一声。

    这位云长竟然如此好品味?

    却见是一位腰粗如桶的妇人,画着浓厚的艳妆,脸上不但有块痦子,痦子上还长了一根粗长的毛发。

    下一刻,雄壮的亲卫冲进人群,一左一右将其拖出房间,远远的还能听见她泼辣的声音:“哎!别动手动脚!登徒子!就算奴家貌美如花,尔等也不能如此心急呀!这光天化日的……要不稍微等等?别拖别托……奴家这就脱!”

    堂堂鹰扬将军不会同一介村妇计较,但关氏族老却老脸羞红,赔礼道:“粗鄙村妇,难登大雅之堂,实在是愧对将军清雅之风。”

    张瑞摆了摆手,说道:“千般人有万种风情。不必介怀!然文长之事,非是儿戏,若再有这种欺瞒作假者,郡县将罚以雷霆惩戒!”

    平淡的话语,却令所有人悚然震怖,唯唯诺诺。

 第七十一章两郡一体

    在处理了关羽一事后,河东郡境内的诸多事宜算是彻底厘清了。

    历经数月后,张瑞终于再次返回太原。

    在晋阳,第一次见到了一身浩然正气的盖勋。

    如今鹰扬将军已经开府,大军所在之地,物资、军事皆归将军府调度。

    太傅袁隗已经默认了张瑞对河东、太原的统治,政、军尽皆独立于朝堂之外。

    盖勋哪怕赢了当初的君子之约,也没有资格、立场令张瑞解散大军了。

    于是张瑞再不需要思虑杀掉这位声名显赫的海内名士。

    此时盖勋的声名越大,越是明德于海内,对张瑞的助力也就越大。

    对内,可令其治理郡县,得百姓敬重。

    对外,可借助其名望,增加声势,使诸侯信服。

    天下诸侯,即便党人中的“八顾八厨八及”如刘表、张邈等人在声望上亦不敢说稳压盖勋。

    很多事,张瑞孤身去做,天下诸侯、名士豪杰会觉得这就是一介匪寇的不义之举,肆意鄙夷。

    但如果扯上盖勋的名号,很多诸侯、士人,就会识趣的闭上嘴。因为他的名声不及盖勋,没资格对盖勋所作所为予以置喙。

    真有不识趣的敢出言讥讽。百姓也会思考,人家盖元固,天下贤人,都这么做了,难道会有错?反倒是你这个叽叽喳喳的家伙,闻所未闻的小人物,是什么东西?也配质疑盖府君?

    天下人信服盖府君还是信服这种无名之徒,一目了然。

    此时张瑞要庆幸当初对盖勋礼遇有加。

    二人见面后,并没有任何不快。

    张瑞大大方方的将太原政事全交付给了盖勋,就如河东政事全交付给了裴绍。

    如今盖勋没了插手军务的理由,便很大度的令四百铁骑入了军籍,归鹰扬将军府调度。

    同时士孙瑞、第五儁归入鹰扬将军府武将编制。

    杜畿迁为河东功曹掾,裴潜迁为太原功曹掾。傅干迁为河东田曹掾,卫觊迁为太原田曹掾。傅巽迁为河东南部督邮,孙资迁为太原督邮。

    至此实现了两郡官吏的流通、调动,确立了鹰扬将军府在河东、太原的统治权威。

    只是在众多高层调动中,有个出自记室参军的调令,却显得比较清奇。

    仿佛一只小萌新,误入了众多大佬的顶级博弈场。

    狼孟县主簿赵丰恪尽职守、清和干理、素业纯固,迁为鹰扬将军府录事参军,协助掌管书疏表启,传达、执行教命。

    两郡三十八县数百名高官猛将,都看不清这调令背后深意。

    鹰扬将军府录事参军,便是记室参军手下的文吏。

    记室参军可是整个将军府最显赫的官职,类比汉室的尚书令,直接对接鹰扬将军,传达政令。

    记室参军本人王昶,更是鹰扬将军心腹嫡系,由鹰扬将军一手提拔于风华少年。

    而这个赵丰,大部分人甚至都没听过他的名字,怎么忽然就进入鹰扬将军府最显赫的部门了?虽然录事参军并非高官,但这可是能天天出现在鹰扬将军面前的职位!

    赵丰本人接到调令时,更是一脸的迷惘和呆滞。

    鹰扬将军府调令里的那些用词,真的是在形容自己吗?也就恪尽职守,赵丰敢勉强应之。

    至于清和干理、素业纯固?赵丰苦笑,自己何德何能?也得享如此称赞。

    哪怕果真如此,功曹大加赞赏,予以升迁,那也应该走郡县文臣升迁之路,怎么会被调入鹰扬将军府?

    来自周围同僚的贺喜声,打断了赵丰出神,让其确信自己并非白日做梦。

    甄揾一一拱手回礼,寒暄,并承诺离开之前必定宴请大家,才算得到清宁。

    打定主意,中午便向县君告假,下午休沐半天,回家跟细君报喜,同时探寻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然而还未到中午,狼孟县县令甄揾便主动找到了赵丰,笑着说道:“子阳,当初随某入太原,可真是这一生中最明智不过的决断。”

    赵丰连忙拱手行礼,说道:“丰拜谢明公当初知遇之恩,若无明公赏识,丰至今亦为白身,一无所成!丰时时不敢稍忘,今生结草衔环,亦要报明公大恩。”

    甄揾面露满意的微笑,不是每个人都像董卓一样见利忘义。为人故吏却背主叛上。

    随后甄揾笑着说道:“今日便无需在县中当值了,回家休沐一天,收拾行李,准备去太原赴任。”

    赵丰应诺,跟同僚打了声招呼,便离开县府。

    如此喜庆的日子,赵丰并未直接回家,而是绕路去了一趟官市,在官市内扯了两匹新布,打算给自家细君和妹子一个惊喜。

    返回路上赵丰又看见屠户案前围了许多百姓。

    这可不是常见景象,太原虽然比往年富庶,百姓却并没有富裕到能家家户户吃肉的程度。

    即便赵丰身为主簿,也是隔三差五的才能尝到肉腥味。

    掂量了一下怀里的铜钱,还足够割几斤肉,赵丰犹豫了一下,割肉过后恐怕自己怀里就身无分文了,再要支用,就得跟细君讨要存钱。

    这个时代的正妻在内宅地位还是很高的。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制度下,正妻在内务上并不是事事都顺着夫君之意。

    想了想,赵丰还是咬牙凑上前去,升迁之喜,给细君和妹子改善一下伙食!

    肉摊后面的屠户长得膀大腰圆,燕颔虎须,赵丰每次看见他,都得感慨,历史上樊哙可能也就这种尊荣吧。可惜这会儿张飞的形象还未深入人心,不然赵丰得感慨一声,是否屠户都得长成张三爷那副模样?

    虽然长相凶狠,但这位屠户却笑得很和善,见到赵丰连忙见礼,说道:“赵主簿,来的正是时候,今日县里有头耕牛在野外折断了腿,在田曹那里登记过后,送到这里宰杀。您是否割上几斤?”

    县里能舍得花钱割肉的也就几百户人家,平日里大家都互相面熟,一眼就叫上名字。

    这也是赵丰会惊讶屠户这里为何会为了这么多百姓的原因。

    原来是今日有新鲜牛肉,大家都是忍痛过来买一份回家改善伙食。

    在太原,私伤耕牛是重罪,只有牛意外受伤才能宰杀。这导致牛肉十分罕见,既然遇见,赵丰也不想错过,当即说道:“某身上只带了这么多铜钱,都为某割了牛肉。”

    屠户兴高采烈的将铜钱收入钱箱,热情洋溢的说道:“赵主簿,这些钱能割十斤牛肉,某看您还带的布帛,提携不便。某令幼子帮您把肉送到府上!”

    “如此便劳烦了!”

 第七十二章将门形成

    赵丰捧着布帛走进家门时,赵虞正手持一册书籍坐在树下的秋千上沐浴阳光,赵氏正在跟几家租户的妇人结算租金。

    赵家一家四口,授田时亦分到了一百六十亩良田,赵丰在县中做主簿,赵云从军征战。

    家中只剩下了赵氏与赵虞,经全家商议,便未让二名女子下地务农。而是将一百六十亩良田租给了县里其他百姓。

    只收一成的租子,比官府赋税还低。

    若家中没有府兵,可没人敢这么租赁田地,不然连赋税都交不起。

    幸亏赵云参军入伍,全家都无需缴纳赋税。地里的每一分收入都是自己的。

    待赵云婚配以后,官府就要过来监督全家分户了。

    成年男子,除了嫡长子在家中孝敬父母。其他人全部要独立成户。

    这是为了防止有豪强之家通过聚拢宗族逃避赋税。太原决不允许家中数十人聚为一户,通过一人参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