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一章返长安惊闻天时有变
因为讨董大战,鹰扬将军府积攒了太多内政,而且全是一些审配无权决断的大事。
在张瑞返回长安的当日,来不及休息,便被无数臣团团包围在了府邸之中。
每一个人都宣称自己政务紧急,事关紧要。
紧张的氛围,令张瑞不敢轻视任何一个,只得逐一解决。
审配位高权重,第一个被接见。
未等张瑞有所寒暄,审配直接张口爆出一句震撼之言:“主公,天时有变。”
天时有变?张瑞被震得胡思乱想。难道自己得穿越引起天象大变,紫薇冲北斗,荧惑守心?
亦或是大汉要亡了?代汉者当图高的谶言生效了?
“有何变故?”
“主公,如今天时干旱少雨。今岁气候与去年大不相同。去年阴雨连绵,大河暴涨。今岁却干旱异常,太原、河东、河内、上党、关中皆受影响,已有郡县数月滴雨未下,必有旱灾。蝗灾常在旱灾之后。如此种种,皆需早做预防。”
闻言,张瑞眉头紧蹙。
汉末气候异常,史书有所记载,各种极端天气频发,瘟疫两三年一回。
往往今年暴雪,明年冰雹,后年地震,再后一年就干旱,土地干裂,千里荒无人烟。
天时如此,人力亦无可奈何,只得尽力补救。
张瑞问道:“情况如何?”
审配立即打开策,摆到张瑞面前,说道:“主公,如今已是四月末,大片郡县滴雨未下,农田必然减产。恐致上千里范围内饥民遍野,流民流窜乞活。”
张瑞气愤不已,右手奋力拍案,自己穿越到汉末这么久,却连一次小小的旱灾都抵抗不了?
不甘的问道:“难道便不能预防?太平盛世是如何应对的?”
审配不清楚张瑞在气愤何事,耐心解释道:“朝廷常会减免田税。能开仓赈济,便已是盛世王朝。”
张瑞打开审配策粗略看了片刻,随即恼怒的扔到审配脚下,愤怒的说道:“审长史,这便是尔的应对之策?”
汉室自古重丁赋而轻田税。美名为三十税一。
一旦发生天灾,便免除田税。但丁赋、更赋分不减。但恰恰是这份人头税才是纳税的大头,是田税的近百倍。这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史书总是记载官府免税,却从几乎不见免赋。
如今鹰扬将军府改革了税赋,摊丁入亩,按田地多寡收税。审配舍不得减免田税,便主张按每户按人口减免一定的纳税份额。例如,原本应该纳税十的家庭,如今只需缴纳八石。然这种做法完全是官府在自欺欺人,自我感动,对百姓毫无用处。天灾一至,百姓农田产出连五石都没有,就算减免两石甚至四石又有何用?百姓一样要家破人亡。
其他至于开仓赈济,只字未有。
古代农业全靠家庭手工耕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一次天灾便会导致饿殍遍野。
诚如审配所言,能减免赋税、开仓赈济便已是盛世王朝。
汉末兵荒马乱,诸侯更是拼命盘剥百姓,又怎会开仓赈济?
在张瑞印象中无论曹操、袁绍还是刘备都鲜有救济百姓的记载。
只有孙权因为占据江东,远离战乱,所以有过几次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穿越而来,总不能连孙权都不如,张瑞语气坚决的说道:“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此外,轻灾地区如尔所言。重灾绝产之地,免除所有赋税。”
审配这一次没有屈服,立即据理力争,说道:“如今正欲成霸业,岂可因一二小民死活而有损鹰扬将军府壮大之势?”
张瑞深深的叹了口气,审配这冷漠性格适合做监察,适合做廷尉,但着实不适合总督内政。
他的眼里只有皇图霸业,完全不在意底层百姓死活。
鹰扬将军府必须再提拔一位当世英杰,接替审配之位,总理内政。
审配不知张瑞所想,依旧据理力争,说道:“如今战事频仍,仅华阴、弘农一线便有四万余大军,每月耗粮六万余石,一年七十万石粮食。府库中存粮总计仅百余万石。又需供养徭役、百官、工匠,若免除百姓田税,今岁必定入不敷出,无力推进任何战事。”
关于这一点张瑞当然清楚,税收的重要性尚排在教育、军事、人事之前。就如审配所言,没有税收,一切事情都无从下手。
但这一切的根本前提是这些纳税的个体能活下去,如果百姓都活不下,势必会揭竿而起。
魏国、蜀国境内百姓便因为重税、生活艰苦,起义此起彼伏。张瑞不想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境内。最后令一直在外征伐的鹰扬大军,调转矛头,返回内部平定叛乱。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不过正当此天灾频仍之际,才更能看到鹰扬大军对自己的耿耿忠心。因为无需纳税,所以天灾的到来,对府兵、将门的影响最小。只是收成减少,并不会因为缴纳赋税而破产。
有这支忠心耿耿的大军拥护,张瑞便可以大胆尝试一些事情,便对审配说道:“耕者疾苦,遭遇天灾,无力抵抗。若再征赋税,必然家破人亡。天灾如此,不可再兴人祸。且此未尝不是我鹰扬将军府壮大之机遇。”
审配面露疑惑,问道:“天灾之中亦能壮大?”
张瑞面露笑容,说道:“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故天灾所至,必不止于孤麾下一隅。如关中、冀州、凉州、河南百姓必会逃难,就食于放粮之地。是故,孤无需征伐,而得民数十万,岂非壮大之机遇?”
审配彻底无法保持从容,言辞激烈,说道:“治内百姓尚无力救济。如何能养活这数十万流民?主公!此乃取祸之道!放流民入境,稍有不慎便会叛乱丛生,生灵涂炭!且主公治下,非但粮草不足,土地亦不足以供养如此众多百姓!”
张瑞笑着摇头,说道:“土地,孤已备齐!乃是我诸夏最精华之地。水源充沛,沃土千里。足以为供养参差十万户人家。而审长史所需思虑之事,唯有粮草!”
这还是张瑞第一次谋略超越审配等谋臣之上。
审配颇感惊讶,思绪了片刻,在地图上重重一指,问道:“主公所言可是此地?”
张瑞满意得点头。不得不说审配虽然在对百姓态度上略显冷漠,但在其他慷慨雄烈、气节大义方面与张瑞实在是极为契合。
两人三观极为相似,颇有君臣相得之感。张瑞对审配的信重其实远在贾诩之上,引以为腹心。便笑着问道:“正南,以为此举如何?”
审配认真思考了片刻,说道:“此举堪称算天,算地,算我,算敌,算尽一切,物尽其用。若最终能成,则足抵数万大军征伐经年!诚如主公所言,如今所需思虑者,唯有粮草一事。”
第七十二章军火贸易
粮草再度成为鹰扬将军府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张瑞感觉自己几乎要化身为曹操了,时时刻刻为粮草所困。
想到曹操,张瑞不由便想起曹操与吕布在兖州的征战。彼时也是适逢干旱,又遇蝗灾。整个兖州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双方军中皆粮草断绝,曹操不得不派手下掘墓挖坟,又将东阿县百姓磨成肉饼,供军中为食。最后他的发小袁绍又支援了他一批粮草,才使曹操渡过了危机。
吕布无以为继,不战而败退出兖州,投靠刘备。
张瑞没有疯狂到下令百姓以人为食的程度,所以解决方案只剩下了一个,找一位发小求助……是找一位盟友买粮。
因为联合讨董,其实可供选择的盟友着实不少。
论富有程度分别是冀州牧韩馥、徐州刺史陶谦、荆州刺史刘表、益州牧刘焉以及渤海太守袁绍。
但袁绍自己都需要仰人鼻息,常被韩馥威胁掐断粮道。刘焉则自己逼反了汉中张鲁,隔绝在益州。而且蜀道困难,搬运不便。此数人首先被排除在外。
剩下的则是冀州牧韩馥、徐州刺史陶谦和荆州刺史刘表。
交易最方便的当然还是韩馥,如今张瑞拿下了河内,彻底与冀州接壤,运粮十分便利。而且冀州富裕,沮授描述为,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张瑞不需要十年,只要一年便足够渡过今年旱灾。
只是张瑞与冀州牧韩馥毫无交集,更对其人毫无了解。翻遍脑海中史书记载,也想不到韩馥究竟喜好何物。
冀州富庶,物资充盈。鹰扬将军府又能拿出什么紧俏之物与其交易?
盐、铁、工业制品乃是民间所需,他韩馥高高在上并不缺此物。
战马、兵器?也不靠谱。韩馥从不是一个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诸侯,这些他也不一定感兴趣。
好在鹰扬将军府如今有一位韩馥的部下,为骑都尉沮授,其人慧眼如炬,必然能看清韩馥。
张瑞便说道:“来人,去请骑都尉沮授过来议事。再派人前往太原,召糜芳前往长安一见。”
“主公,无需前往太原。糜芳月前已在长安置办数处房产,如今正居于长安当中。”
张瑞惊奇,自己治所在何处,糜芳就在何处。说这是巧合,张瑞绝对不信。
便问道:“正南以为,糜芳何故抵达长安?”
“某亦略有猜想,并未确信。或因长安乃新设治所,商机巨大,兴建长安,聚拢百姓,皆可为糜氏增加大量财富。”
“或因糜芳看好主公伟业,欲投身其中。”
张瑞一愣,一直以来自己都将糜氏看作刘备钦定的幕后金主,从未想过能将其截留。导致自己对糜竺、糜芳的态度都比较冷淡,只想在他们身上狠薅羊毛。
被审配一提醒,才发现的确有这种可能。问道:“如何试之?”
审配笑着说道:“糜氏兄弟虽为骨肉血亲,但并非连为一体,亲密无间。某便不信,糜竺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别驾从事,既显且贵。而糜芳出身相同,却依旧白身从事州郡眼中贱业,会毫无芥蒂。其居于长安,未尝不存眼不见,心不烦之念。主公,不妨亦举其为府中从事,以试其态度。”
张瑞脑中回想起糜芳阴鸷的面容,觉得他怎么看也不像个心胸豁达之人。但反过来说他气量狭小,争锋善妒,就很容易让人信服。
二人谈话不久,沮授、糜芳便先后抵达府中。糜芳先到一步,让张瑞更倾信一分。
糜芳还是那副阴鸷模样,见到张瑞后主动行礼,说道:“拜见将军,不知将军相召有何事吩咐?”
“既为公事亦为私事,不知子方欲先闻何事?”
糜芳稍微一顿,拱手说道:“自古立贤名者,无不先公后私。某虽不才,亦欲效仿先贤。”
“那便先谈公事。徐州承平日久,如今又近五月,距秋收只剩两月,想必今岁亦会粮草满仓。孤欲再与陶使君交易一批战马,多达五千匹。”
“五千匹?”糜芳大吃一惊。
整整五千匹战马,足以使徐州骑兵数量直接翻倍。达到恐怖的铁骑万余。
当今天下诸侯当中,除了鹰扬将军张瑞、奋武将军公孙瓒以及大司马刘虞,其他任何人麾下都没有上万铁骑。徐州大军将一跃成为天下强军,纵横中原,诸侯难当。
“将军舍得如此多战马?”
那自然是不舍得。
但你怕是没听说过什么叫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