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淮还是第一次听到祖父对孟县贼如此高之评价,诧异不已。问道:“若如此,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吾族岂非危矣?”

    郭全对自己这名孙子的见识愈发满意,说道:“吾已致信并州刺史丁原,详谈此贼之害。若丁建阳还有一丝大汉官员的担当,亦会派兵肃清此贼。”

    郭淮对此却不大抱有希望,说道:“祖父若还是大司农,建言丁建阳定不敢不从。”

    “但如今他一心只想带兵进京。仅看他不来太原,反驻兵河内便可知,他无心并州事物。若无汉庭中枢建言。他丁建阳恐无心理会这边陲之地的本分小贼。”

    郭全默然,知道一切恐如自己孙子所料。即便郭全自己,亦不过是尽人事而听天命。

    沉默片刻,郭全问道:“孟县贼子又行何事了?”

    郭淮自袖口取出一份请柬,说道:“阳曲县令邀某前往县衙赴会。却只字未提欲谈何事。”

    郭全取过请柬看了一眼,断言道:“此乃孟县贼授意。必是欲谈豪强所匿户籍之事。”

    郭淮赞同,继续说道:“崔县君性情软弱,屈身从贼乃是情理之中。孙本不欲理会,然今晨便闻孟县军昨日已破李氏坞堡。族长李成枭首,挂于县城东门。”

    郭全终于知道为何一向冷静的孙子今日如此急促。实在是孟县贼的战力太超过常人认知了。

    戒备森严、固如金汤的坞堡就那么轻易的被一股而下了。

    “关键在于孟县贼出兵多少?伤亡如何?”

    郭淮一脸凝重答道:“祖父,这正是某忧虑所在。孟县贼大军皆在营中犒赏,未曾出动。”

    “后某曾派人接近李氏部曲。孟县贼亦未阻拦。”

    “据李氏族人言,孟县贼军不过一曲,其中还有两屯一直在压阵未曾出动。短兵相接不足一个时辰,一名悍将身披铁甲冲上墙头,只身斩杀十数人抵近族长李强身边,一刀将其枭首。”

    即便以郭全之老谋深算亦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亦就是说孟县贼只出战三百贼子,不足一个时辰便彻底击溃固守坞堡的李氏?

    同为豪强,郭氏即便比李氏武德稍强,亦不会有多大差距。

    郭全、郭淮都清楚。即便郭氏全军上阵,亦不可能一天内攻下李氏坞堡。

    像孟县贼这样一股而克,更是全无可能。

    让人不禁揣度,孟县贼军究竟是何等鬼神之勇。

    实在是这一出杀鸡儆猴太过完美。

    昨晚不知道多少族长被吓得夜不能寐,唯恐孟县贼子下一个目标选中自己。

    当双方战力失衡,一方可以轻易碾压另一方时,所谓的高墙固垒就提供不了任何安全感了。

    万幸那群天杀的贼子攻破李氏坞堡后就退回县中。

    天色未晓,一群担惊受怕了一整晚的族长们便不约而同的前来郭氏拜访。

    若是郭氏没有个好主意,族长们也只能主动上报户籍了。

    毕竟家缠万贯也比不上自己这大好头颅。

    思索了良久,郭全说道:“孟县贼如此文攻武赫,反倒说明其战欲不强。克李氏只为宣示其军力足以尽灭豪强。邀吾孙去阳曲才是欲决县内豪强之事。”

    郭淮不解。问道:“若真欲借我郭氏威望解决豪强,他为何不亲自登门拜访祖父?反倒点名让某这个尚未加冠之人前去。”

    小贼心思郭全也不能猜尽。只得嘱咐道:“此去阳曲,贼首必会要求吾等解散部曲,丈量土地,可一并应之。”

    郭淮点头,此二事对方定不容商量。

    野战不敌贼军,便是有良田万亩也无法耕作。应不应允,贼军都会派人丈量。

    至于保留部曲,那更是毫无可能。仅卧榻之边,岂容他人安睡这一点。贼军便不可能允许郭氏拥兵上千。

    念及此,郭淮忧心忡忡,心有不安,问道:“祖父,孙还是忧虑。一旦部曲尽去,孟县贼子遣一亭长便可尽获郭氏全族。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此何其危也?”

    郭全终于露出满意欣慰的笑容,说道:“吾孙思虑周全矣!永远不要低估人性之恶,任人鱼肉。”

    郭淮谨受教,可还是不明白该如何去做。

    郭全乃带着郭淮来到湖边,指着平静的湖面问道:“若大河泛滥,湖中游鱼还得平静否?”

    郭淮摇头。黄河泛滥,别说这小鱼塘,便是整个天下都要受其害。

    郭全乃继续说道:“这鱼塘就似那坞堡。郭氏则是其中游鱼。贼军泛滥成灾,某等愿与不愿都难挡大势。除非,吾孙有信心能带领部曲守住坞堡。”

    外无必救之师,则内无必守之城。

    如今汉室离乱,烽火四起。完全无心边陲之地一介籍籍无名匪徒,必不会有任何援军驰援。

    即便郭淮有信心守住坞堡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但最终还是免不了覆灭之局。

    郭全深知自己孙子聪慧、熟读兵法,如此简单形式定能看得清。

    便越过此处,继续说道:“然大河汹涌,却不伤其鱼。”

    听到祖父的话语,郭淮惊讶的几乎合不拢嘴。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问道:“祖父是要我郭氏从贼?”

 第二十八章郭氏资助

    阳曲县县衙内,一派热闹和气的氛围。

    高堂满座,宾主尽欢。

    张瑞怎么克制都忍不住嘴角上扬。

    看着眼前侃侃而谈,仪容儒雅的青年,脑袋里不禁就回想起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里的记载。

    “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正元二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

    曹魏大将军郭淮,一生抗击过刘备,抵御过诸葛亮,后期败姜维、破廖化、擒句安,更是无数次镇压胡族叛乱。

    可谓是戎马一生,曹魏宿将。

    陈寿都要夸一声方策精详。

    三国中总共有几个大将军?除了夏侯惇、何进这种关系户。郭淮能混迹其中,能力已是被整个曹魏集团认可。

    再没有比这更明显的提示了!

    几乎是有人用手指着郭淮的脑袋,对张瑞说,这个,人才!上,舔他!

    “主公!主公!”

    胡思乱想被谢玄打断,然后张瑞才发现济济一堂的众人都在望向自己。

    轻咳了一声。张瑞露出和煦的笑容,对着郭淮及一众豪强族长说道:“某非是打家劫舍的贼寇。诸位家财,无论金钱布匹、粮秣家畜,某不取分文。”

    “且,只要某大军一日尚在,便保诸位财产不受任何胡虏流寇侵犯。”

    不少族长脸色惊奇。来此之前,众人都做好破财免灾的打算。

    毕竟此贼子在孟县可是将豪强一网打尽,家产尽数充公。

    张瑞深知人性本贱。如果一开始就跟这群豪强好言相劝,估计他们尾巴能翘上天去。

    但如果以悍匪形象登场,只要自己稍微对他们好一点点,他们就会感恩戴德。

    李氏的覆灭实在是吓坏这群养尊处优的老爷们了。

    当然,诸位族长也不是天真的小孩子。不会天真的以为张瑞什么都不要,就带着将士流血奉献,外御胡虏、内驱流寇来保护大家。

    于是纷纷将目光投向郭淮,期望郭氏挑头,跟张瑞将条件谈清楚。

    郭淮义不容辞,便起身问道:“不知吾等有何能助将军义举?”

    这小家伙简直不要太上道。

    张瑞满意极了,这可是是你们要主动相助我抗胡义举的。

    我可没有拿着刀架在你们脖子上,也没有威胁你们敢不答应就将你们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墙上。

    于是张瑞便开门见山的说道:“阳曲县即将清查户籍,请诸位相助搜寻县内隐匿户籍。”

    众人早在来前便想过会有此出,纷纷开口说道:“此乃应有之意。某等义不容辞。”

    张瑞满意的点头,随后道:“阳曲县先为白波肆虐,后经胡虏劫掠。导致县内田籍遗失,需丈量土地,重新分配。”

    说到这里,豪强们一阵沉默。

    众人非是不明白所谓田籍遗失不过借口而已。但仅这轻飘飘的四个字,诸人便要交出世代累积的家业,实在是心有不舍。

    有人说道:“某家中有当初县里盖印的田据,足以为证!”

    张瑞点头,面无表情的说道“稍后吾部将士会随尔去取。还有人有田据否?”

    这贼首简直属狗。

    刚才还满面春风,结果一言不合便翻脸无情,杀人满门。

    众人哪还敢讨价还价,连忙摇头。

    刚才开口的族长吓得面色惨白,连忙开口道:“将军,是某记错了,某家田据亦丢失于战乱中了。请将军主持授田。”

    成年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既然他选择了试探,当然就要做好面对命运的准备。

    在谢玄孔武有力的身躯前,这名出言试探的族长像是被掐住脖子捏起的小鸡崽子,被带离县城。

    一同离开的还有五百名全副武装、满脸肃杀的士兵。

    刚才还喜气洋洋的宴会顿时噤若寒蝉,众人再次明悟一个道理。

    这贼首不但属狗,还的确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好人选。

    如果没有与他匹敌的实力,就不要跟他讨价还价。

    尤其此刻众人推举的领袖郭淮,正眼观鼻,鼻观心,其他族长哪还敢多嘴。

    事情圆满解决,张瑞便下逐客令了。毕竟阳曲县粮食也不多,不能浪费不是。

    只单独留下郭淮,笑容满面的说道:“刚入阳曲便听闻伯济贤名。伯济可有心助某成就一番大业?”

    郭淮拱手,很客气的说道:“将军威名,郭氏亦仰慕已久,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什么?

    张瑞差点以为自己听差了。

    你不对劲!

    别人家主角都是被贤才骂滚的!

    你怎么就直接从了?

    你很不对劲!

    张瑞无比确认自己从来没有传说中的王霸之气,不可能贤才纳头便拜。尤其郭淮这种三国名将,更不可主动上来抱着自己大腿,主动投靠。

    这其中一定有何算计。

    不得不谨慎问道:“伯济言下何意?”

    “郭氏愿派出族中良才投入将军麾下,供将军差遣。”

    什么意思?想李代桃僵?鸠占鹊巢?

    觉得我麾下一群莽夫,难成大事。就派大量人才渗透进来,逐渐把控高位。最后把我一刀砍死?

    无视了张瑞怀疑的眼神,郭淮坦然说道:“郭氏族内有十名族人愿为将军效力。其中五人粗读经义,可助将军处理政务。五人草习武艺,愿投身军旅。”

    才十个人?

    这可不像要篡政夺权的模样。

    那郭氏打得什么鬼主意?

    “就是不知伯济欲从文从武?”张瑞试探道。

    郭淮一拱手,答道:“谢将军抬爱,然淮尚未加冠。恐难为将军效劳。”

    张瑞点点头,摸着下巴思索起来。

    这才正常。要是郭淮纳头便拜,张瑞真的怕自己被这位留名青史的人杰给卖了还替他数钱呢。

    毕竟双方智商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方能跟智多近妖的诸葛亮对垒,而自己却连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