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知道不可能诛杀董卓,也要成为十八镇诸侯之一。
是为什么?
似乎是为了声望,为了以后招揽人才。
那么其他诸侯应该也是如此。
仅看韩馥留在邺城便可知晓,他对诛杀董卓兴趣不大,参与讨董,全为了博取名声。
就像张邈、孔融、孔伷、袁遗这些人都没做好乱世争雄得准备,并未将讨伐董卓当作一场战事,而是当成了增加名声的一种手段。
所以张瑞历来厌恶这些清流。
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他韩馥求名,张瑞几乎束手无策。
总不能张瑞夸他几句天下名士,德行高洁,他的名望就涨上去了。
对此,张瑞一筹莫展,而且张瑞觉得这也不应该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出奇谋,为旱灾流民找到生存之策,已经极大的透支了自己的脑力。再想下去就该头痛了。
慎子所提倡的的君臣之道为: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
这方面,张瑞比较欣赏诸葛孔明的话语:君劳臣逸,则国亡;君逸臣劳,则国兴。
所以张瑞一摊手,惬意的倚在案席上,看向身边一众参军、从事,理所当然的问道:“韩馥既然求名,当为之奈何?”
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
鹰扬将军府养士无数,不就是需要他们的智略、计谋,在这一刻出谋划策吗?
如果连智力都贡献不出来,张瑞干嘛不多养一些游侠、猛将,至少还能冲锋陷阵。
在张瑞问完片刻之后,有人毛遂自荐,说道:“主公,某或能为主公解忧。”
张瑞看了一眼,比较陌生,问道:“尔是?”
“在下杨修,字德祖,蒙主公于华阴举为孝廉,授将军府从事。”
杨修?
那个在汉中之战,因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出名的主簿?
虽然演义中,主簿像是微不足道的小官。
但现实中,所有人都知道主簿位高权重。无论是曾经的建议中郎将府主簿审配,还是河东太守府主簿裴绍,皆是大权在握,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周流宣化于万里。
曹操前期对杨修亦是非常器重,史载:杨修以名公子有才能,为魏武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其才能,非但为曹操所器重,总知内外,还能做到事皆称意。自曹丕以下,群僚争相与之交好。
对杨修的才能张瑞并不怀疑,只是好奇的问道:“尔年齿几何?”
杨修拱手,答道:“某熹平四年175年诞世,如今已虚度十七个春秋。”
比贾逵小一岁。
说虚度春秋也没错。霍去病在他这个年纪已经高居嫖姚校尉,率八百骑兵远征大漠了。李世民更是在十七岁的时候带兵大破突厥,救出了被突厥围困在雁门的隋炀帝。
论身世,家族四世三公的杨修,真不比这两位千古英雄差上多少。
甚至张瑞在十七岁的时候都已经在孟县起兵。倒是容易理解杨修为何年纪轻轻便急于出仕。
“且言之,孤当为之奈何?”
“主公曾闻蔡侯纸否?”
张瑞拿起桌上的白纸,翻看了几眼,制作精美、质地细密,色泽白皙。说实话张瑞有些弄不清楚,汉末人为什么不用这种纸,反而一直使用竹简。直到东晋桓玄强势下令,天下以纸代简,才彻底使竹简彻底绝迹。
问道:“此物?”
杨修摇头,说道:“此为左伯纸,为孝灵皇帝时期,东莱人左伯所作。工艺较之蔡侯纸大为改善,质地精密,色泽白皙。时蔡邕自矜能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书法之时必用张艺笔、左伯纸,及臣吕,兼此三具,方可动笔。故左伯纸乃书法三绝之一。”
张瑞惊讶了瞬间,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还有这规矩。说起蔡邕,张瑞才想起来,自己一直征伐在外,片刻不得清闲,已经有段时间没见到那位清冷秀美的小才女了。有点怀念她微凉窈窕的身体、清冷白皙的容颜以及平铺如云的三千青丝。
咳咳,思绪有点跑偏,不是在谈政事吗?
张瑞随即将思绪收回,说道:“孤倒是首次听闻蔡侯纸与左伯纸之间区别,只是与韩馥何关?”
第七十五章
杨修并未急于回答蔡侯纸与韩馥之间联系。
反而继续问道:“蔡侯纸、左伯纸皆以人得名,主公可知晓蔡侯纸,是何人做所?”
张瑞点了点头,怎么说也是个文科生,这点历史储备还是有的,便说道:“宦官蔡伦。”
杨修点头,继续说道:“确切而言乃是中常侍蔡伦,与张让、赵忠等十常侍位居同职。”
张瑞只感觉今天受教匪浅,果然还是应该跟博学多识之人为伍,才能增加更多见闻。
提起十常侍,所有士人皆厌恶唾弃,却不想蔡伦历史上竟然也担任中常侍一职。但似乎士人们并不鄙夷蔡伦,反倒尊称一声蔡侯,又将纸称之为蔡侯纸。
杨修继续说道:“蔡侯本是宦官,却被世人所敬重,便是因为其总结改进造纸工艺,有利于教化百姓,发扬先贤学术。左伯亦是如此,因造纸成术,被赞为妍妙辉光,广受士人敬重。”
张瑞还是不能理解,这跟韩馥有什么关系?
“主公以为,若韩馥改进纸张,令其更加精巧、廉价,纸墨留香,能得天下名望否?”
张瑞想了想,这恐怕已经不是得天下名望了,这必然跟蔡伦、左伯一样青史留名。只是不知道取名为韩馥纸还是使君纸?两个名字听起来还都蛮顺口。
“孤府中有此种造纸之术?”
杨修重重点头,说道:“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名子午。山间竹林茂盛,科学院祭酒裴琚乃亲自伐竹造纸,使造纸之术,大为改进,所造纸张,成本低廉,细腻留香。科学院日前造册上陈,请示扩大生产。册文便是由某亲手整理,压在众多案牍之下。”
张瑞立即想起来,早在孟县之时,自己就给裴琚下令,让其改进造纸工艺。
自己都将这件事抛之脑后许久了,却不想裴琚竟然数年如一日,还在身体力行,亲历亲为。
秦岭竹林茂密,张瑞有所知晓,毕竟秦岭大熊猫还是蛮出名的。
有这么丰富的原材料,扩大纸张生产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在此之前,便先要为这种纸冠名。
张瑞乃问道:“尔言下之意,是将此纸冠以韩馥之名,为其增加名望,从而结交冀州?”
“然也。天下时重名节,崇奖隐逸。所谓名士必品性高洁、超世脱俗,然主公以为韩馥能归隐山林否?”
那自是不能。
汉末以来直到魏晋都有重名士的社会氛围。所谓名士必以崇尚隐逸为优,郑玄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名气,就是因为三公九卿屡聘不应。甚至后来朝廷聘其为三公,都不肯赴任,声望暴涨。当然,能著书立传,教书育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杨修继续说道:“朝纲不振,政局黑暗,清流领袖如李膺、陈蕃,疾恶如仇、匡扶正义亦可增加名望,主公以为韩馥能为否?”
“著书立传,教书育人,明正德行,教化百姓,主公以为韩馥能为否?”
张瑞连连摇头,这些都不适合韩馥。
归根到底,韩馥还是没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乱世已至,诸侯应追求兵强马壮,而非名望气节。所以他能因为袁氏故吏的身份,轻易将整个冀州送给袁绍,以求天下赞扬其美名。
用他自己的话说:“度德而让,古人所贵。”
认为让出冀州,是禅让美德,是自古以来天下君子所崇敬的高贵气度,可以增加他韩馥崇高的名声。
或许后世人会觉得这人脑子有病。
但若生活在当下,这却是无数清流、名士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美名。就像郑玄,因拒绝三公之位,声望为天下之最。边让丢弃九江太守之职,声望大涨。韩馥同样不觉得丢弃冀州有何不可。
清流一辈与张瑞、曹操、袁绍这种野心勃勃的诸侯追求完全不同。
张瑞一心追求的骄兵悍将、强弓劲弩,在韩馥看来粗鄙不堪、一文不值。
而韩馥一心追求的士人名望,张瑞则会清奇的问一句,“名望?能当几千铁骑?”
吾之美玉,彼之弃履。无外如是。
张瑞于是看向沮授,问道:“公与先生以为孤将此纸送往冀州,冠以韩使君之名,可行否?”
沮授无力的叹了口气,闭目不言。
张瑞面露微笑,实在是喜欢沮授这种忠贞不二的臣子。
哪怕知道韩馥非雄主,亦绝不背叛。哪怕袁绍屡削其权,不用其计,亦生死相随。
更是打定主意,董卓不死,绝不放沮授返回冀州。
随后张瑞看向从事王羽,说道:“王从事,此事便交由尔负责。算起来,王从事已为孤出使数次,皆见成效。此番从冀州返回,孤命功曹为尔记一大功,必有所升迁!”
王羽作为一名说客,喜怒哀乐皆不形于色,很从容的对张瑞拱手,说道:“能为主公效劳,乃羽之荣幸,不敢妄求显贵。”
张瑞笑着点头,十分相信。
相信,这话王羽也就随便说说。
自己也就随便听听。
要真信以为真,那也太傻、太单纯。
随后张瑞安排道:“令河内兴建粮仓,以存储徐州、冀州转运之粮。”
“昭示郡县境内豪商、大族,能从他州转运粮草十万石至鹰扬将军府治下者,即赐紫金鱼袋,见官不拜!”
“能从他州转运粮草三十万石至鹰扬将军府治下者,赐紫金鱼袋、建功德牌坊。孤再拜其为三老,可上书政务,责县令、丞、尉皆以事相教!”
所谓转运并不是指像糜芳一样捐赠三十万石粮食。
而是只要将粮食运到鹰扬将军府治下便可。豪商们可以高价卖给官府,也可以贷给百姓,哪怕他们囤积居奇都可以。
关键是要能在其他州郡收购到粮食,以解将来百姓生死之危。
引导百姓这方面,张瑞比较倾向于隋唐的做法。
百姓有功于朝堂,尽量赏美名,赏虚职,甚至赏金银财宝。
但绝不能像明朝一样动不动免赋免税,最后财政崩溃。
事关粮草一事,总算是处理完成。张瑞已经竭尽全力,剩下的就只能等结果了。
随后张瑞看向审配,问道:“比曹业务分割如何?税务司组建完成否?”
谈及此处,审配如释重负,为了此项制度梳理,审配已忙碌了近年之久。
当即说道:“禀主公,此二项皆已有草案,只待主公过目审核。”
第七十六章因财计税两税为法
比曹掌管府库,税收。但既杂且乱,权责不明,彼此交集。
张瑞作为一个后世人,完全无法接受这种情况。
财政的重要性有多高?
可以说直接便决定了一个势力的生死存亡。
军队可以战败、教育可以落后、甚至官员可以叛乱,只要财政仍然健康富裕,那么便可以从容收拾山河。
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大清,一败再败,威严扫地,但就是能收到银子,所以能够一直苟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