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贵性格莽撞,怎么能接受这种老成稳妥之言,立即翻身上马,吼道:“敌军右翼凶猛,左翼必然孱弱。勇士们,随某冲锋!从敌军左翼席卷敌军。”

    两千铁骑狂奔而起,在宽广的战场上,奔腾许久才抵达侧翼。

    此时左冯翊诸将麾下的四千大军已经取得了极大的优势,将战线向前推进数十步。

    两千铁骑凶猛冲锋,使正在接战的联军发生了明显骚乱。直面铁骑的数个方阵还未接敌便已崩溃,士卒拼命向后逃窜。

    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未曾做好准备,步兵面对铺天盖地冲锋而来的铁骑,溃逃是第一反应。

    只有训练有素的步兵才能在原地列阵,硬抗冲击。

    左冯翊诸将麾下士卒,显然不能算精锐之师。

    随着溃兵的冲击,左翼阵型摇摇欲坠。被左翼联军压制着节节后退的羌人、氐人徒卒立即趁势杀了回来,与骑兵一起冲击联军左翼。

    负责指挥左翼的成宜焦急暴躁,破口大骂:“什么百战名将,什么军略奇伟!依某看,征西将军府皆是一群酒囊饭袋之徒!若非赵云将骑兵尽数带离,我等何至于陷入如此绝境?梁兴竟然败于如此无能之辈,更是不堪至极!”

    看着左翼阵型逐渐崩溃,成宜亲卫惊恐不已,连忙问道:“将军,吾等如今当如何应对。敌军铁骑即将杀至眼前。”

    “吾等撤军!后方尚有一万大军,让彼辈来应付这支铁骑!吾等绝不复为彼辈奋命流血!”

    随着成宜大纛的后撤,左翼军心彻底崩溃,主将都已逃命了,士卒哪还有勇气坚守。

    双方大军奋勇推进,却形成了相对默契的一幕,双方的左翼都被敌军右翼击溃。

    近十里的战场,两翼的崩溃并不会立即被全军所知晓,关键在于哪一方能继续扩大战果。

    而显然,关中联军在这方面更具优势。马腾所部将士远比羌人、氐人更加骁勇善战,一直占据上风,打的敌军节节后退。

    又得到了右翼征西将军府大军的支援,从侧翼夹击,率先一步击溃了敌军中军。

    敌军左翼、中军全线崩溃,近万人逃的漫山遍野,丢盔弃甲。

    此时阿贵率领的两万骑兵才彻底搅乱了成宜所部四千人。

    面对如此局势,阿贵仍旧不肯服输,大吼道:“勇士们,随某冲杀!铁骑踏过,敌军一群徒卒必然狼狈逃窜!吾等可大获全胜!”

    但在一群溃兵中间的骑兵行动被极大迟缓,勉强聚集冲向中军时,马腾所部已列阵完成。

    不同于左翼联军结构混乱,由多方士卒组成,指挥不顺。

    中军皆是马腾一人部下,这支悍勇西凉士卒曾经与最精锐的征西大军血战了一日。惜败于征西大军精良铁甲与锋利战刀。

    马腾军中骑兵极多,这些悍卒早已对骑兵冲锋司空见惯。

    所以在有所准备,列阵森严的情况下,并未被区区两千骑兵吓得直接崩溃。

    正面冲击这种堂堂之阵,骑兵仅在冲击的瞬间便折损了上百人,正面冲散一个方阵后被第二个方阵阻拦住冲击势头。

    见此结果,阿贵双目变得一片血红,没有使敌军崩溃,此次冲击便失去了一切意义。

    因为己方中军已经崩溃,仅剩一支偏军在此地负隅顽抗,很快便会被敌军包围。

    换言之,这一战己方大势已去,自己首战即败。

 第四十章冲击方阵露西凉铁骑用兵之道

    阿贵蛮横的性格注定其不肯轻易服输,哪怕骑兵冲击不利,还是要重整队形再次发起冲击。

    作为副将的麹演再也无法忍受,拉住阿贵劝道:“渠帅,即便欲再战,亦非正面冲击堂堂之阵。骑兵有速度之利,何不绕行一圈,寻敌薄弱之处。”

    阿贵暴躁的心情闻言有所平复,调转缰绳便欲领骑兵环绕敌阵,寻找阵型中的薄弱之处。

    此时麹演牢牢抓住阿贵战马的缰绳。

    都是在西凉久经战阵的豪杰,对骑兵的作用再了解不过。

    趁阿贵心情有所平复,麹演问道:“即便渠帅豪勇,以两千铁骑冲击反复,逼迫出步兵薄弱所在,击溃当面之敌又若何?此并非关键之战,并非击破此数千贼军,便可一马平川,肆意劫掠。即便铁骑奋命,击溃此数千贼子,贼军仍有万余大军。彼时再无骑兵可用,渠帅欲如何战胜敌军?”

    骑兵并非不能正面冲击堂堂之阵。

    事实上,在持续多年的西凉叛乱中,叛军正是靠骑兵的一次次奋勇冲击,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靠步兵对垒,一群毫无纪律的西凉叛军,即便数倍于汉军,亦会被汉军轻易击溃。

    西凉叛军领袖就是凭骑兵人多势众的优势,将汉军围困在野外,通过一次次冲击锁定了胜势。

    其中最著名的战例便是围攻盖勋之战。

    当时羌族叛军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盖勋与州郡合兵前往救援。至狐盘,为羌族叛军所破。

    盖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陈,做最后抵抗。

    羌人精骑发动冲锋,官兵死伤惨重,盖勋身被三创,坚定不为所动,指着一棵大树说:“必尸我于此。”

    只是羌族首领觉得盖勋乃贤人,杀之者负天,会遭天谴。不敢加害,获胜后派骑兵送其返还汉阳郡。

    凡此种种,皆是骑兵一方有巨大战略优势。用骑兵团团围住敌军步兵,能忍受骑兵冲击步兵的巨大代价,以获得最终胜利,在胜利中取尝。

    汉军步兵主力覆灭于野外,羌族叛军就可以尽情劫掠凉州郡县。所收获到的利益,远远超过骑兵死伤无数的代价。

    但如今以两千骑兵去冲撞敌军四千列阵严整的步兵除了徒增伤亡,没有任何意义。

    阿贵不甘的怒吼,说道:“战则复有可能转败为胜,不战今日必败无疑!”

    一场战败,对羌、氐联军而言,完全无关痛痒。大军已切断关中联军粮道,若有耐心,可坐观敌军崩溃。

    因而麹演劝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即便小败一场亦无甚影响,待数日之后,取彼辈项上首级便是。”

    可这只是麹演一厢情愿的想法。对阿贵而言,自己夸下海口,欲引大军将贼军大卸八块。却首战即败,岂不成了众人眼中笑话,还有何面目回去与众人相处?

    面对麹演的劝慰,阿贵完全不能接受,狂暴的扯回缰绳,对身后骑士大吼道:“勇士们,随某冲锋,以吾等之铁骑,踏破这凉州河山!”

    在铁骑重整队形的同时,马腾军中亦在调整阵型,堂堂之阵变得更加严整,更加锋锐。

    三个弓弩方阵被调度至前军身后。

    铁骑汹涌的再次冲击而来时,一片乌黑的箭雨激射而出。

    十余骑应箭而倒,倒下的战马使骑兵冲击的阵型略显凌乱,临阵三发,足足有四十余骑被射死、射翻。

    强行发起冲锋的铁骑狂暴撞飞四十余人后还是被列阵严整的步兵凭血肉之躯成功挡住了冲击之势。

    军阵后方箭如雷发,羌人骑兵损失惨重。

    雄壮的鼓声如雷响起,左右两侧的步兵立即狂涌向前,从左右围杀这支失去速度优势的骑兵。

    羌人骑兵胆寒,纷纷自行撤离,阵形大乱。

    若关中联军有一支人数五百的骑兵此时发起冲锋,此战足以斩首数千级。

    可惜骑兵被赵云尽数带离,面对漫山遍野逃窜的溃兵,联军只能不甘的收兵归营。

    大军得胜归营,一群愤怒的将校立即手持鲜血未干的长刀将自行溃退的成宜围在了营帐中。

    三军之中多达数百名士卒刀枪染血,围着成宜愤怒的大吼:“诛杀此僚!”

    “诛杀此僚!”

    “诛杀此僚!”

    被围在中间的成宜脸色惨白,怎么也没想到联军竟然会在敌军有骑兵之利的情况下,还能大获全胜。这导致自己的临阵溃逃显得极为突兀,引起三军愤慨。

    甚至兵败的左翼将士亦将所有责任推卸到成宜头上。全军近两万人没有一人为成宜求情,天人共愤无外如是。

    更可悲的是,成宜自己都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求饶的立场。

    在绝望中,成宜看到了在人群后方抱着胳膊看热闹的徐荣。

    这位主将一战彻底刷新了成宜对三军主帅的固有形象认知。

    在关中境内,征西将军眼皮底下,这位威名赫赫的昭义中郎将还一切正常。

    可大军沿泾河西进到凉州境内后就画风变得极为迥异,一路上大张旗鼓,悠哉游哉。

    别人抢占要地险隘,他悠哉前行。敌军截断粮道,他两眼一闭,装作无事。

    敌军杀至眼前,他也不理不睬,派出一万大军迎敌后,就在河畔安稳扎营,完全不在意胜败。

    甚至眼前营中将士已聚众哗变,他还能抱臂旁观,图一乐呵!

    这就算是栓一条狗在主将位置上,能跟他有任何区别?

    可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令成宜升起一丝希望。正常情况下,自己临阵脱逃。被斩首示众,乃是军法铁律,毋庸置疑。

    但这位昭义中郎将或许不同寻常呢?

    于是成宜连滚带爬的从众人胯下经蹿过,爬到徐荣身边,抱着徐荣的大腿哭喊道:“徐中郎,某一时糊涂,才犯此大错!求徐中郎饶某一命,从今往后,某愿唯征西将军马首是瞻,为征西将军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有暴烈的马腾军将校愤慨而出,朝趴在递上的成宜身上奋力踹去,骂道:“尔还有脸求饶。因为尔临阵溃逃,几陷吾等于万劫不复之地。不杀尔,如何正军纪,如何平军愤。”

 第四十一章神兵天降震惊世人

    关于成宜是死是活,徐荣完全不在意。

    倒不是徐荣真的玩忽职守。能在人才济济,尤其精兵悍将无数的征西将军府位居五名中郎将之一,而且是实权在握的中郎将。

    徐荣显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恰恰相反,其人无论军略兵法还是胆识气度,皆能得三军宾服。

    之所以率两万联军一路大张旗鼓的进军,却没有雷厉风行。

    是因为徐荣清楚的知道,联军成分太过复杂,尤其左冯翊诸将凑成的一万大军,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征西将军府的徒卒主力只有四千人。以四千人领一万六千指挥不畅,混乱不堪的联军去与西凉军正面决战。

    胜败全凭运气,这绝非一位良将会采用的作战部署。

    便如今日一战,胜的风险,败的莫名其妙。

    因而在战前,徐荣便将重心放在建设营寨上,立好防御,避免莫名其妙的一战全军崩溃。

    战局也如徐荣所料,左翼四千大军面对两千铁骑,完全未加抵抗便自行溃散。险些导致上万大军被敌骑席卷。

    若是与韩遂决战时发生这种情况,导致全军倾覆于凉州,将士们有没有闲心杀不杀成宜不好说,征西将军府的武将校怕是会恨不得将自己给生吞活剥了。

    上万大军战殁于凉州,自己将瞬间超越张白骑,成为征西将军府葬送士卒最多的败将。

    因为不在意这一战的胜败,徐荣对成宜死活便无太大关切。

    如今成宜慌不择路,当众宣誓日后愿为征西将军效死,徐荣便决定保其一命,笑着扶起成宜,说道:“成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