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羽微微颔首,说道:“甚好,日后吾儿便与母亲常驻于此,需好生照料母亲。”

    “嗯!父亲征战沙场,儿自当细心照料母亲,躬行孝道。”

    关羽面露欣慰笑容,又用力摸了摸关平头顶,默默转身离去。

    一刻后,关羽策马返回孟侯府。

    张瑞还在府中观赏战马,见到关羽这么快返回,笑着说道:“云长端的是铁石心肠。三名千娇百媚之佳人,尔便舍得令其独守空房?”

    关羽重重拱手,一脸严肃的说道:“君侯今日恩赐,羽来日必将报答。”

    张瑞笑意收敛,问道:“云长依旧欲离去?在长安有何不好?春风得意,尽享荣华。既举孝廉,孤可拜尔为校尉,以云长之才,无需数战便可官拜中郎将。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关羽脸色肃然,说道:“长安虽好,荣华富贵唾手可得,然某已与吾主誓以共死,愿同筚路蓝缕。”

    能享荣华却依旧选择与故主共同披荆斩棘,关羽之忠义令张瑞赞叹。

    随后关羽说道:“承蒙君侯举某为孝廉。虽自古忠孝难两全,然某不能损孝悌。因而某将留子关平于君侯治下,替父行孝,与其母胡氏一同,年年扫墓,祭祀先祖。”

    张瑞眼神一亮,自己看过关羽卷宗,其子关平生于光和元年178年如今已经十三岁,是个可以当家的小男子汉了。

    关键是关羽的妻儿都留在了河东,一旦刘备覆灭,关羽是极有可能千里相投的。

    历史上关羽之所以投靠曹操,就是因为小沛之战,极其惨烈。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

    小沛一战刘备全军覆没,甚至妻子都被曹操所俘虏。导致关羽以为刘备战死,才选择了投降。

    以关羽之骁勇,若是知晓刘备依然存活,完全可以像张飞一样突围而出。

    种种记载表明,刘备若死,关羽其实是有可能投降的。境遇一如张辽,在吕布死后尽心效力曹操。

    张瑞眼中熊熊火焰燃烧。

    自己待关羽不薄。既然刘备死讯传出后,关羽可以降曹,未尝不可以降张。

    唯一需谨慎的一点是,必须要确保能斩杀刘备。不能像曹操一样,功败垂成,所造成结果是死讯,而不是事实。

 第五十九章省后宫万人方有科学院恢弘

    八月,关中热浪散去,没能清爽几天,便又刮起了狂风。

    杜甫作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书中情景描写的还是大唐气象,在汉末,这个生产力更为低下的时代,百姓的生活其实更为艰苦。

    关中、并州,在张瑞的强力推动下,曲辕犁、钢铁农具大为普及,改种小麦之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紧追大唐水平。

    于是张瑞便趁这个稍微安宁的秋天,将目光转移到了工业生产上。

    工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差别最大的便在于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第一次工业革命正是以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始的标志。

    衣食住行,衣在首位。

    民间“布衾多年冷似铁”的情况,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为了提高纺织技术,张瑞此前数次下令科学院参与研究。

    尤其马钧,被张瑞抱以厚望,令其回归老本行,专思织绫机改进工作。

    绫是丝织业的一种,“绫罗绸缎”都是丝织品,其主要区别在于纺织时经纬线的交叠关系不同,即工艺和纺织难度略有差别。

    早在河东时,民间就将工艺改进到了三十蹑织绫机,纺织速度提升了近乎一倍。

    但织绫机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

    八月中旬,张瑞趁天气晴朗,离开长安城,在大量锦衣卫的拥簇下,抵达渭河河畔。

    科学院最新的院址就设在渭河之畔。之所以未设在山脚下,更多考虑的还是利用渭河充沛的水力,以及便利的水运。

    科学院占地数千亩,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首都大学,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规格宏大了。

    在科学院内,教习、助教、仆役、力士、以及工匠多达两万余人。

    人一多,就有商机,在科学院以东不足百米处,百姓便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集市。

    这种集市不在市坊当中,被称为草市。管理这种草市的官员叫草市尉,隶属司市监。

    周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一名小吏管理这么大的市场,当然不会任由其胡来。

    官府对此有详细的征税规定,是类似于后世天朝的集市管理。按商贩占地大小,征收摊位费。

    通常一个摊位一钱,占地面积极大者才会收两钱。

    除此之外,小商小贩交易不再征税。若是有较大的交易,需要官府公证输估,则按输估征税。

    不过集市中大多是只卖一些瓜果蔬菜,少有需要用到输估的时候。

    车架经过时,张瑞瞩目了许久,才从集市上收回目光,看向科学院。

    关中天府之国,山清水秀,科学院建造的也是充满自然风光,绿树成荫。

    正门树荫旁一块巨大的石碑上用阳雕刻着科学院的宗旨:“圣人传道,执其中、妙在惟精惟一。放则周流弥六合,卷则退藏于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静里包皇极。居仁由义,应机不费毫力。”

    在石碑下,科学院祭酒裴琚、首席执教马钧领着数名科学院管事,亦恭候许久,见到张瑞车架立即行礼,说道:“拜见君侯,恭问君侯金安。”

    张瑞走下马车,摆了摆手,说道:“孤安,且起身。”

    看着规模宏大,秀丽壮美的科学院,张瑞面露笑意。

    司马炎宫室妃嫔上万人,孙吴灭国前宫室美女五千余人。

    而自己坐拥百万之众,侍妾不过蔡琰一人,以及童养媳甄宓一人。

    正是这其中的巨大差距,为征西将军府硬生生的省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科学院来。

    张瑞踌躇满志,伸展双臂迈进大门,说道:“科学院诚乃孤最大之心血,即便今岁府库吃紧,军队战事尚有所节制,亦未曾少过科学院丝毫用度,乃有今日所见规模。裴祭酒,且为孤详述一番科学院如今详情。”

    赵云身穿锦袍护卫在张瑞身后左侧,裴琚便站到张瑞身后右侧,为张瑞详细介绍道:“科学院如今占地六千三百二十六亩,有人员两万一千七百七十八人。”

    “其中精通数算、格物、天、农学、医学之教习六百六十五人,研习助教之教习,一千三百五十四人。工匠技艺通神者,八十二人。精熟工匠三千三百二十七人,学子、力士、铁官、仆役、家眷等共一万六千三百五十人。”

    诸夏科学注重实用性,为统治者而服务,因而自古以来的四大学科分别是农学、医学、数学、天学。

    张瑞对科技进步、发明创造比较重视,所以科学院当中便有五大学科,多了格物一科。

    在裴琚的管理下,科学院既像一个庄严肃穆的研究机构,也像一个规模宏大的生产基地。

    一切的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军国重器都是从这里问世、生产。

    便如神臂弓的组装,只有科学院十数名教习知道规格,百余名工匠精熟组装流程。

    听闻裴琚之言,张瑞略感惊讶,问道:“科学院内还有学子?”

    裴琚点头,说道:“有两千余人。然说是学子不如说是学徒、门徒。各教习只传授两三名弟子,彼辈专精一道,如数算、医学。精研学问尚可,为官理政,恐不足用。”

    裴琚以为主公会失望,却不曾想张瑞竟然兴奋的抚掌,高声赞扬道:“善!凡此类精研一道之学子,科学院每月奖以钱粮。”

    这正是自己在有了科学院后,还要继续设立大学的原因。

    大学学子习五经、数算、律法、军略、农学,广泛涉,将来可出仕为官。亦可选择一面继续精研深造。

    而科学院学子则专精一面,专精学问、科研,不被官场世俗所打扰。

    研究方面,哪怕到了后世,硕士、博士也是手工业模式的个体传道授业,不成规模化。

    因而科学院如今的传授模式,几乎与后世教授带领研究生没有任何区别。

    而这些跟随教习精研的学子,少有出仕之心,为了激励彼辈有精研之心,无需为生计发愁,奖以钱财对张瑞而言,完全不会心疼。

 第六十章 机杼进步

    在裴琚的带领下,众人漫步在科学院绿茵成片的科学院内。

    入目风景各不相同。

    有学子与教习席地而坐,在树下传道授业。

    有教习领了十数人在田垄间精细照料作物。

    也有教习在河水旁组织了数百名妇人利用机械纺织布匹。

    张瑞立即停下了脚步,站在众人面前认真观察。

    正在指导的教习立即唤起众妇人,说道:“速速起身拜见君侯。”

    数百名妇人没想到眼前这位还不如自己孩子雄壮的年轻公子便是执掌数百万百姓生死的孟侯,纷纷惊讶出声,起身在机杼旁行礼,杂声说道:“拜见君侯。”

    张瑞如今气度自成,在原地负手而立,淡淡的回道:“孤安,尔等继续劳作。”

    随着命令,数百名妇人皆坐回机杼之前,以脚踏锭,转动线轮,而双手则持梭熟练的织线成布。

    数百名衣袂飘飘,长发束背的妇人整齐纺织,无数蚕丝被织成一条条洁白的布匹,大规模生产的魅力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豪迈。

    随后,张瑞莞尔一笑,果然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自己为蔡琰所束发髻,短短数月便流行于治下。而自己喜好工业化生产的魅力,纺织业的进步亦日新月异,官营纺织业极速发展,生产力迅速提升。

    仅驻足这段时间,织布便已长达数寸。仅眼前这数百名织女一天的工业生产所得,便足以收割关中诸将大量财富。

    一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造财富无数,一方只懂劫掠,无以为继。

    无需一两年,双方的底蕴差距便会天差地别。

    张瑞因为心情愉悦,在一旁认真观赏了许久,负责调度的教习便为张瑞详细解释道:“君侯,此间机杼乃是科学院采民间技术改进而成,名为三锭脚踏纺车,效率远超手摇纺车。”

    听着教习的介绍,张瑞不由便想起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所用机杼便与眼前纺车大抵相似,皆是以脚踏锭,纺织布匹。

    木兰抗击柔然,应该是慕容鲜卑所建北魏的子民,距今倒是不远。

    事实上,这倒是张瑞小觑了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

    三锭脚踏纺车在张春华《沪城岁事伤歇》里便有记载。作为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所用织机便已如同北魏织机。

    张瑞嘉奖道:“卿所行甚善,能改善机杼,官营纺织,将大增工业产出,积累诸夏财富。”

    随后一行人才缓步离去,张瑞对裴琚问道:“为何不与其多增加人手?纺织一事,不与他同。从不患产出太多,甚至愈多愈善。”

    裴琚立即回道:“非是不舍妇人薪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