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征西将军府麾下大将性格各不相同,如锦衣卫都指挥使赵云则仁义谦恭,中郎将高顺则威严清白,张辽则骁烈刚毅,段文则慷慨弘毅。若统领铁骑的是这几位中郎将,今日南阳必然会减少许多罪恶。

    但五位中郎将与内阁还是一致推选了徐荣领铁骑劫掠南阳,便是看中徐荣的铁血与冷漠。

    出身西凉军的徐荣,无疑沾染了西凉军残暴冷酷的风格,历史上徐荣大败孙坚,生擒颍川太守李旻,将其活烹。

    正是因为这种性格,在劫掠南阳时才能做的更彻底,缴获更加丰厚。

    换赵云、张辽统兵,适才必然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拓跋虎要求,因而会引起拓跋虎怨愤,与五百长槊失之交臂。

    徐荣显然做的更残酷,更淋漓尽致,满足了两名人才的要求后,立即心如铁石的望向余下铁官说道:“继续书写能工巧匠性命。与众不同者,这三具尸骸便是下场。”

    很快下一名工匠的姓名被写出,冶铁李适。

    阎柔找到李适资料,诵读道:“李适,善锻精金良铁,凭此所造长剑,十数年不腐不锈,长剑永不弯曲,能自复其形,谓为神技。”

    永不弯曲?徐荣讶异,亲手试验了一番长剑。长剑抵在铁甲上,扭曲近九十度,但卸力之后,剑刃立即反弹平直。详细打量,长剑依旧锋利笔直,形态丝毫未改。

    这简直突破了众人认知常理,因为金属具有极强的塑形性,一把剑如果被砸弯曲,必须要回炉精细锻打,才能恢复笔直。

    就像钢筋,如果强力将钢筋两端拧到一处,变成一个圆形,钢筋绝不会瞬间反弹,变成一条笔直的长棍。

    而眼前长剑确实做到了永不弯曲。

    徐荣惊叹不已,立即派人将其找出,妥善护卫。

    随后一众铁官又陆续写出十余个姓名。

    锻甲徐玮,擅长锻造甲片,一日所造甲片,足供数十人串联,将其制为铠甲。

    善农李鲍,擅长制作农具,所作锄头、镰刀坚固耐用,百姓数年无需修缮。

    力士张重十,擅长抡锤,每次锤炼,力度相同,有其抡锤,锻造速度可增数倍。

    这些人看起来不像奇人异士,其技艺也朴实无华,但却都是能切实提高产能的实用技艺。是征西将军府最欢迎的一类人才。

    在天亮之前,徐荣又从一众铁官手中逼问出三百余名能供巧匠的姓名。

    其中或擅长锻刀造剑,或能制强弓硬弩,或能打造各种攻防器械、井栏冲车床弩,亦有人会制作马槊、斧钺等各种利器,不一而足。

    可谓是将南阳巧匠中的精英一网打尽。

    此外铁官作坊内,铁骑还缴获了两千余套铁甲,五千余强弓,二十余万羽箭,极大的充实了铁骑的武备。

    下半夜数百名将士驱散了余下的铁官徒,将宛城铁官工坊付之一炬,数百处同时点燃,大火很快便蔓延的无法收拾,火光映红了整个天际,黑夜亮如白昼。

    天亮之后,徐荣下令阎柔率一千铁骑护卫数百名工匠远离战场。

    然后剩下的五千余人便开始展开攻城,铁官营地内缴获的云梯、井栏正好派上用场。

    关西铁骑以骑射为掩护,两千余人披覆铁甲下马步战,开始填平护城河。

    看着旌旗招展,甲光曜日的大军,以及无数排开的精良攻城器械,城中文武,一日数惊。

    自视甚高,不愿沦为阶下囚的名门子弟袁术,彻底抛弃了颜面,一日六七批的派出信使,向属下发出召集令,命令各处大军星夜回援宛城。

    武关下的张勋、鲁阳的孙坚、樊城的乐就,皆收到了袁术严令,命各处大军不计一切代价,立即返回宛城。

    武关前南阳军大营中,几位南阳大将对着书信皆是绝望不已。

    纪灵性格冲动,大骂道:“这军令岂不是让吾等去送死?乃翁干尔老母!这是哪个竖子所发军令?”

    陈简脸色阴沉,大概已经猜到发令者正是后将军袁术本人,但却并未出言制止,实在是这道军令太过愚蠢。

    难道武关中的征西大军全是土鸡瓦狗吗?岂会坐视三万大军仓皇后撤,而不理不睬。

    事实上,所有人都能预料到,众人一旦仓皇撤离大营,数万关西大军会立即趁势掩杀,一场大败已不可避免。

    作为主将的张勋,深感绝望。

    与征西将军府一战,因为主公的胡乱指挥,南阳大军甚至未曾正面接敌,便已尽落下风。

    先是不顾军事部署,强令大军由防守转为进攻,数日之内便折损了桥蕤所部万人。

    自己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率众抵达武关城下。

    然而关西大军避而不战,为遵循主公军令,南阳大军不得不亲冒矢石,猛攻天下雄关武关。

    士卒死伤无数,全军士气低落。

    然而还未等众人做好部署,主公又蛮横的下令全军不顾一切从武关城下撤离。

    这种情况下匆忙撤离,那与要求众人赴死有何区别?

    张勋深深叹息一声,问道:“如今之计,诸位可有何对策?”

    雷薄怒骂道:“能若何?只能趁夜逃离,祈求关西铁骑放下屠刀,饶吾等一命!”

    纪灵暴躁的踢翻桌案,吼道:“深夜逃窜,军心不定,敌军只需派数百人于四面擂鼓呐喊,我三万大军便将不战而溃!”

    。

 第八十九章陈简投降南阳军崩溃

    面对纪灵的暴跳如雷,雷薄烦躁不已,大吼道:“难道某不知晓?军情如此,能奈若何?若是白日撤退,关西铁骑甚至无需呐喊,只在一旁虎视眈眈,吾等便将被冻死于冰天雪地当中!”

    “干他老母!这奇蠢无比之军令!”纪灵怒吼。

    此时此刻,众人已无心关注纪灵是否恶意侮辱主公。

    能成功活着逃离武关,再思考其他事情吧。

    撤离之艰难,除了因为自家主公的胡乱指挥外,还与征西将军府强悍无比的铁骑息息相关。

    关西铁骑,肆意游荡于南阳大营周围,密切监视着南阳大军的一举一动。数万大军行动,规模浩大,想逃过关西斥候侦察,绝无丝毫可能。

    最终还是张勋发扬大将之风,部署了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案。

    说道:“若欲三万大军神不知鬼不觉撤离武关,乃是异想天开。必须壮士断腕,以顾全大局。明日某将派遣全部铁骑,外出绞杀征西将军府骑兵斥候,以封锁敌军眼线。”

    “而后,需有人率部殿后,猛攻武关以吸引敌军注意,以免敌军发现我军正在陆续撤离。”

    “诸君,何人愿引军殿后?”

    纪灵、陈简、雷薄三人同时沉默,此时此刻留下殿后,无疑是九死一生。

    以征西将军府大军之战力,数万人发起猛攻,南阳军绝对抵挡不住。

    桥蕤所部万人的覆灭,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论骁勇善战,荆州士卒确实不如关西雄师。

    张勋目光在三将中间巡视许久,纪灵与雷薄皆暴跳如雷,唯有陈简一直脸色阴沉,默然不语,有良将之风。

    张勋便起身走到陈简面前,躬身一拜,说道:“非将军无以安时局,请君率部作为殿军,如何?”

    陈简脸色阴郁,说道:“以五千弱旅而当关西数万雄师,某亦不敢断言能做到全军败而不溃,退而不乱。”

    雷薄与陈简关系密切,立即插嘴说道:“军情危急至此,又非吾等之过错!能迷惑敌军诚善,若事有不顺,便及时抽身而退!何人有颜面埋怨?”

    这等于是直言劝陈简若军情紧急,便弃军而逃。

    若是平日里,张勋绝不会容忍这等扰乱军心之言。

    但南阳大军如今被自家主公指挥的一片混乱,陷入险境,还谈何士气。

    因而张勋只当并未听懂雷薄之言,充耳不闻。

    但张勋显然看错了陈简。所谓吠犬不咬人,疯狂叫嚣者,往往只是徒有其表。真正能做出凶狠决断的,往往是陈简这种沉默阴郁之人。

    历史上陈简便未曾对袁术忠贞不二,曾主动背叛袁术落草于潜山。

    建安四年(199年),袁术为曹操所击败,想要往潜山投靠旧部陈简,却为陈简所拒。

    袁术败死后,陈简与雷绪、梅乾等人聚众数万在江淮一带掳掠。建安十四年(209年),陈简、梅成再次以氐六县反叛曹操。曹操便派于禁、臧霸等讨伐梅成,派张辽督张郃、牛盖等讨伐陈简。

    这种沉默、阴狠之人,才会真正做出叛乱的决定。

    在陈简担任殿军后,张勋又详细规划了各路大军的撤离路线。纪灵所部伤亡惨重,为前军,率先离去。张勋所部主力一万五千人随后为中军,雷薄五千人最后离营,为后军。

    次日拂晓,雄壮的鼓声便响彻云霄。

    营中伙夫为雷薄所部五千人准备了丰盛的肉食与美酒。

    五千士卒饱食之后,便开赴向武关之下,开始猛攻武关城防。

    张勋所部三千铁骑尽出,游弋于大营附近三十里处,绞杀一切潜藏的征西将军府斥候。

    当武关处响起了沸反盈天的喊杀声后,南阳军大营中的将士亦开始依次列队离开。

    近三万大军抛弃了一切辎重物资,仅携带三日粮草,便轻兵兼道以出,急速向东方离去,开赴宛城。

    但南阳大军刚刚离开大营不足十里,便发现一道道狼烟在大军周围飘起。

    冲天的狼烟,令张勋如坠冰窟。

    这必然是潜伏在大营附近的关西斥候所发出的警讯。

    只是敌军为何会在南阳军大营附近设置狼烟?莫非早已料到己方会仓皇撤退?那陈简所部攻城围困,阻拦敌军斥候返回武关还有何意义?

    森寒笼罩了张勋全身,立即对传令兵大吼道:“传令全军,疾速离去。趁陈简所部仍在奋战,全军远离武关,开赴析县驻扎!”

    当一道道乌黑的狼烟飘荡于蔚蓝的天空。

    此醒目景象很快便引起武关守军的一阵欢呼。

    段文兴奋的冲到武关关墙上,对三军将士大吼道:“二三子,敌军一切部署,果如我军庙算所料,其败亡在即!即刻出关追杀敌军!敌营中美酒、美食,今日尽皆归吾等所有矣!”

    顿时武关内鼓声如雷,南阳大军苦攻多日未曾打开的关门,如今洞开到底。

    无数黑袍玄甲的精锐士卒,列阵严整,长矛如林,高举旌旗,从门洞中步履整齐的跑步而出。

    无数面旌旗连绵不绝,一队队甲士鱼贯而出,大军声势浩大,战意高昂。

    这种雄师劲旅完全不是五千孤军所能抗拒的。因而陈简很果断的下令,全军投降,不得顽抗。

    四千余大军密密麻麻的跪伏在武关之下,道路两旁。

    旌旗被卷起仍在士卒膝盖旁污秽的泥地当中,长刀皆被双手举过头顶,四千余人,无一人敢抬头仰视队列严整跑步经过的大军。

    视线中只有无数只雄厚沉稳的脚步,以及无数精光曜日的甲胄。

    作为陈简的至交好友,雷薄完全未曾想过陈简会毫不抵抗便率全军向武关投降。

    因而当关西铁骑疾速追杀而至时,雷薄所部完全未曾防备。

    铁骑毫无阻碍,势如狂澜一般冲进雷薄军中。

    五千人措不及防,被一战击溃,阵斩千余人,雷薄当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