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区百年人口十不余一,数十万百姓不可能全死于战乱,必然有大量官府统计不到之百姓,仍于上郡苦苦挣扎求生。”

    “只需某能抵达上郡,高举官府大旗,必能汇聚渴求安定之民,恢复统治,进行屯田,发展生产,兴修学校。使上郡再复诸夏服装之美、礼仪之大,成为君侯治下精华之地。”

    张瑞对着地图审视片刻,在上郡招徕难民,恢复生产,还有一个重大利好。那就是会吸引左冯翊大量难民。

    有京兆尹在左冯翊南方,上郡在左冯翊北方,会加速左冯翊百姓更快的流往征西将军府治下。

    在内政方面,李严所说没有什么问题。若仅是如此,张瑞随便任命一位贤才担任上郡太守,都能轻易收复上郡。

    但事实却是,数月以来,征西将军府一直未向上郡派遣官员。

    这当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防御上郡的成本太高。

    整个征西将军府的内政精力大部分放到了西河郡,为了安置十万户灾民,每月往西河运送的粮草高达数十万石,征发了数万徭役。

    如果再派两万铁骑到上郡驻扎,又要征发大量徭役。

    西河、上郡两郡的统治就会极大影响征西将军府的内政。大量百姓不能从事生产,浪费在徭役输送粮草的路上。

    那开发新郡国的成本就极大超过了所获利益。一项善政也会变成恶政。

    之前征西将军府能勉力支撑西河郡的开发,是因为旱灾导致大量难民流往关中,征发徭役可以以工代赈,救济灾民。

    但随着十月冬麦的开垦,已经有大量难民被安顿。难民的减少,导致长安城建设都减缓了速度。

    这个冬天,征西将军府的战略规划是休养生息,派兵往上郡的确不在本年度的计划当中。

    因而张瑞问道:“羌胡劫掠尔欲如何应对?”

    “上郡既定,某欲令百姓保甲自守。凡各村落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五户成一保设保长,五保为一团,设团练。五团为一都,设都伯。皆配弓箭,农闲时集合弓手,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乡兵?”张瑞总结道。

    李严恭敬的拱手,说道:“乡兵无需任何开销,平时亦不集结,皆居于村落当中。仅羌胡来犯,方征召迎敌。若羌胡劫掠,某为君侯吞之。若羌胡大举入侵,某为君侯拒之。”

    。

 第一百二十四章高顺拜将

    李严的眼光与规划都极为精准。作为郡守,他只要能防范住羌胡小规模的袭扰就已足够,若能进一步击败敌军,将俘虏安顿,则已可以算作政绩斐然。

    羌人汇聚了数万人进入上郡,征西将军府绝不会强求李严将其击退。

    难得羌人汇聚了大量人员,从四面八方的偏远山地走出来,聚集于上郡境内。征西将军府会立即抓住机遇,派出数万铁骑,将其尽灭于境内。

    这个时代,诸夏与胡虏的战争,困难从来不是正面打不赢。而是路途太远,敌军不肯迎战。

    段颎为了击败东羌,不得不带十五日粮草,远离汉地数千里,从彭阳直往高平,漫长的远征、岌岌可危的后勤补给,是考验大军的最重要难题。

    但只要正面短兵相接,先零诸种迎战于逢义山。哪怕段颎所部诸夏大军只有一万余人,依旧能轻松大败羌人大军,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

    张瑞转身看向李严,说道:“若尔能单人独骑收复上郡,孤何吝破格提升尔为太守?”

    “来人,取飞鱼服,及上郡太守的银印青绶来!”

    并州九郡,除了云中太守作为虚职被授予黑山校尉杨凤之外。每方银印都代表着极高的权威。

    雁门太守裴绍、上党太守郭缊、西河太守崔州平,无一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此外太原太守之位为荀彧而空悬。余下定襄、五原、朔方三郡,则与上郡一样还未收复,境内胡虏流窜,百姓十不余一。

    张瑞亲手从侍卫手中捧起银印,郑重的递交于这位“自季汉以来,鲜有后者”的贤士,说道:“两千石不轻授于人。望尔能不负孤所托,早日尽取上郡之地。”

    李严双手托住银印,躬身回答道:“一日不取上郡,某一日不还关中。一年不取上郡,请君侯斩吾首级!”

    “善!且入座。”

    李严正色答道:“上郡百姓尤未得安宁,某不敢稍有懈怠。请即刻北渡渭河,为君侯平定上郡全境。”

    “可!”张瑞面色肃穆的赞叹。设使官员皆如此干练积极,则天下何愁不定?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李严却毫不在意,大步踏入风雪之中,单人独骑离开了长安,一路向北,径直奔向了毫无根基的上郡。

    李严的插曲结束后,众文武又将兴致转回到庆功宴上。

    南阳之战确实是征西将军府成军以来收获最大一战。

    不但收获了无数的财富,还收获了大量的人才。

    而且不仅壮大了征西将军府势力,同时也削弱了周围诸侯,减轻了征西将军府的防务压力。

    贾诩负责战后局势总结,对张瑞说道:“如今武关之前再无任何阻碍。商队可自由通行南阳,荆州商队、南阳商队皆踊跃往关中赶赴。及大军返回关中时,武关之前车水马龙,行人不绝于路。”

    “善!”张瑞笑着赞叹,随后问道:“如今袁术、刘表战局如何?”

    “刘表大军已攻克新野,正向南阳东南攻伐,欲尽取新野以南各县,使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三郡连城一片。”

    “袁术大军新败于我军,不敢南下迎敌,故龟缩于宛城,厉兵秣马。”

    张瑞眉头微皱,荆州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很快就能占稳南阳南方郡县。到时袁术绝不是刘表的对手。这对征西将军府而言,并不是一个良好形势。

    贾诩倒是乐见如此,说道:“袁术处于弱势,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袁术之才,若优势巨大,难免会疏忽大意,导致大败。但其身处弱势,谨守郡县,纵有小败,而无大祸。层层固守,反倒能坚持时间更久。”

    倒是也有道理。袁术打优势的进攻战就没怎么赢过,出征豫州,导致大意丢了南阳,出征徐州,导致兵败折将。反倒是称帝后,被四方群雄围攻,身处劣势。在曹操、吕布、孙策等人的联合进攻下,还坚持了数年。

    吕布都已经身死白门楼,袁术还在淮南苟活,直到被刘备堵截了北上投奔袁谭之路,才吐血而死。

    庆功宴结束五日后,兵部考功司核算军功完成。

    高顺因功正式升任裨将军。

    偏将军、裨将军都是杂号将军,是杂号将军中最低一级的名号。

    通常以偏将军为尊,位列鹰扬将军、奋武将军等军职之下。

    但即便如此,裨将军与中郎将亦有了天地之差。

    裨将军品质再低,也是封侯拜将中的将拜将一列,乃诸夏最高的荣誉之一。

    汉室与后世不同,将军并不常设。在汉末官职泛滥之前,中郎将通常就是普通军人能达到的极致了。

    皇甫嵩统领大汉最精锐的禁军,三河五校去平定黄巾之乱,汉室给的官职也不过是中郎将而已。

    吕布诛杀了丁原,带领全部并州军投靠董卓,所封也只是中郎将。

    作为征西将军府治下最忠诚、资历最老的军人,高顺升任裨将军,实至名归。

    同时这也给了其他将校极大的激励。主公慷慨大方,只要忠勇奋战,封侯拜将皆指日可期,绝不会吝啬区区将军之位。

    在册封将军这方面,最大方的无疑是刘备。

    同为重号将军,左将军刘备也可以封各种杂号将军。

    赤壁之战后,刘备封了关羽为荡寇将军,领襄阳太守,张飞为征虏将军,领宜都太守。

    其地位仅比刘备稍低一级。

    而赵云则被封为了牙门将军,一个刘备首创的杂号将军,不知所谓。直到桂阳之战后,赵云才被封为了偏将军。

    可以说高顺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赵云在刘备帐下十数年的升迁路程。

    高顺之下,另外两名中郎将徐荣、段文则只能算是从高顺击袁术于南阳,论功还不能升迁。

    自中郎将以下,军功更加均匀,并未出现以少击众,上阵上获得情况,所以军兵皆各自积累军功。

    除了军功外,此战共发放勋田七千三百亩。相较于征西将军府治下的近七千万亩良田,所占仅万分之一,也足见勋田之珍贵难得。

    。

 第一百二十五章胡姬与朝贡

    南阳的事情结束后,征西将军府众人立即将目光转向了北疆。

    年末前,这应该是征西将军府最后一次召开大规模的廷议,因而有资格议事的人员全部到齐。

    从内阁辅臣,五部中郎,五部给事中,到工信司少尹杜畿,典厩令常林,副都御史傅巽,以及军队中的五位高级将领,全部出席。

    在讨论北疆战事之前,民部中郎司马芝先开口,说道:“在雁门郡开设之互市,已初见成效。”

    “自开设已来,乌桓、鲜卑、匈奴皆不绝于路。其中最盛时,有乌桓大人将三千余骑,驱牛马七万余口前往互市。”

    “另有乌桓大人交付诸汉民在乌桓者五百余家,民部已将其安置于雁门境内。”

    “鲜卑亦遣汉民千余家居雁门。”

    “自开互市以来,蛮夷遣还汉民近万人。”

    这也算是互市的另一个益处了。只要中原强盛,又肯开互市。胡族为了表示友好与忠诚,一般都会遣还一部分境内的汉民。

    即便是一向桀骜不驯,控弦十余万骑,为害魏国边境的轲比能,在早期也是向曹魏臣服,积极参与互市,派骑兵帮助曹操平定关中,更遣送遣魏人千余家,使居上谷郡。

    西河郡平定时,在匈奴境内统计出汉人两万余。

    在云中、朔方、五原、塞外等鲜卑、乌桓境内,汉民数量只会更多。

    随着互市的稳定,鲜卑、乌桓两族会逐年交付更多的汉民,遣回关内定居。

    “胡族如此踊跃,牛马七万余口,我中原商品足以置换否?”

    工信司少尹杜畿开口,回道:“我部官员曾于互市内考察商队数量及频率,已发放三十七份牌照,允许行商运送货物往返互市。互市土堡内,设有商铺一百二十二座,足以满足交易需求。”

    “商铺上百座?”张瑞好奇的问道:“主要卖何货物?”

    “中原售以茶、盐、糖、蜜、酱、醋、竹、玉石、药材、姜、桂、玳瑁、珠玑、香料、陶器、瓷器、漆器、麻布、丝绸等。”

    “胡虏则售以毛皮、筋角、马匹、牛羊、胡姬等。”

    “胡姬?”张瑞立即察觉到其中貌似出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杜畿解释道:“容貌俏丽之胡姬,极受豪商喜爱。故胡虏经常往返西域抓捕胡姬,以售卖于官市。”

    当中原衰落,西域诸国的生活也会随着恶化,没有了宗主国维持公正和平。西域小国必然会遭受游牧铁骑的频繁袭扰。

    这也是为什么曹魏刚打通凉州,大军还未进入河西走廊,远在西域的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家就纷纷派遣使节进入洛阳,表示对曹魏政权的臣服。

    一个强盛的中原政权,是整个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