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张瑞不会因为一名官员的政治理想不同,就将其驱逐。裴潜自效力以来恪尽职守,不曾有任何懈怠,其所愿也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能包容兼并,才是一个势力壮大的重要气质。

    思考了片刻,张瑞坚定回复道:“如此大张旗鼓,恐有扰民之忧。如今天下未定,暂不宜如此张扬。”

    暂时不宜,算是给裴潜以及士大夫阶层的安抚。

    在这个夭折率极高的年代,作为一方主君,生育更多子女,保证势力后继有人,就是对势力最大的贡献。

    所以张瑞将来必定不止于一妻一妾,必然会娶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的女子,以稳固人心。

    听闻张瑞之言,裴潜不再坚持,算是选择了附议。

    见再没人反对,张瑾笑容满面的说道:“婚嫁迎娶乃是喜事,宜早不宜迟。早日为张氏诞下后人,亦好令老主公含笑九泉。”

    “依某看,应当立即选一名德高望重之人作为媒人,登门纳采。”

    贾诩赞同,说道:“录事参军赵丰曾为狼孟县县令甄揾故吏,担任狼孟县主簿一职。可请甄揾出面说媒。”

    审配亦起身,拱手说道:“若君侯不以某为鄙,某愿与甄县令一同前往赵府提亲。”

    “可!”

    。

 第一百三十一章南方传喜讯(求月票)

    征西将军府的所有命令与文书都是从记室参军处下发,而赵丰正是在记室参军部下出任文吏,担任录事参军。

    所以,政令还未发出,甄揾尚且不知道自己要上门提亲时。被提亲的赵府已经知晓了提亲的全部内容。

    一众同僚的贺喜声,让赵丰从震撼中清醒过来。

    两年前,甄揾信誓旦旦保证“封侯拜将”之言犹在耳边。如今自家妹子,就已经可以嫁入侯府了?

    若是两年前,在真定县一个偏远村落里,有人跟赵丰说,汝家妹子,贵不可言,两年后会有万户侯上门提亲。赵丰只会当一句荒谬之言。

    作为最底层的农户,赵丰能帮赵虞找到一个有地有牛、家境殷实的老实夫家,就已经十分满足,若能嫁入豪强家,更是攀上枝头。曾经暗慕赵虞的屠户之子,才是两年前与赵虞般配的良人。毕竟如张飞这种屠户豪强之家,家境殷富,还真不一定愿意娶平民之女。

    可是仅仅之用两年时间,曾经一介白身的赵氏,就已经能与万户侯联姻!

    这种提升速度,当真是如梦似幻。

    每每想到如今赵府的富庶繁华,赵丰都感觉是自己在大梦一场。

    因为这一切来的太不真实,当初甄揾携带厚礼抵达真定就极不合理,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天降贵人。从那开始,赵府的升迁之路,就一直莫名其妙。

    先是自己莫名其妙从最底层县吏,一跃而至最顶层权力中枢。后是自己弟弟赵云,从一名武将,骤然提升为亲兵统领,担任最具权威的监察高官。

    一切都极为不合理,像极了梦境中的虚幻。

    可偏偏有一种情况能解释一切。那就是君侯很早之前就属意自家妹子小虞。

    莫非君侯早有安排,提亲之事并不是突发奇想?

    怀疑中,赵丰便向记室参军请了个予告假。

    想到这个予告假,赵丰更坚信了自己的想法。

    所谓予告,乃是告假的一种,考课为最者,会给予官员一份休假。告假的另一种为赐告,汉制,请假三个月免官,经赐告者可延长假期而不免官。

    自己一介文吏,对军事完全不通,却连续两年被记室参军考核评价为最,明年必定会升迁。

    如今看来,这其中显然有一些特殊原因。

    见到青天白日,赵丰回到家中,赵氏惊讶不已,问道:“良人怎会忽然还家?不是说考核为最,升迁在即,要恪尽职守,给吏部留下良好印象?”

    赵丰犹豫了一下,问道:“小虞在何处?”

    “在闺房读书。良人问小虞为何?”

    赵丰张了张嘴,思考了许久,问道:“汝可曾跟小虞谈过婚嫁之事?”

    说到这里,赵氏叹了口气,回道:“今年有数位媒人上门。但每当予同小虞谈起,小虞便黯然不语,予已不敢与其再谈。”

    赵丰却开怀大笑起来,看来自己猜测没错。

    赵氏面露不满,自家妹子婚嫁已成难题,自己夫君有何可笑?

    “夫人且去将小虞唤出,某有事与其商谈。”赵丰大笑着说道。

    “莫非有人向良人说媒?良人可不要同小虞乱讲,不然小虞又要黯然许久。”

    赵丰大笑着摇头,说道:“不可说,不可说。”

    赵氏疑惑不已,问道:“什么叫不可说?夫妻之间有何不可说?”

    “政令虽经吾手,然政令抵达赵府之前,某如何能与他人谈之?”

    虽然拗口,但赵氏还是听明白了,自家良人在征西将军府自己给自己写了一封书信,但需要其他人送到赵府。在信件抵达赵府之前,提前泄露信件内容,乃是渎职泄密。

    已经走出了数十步,赵氏蓦然回首,激动的全身颤抖,惊喜不已的问道:“良人,莫非……?”

    赵丰连忙抬手制止,说道:“夫人慎言!”

    赵氏慌忙不迭的点头,一路急促的走到赵虞闺房,不容赵虞询问,便拉着她的素手,将她带到了前堂。

    赵虞与蔡琰气质截然不同。

    蔡琰因为跟随父亲颠沛流离,又遇人不淑,所以性格清冷,淡若幽兰。

    而赵虞则自幼倍受两位兄长宠爱,所以明眸善睐,巧笑嫣然。

    见到自家大哥,立即笑容洋溢的行礼,问道:“兄长怎会忽然回府?”

    兄妹三人父母早亡,所以赵丰可以说是长兄如父,一直将自家妹妹当女儿一样呵护。

    看着自家妹妹如今亭亭玉立,不知不觉间已同自己等高,不由感慨万千,竟然有几分不舍,眼角红润,回道:“并无什么大事。就是忽然想起小虞已到婚嫁之龄,可有钟意郎君?”

    赵虞瞬间羞红了脸,连忙拿书挡在自己面前。

    赵氏拉着赵虞的手,笑着说道:“小虞莫要羞涩,嫁娶乃是正常之事。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他豪门子弟,大家闺秀之间亦会互相结识,甚至鸿雁传书,互赠香囊、玉佩。小虞这媒妁之言,三书六礼,乃是明媒正娶,有何不敢面对?”

    赵丰附和道:“为兄就是想问问,小虞对孟侯如何看待?”

    赵虞将书籍一点一点从面前下移,最终只露出一双美眸看向前方,入眼是身体前倾、关切不已的兄长及大嫂,正满面笑容的注视着自己。

    于是赵虞立即猜到了其中深意,美眸弯弯,低声说道:“长兄如父,长嫂汝母,小虞听兄嫂安排。”

    “哈哈!善!”

    “善!”

    风花雪月的事情总是令人愉悦,张瑞以为这个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就会在平淡与柔情中结束时。

    来自南方的使节队伍,却给张瑞带来了一份巨大,不,是天大的惊喜,无数欢呼声响彻整个征西将军府。

    甚至影响到了今年、明年两年度的军事规划。

    使节抵达的当日,一名名休假的军官便被紧急征召,数万全副武装的大军再次被集结。

    大军雷厉风行,数万人只带了十五日粮草,便紧急开赴出长安,一份丰厚到足以改变天下局势的大礼,等待着征西将军府前去接收。

    。

 第一百三十二章盛大献礼

    征西将军府两万五千大军一路疾驰南下时,整个长安也在张灯结彩。

    一排排角楼望台的飞檐都挂上了喜庆的灯笼,主干路朱雀大街上也系上了艳红色彩锦。

    这喜庆非凡的一幕,让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有大事发生。

    在大军离去的次日。

    天刚蒙蒙亮,一队队甲胄明亮的士卒便跑步进入朱雀大街,整齐的脚步声如雷轰鸣。

    无数百姓被惊醒,纷纷穿上衣袍出门打探,家有阁楼的则登上二楼推开窗户向外打量。

    只见旭日还未露头,刚在天边出现一缕晨曦,而各坊坊门已经早早打开。

    在坊外的朱雀大街上,已经整齐列队有两排威严雄壮的士卒。

    所有士卒皆一手扶矛,一手扶旌旗,跨立在朱雀大街两侧。

    清扫长街的杂役一队队出动,很快便将长街清扫的干干净净。

    当旭日升起,长街上整洁而清净,只剩下威严肃立的士卒,与随风招展的彩锦。

    一声悠扬的钟鸣自长安城内传出,隆重而盛大的礼乐同时在长安城内外响起。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诸夏文化自古以来便非常重视礼乐,逢隆重场合必然奏乐以壮耳威心。

    如今在长安这威严隆重的场合,磅礴礼乐演奏的正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文王之什,共有十篇,全是歌颂国君英明神武,文功武德的壮丽篇章。

    随着壮丽乐章的传扬,百姓们立即知道这是有喜事发生,再不惧怕一排排盔甲明亮的士卒,纷纷涌上街头,站在士卒队列之后探头围观。

    百姓们并未等待太久,三百名身穿玄黑色云锦平金飞鱼服的锦衣卫便从南门而入,列队为先导踏上朱雀大街。

    在锦衣卫之后是上百名高举旌旗的甲士,以及两百余名演奏盛乐的侍从。

    随后今日主角隆重登场,为首的文臣手捧托盘,托盘上的银印青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文臣身后一左一右分别跟随一文一武,文臣托着堆成一座小山的案牍,武将则托着一柄长剑。

    见此情景,百姓们欢呼雀跃,这必然是有郡县向长安归附了。

    如今已经有人携整个郡国向征西将军府投效,难怪礼仪如此隆重。

    这意味着,征西将军府不再仅仅是百姓、贤士心目中的强盛势力,更是各方诸侯眼中能山河一统的众望所归。

    这将使征西将军府威望更上一层,大量郡县将望风而降,无数豪杰将云集景从。

    队伍一直走到朱雀大街尽头的朱雀门前。

    朱雀门后方是宫殿区,尚未建设,但雄伟的城墙已经隔开了长安城内外。

    在高大威严的朱雀门门楼上,张瑞身穿墨缎平金绣蟒袍负手而立,威严的注视着城门下锦衣卫先导队伍向左右分散排列。

    然后三名使节手捧托盘从锦衣卫留下的宽敞平台上向前,屈膝跪在朱雀门前,高举托盘,大声喊道:“汉中郡主簿赵嵩,恭谨以事,敬县汉中一郡九县于孟侯。”

    “汉中郡八万七千三百四十四户,四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一口,尽愿听从并州牧政令。”

    “汉中郡五千三百将士,皆愿尊奉征西将军军令!”

    张瑞上前一步,面对数以千计的军兵文武,扬声说道:“汉中太守苏固,养民力、谨邦赋,因地之利,任土作贡、自献封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