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徽立即答道:“河间献王刘德曾向民间高价征书,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即请人精抄一份,将正本留藏,抄本归还原主,于是四方人士纷纷献书。”
“献王所得多为古文先秦旧书,最终致使献王藏书与皇家藏书数量相差无几。”
“雍台阁亦可因循此例,高价征书。然吾等仅精抄其书即可,真品原物奉还。可省大量钱财。”
张瑞赞同的点头,雍台阁里的书是用来给人阅读学习的,不需要保留大量高价值的古迹真品。保存古迹,应该是博物馆的工作。
便回道:“可,稍后孤将令民部中郎与学宫商议增加财政度支。”
“拜谢君侯。”
雍台阁中很多书籍都是只需要保存几份,不要断绝即可。用不到大规模印刷,为此大费周章的雕刻一张印版还不如手抄省力。
张瑞不得不考虑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技术也很简单,雕刻一个个汉字,然后像拼积木一样将其拼成一页。
只是材质具体用什么,还有待考察。张瑞打算一会儿返回长安时,顺路去科学院看看,跟裴琚聊聊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同时看看科学院有没有什么重大发明值得关注的东西。
张瑞思考间,司马徽继续建议道:“自光武中兴,笃好文雅,明、章继轨,尤重经术,四方鸿生巨儒,负帙自远而至者,不可胜算,石室、兰台,弥以充积。”
“除皇室藏书外,这天下藏书最多者便是名士大儒,君侯可考虑发布政令,昭示四方,允许大儒参与校阅书籍。必有名士驾牛车,载万书,远赴千里而来。”
张瑞不禁莞尔,那自己恐怕要提前发明创造出,汗牛充栋这个成语了。
不过这个提议倒是的确值得考虑,孔子出行时就会在牛车上装满书简,一边赶路一边读书。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距离当今已经八百年左右,快有近千年的历史。文明进步了近千年,当今大儒的藏书肯定远远多于孔子时代。
张瑞确定的是,自己老丈人蔡邕就有上万卷藏书,仅是赠给王粲就赠送了六千多卷。老丈人漂泊流亡了大半辈子,还能有这么多藏书,那些扎根在一方的名士、大儒,书籍只会更多。
唯一令张瑞迟疑的是,这么多大儒过来,别把自己的雍台变成了儒家的大本营。到时候,其他诸子百家的书全被废弃,然后摆上儒家的各种经典。
知晓张瑞的忧虑,司马徽笑着说道:“君侯过虑矣,雍台阁有馆室数十间,儒学经典与其他百家书籍并不处于一室。”
馆室数十间?
张瑞颇有兴致,说道:“一同过去看看。”
当走到雍台阁,张瑞才发现这名为雍台阁的藏书馆,其实是一大片宫殿区。
数十座壮丽雄伟的建筑连接成片,走廊、望台、角楼、馆阁错落有致。
张瑞步入其中一间,发现高大宽敞的书架上,藏书还寥寥无几,大部分书架还空空荡荡。
司马徽说道:“工部言每次加盖费用都将提升多倍。一步到位,修建齐全,虽然有所空置,但修建成本亦远低于一次次加盖。故书架多有空闲。”
工部显然是想趁着长安城中还有大量免费劳力,建筑材料丰富,规模化下各项成本都较为低廉时,一次解决了长安学宫数十年的建设需求。
不然将来一次次从各地召集徭役,采购物资,保护学宫已有建筑等,耗费财政更大。
这是合理的统筹规划,张瑞并未呵责浪费。
随后走到书架前浏览了一下藏书,此处房间内是张瑞最在意的数算,有藏书数千册。
想要塞满这个馆阁,至少还需要十数万册。
张瑞好奇的问道:“数算学院如今有博士几人?数算能有十数万册图书?”
“有徐岳、杨伟、李林等五位数算博士。算经一事,并无儒家一般权威之言,各家皆不同见解,浩繁复杂,仅《许商算术》便有二十六卷、《杜忠算术》有十六卷,《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全套在列,更有《七略》等亦包含术数略。”
“据某所知徐岳亦著有《数术记遗》、《算经要用》。正是由于如此多之数算学者,各尽其力,数算一道,才有所发展。不似儒家,至今已有八百年,还在在研究孔子微言大义。”
张瑞内心忍不住给司马徽点了个赞,这个吐槽满分。八百年啊,孔子说的话就算是金玉良言,也该研究完了吧。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么多数算家,写出一本一本的著作,放在这里供人观览,才有交流进步的可能。
众人通过交流,其中正确的内容,将会推动文明向前进步。错误的内容,也将被大家所知晓,避开雷区,省的他人及后人继续犯错。
文明就是在这种方式下,一点点的向前进步。
张瑞作为穿越者,可以发明些许后世科技,但那只是昙花一现。
这种扎扎实实的文明进步,才是整个文明辉煌的基石。
。
第五章医学院、医学馆及张仲景
文明与种田类似,都是从无到有,一点点积累。
攀科技是文明的体现,但这些学者与学术研究才是文明的基础与底蕴。
整个文明没有深厚的底蕴,即便张瑞清楚的知道火枪原理,也造不出火枪来。
因为以当今科技,就造不出一体成型的钢管,更不提雕琢火枪里面的纹路。
张瑞也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火药配方,先不提这种配方的火药粉威力比烟花粉大多少。但谁为张瑞以及科学院的人解释一下什么叫硝酸钾。
天师道的人现在还在抓鬼,太平道的人还在烧符纸,道士们连炼丹的技能都没点出来,就要他们点火药技能,跨越实在太大了。
灌钢法能够成熟,是因为在汉末就已经开始运用这种技术,后世只是将其改进成熟。
宿铁刀也是因为两粹法极为简单,动物尿液与动物油脂分别冷淬。
明光铠更是工匠们本来就会制作,张瑞只负责为军队选定了铠甲样式。
张瑞一介文科穿越者,一人之力能对文明进步做的贡献就是这种在边边角角推动一下。
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为文明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权,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有强力的官府扶持,无数学者将通过一项项积累,推动文明的全面进步。
有这一项项文明进步,能极大提高生产力,使诸夏文明更加稳定。
张瑞不由得摸着下巴揣测,要是自己设立的各项制度运行良好,后世子孙再有一两个不那么昏聩,与时俱进,稍加完善。
自己建立这个王朝,存在时间应该能超过三百年吧?或许能达到三百五十年?
当然,各项制度都还有改进的余地,自己连关西都没占全,官职还只是右将军,对生产力的促进方面还有太多地方无力顾及。
还有无数举措可以完善,能为王朝续命。
但至于说整个王朝永垂不朽,张瑞可没这么大的宏愿。
这种事情交给未来世界人类联邦的伟人吧,张瑞有限的见识里,还没见过哪个国家能永垂不朽,永远强盛。
尤其小农经济时代,生产力提升速度永远跑不赢人口提升速度,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开垦到极致,也养不活越来越多的百姓。定期爆发叛乱,不可避免。
自己只能小心翼翼的避免后世发生外族入侵,神州陆沉一类的事情。
但明知道人口提升速度过快,不利于维持稳定,张瑞还是不得不关注保证民生的事情。
那就是医疗,总不能让诸夏子民的平均寿命一直维持在东汉的二十二岁这个水平。
二十二岁的平均寿命,听起来极为不可思议,但却是惨淡的现实。
先不论穷苦百姓家如何,王安石变法时的宋神宗,生育有十四位皇子,十位公主,其中皇子早殇八人,公主早殇六人。活下来的也没几人长寿,宋神宗幼女徐国长公主年仅三十一岁便亡故。
三十一岁,后世才正是水嫩成熟的少妇,在封建时代却已亡故,这样却依旧算是皇室子弟中长寿者。
民间的情况如何,可想而知。
张瑞问道:“医学院情况如何,孤所聘请医学博士张仲景在否?”
司马徽答道:“某曾往弘农亲自拜请张仲景,请其担任医学院祭酒一职,负责提升医学水平,传授医术,其已身处长安学宫当中。”
张瑞好奇,问道:“张仲景顺利应允?”
印象中这种悬壶救世的医者,是不愿为几斗米折腰的,很少会为官府效力。
司马徽笑道:“君侯怕是对隐者贤士有所误解。张仲景并非愚钝倔强之人。以其见识,了然清楚,一人之力能救治之百姓有限。而在学宫提升医学水平,著书立作,传授医术,培养医者,才能救治更多病患。”
“其不愿为官,只因其志不在此,亦无治才而已。在学宫能使更多百姓受到救治,张仲景岂会婉拒?不然岂不是沽名钓誉之徒?”
沽名钓誉。
张瑞细细品味,似乎也有道理。
汉末重隐士之风,这导致很多人故意拒绝官府征辟,以增加名望。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
就是这群沽名钓誉之徒,使太多真正贤者被人误解。
这种事,连诸葛孔明都不能免俗。
三顾茅庐这种事,有着深刻的汉末风俗背景。
不论愿不愿意出仕,都要先婉拒上几回再说。
还好右将军府如今推行科举制,要当官自己过来考,别跟个大爷似的在家等人去请。要真抱有这种想法,就在家待一辈子吧。
沽名钓誉的事情,张瑞不再去关注,转而谈回学宫之事,问道:“张仲景在医学院情况如何?”
“按监丞陈凡所设典章,张仲景提交今年之规划有三,其一收集病理、疗法及医书,其二著作医学典籍,其三教书育人,传授医术。”
要说攀科技张瑞还算是一知半解,对医学真的就是一无所知了,连医书具体什么模样都没见过。盲猜一下,应该也是各种病例,配以人体器官、穴道图片,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该用什么药,如何治理,有何注意禁忌。
具体是不是,张瑞也不敢肯定,只得说道:“学术一事,忌讳闭门造车,学宫宜为其搜集大量医书,助其博采众家之长,总结经验,再现良方,创立新作。”
对于张仲景在医术总结这方面,张瑞抱有极大信心。
毕竟《伤寒杂病论》的名声,连张瑞这个医药圈外之人都有所耳闻。
中医是一个以经验、实践为主的学科,神农尝百草就是在大量科学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所以,只靠张仲景一人,对医学的推动,会比较缓慢。
这不像是数学,一位数学天才,一个人就能推动整个数学界向前狂飙猛进。
张瑞吩咐道:“为医学院多招募几位博士,除著书立传,教书育人外,亦开设一所下属医馆。平时由学子坐诊,实践所学,积累经验。遇疑难杂症,由医学博士,医学祭酒共同研究。”
与其让张仲景四处奔波寻找病例,倒不如让这些病人主动上门。
由学子进行筛选,普通病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