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个月?

    张瑞立即推算出,三个月后就是冬麦收获的六月。

    三石粮食,对士兵而言,勉强足够两个月的消耗。

    但百姓不同于士兵,会有大量的配菜。勤劳妇人在野菜当季时能挖数十斤野菜。此外蔬菜、水果,一个季度怎么也能有数十斤。

    所以这一家人的伙食,三个月合计能有六石左右。

    符合白陶所言,不太多,但勉强够用。

    张瑞问道:“买三石粮食要花费多少铜钱?”

    闻言,白陶一脸心疼的表情,说道:“某买这些粮食花费近百钱,如今一石却只要二十七钱,多花费数十钱。”

    张瑞好奇,问道:“近百钱,汝何来如此多铜钱?”

    “去太华山下。”

    太华山下。张瑞又听到这个词。

    太华山下究竟有什么?

    怎么所有人都将目光关注到了太华山下。

    张瑞好奇的问道:“太华山下有何不同?”

    白陶摸了摸后脑,说道:“某亦说不清。太华山下很大,很奇怪,与白底村很是不同。将军还是要自己去看才能看清。”

    张瑞点头,自己来太华山下,就是要看看赵虞所说的人间胜景究竟是何模样。

    随后张瑞问道:“今年地里庄稼如何?”

    说到这,白陶满脸幸福,回道:“今年遵华阴官吏要求,种上了麦苗,据说亩产能高达三石。今岁风调雨顺,麦苗长势喜人。又赖将军减免一半赋税,秋收后粮食必然能堆满仓库。”

    “种了多少亩麦苗?”

    “某家分的是露田,某及妻子共有六十亩。考虑轮耕,某开垦有三十亩麦田。”

    张瑞看了看白陶家的私仓,笑着说道:“若如此,需及时加盖粮仓。三十亩麦田,减去缴纳之赋税,还剩下七十九石五斗粮食。汝这只装数石粮之粮仓,可装之不下。”

    闻言,白陶呆在了当场。七十九石五斗粮食?

    那全家要吃多少年!

    三石粮食吃三个月,七十九石五斗粮吃多久?七十九个月?是多少年?

    一年十二月,两年二十四月,三年三十三月,四年五十……随后白陶便算不出来了。

    但至少在五年以上!

    粮食能存放这么久吗?

    要是卖一些,扯几匹布,为细君及儿女裁一身新衣,会不会被骂不会过日子。

    自己就算了,裤子补一补,还能穿。哪怕有几个补丁,那也是裤子。比之其他没有裤子可穿的贫苦人家好上太多。

    等白陶从美好憧憬中缓过神来,屋内已不见了右将军府身影。惊诧的问道:“右将军呢?”

    一旁的妻子没好气的说道:“汝在想何事?右将军跟汝道别,汝都没有反应,着实失礼。也就右将军大人有大量,不与汝一小人一般计较。”

    “悔矣!”白陶悔恨的一拍大腿:“诚失礼甚矣。某适才在想,今秋收粮之后……”

    在白陶一脸憧憬的与妻子畅想今秋之后的美好生活时,张瑞已经又走访了数户人家。

    村里其他庄户的生活与白陶差距不大。略有的差别在于,白陶家种桑养蚕,其他人家除了种桑外,亦有人蓄殖,有人养牛,有人养猪,更多家庭则养鸡鸭。甚至有一户人家孩子的饭碗里还有一个鸡蛋。

    可以看出,右将军府治下百姓的生活,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善。而太原、河东两郡百姓,更是早在两年前便过上了白陶如今正在憧憬中的美好生活。

    封建时代,想改善民生,真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官员不扰民,官府轻徭薄税,百姓能够通过勤劳耕种逐渐积累起财富。

    看过六七户人家,张瑞大体感觉满意。这当中,存粮多的有十余石,存粮少的也有一两石。

    看完之后,张瑞对里正问道:“百姓中可有贫困家庭?”

    里正诚恳的回道:“这天下百种人有百态人生,怎会没有穷困人家。彼辈不勤耕种,游手好闲,穷困理所当然。”

    张瑞点头,自己不是上帝,不可能带着所有人都衣食无忧。制度下,大部分如白陶一般勤劳朴素的百姓,能摆脱饥寒交迫,就已算合格。

    随后便问道:“里间最富庶百姓是哪户?”

    里正笑着回道:“是游侠儿李仲。李仲不愿种田,整日与其他游侠,游走于亭里。曾经数十日未见身影,邻里皆以为其被仇家所杀。然两月后,其却抱得三名美人而归。”

    “据传言其伙同其他游侠一同趁夜纵火毁灭一座羌族营寨,掠得数十羌女。最终分得钱数万,其买粮上百石,婢女三人。在田里种了百亩桑树后,自己便在家享受起来,每日皆与一名婢女宣淫,让另外两名婢女采桑织锦。”

    这地主老财的生活,还真是令人艳羡啊。无忧无虑,生活可期。

    有良田百亩,美妾三人,家中财富年年积累,用不了几年就能再买一房小妾,一边供其享受,一边为其织锦赚钱。

    不过张瑞也没有觉得这种生活有何不妥。这一切都是其靠杀戮胡虏换来的,有功于诸夏,才有此惬意生活。

    要覆灭羌族一个部落,甚至覆灭整个羌族,消耗的费用是一个天文数字。

    汉室二百四十亿财政投入进去,结果羌族越打越强,整个凉州都失守了。

    而张瑞只给了这个叫李仲的几万钱,其就与其他游侠一起为张瑞覆灭了一个羌族部落。

    有功则赏,受此功劳事实上还有些轻了。

    。

 第十八章情报导致的灯下黑

    听完里正对李仲生活的描述,张瑞忽然发现其中一个疑点。

    那就是李仲买妻妾织那么多锦绣,他卖到何处去?

    要知道白底村只是一个山村,李仲更只是一名普通游侠儿,按张瑞制定的法度,为了体恤普通百姓,像他这种作业模式,叫家庭手工业,不用缴纳赋税。只有那些豪族开设的手工作坊才需要缴纳商税。

    以他的地位,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所能带来的见识而言。他怎么有那么大勇气,把所有的露田都种上桑子,然后靠养蚕织锦生活。

    之前审配向张瑞介绍过,桑树的生长周期与习性。大量桑树种子种下去,这些树一年就能长一丈高,四五年就能成型。

    虽然桑树种子十文钱就能种满一亩地,并不值钱,但种满百亩良田也要上千钱。更何况,如果养蚕织锦不能赚钱,最终其还要伐树垦田,这可是一个巨大的体力消耗。

    所以,李仲究竟是在哪里得到的见闻,让其确信,采桑织锦必然能发家致富?

    张瑞问道:“李仲织锦都卖与何人?”

    “这某便不知了,其每隔三五日便会赶着驴车,载着锦绣,前往太华山下。”里正答道。

    又是太华山下?

    张瑞对这里越发感兴趣。

    当炊烟散净,天色已暗,山村里百姓舍不得点灯,各户百姓都早早入睡。

    四方一片漆黑,张瑞也有些明白,为何古代生育率那么高了。

    这刚吃过晚饭,就要入睡,不造人能干什么?

    像李仲家那种有三个侍妾的,又舍不得点灯。妾氏们独守漫漫长夜,怎么可能不争宠吃醋。

    这不是喜不喜欢李仲那根牙签的事情,是对黑夜的畏惧,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她们在茅屋里,黑夜中能找到的情感寄托就只有自己夫君这一个人。争风吃醋,是必然的事情。

    这一点,张瑞在夜里有了深刻的体会。

    因为是安营扎寨,所以张瑞与赵虞、蔡琰睡在同一个营帐里。

    早早躺下后,任谁也无法立即入睡。在床上搂搂抱抱,亲亲腻腻,很快就有了情愫。因为是夫妻,周公之礼合情合法,充分自然,所以很快就滚到了一起。

    一折腾,就是深夜。

    尤其赵虞的表现,惊呆了蔡琰。张瑞提出的要求,其全身心的予以满足,没有拒绝过任何一个。

    直到第二天清晨,众人洗漱完后,赵虞偷偷拉住张瑞,问道:“夫君,吾二人行礼,当真一切皆在情理当中?予怎感觉,文姬甚是惊讶。”

    这……事情要分怎么看了。

    你要看符合谁的情理了。

    对一个后世见过各种小视频的男人来说,跟自己妻子尝试三种以上不同体验,那肯定在情理当中。

    对于汉末女性而言,自己就不知道了。毕竟自己接触过的女人不超过三人,作为一方君主,汉室列侯,侯门中的女人,还不如后世许多男性恋爱的对象多。

    想了想,张瑞摸着赵虞的脑袋,说道:“武帝先宠幸韩嫣、韩说兄弟二人,后又宠幸李延年兄妹。李夫人被赞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龙阳断袖,先不提。料想武帝之宠幸李夫人,便如孤与小虞之亲密。”

    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为当下名篇,赵虞亦读诗书,对诗中华丽唯美曾经艳羡许久。只是,直到今日被自己夫君解释了一番,才知道诗中还有这种背景。

    赵虞忽然就发现,自己再无法直视李夫人倾国倾城的形象了。一想到李夫人白皙的身躯,与汉武帝做那种事情,赵虞就觉得这首唯美的诗词仿佛被玷污了。

    不过,显然张瑞的说辞,成功再次说服了赵虞。

    似乎自己不是孤例,至少李夫人的闺中之事便与自己相同。

    赵虞的小疑惑被张瑞三言两语解释清楚,随即便放松了身心,不再纠结与嫂子所教内容不同。

    很快便将身心放回到了今日的主题上,即启程前往华阴山。

    赵虞作为正妻,是可以与张瑞同乘一车的。只要别在路上搂搂抱抱,百姓都能看出,这是右将军夫妇出行巡视。

    按理,双方要并肩正襟危坐在车上,威仪挺拔,伴随着礼乐,一路前行。

    只是张瑞不愿受这份拘束,还是握住赵虞的右手,放在了自己的腿上。

    看着赵虞微红的俏脸,张瑞笑着说道:“不用那么紧张。我二人也是夫妻,坐在车上说几句话并不犯法。”

    赵虞轻轻呼了口气,说道:“保持威仪,可真是太累了。”

    张瑞被逗的哈哈大笑,这还是当初那个与自己面对面大眼瞪小眼的可爱小姐姐。

    乐观开朗,明媚可爱的性格并没有因为成为右将军府夫人而有多少改变。

    在人前故作威仪的时候,还会偷偷转头悄悄的跟身后爱人吐槽,这装腔作势可真是太累了。

    张瑞笑着问道:“当初见面时,没想过作右将军府夫人会这么累吧?”

    赵虞冲张瑞努了努可爱的琼鼻,说道:“哼,登徒子,就知道汝见予第一面便心怀不轨。”

    “哈哈……最终汝还不是被孤一口吃掉。”

    调笑了片刻,张瑞谈回正事,问道:“夫人怎么知晓太华山下之事?”

    赵虞回道:“夫君治下,可能只有夫君及府中众人不知晓太华山胜景。”

    “哦?灯下黑?”张瑞惊讶的问道。没想到自己有监察御史监管四方,有锦衣卫探查民风,更有无数官员上报大小事宜。竟然会成为最容易漏过情报的一人。

    赵虞回道:“倒不是疏漏,各级官员必然皆曾向夫君汇报过太华山事宜。只是官员所提及之事,与百姓所看之事,并不一致。”

    这可爱妹子,居然还能说出这么有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