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合数百户百姓之田,多达数百顷。若让百姓耕种,杂乱而又效率低下。大量精力、时间皆被浪费。”
“而司马县君令流民皆以牛耕垦田,一头牛只需一条方向走到底即可。两人一牛,一日可耕数里远。”
“数百顷田,上百头耕牛同时拉动曲辕犁,只需齐头并进一路走到底便可。”
“如此耕种,所需流民数量远少于自耕农数量,却耗时更短。”
“然后司马县君又派专人掌管水利,避免百姓抢夺水源,各处良田都得充分浇灌。”
张瑞叹了口气,模式是个好模式。可惜难以推广。
也只有司马朗、审固这种清廉能吏,才能在华阴县这一处范围内施行。
张瑞若是敢将这种模式强行推广到治下,必然引起大量腐败与官绅勾结。豪强必然会在其中上下其手。
毕竟不是每个官员都有司马朗这种能力,也不是每个豪族都像华阴杨氏一样志向高远,不与百姓争利。
最后审固说道:“麦田正常年份产量在三石半左右,去年下有瑞雪,今年又风调雨顺。产量必然超过三石半,分百姓三石。余下分与流民。”
张瑞皱眉,问道:“流民如何能满意?其辛苦一年,竟只得半石粮食。”
审固连忙解释道:“君侯有所错估。流民扶牛一日开垦数里,故能以极少之人,照料最多之田。均分之后,每名流民能分六十亩良田,得粮三十石。而华阴百姓每人皆二十亩良田,仅能得粮六十石。”
“即便如此,亦不过百姓之半。”
审固深深叹息,说道:“这世间事,岂能事事公平。若非司马县君行此制度,流民安置不及,连三十石粮食亦未有。更何况,君侯可知汉室屯田制度?”
“倒是未曾闻。劳烦审县君为孤解惑。”
“汉室屯田,官府与百姓五五分粮。若百姓租牛,则官府六成,百姓四成。”
“屯田制下,百姓消极怠工。一人耕田尚不足二十亩,不及民间一夫携五口而治田百亩,每人能耕种二十亩。关东仍以种粟为主,亩收一石五斗。以二十亩算,总产量亦不过三十亩。而与官府分成之后,仅能得十五石,若租有耕牛,更是只能得十二石。”
“百姓辛苦一年,却只能分得十二石粮食,每月一石。自己一人尚且食不果腹,更遑论喂养妻儿子女。”
张瑞倒吸一口冷气,难怪曹操手下屯田百姓纷纷流亡,叛乱此起彼伏。这对百姓的剥削也太狠了。百姓除非是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不然绝不会去参与屯田。
事实上,这完全是是张瑞对曹操过高的美誉了。
六四分,是汉室跟晋朝的屯田模式。
到了曹操那里,七分、八分才是常情,百姓能靠吃野草不饿死,就是万幸。
《晋书》:且魏、晋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于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悦乐。
官、民收成到了六、四分账的地步,老百姓竟然还人皆悦乐。
那相比之下,右将军府的田税只略高于一成半,简直是人间天堂。
倒是曹丕对曹魏的屯田制度有清晰的认识,总结为: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裋褐不完,罪皆在孤;是以上惭众瑞,下愧士民。
这句上惭众瑞,下愧士民,总结的感人肺腑,令人泫然欲泣。
然后屯田制度依旧,官府恶意驱使百姓破产,限制其进行屯田。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二十二章 西河乳酪的销路
在司马朗的安排下,流民所得虽然不如百姓。但至少为流民找到了耕种的土地,又获得了粮食。
三十石粮食,省着点吃足够跟妻子支撑到次年秋收,渡过最困难的一年。
这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之策,但却是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之策。
因为这世界上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能物尽其利已经是极大的善政。
张瑞对这项制度是高度赞扬的,可以说司马朗用最少的生产物资,生产了最多的财富,不仅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提升。百姓更是大量投入到手工业生产当中,生产了大量的布匹以及其他器物。
衣食住行,司马朗改善了其中两样。
张瑞十分好奇,华阴的手工作坊区究竟是何模样,便对审固说道:“华阴农桑之事,孤已有所了解。之后,便请审县君领吾等观摩一下手工作坊区域。”
“固所愿也。”
之前审固说车架距离工坊区与市肆区有二十多里,但一行人只前行十余里便能远远望见一栋栋占地面积极广的手工作坊。
一座座工坊沿路排开,像是整齐的蜂巢,密密麻麻的行人在工坊中进进出出。
仅看这一幕,就能知晓为何人类仅用刀兵便能在各种狮虎猛兽的威胁下,占据四海八荒。
蜂群在这人潮之下,简直微不足道。
兽潮?别开玩笑了,什么野兽敢冲击这么严整有序的人潮。那简直是在给恐怖两脚兽投食。
而入言所见这一切,却只是整个工坊区域的一隅之地。
审固介绍道:“君侯此刻所见,乃是纺织作坊。有纺织作坊三百余座,聘用女工八万余人。”
张瑞极目远眺,还是看不尽纺织区的所有作坊。
三百余座工坊,雇佣女工八万多人。即便平均来算,每座工坊也要雇佣近三百人。
能装下三百人与三百多台纺织机的设备有多大?张瑞记得自己后世上的小学都没有三百人。
而这其中必然有雇工上千人的大型纺织作坊。一排排织机整齐排列,大量蚕茧、蚕丝堆砌,无数女工往返搬运,这建筑面积无论如何也不能小了。当然,张瑞怀疑如今的建筑技术能不能达到这种水平。或许这种豪族雇工千人,需要修建数座房间充当工坊。
八万女工能产多少布匹,张瑞不太关注,总之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可以预期,右将军府治下的布匹价格将会缓缓下降,再不会出现百姓过冬没有裤子可穿的情况。甚至于有这么多布匹,民间的布衾也会大幅增加。
这个时代的布衾(被子),就是在夹层中间填上鸡毛、鸭毛。民间百姓多有养家禽,填充物不太缺,布匹便宜后,民间被子会大幅度增加。
张瑞比较关注的是这么多女工,每月耗粮十万余石,哪来的粮食。
虽然同七万精锐步骑远赴千里作战,士卒、战马及数倍的后勤徭役,月耗粮一百一十多万石相比,这八万女工月耗粮十万余石只占个零头。
但对一个县而言,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吕布、曹操争夺兖州的时候,整个兖州赤地千里,别说十万石粮食了,连一万石粮食都没有。而华阴县,一个县却每个月都要有至少十万石的粮食储备。负担之大,不敢想象。
于是张瑞问道:“能为这八万女工及时供粮吗?一旦供粮不足,将会饿殍遍野。”
这也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不爱搞工商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类似这种工坊,稍有差错就会导致死伤无数,乌纱帽不保。还是重农抑商简单,百姓就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不会对官老爷们有任何影响。
审固点头,说道:“这八万女工半数以上是河南难民,即便不聚集于此地,亦需要官府赈济。如今在此处被豪族所雇佣,能省官府无数赈济之粮。”
张瑞好奇的问道:“豪族到何处筹集粮食?依孤所见,此地每日皆需要数千石粮食。”
“从西河。”
“从西河?”张瑞更加好奇,据自己所知,西河自身还是百废待兴。刚刚收获了一轮秋豆,为了赶农时,南方先安置的百姓种冬麦,转过年才安置的北方百姓则春耕种粟。
这种情况下,哪来的粮食供给华阴工坊?
审固笑着解释道:“是乳酪。西河有牛羊数以百万计,挤乳制酪却只能保存数日。往日里,要想尽皆售出,毫无可能。然自从豪族在此地兴办作坊,便有豪商盯上乳酪。大量自西河采购,乘船顺大河而下,至华阴县风陵渡,再转运至此地,作为女工饷饭,全程耗时不超三天。”
张瑞不得不感慨,有些场合,真的需要这些商人去周转。无商不活,绝不是一句空话。
他们总能在各种隐藏的深沟角落里找到最经济、最优惠的那个方案。
这可真的是帮了官府的大忙,一举两得。既供养了难民,又解决了西河奶制品的销路问题。
尤其乳酪的保存期限只有几天,运不出去就只能白白浪费在牧民手中。
华阴豪商们,每日都采购数千石,十万多斤。西河郡牧民再无需担忧乳酪会坏在手中,只要放心大胆的生产即可。
张瑞感慨:“彼辈当初是如何找到太华山下这处风水宝地的?”
审固笑着回道:“却也是时势使然。当初河南难民拼命西逃,直至越过潼关方才脚步停歇,云聚于太华山下。司马县君恐其作乱,便将男丁抽调,参与垦田。”
“而剩下女眷则被杨氏所雇佣,进入工坊参与纺织。”
“及后来潼关下百姓越聚越多,司马县君所开垦之麻田、苎田亦开始收获,豪族们便纷纷来此设立工坊。毕竟女工及原料皆唾手可得,彼辈只需建几座房间,便能收获大量财富。”
张瑞咋舌,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政策,中间竟然有这么多的波澜起伏,更影响了这么多家庭的命运走向。
一纸政令推行,要求接受河南难民。最终在官员、百姓、士绅、豪族的各方影响下,形成了这样一片广袤的工坊区域,以这种形式使河南难民得以安置。
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二十三章 弥漫的雄性荷尔蒙
越过广袤的纺织作坊区域,是一处热火朝天的工地,工地上到处是袒臂露胸的健壮汉子挥汗如雨,浓郁的男性荷尔蒙气息弥漫在整个空气中。
张瑞有种错觉,这群人怎么像发情的孔雀,极尽可能的在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
事实上,张瑞的感觉并没有错。
审固笑着说道:“此处有八万女工,自然吸引有大量男子青睐。自从纺织工坊设立,便阴盛阳衰。乃有豪爽之士,率亲邻乡党于此处挖矿谋生。”
“女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男子又追求窈窕淑女。很快便结成数十对夫妻。后便陆续有大量男子在此地开矿冶铁,采集石材。”
张瑞莞尔,求偶的本能是刻在每个男人基因深处了。
不过这也不怪当下,即便后世,纺织厂周围也经常驻扎有军队,不就是为了方便男女解决婚姻大事吗。
念及此,张瑞便未再关注这些男女之事,问道:“太华山有矿石与石材?”
“颇为丰富,有金、铜、铁、铅等矿类。”
这方面张瑞还真不清楚,没想到太华山下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物资。铅、铜是制作铜钱最重要的两种金属。而金与铁,意义就更不用说了,哪个诸侯想争霸天下,都绕不开这两种金属。
只是当今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太华山二十五种矿藏,只能利用四种。此外还有稀土、铀矿等,在后世可是重要无比的战略物资。
“至于石材,太华山石材质量之佳,冠绝关中。长安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