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司徒府中,王允与吕布相对而坐。

    二人都是并州人士,所以私交甚好。王允是天下名士,又是当朝司徒,而吕布只是一名武夫,官职只是区区中郎将。王允要交好吕布,只要和颜悦色,善待吕布,很容易便能吸引吕布的好感。

    心思耿直的吕布完全将王允当作慈善长者,尽吐胸中不快,说道:“吾义父性刚褊,某尝小失其意。义父便拔手戟掷之,若非某拳捷避之,几乎身死。求教司徒,某平日当如何处之,方能使义父满意,保全自身?”

    王允笑着说道:“此事易尔,少做少错。董相国忍于诛杀,诸将言语有蹉跌者,便戮于前。任谁亦无法保证不会出现差池,只能少言少语,。”

    吕布心中压抑,说道:“诚如司徒所言,谁能保证不犯过错。稍有蹉跌,董相国便无情诛杀。某时时刻刻跟随在相国身边,岂不是时时刻刻有性命之危?”

    王允喝酒的动作一顿,望向吕布,说道:“闻奉先之言,似乎还有其他过错。”

    吕布连忙否认,说道:“未有,未有,某只是担忧。”

    王允笑着放下酒杯,说道:“奉先与某还遮遮掩掩,同出身并州,某还能去董相国处告发汝?只为帮汝出谋划策,分忧解难而已。”

    吕布随即释然。王公高居司徒,怎会与自己一个小小中郎将为难。皆为并州乡党,做这种事情有害无益。

    叹了口气,吕布回道:“亦不瞒司徒。某的确还犯有一处罪过,相国令某守中阁,某乃与一名傅婢有染,乃是相国所霸占之宫中女官貂蝉。自私通以来,某心中益不自安。”

    “一旦东窗事发,以相国性情,某恐性命难保。求教司徒,某当如何避免被相国知晓?”

    王允起身望着吕布,脸上尽是怒其不争的表情。踱步良久,才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唉!汝血气方刚,会犯此过错,亦在情理之中。”

    伴随着王允怒其不争的表情,与无奈的话语。吕布感觉王司徒简直是一位睿智宽容的长者,句句说到自己的心坎里,无比理解自己的懊悔与无奈。

    内心更加感觉冤屈,情况本来就是如此,自己血气方刚,看着董相国荒淫无道,自己如何能管住下身?犯这种错误不是理所当然?

    于是吕布起身向王允拱手敬拜,说道:“请司徒为布指点一二。该如何才能瞒住相国,使布免于罪责。他日,布必有厚报。”

    王允无力的摇了摇头,说道:“此事难矣。奉先以为,相国一旦知晓汝曾与其内眷巫山云雨,能饶过汝否?”

    想到自己给董卓带了那么大一顶绿帽子,吕布惊颤,坚定的摇头,说道:“若相国知晓,某其无葬身之地矣。”

    王允又说道:“一旦有一丝风声流传,以相国性情,必然酷刑审讯。奉先以为貂蝉能抵住酷刑,不招待奉先事迹否?”

    吕布绝望的问道:“若如此,某岂不是必死无疑?”

    王允宽慰道:“亦并非必死无疑。若奉先只与貂蝉私会过一两次,应该无人能发现,传不出流言蜚语。”

    吕布无力的瘫坐回席位。王允嘴角微微上扬,早已笃定年轻气盛,精力充沛的吕布绝不可能只与貂蝉私通一两回。

    果然吕布低着头,语气悲凉的回道:“某与貂蝉幽会过多次,难保绝没有人看见。”

    王允终于露出杀招,说道:“董贼如此残暴,使官员、百姓皆人不聊生。某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杨瓒密谋诛之。奉先何不与吾等并力,既匡扶大汉社稷,又能保得自身周全,还能与貂蝉长久相好。”

    吕布面色犹豫,问道:“如父子何?”

    王允义正言辞,说道:“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尚且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邪!”

    吕布遂下定决心,问道:“司徒欲如何诛此国贼?”

    王允语气肃杀,说道:“陛下大病初愈,将会群臣于未央宫。尚书杨瓒将自书诏以授君,彼时由君奉诏讨贼。”

    “董贼以君屯卫周匝,扞卫前后。由君骤然发难,董贼仓促间反应不及,必定授首。”

    吕布踌躇了片刻,脸上杀意逐渐凛然,重重拱手,说道:“愿助司徒除此国贼!”

    四月,丁巳。

    皇帝会群臣于未央宫。

    董卓清晨便换上朝服,打算前往宫中赴宴。

    但刚骑上坐骑,战马便忽然栽倒,摔了董卓一身泥泞污秽。

    董卓母亲劝道:“马失前蹄,不宜出行。莫如便不去宫中。”

    董卓亦有此想。一旁侍卫的吕布开口说道:“此乃义父威严日重,即便骏马亦难承载之故。”

    董卓随即大为宽慰,说道:“某威震天下,神人共惧。其因区区凶兆,便有所畏惧?传出去,某因凶兆而不敢出门,宫中群獠,不知要怎样欢庆取笑。”

    “容某更换朝服,乘车而入。”

 第六十一章董卓身死抚慰关西

    董卓的确有猖狂的资本,整个洛阳都在其淫威下瑟瑟发抖。

    其朝服乘车而入,陈兵夹道,自营至宫,左步右骑,屯卫周匝,令吕布等扞卫前后。

    所有军队都效忠于董卓,剩下寥寥几名心怀鬼胎之匹夫在这么多的铁甲面前,掀不起任何波澜。

    但就是董卓所轻视的这寥寥几名匹夫却在关键处要了其性命。

    车架刚经过北掖门,十几名伪穿卫士服的勇士一拥而上,纷纷以戟刺董卓及战马。

    董卓内裹甲胄,长戟不难刺入,只手臂受伤坠车。

    疯狂攒刺的长戟,令董卓勃然大怒,十几名刺客居然能穿着卫士服饰出现于宫中,这必然有宫中尚书参与其中。

    待自己诛杀了刺客,必然要大戮群臣,找出真凶。

    “吕布何在?”

    随着董卓的高呼,吕布走到董卓面前,从怀中取出诏书,大吼道:“有诏讨贼臣!”

    董卓没想到自己恩若父子的义子会背叛自己,大骂道:“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不理会董卓的大骂,持矛刺中董卓面门,然后下令:“李素、秦谊、陈卫、李黑,速上前斩其首级。”

    “狗贼,汝背义弑主,不得好死!”董卓主簿田仪护住董卓尸首冲吕布大骂道。

    吕布恼羞成怒,直接持矛刺死田仪。站在董卓尸体面前,吕布又一连斩杀三名欲向前之军吏,董卓麾下嫡系方不敢乱动。

    而后吕布高举诏书,高呼道:“诏讨董卓耳,馀皆不问。”

    董卓之不得人心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陈兵夹道,左步右骑,其嫡系大军上万人,却没有任何人上前诛杀吕布及其部下区区十余人。

    吏士皆正立不动,大呼万岁。百姓歌舞于道,洛阳城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买)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为了泄愤,洛阳军民将董卓暴尸于市。四月天气逐渐炎热,董卓一身肥脂肥肉,脂流于地,守尸的官吏,点燃一根火烛,放于董卓肚脐中燃烧,光明达曙,一连数日不曾熄灭。

    董卓既诛,朝廷乃以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

    王允执掌朝堂之后,大赦天下,遣使者张种抚慰关东,周奂抚慰关西。

    这次的大赦天下,影响十分深远,为将来的祸患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一个伏笔。董卓部将皆分散在外,尚未伏法。因而并不在这次匆匆忙忙的大赦当中。

    而当将来董卓部曲遣使洛阳求赦时,官员们便需思考一年之内岂能大赦天下两次,朝廷威严法度何在。

    四月中旬,洛阳抚慰关西的使者大鸿胪周奂还未动身,在长安的张瑞已经知晓了洛阳的政变。

    在董卓死亡的次日,函谷关守将段煨因惧怕被朝廷连坐诛杀,便率众五千余人向右将军府投降。

    段煨的动作十分迅捷,哪怕洛阳与函谷关只有一县之隔,李肃奉诏书抵达函谷关时,段煨便已及时率部离去。

    函谷关在弘农郡最东侧,潼关在弘农郡最西侧。若李肃果断率兵出击,右将军府在潼关的数千守军,在请示长安之后,完全来不及救援段煨所部。

    但李肃完全没有一丝追击的想法,右将军府大军的战力,当初洛阳禁军不是没有领教过。连飞将吕布率领的北军五校都折戟沙场,李肃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十分有自知之明。

    冒着触犯右将军的风险,去追杀一名董卓部将,就算成功了亦不会有何功劳。而一旦右将军发雷霆之怒,调兵围困函谷关,洛阳却极有可能拿自己脑袋去平息右将军的怒火。

    这种有害无利的事情,李肃才没有兴趣去做。

    其实董卓的身死在天下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荀彧对董卓有过最精准、直接的预言:“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

    事实也如荀彧所预言,董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执掌十余万雄师劲旅的董卓,却被区区十余人刺死在马车之下。自始至终,为其赴死者只有主簿田仪等区区三人。

    四月下旬,朝廷天使大鸿胪周奂抵达长安。

    这一批天使脸上都洋溢着骄傲、自豪之情,董卓的伏诛,使汉室朝廷声威大震,再次向天下昭示了乱臣贼子不得好死的结果。

    张瑞是不太在意洛阳朝廷这短暂的自我陶醉,但天下诸侯却纷纷震怖。

    朝廷如今诛杀威凌天下的国贼,又有数万精锐禁军,天子诏讨不臣,没有哪个诸侯此时敢不服王命。

    若王允不曾居功自傲、反复无常,大汉如今的形势要远好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因为朝廷手中还掌握有一支嫡系禁军。

    大唐在安史之乱又存续一百五十二年,期间有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等三次中兴。

    大汉手握禁军,还有地方忠臣遣使朝奉,未必便不能实现建安中兴。

    只可惜,王允在诛杀董卓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使大汉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

    大鸿胪周奂在抵达长安的次日,终于见到张瑞。

    首次出使长安的周奂没有韩融的经验丰富,很不能忍受右将军府的怠慢,见到张瑞气愤难平的说道:“孟侯居然怠慢天使,次日方才迎诏,如此行为岂有人臣本分,与近日受诛之国贼有何区别?”

    张瑞毫不犹豫的起身,衣袖一甩,便转身离去。

    周奂一脸迷茫,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直到一名从事带着四名锦衣卫走到周奂面前,客气的一拱手,说道:“大鸿胪得罪了。”

    周奂还未反应过来,一桶冰冷的井水便当头浇下。

    “啊!汝等这群乱臣贼子!”全身冰冷湿透的周奂愤怒的大骂。

    “君侯令吾等帮大鸿胪冷静一下心神,何时摆正了心态,何时再去拜见君侯。朝廷令汝抚慰关西,而非来关西作威作福。”

    最后一句随着冰冷的井水,浇灭了周奂心中所有的愤怒。

    朝廷实在是再经不起一次关西强阀的摧残了。

    若刚刚诛杀了董卓,又引来了一位关西诸侯率兵攻入都城,那自己就算百死亦难赎其罪。

 第六十二朝堂征召对右将军府官员的忠贞检验

    洛阳天使滞留在长安的消息,在右将军府内庭亦有所传闻。

    赵虞一般不过问政事,这次也忍不住找到张瑞,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