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洛阳天使滞留在长安的消息,在右将军府内庭亦有所传闻。

    赵虞一般不过问政事,这次也忍不住找到张瑞,问道:“夫君,如此怠慢天使,是否会引起天下物议?”

    张瑞正坐在凉亭里跟王异下象棋,闻言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问道:“天下能议论孤什么?”

    相比于袁绍直接斩杀朝廷使节,袁术拘禁太傅马日磾,抢了其符节,令其忧愤而死。

    张瑞仅仅是冷落周奂真的是非常宽厚了。

    赵虞忧心忡忡的说道:“今时不比往日,朝廷毕竟威震天下。某听闻天使正在长安举荐官员,征召夫君麾下重臣前往洛阳。夫君便一直不予理会?”

    张瑞一直低头看着棋盘,表情淡然,说道:“有何可在意?夫人亦未免太小瞧汝夫君,孤治关西已达五年,深根固本,雄视四方。难道区区一个朝廷使节就能关西分崩离析?”

    “可就这般任由使节暗中阴谋,针对夫君,予总是心有不安。”

    张瑞莞尔一笑,抬头看了看赵虞亭亭玉立的娇躯,说道:“常言‘****’,夫人汝这可是名不副实。”

    赵虞性格比较明媚,闻言也没有与张瑞一般计较,站到张瑞身后扇着轻罗团扇,为二人一并驱散凉意,同时打量着二人的棋局。

    此时正逢张瑞支士,把士支到主帅之前,张瑞手指敲打着棋子,对身后的赵虞问道:“楚河汉界,将天下一分为二。各方势力井然有序,汝可曾想过,如果某一棋子叛变,需要多久才能威胁王位?”

    赵虞趴在张瑞肩头,俯身看向棋盘,认真细数,良久亦未得出结论。

    张瑞宠溺的摸了摸赵虞脑袋,说道:“告诉汝吧,没有任何棋子两步之内可以威胁王位。哪怕双士最靠近将帅,为将帅近卫,彼辈叛变,只要君王安居王位,彼辈亦永远不可能威胁君主。此暗含治国、治军之道。”

    赵虞眼神一亮,惊讶的说道:“呀,果真如夫君所言。只要稳坐王位,双士永远亦不可能威胁将帅。”

    “所以清楚孤为何安稳不动了?”

    “夫君一直这般英明神武。”赵虞笑容明媚的说道。

    张瑞伸手到肩头,在赵虞光洁的额头上轻弹了一下,说道:“就汝一直嘴甜。”

    “董白情况如何?”

    赵虞起身,微微叹息,说道:“予一直严令府中所有人等谈论洛阳之事。董氏尚在懵懂之中,不过洛阳使节一直滞留,其亦心有忧虑。”

    张瑞敲打着被杀下场的棋子,思虑片刻回道:“纸总归包不住火,择机告知其实情。董白不能一直作为一名千金大小姐,这世间还有数万人之性命与希望,皆寄托于她肩上。”

    旁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董卓死后,其子孙后代都没有聚集董卓嫡系大军进行反抗。

    但张瑞觉得,十余万西凉军,其中怎么也该有一两万是念董卓之好,承董卓之情的吧?

    董白作为董卓在世的最后一名嫡系血亲,受封渭阳君,应该能在将来的混乱中吸引一批西凉军投效。

    二人说话间,远方忽然传来喧嚣,一身鹅黄色齐胸襦裙的董白不顾侍女劝阻,双手提着裙摆,一路小跑到凉亭下,俏脸微白,紧张的望着张瑞,问道:“夫君,予记得,予祖父派往长安之使节,无不战战兢兢,片刻不敢多待。今次朝廷使节一直滞留在长安,是否洛阳发生了变故?”

    张瑞放下棋子,叹了口气,说道:“是汝最担忧之事。”

    “予最担忧之事……”一瞬间,董白俏脸尽失颜色。

    平日里董白便有些畏惧张瑞开口,唯恐有朝一日从自己夫君嘴里听到自己祖父及所有亲族皆被诛杀。

    没想到,平日里担惊受怕的场景,最终还是成为现实。

    张瑞虽然需要借用董白身份去重整董卓旧部,但也没有在这一刻同悲切的少女详谈。

    赵虞作为正妻主妇,必须维系内庭氛围,便带着王异将董白扶回房间温言宽慰。

    乱世死人是常态,只是作为个体,谁也不希望这种事发生在自己家中。

    张瑞在其他妻妾宽慰董白之时,唤来了蔡琰。

    董白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境遇,让蔡琰心有余悸,与张瑞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起,欲将蔡邕接往长安。

    毕竟平日里一直薅老丈人的羊毛,这关键时刻也是应当表表孝心了。

    于是张瑞对蔡琰说道:“汝写一份书信给外舅,邀其往长安团聚,见一见外孙。孤亦将同时致函朝堂王允,请其派遣外舅到孤治下履任。”

    蔡琰从善如流,很快便写好一封书信,交给了张瑞。

    再次召见周奂时,这位大鸿胪再无任何骄矜之色。

    堂堂朝廷天使,持节抚慰关西,却在长安进退不得,着实不是一件有颜面的事情。

    这多日当中,周奂曾数次登门求见,却皆无法见到张瑞。而若就此返回洛阳,皇帝、朝堂听闻自己骄横跋扈,致使非但没有抚慰关西,还惹得右将军对朝廷抱有极深成见。将会有何结局,已不难想象。

    见到张瑞,周奂很客气的行礼,说道:“拜见君侯,恭问君侯金安。”

    张瑞淡淡的回道“无需多礼。听闻大鸿胪近日在长安颇为活跃,与孤讲讲,都有何结果。”

    周奂脸色微微一变,谨慎打量了一下张瑞淡然的表情,见张瑞似并不以为意,方才说道:“某举荐有数位官员、征辟有数位名士”

    “哦?都有何人?”

    “凉州牧韦端韦端升任太仆、河内太守盖勋升任光禄勋、汉中太守苏固升任尚书、京兆名士金尚为兖州刺史,赵戬为河南尹。”

    麾下官员接受朝堂征召,前往中枢效力。这是任何势力,面对其他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必须要经历的一项磨砺。

    即便王允不征召关西官员,其他人把控皇帝,也会吸引大量关西士人、官员前往朝堂效力。大汉四百年,汉德未衰,有大量士人还心系汉室。

    张瑞对此并不在意,能被朝廷征召走的,都是心向汉室的。朝廷的征召,可以说是对右将军府官员忠贞的一次检验。

    弃我去者,不可留。这些三心两意的家伙早点离去,留下的都是心向右将军府的官员,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第六十三章遣使贡奉都督四方不臣

    随便与周奂聊了聊,张瑞便谈回正事,问道:“朝廷使大鸿胪抚慰关西,有何诏令?”

    周奂立即严肃的回道:“自董卓乱政以来,国乱岁凶,四方扰攘,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凋敝生机。王司徒以不世出之奇才,再兴大汉王室。朝廷政通人和,故遣使抚慰地方,以期地方各安其职,四海安定平宁。”

    “地方既安,需循例向朝廷缴纳税赋,以恢复礼仪秩序。”

    张瑞听懂了周奂的言下之意,就是要地方遣使朝奉。

    关于遣使朝奉,这方面汉末诸侯做的还是比较多的。

    初平三年(192年,即今年)荆州刺史刘表遣使贡献。于是朝廷封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假节。

    一次朝奉,为刘表换来了极为丰厚的政治资源。中枢赞其:“圣朝钦亮,析圭授土,俾扬武威,乃遣御史中丞钟繇即拜镇南将军,锡鼓吹大车,策命褒崇,谓之伯父;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开府辟召,仪如三公。

    同年又复遣左中郎将祝耽授节,以增威重,并督交、扬、益三州,委以东南,惟君所裁。”

    陶谦遣使奉贡,朝廷诏拜谦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

    最著名的则是孙策,曾经前后两次遣使贡奉许都,第一次朝廷封其为骑都尉,袭父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第二次朝廷诏封其为讨逆将军,吴侯。

    贡奉多少倒还是其次,朝廷主要在意的还是地方诸侯臣服的态度,愿意承认刘氏依旧是天下之主。

    张瑞望着周奂问道:“据孤所知,朝廷似乎并不缺物资。仅抄录董卓府邸,便得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奇玩积如丘山。”

    两三万斤黄金,近十万斤白银,还有堆积如山的绫罗绸缎。董卓用自己的残暴,帮汉室搜刮了大量豪强、宗室的钱财。

    崇祯要是有董卓这种狠劲,大明朝怎么也不会灭亡,何至于军队发不下去粮饷。

    而有这么多钱财,王允甚至可以参照右将军府禁军的武备程度,组建一支人数多达四万八千人的禁军。

    只要粮饷充足,全副武装、训练严明的中央禁军,战力必然为天下之最。这一点可以参照明军。没有粮饷的明军,临阵放几支箭就一哄而散。而有粮饷的明军却战力剽悍,轻轻松松击败大量叛军。

    有皇甫嵩、吕布、卢植等名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

    只是王允、吕布能有这份魄力吗?

    周奂对张瑞解释道:“洛阳不缺钱财,但府库中积粟不足,若君侯能遣使贡奉,朝廷必将厚赏君侯忠心。”

    张瑞好奇的问道:“朝廷还能如何奖赏?孤已是万户侯,朝廷还能封孤为太原郡公,弘农郡王不成?”

    刘邦当年与天下诸侯刑白马而誓: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如今朝廷声威鼎盛,威震天下,断然不可能允许张瑞封公、称王。

    周奂一时语塞,良久才回道:“若君侯愿为天下诸侯表率,率先遣使贡奉。封赏之厚,必为诸侯之最。”

    王允、吕布的败亡指日可待,张瑞完全不担心会资敌,导致大汉中兴。

    便无所谓的说道:“可,孤允之。将派遣从事中郎杨阜与校尉刘从钧携孤奏章拜谒洛阳,并贡奉二十万石粮食,百万钱,绫罗绸缎两万匹。”

    周奂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孟侯雄踞整个关西,虎视天下,却依旧尊崇大汉朝廷,而且一次贡奉便向洛阳进献二十万石粮食。这将极大缓解朝堂的粮食危机。

    亦极大的有利于提升朝堂权威,值此朝堂威震天下之际,孟侯尚且俯首,其他诸侯怎敢蔑视王室?

    看着一脸激动的周奂,张瑞嘴角上扬,说道:“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殷服事商。孤作为大汉列侯,更愿意尊崇天子,讨伐不臣。为一方牧伯,惩戒任何乱臣贼子。”

    周奂语气兴奋的回道:“某必将君侯之言如实转告天子,请天子授君侯都督四方之权,讨伐叛汉之臣,剿灭乱民之匪。”

    “君侯可还有何请求,若某力所能及,定将转告朝堂。”

    “倒是有一个。左中郎将蔡公之女嫁于孤府中,孤请朝堂任命蔡中郎前往关西履任。众所周知,孤孑然一身,家中并无长辈。唯有蔡中郎一名亲长,如今正处于洛阳。若蔡中郎有何差池,便等同朝廷将孤长辈斩尽杀绝。”

    “到时……”

    “某以性命担保,绝不会出现此种情景!”周奂斩钉截铁的说道。

    若真发生这种事情,朝廷将地方诸侯的宗族亲属斩尽杀绝,官逼民反。那大汉都城就等着再次被烽火狼烟笼罩吧。来自关西的雄师劲旅,将再一次滚滚涌入洛阳,血流成河。

    将一位遣使贡奉,能作为天下表率的诸侯,逼得举兵叛乱,围困京师。这种事情,绝不是朝堂上那些自诩稳成持重的老朽重臣能够做出来的。

    “那孤便将蔡中郎之女的书信交付给大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