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则一言难尽,说道:“某这侍妾甚是刁蛮。不过亦有好处,那便是其父亦抵挡不住其任性要求,已同意率部西进,至西域一带游牧。”

    张瑞笑着回道:“孤此前承诺依旧作数。只要乌桓退出塞外,自并州至西域广阔塞外牧场皆划给乌桓。”

    苏则拱手,说道:“某替外舅谢过太尉厚赏。某必劝乌桓部族以牧羊为主,以羊毛获利。”

    牧羊的好处现在已被所有游牧部落所熟知。

    游牧民族牧羊、牧牛、牧马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喝奶、吃肉活下去。

    都能产奶、产肉,牧羊还多一份羊毛收入。北方的游牧民族都在羌人化,逐渐以牧羊为主。

    而羌人则更进一步,开始向西部高原搬迁。

    这是因为羊绒的价值远高于羊毛,无论是舒适、保暖、还是珍惜程度上,羊绒都远远超过了羊毛。

    但普通的绵羊并不产羊绒,只有山羊会在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产出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

    这种真正的羊绒后世以克来计价,被誉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羌人在发现这种高价值的作物后,立即开始开拓高原。

    这使长安能够收割财富的面积极大扩大。

 第七十三章巡查团与朝贡体系

    确定了成立安西都护府,任命苏则为安西节度使。

    张瑞必然要跟苏则谈谈究竟应该如何治理广袤的西域,控制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就是要一改往日里汉室对西域的治理模式。

    无论汉室还是魏晋,甚至南北朝时期一个地方性小国前凉都设置了西域长史府。

    这些朝代对西域的掌控,基本都是名义上的。

    只设置几名管理官员和驻扎少量军队,想彻底掌控西域也完全没有可能。

    此时的中原政权驻军主要是保护商路畅通以及商旅安全,对于各国内政税收人口虽有一定管理,但是远不如内地;

    这些西域小国很多都是绿洲城邦,根本无力自卫,所以中原政权驻军另一项重要使命则是提供保护,这也使中原设置西域长史府在西域极受欢迎。

    真正强力掌控西域,还是要等到唐朝时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两大都护府,仅驻军就高达四万四千人。这么强力的驻军,中原才能够真正掌控整个西域。

    如今的关西,在曲辕犁、钢制农具、堆肥,以及农学院各项措施的普及后,农业生产力水平按推算应该略高于大唐。

    这给张瑞提供了同样掌控西域的底气。盛唐在凉州屯田的粮食收获,足够支撑西域战事数十年,骠骑将军府的屯田只会更进一步,

    张瑞便对苏则说道:“孤将安西都护府品秩提升,便是给予高度重视。希望安西都护府能切实掌控西域,不再似以往只流于表面。安西都护府可募兵两万四千人。有如此强兵,汝打算如何屡现孤之殷望?”

    苏则自科举高中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西域事务,因而不假思索的回道:“夫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哦?尚德化?”

    苏则从怀中取出一副西域地图,说道:“请为太尉详细展示。”

    张瑞走到地图前,详细打量了一下,似乎已有些年份,至少不是科学院改进以后的地图模样,仍是汉室以往的形式。

    苏则解释道:“这地图是凉州豪族家藏,自韩遂、边章叛乱以来,已多年未曾校对,仅能作参考。”

    几名从事帮忙将地图挂在支架上以后,苏则对张瑞说道:“某以为欲攻略整个西域,需先治理国家然后动武。太尉且看,在汉室,西域长史府治所在龟兹,它乾城。戍己校尉治所在车师前部,交河城。”

    “自它乾城以东,至凉州敦煌,有龟兹、车师前部、车师后部、鄯善等四大国。此四国各附庸数个小国。”

    “其中车师前部、车师后部、鄯善等已遣使朝贡。”

    “某以为安西都护府进驻西域之后,需公正律法,德化俨然,使靠近凉州的西域各国皆心悦诚服,定期朝贡。”

    “凭朝贡所得,安西都护府逐渐扩充军队,以府兵标准,从各国青壮中征募精锐。然后以军教长在军中教导彼辈诸夏字、大义。”

    张瑞皱着眉头,说道:“除军教长之外,似乎与汉室治理西域并无多少不同。”

    苏则说道:“太尉有所误会。至此,尚不如汉室之统治西域。汉室西域长史府能详细清楚西域三十六国各国户籍。”

    张瑞讶然,没想到汉室对西域统治这么深入,竟然能统计到各国的户籍。

    苏则笑着回道:“此并不难。许多小国只绿洲中一座城池,依赖于丝绸之路,从中获利。故会与西域长史府交好,定期申报户籍。”

    “那汝打算如何治理西域?”

    “某以为应设巡查团制度。西域各国彼此之间实在太过遥远,若设立官员常驻于各国,必定会导致官员贪污腐败,隐藏税收,或者鱼肉百姓,凌辱国王。故每年派遣巡查团,前往各国巡检税收,清查人口为上。”

    张瑞没想到苏则会反其道而行之,竟然不设安西都护府官员。这能够更进一步管理西域?

    见孟侯一直眉头紧皱,苏则连忙解释道:“太尉,不妨换种角度思考。将西域各国国王当作地方官员,巡查团为监察御史。这便与内地并无不同矣。”

    张瑞蓦然眼睛一亮,果然换个角度一想,苏则这份提议就靠谱很多了。

    毕竟即便在中原,长安也不会派遣中枢官员入驻每个郡县监察,而是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定期巡视各方郡县。

    苏则笑着继续说道:“西域各国之间,相距上千里。想垂直管理,毫无可能。但若由各国国王管理,有民怨则归于国王。有税赋,则可安然取之。若哪国国王隐瞒税赋,虚报人口,或治国不当。则由安西都护府报于长安,申请更换之,与更换官员并无不同。”

    张瑞微微颔首,问道:“汝言下之意,是由长安册封彼辈官职、印绶?”

    苏则坚定的点头,说道:“此乃应有之义。四方胡虏、小国,皆应遣使朝贡,受长安印信。为君侯牧民一方。若能胜任,则位居单于、国王之位。若德行欠缺,则罢其名爵,收其印信。”

    这是朝贡体系中最经典、也是最重要的上层结构,也是朝贡体系又名为宗藩体系的原因。

    后世饱受诟病的朝贡贸易,只是这个朝贡体系中最下层的经济结构。

    见张瑞认可对西域各国的处置方式,苏则继续说道:“由安西都护府常年治理西域,西域各国必然逐渐接受诸夏化、风俗,然后由凉州向西逐渐修建驰道,将重要、肥沃之地设为郡县。”

    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不太可能的。即便到大清左宗棠收复西域,对西域的管辖也并不如内地牢固。火车发明之前,中原王朝对万里之外的西域管辖注定就只能以羁縻为主,战略重地转化为郡县。

    张瑞说道:“恩威并行,足可使西域诸国膺服王命。只是汝想清楚否?长安攻略西域究竟为何?大量官员、军队、财政投入到西域,吾等能否从中获益?孤并不注重虚名,若只为王朝霸业,而无实际利益,孤宁可不进西域。”

 第七十四章一改宽仁成性施政用威

    开拓西域,无论在帝王将相的治武功中有多重要。其对张瑞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增强骠骑将军府的实力,帮助骠骑将军府争霸天下。

    如果一直只有投入,不见回报,这对张瑞而言就是一个徒耗实力的事情。

    苏则谨慎的回答道:“安西都护府或许短期内无力派遣军队进入中原帮助太尉争霸天下。”

    “然即便如此,攻略西域亦并非没有意义。”

    “首要获益的便是骠骑将军府府库。西域三十六国,少者一两千户,多者数万户。仅疏勒、车师、鄯善、于阗、龟兹等国人口便接近十万户,其余三十余国人口合计亦有数万户。因而各国户籍相加,少在十万户,多则二十万户。人口在五十万至百万之间。”

    “有百万之众,仅每岁所纳岁供,亦颇为可观,足以充实府库财富。”

    “西域既定,丝绸之路重开。关西繁盛之工商业可赚取大量域外财富,丝绸之路能为府库增加大量税收。”

    谈到丝绸之路,张瑞叹了口气,说道:“丝绸之路诚然能为我诸夏带来大量财富不假。但这条商路最大问题在于,商人逐利,所贩卖多是奢侈之物。诸如夜光杯、葡萄酒、明珠、琥珀、水晶、香药、沉香、象牙、犀角、玳瑁、猫眼石、金银器、珠玑、以及各类珍禽异兽。此类东西,皆可有可无,除了令豪族更富以外,对民生益处不大。”

    苏则笑着说道:“若任由商人逐利,的确是如此。但丝绸之路亦曾为我中原带来大量民生重物,如葡萄、苜蓿、石榴、胡豆豌豆、蚕豆、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蒜大蒜、胡桃核桃、胡荽suī香菜、芫yán荽、胡椒、胡萝卜、菠菜、棉花、西瓜以及汗血宝马等”

    “这其中苜蓿、汗血宝马极大强壮我中原骑兵战力。据某所知,典厩署在边境六郡设六牧师苑令,建三十六所马场,所种牧草皆为苜蓿,牧场中不乏汗血宝马。”

    张瑞点了点头,随着边境六郡被收复,在六郡良家子的故乡,典厩署当初规划的三十六处牧场都已经被建立起来。骠骑将军府十余万战马当中,的确有数百匹汗血宝马。西域遣使朝贡,也送了两匹汗血宝马的种马。

    可以预见,随着丝绸之路逐渐繁盛,西域的汗血宝马会越来越多的贩卖到中原。

    但任何事情,如果只有官府收益,就必定不能得到长远。

    张瑞希望丝绸之路变成一条脐带,能源源不断的壮大中原实力。而不是变成一条黄金之路,堆砌大量财富到关中。

    苏则说道:“太尉,其实丝绸之路当前情况,收益最大的便是官府。只要丝绸之路一日不断绝,官府税赋便源源不断。有稳定税赋,便能征募足够军队,维持长治久安。”

    张瑞诧异的忘了一眼苏则。这话几乎就等于直说,丝绸之路有利于维持皇室的统治了。当然这个皇室是张瑞后人,而不是刘氏后人。

    明朝皇室失去天下的惨痛教训,让张瑞一直以来都无比重视税赋。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也非常通俗实用。有钱,就有军队,有战斗力,能镇压一切叛乱。若大明财政充裕,轻松组建三十万大军。边军也不至于一直顾此失彼。在平叛与守卫辽东之间来回奔波。

    而丝绸之路,就能为长安带来源源不断的税赋。这对于未来的张氏皇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张瑞郑重的说道:“孤曾闻,四海穷困,天禄乃终。若不能造福于天下万民,即便府库充裕,亦终有一日会精疲力竭于叛乱此起彼伏。”

    闻言,苏则深深躬身,说道:“太尉仁厚,实乃关西臣民之福。”

    “孤欲使丝绸之路更多造福于平民百姓,汝可有提议?”

    这次苏则认真思考了许久,才缓缓回道:“百姓所需者衣、食、住、行。某以为可以从此四方面着手。”

    “哦?与孤详细说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