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苏则认真思考了许久,才缓缓回道:“百姓所需者衣、食、住、行。某以为可以从此四方面着手。”
“哦?与孤详细说说。”
“首先衣者,百姓所需之首。丝绸之路顾名思义,以商队往返贩卖丝绸而得名。既然丝绸可以贩卖,其他布匹亦无不可。某以为可规定胡商往中原贩卖麻布、毛呢、毛毯、布帛一类物资。以我中原少量贵重之丝绸,换取大量低廉之布帛。最终使布帛价格更加便宜,百姓买得起更多衣服。”
这显然是工业强国对财富的收割。用高附加值的商品,换取更多价格低廉的商品,从而使诸夏民间衣裳价格逐渐下降,增强开元通宝的购买能力。同样一百钱,将来能买到更多的布料。
“汝欲如何行之,使域外胡商大量贩卖布帛进入中原?欲免税?亦或欲财政补贴?”
苏则无奈的笑了,犹豫着对张瑞说道:“太尉之仁慈宽厚,或许已常然若性。”
嗯?
张瑞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苏则小心翼翼的望了一眼张瑞,见张瑞没有动怒的意象,才谨慎的提醒道:“太尉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威加四海,震服八方。诚可不必对天下,一直怀柔以德。”
张瑞皱眉,望着苏则。这是在委婉的提醒自己不够霸气?
苏则谨慎的说道:“借太尉之威,官府可直接下令,凡胡虏商队欲自安西都护府进入凉州,必须带够一定份额之布帛。天下莫敢不从。”
张瑞委实惊讶了片刻。似乎自己的确进入了一定的误区。
一直以来,自己对商业、对胡虏甚至对豪族都太过宽厚。做什么事情,都一直是因势利导。
这毋庸置疑是一个巨大的优点。治大国如烹小鲜,只有符合其他势力的利益,才能使一项政策更加长久。
可是到了如今这一步,关西如此强盛,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设置各种法令、规范,要求所有人无条件执行。
这一点从赵歧进入敦煌开始,张瑞就依稀有了这种感觉。
第七十五章自身升迁与豪族叛徒
赵歧作为敦煌太守,新官上任三把火,完全没有束手束脚。直接颁布政令,豪强必须将多余的土地分给贫困百姓。没有一丝商量的余地,豪强要么接受,要么被大军碾平。
当初张瑞便有些莫名怪异的感觉,直到今天被苏则提醒,张瑞才蓦然发现,原来臣下们,早已经切身体会到了骠骑将军府的强盛。
已经可以打破约束,以最佳方案,处理各种政务。
豪强、商贾,要么接受官府限制,让利于百姓。要么干脆被官府所封杀,失去一切利益。
如今强盛的官府,再不被任何豪强、世族或商贾所威胁。
哪怕强盛如太原王氏,若自己以为一家独大,可以威胁骠骑将军府。那等待王氏的也是萧条衰落。
只要张瑞下令,凡王氏族人,三代以内不得出仕。强盛一时的太原王氏,其衰落也将比红楼贾府还要迅速。
关西有太多读书人、将门子弟以及豪族世家将会取代王氏子弟所留下的位置。
而回到西域商队这件事当中,官府强势要求所有商队自域外返回,都必须带够一定份额的布帛,无论是胡商还是诸夏,都必须遵守此令。
这无疑不符合所有商人的利益。但却没什么道理可讲,官府就是要从商人的利益中取出一部分,匀给普通百姓。
商人们要么选择接受这个条件,从而获得丝绸之路的入场权。要么干脆无缘入场,不要妄想贩卖诸夏丝绸前往西域获取巨额财富。
商人,尤其这种跨越上万里进行贸易的豪商,通过骠骑将军府稳定的社会秩序,道路治安,获得了天价财富,必须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不能任由彼辈一直依附在骠骑将军府身上吸血,自己脑满肠肥,却对平民百姓无所益处。
张瑞赞扬的对苏则说道:“汝之提议令孤醍醐灌顶,孤以往的确对豪族太过仁善。稍后孤将召集内阁阁辅以及民部中郎,认真商讨豪族究竟该如何造福诸夏子民。”
其实张瑞特别反对一种看法,那就是所有官僚都沆瀣一气,所有世族、豪强子弟都鼠目寸光。整个阶层铁板一块,所有人都为了阶层利益,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国家危难。或者说所有人都为了阶级利益,完全不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生死荣辱。
后世许多无良公众号,完全不看史书,为了流量,怎么危言耸听,怎么信口开河。
在其描述下,整个封建时代的官员,全是蝇营狗苟之辈。为了官员利益,为了世家大族,反对一切有利国家的政策。亦不顾自己个人受宠升迁、身后青史名誉。
先不说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富国强民,前仆后继。
就范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说法,这些人都能视而不见。
为了能够使国家强盛,为了百姓富足。范仲淹主动上书,请求削减官员俸禄,精简官员,减少恩荫。为了国家利益,带头削减官僚福利,这一刀一刀的全是砍向自己所处官僚阶层。
在范仲淹的改革下,宋朝政局面貌一新,迅速精简了官员机构,强化了军事武备,科举一改清谈之风,实才大兴。全国各地,学校纷纷兴起。
于是范仲淹被评价为:“公以王佐之才,遇不世出之主,竭忠尽瘁,知无不为,危言鲠论,建明规益,身虽可绌,义则难夺,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
无论是“竭忠尽瘁”还是“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都证明范正公的确是一身正气,为国为民。
或许很多普通人自己做不到很多善事,但并不妨碍人们愿意相信,这世间的确有公忠体国的官员。有人在边疆默默无闻,奉献一生。有人在中枢朝廷,大刀阔斧改革。完全不在意世族、豪强那些蝇营狗苟。
一位官员,他可以出身世族,但不代表他本身脑子里时刻想着的都是维护豪强利益。很多时候,整个阶层的利益,与官员个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哪怕汉室大部分官员出身豪强、世族,上台之后,推行的政策也是限制豪强,抑制兼并。
张瑞相信,若是自己坚定立场,要从豪族的利益中取出一部分匀给普通百姓。会有大量官员,为了受到赏识,快速升迁,投自己所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而这些官员中,也不乏一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
苏则已经预料到了自己这份提议,将导致整个天下的豪族、商人都利益受损。但那又如何,自己因此而受到了孟侯的赏识,一跃高居从三品安西节度使,作为封疆大吏,掌管西域上百万百姓生死荣辱。无数豪族、商贾都要看自己脸色,才能顺利通过丝绸之路。甚至自己整个家族都跟随着飞黄腾达。
这么大的利益,孟侯可以赏给自己。难道豪强们也能赏给自己?那简直是开玩笑,有这份能力掌管百万人命运,彼辈自己就能够飞黄腾达,还需要拉拢苏氏?
于是苏则进一步坚定了内心,继续为张瑞出谋划策,说道:“衣之一事解决,接下来便是粮食。长安官员皆知晓太尉一大夙愿,便是能收割域外粮食,补给我诸夏子民。”
“此事,某以为则不能一味以政令逼迫豪族商贾。激起彼辈逆反心理,彼辈必然只按最低份额来输送。某以为可参考太尉此前在太原所设免税、减税之令。凡商队自域外运送果蔬、牲畜、谷物至中原者,按份额予以减免赋税,甚至分量极大者,予以免税。”
张瑞深以为然,这项政令是具有可行性的。商队运送这些牲畜、谷物、瓜果、蔬菜,并非无偿捐献给官府。
而是依旧归其所有,可以自由贩卖,依然具有利润。无非是利润不如那些奢侈品。
但这有个很方便得解决方法,那就是扩大商队规模。商队规模越大,其他奢侈品得数量也就越多,整体减免的赋税也就越多。
简单得数学曲线,很容易就能算出商队规模多大时,减免的税赋将超过运粮成本。
而官府也能算出,在多大规模时予以商队免税,能最大限度的增加粮食收入,又不会亏损太多赋税。从而引导商队尽可能地在运输成本,与赋税减免之间,取得合理数值。
毕竟这个时代,丝绸之路一切运输都靠人力、畜力。若官府设置一百万石粮食才能免税,这豪族们直接就放弃了。要运输一百万石粮食,需要动用数万人,完全不是豪族们可以实现的。
所以说,数算是重中之重。各行各业进步,官府管理的完善,都离不开数算的发达。
第七十六章苏则的财政补贴与荀彧任命
说完关乎民生最重要的衣与食,苏则继续说道:“能解百姓衣食之忧,丝绸之路便已算是功莫大焉。”
“住之一事,不应寄希望于流动商旅。倒是行之一事,某有一提议。”
“哦?但讲无妨。”
“关乎出行,君侯可曾想过为何丝绸之路多胡商?”
张瑞思考了一下,问道:“莫不是因为我诸夏安土重迁,重农抑商?”
苏则缓缓摇头,说道:“若是在其他州郡,确实有此原因。但在关西,四民平等,农夫并不比工匠与商人高贵。关西工商兴盛,然远出西域者仍然寥寥无几。”
“某以为这其中重要原因在于,我诸夏豪族很难供养数百上千驮马与骆驼。而胡虏多戈壁原野,不宜耕种,故牲畜极多。似鲜卑者,一次互市便有三千骑驱牛马七万余头赴市。故胡虏部落中通常能凑齐数百骆驼及驮马走过丝绸之路。”
这当中显然有个机遇成本的问题。诸夏内部高度繁荣,豪族们通过手工作坊及农田产出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无需投入重资畜养上千驮马、骆驼前往西域博取财富。
只有那些真正的大族,底蕴充沛,完全不在意成本,只为更高利益,才能轻松组建大型商队。
而且在诸夏内部,哪个豪强养了上千匹马,不论他意图究竟是什么,都很容易被官府所关注。上千匹马,以及骑马的佣人、伙计,这能很轻松的就拉出一支千人的骑兵部队。
或许张瑞有自信,不在意这战力孱弱的千骑。但对其他诸侯而言,这一千骑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了。哪会允许其掌握在一个豪强商人手中,要么杀了商人吞并其资。要么豪强率这支部曲为诸侯征战。
张瑞认真思考着苏则所言,西域胡虏有动力也有实力往返于丝绸之路,这是一件好事。越繁茂的商路,诸夏受益越大。只是马车不能只有一个轱辘转,得想办法增加诸夏商队得数量,共同造就丝绸之路的繁盛。
对此,苏则建议道:“某以为行之一事,可由官府出资补贴。所谓行之一事,无非多有牲畜。胡虏贩卖骏马、骆驼、驴一类牲畜至我中原,可退其输估、关税。”
输估是官市商税得一种,凡买卖奴婢、牛马、田宅,有文券的大买卖每一万钱要抽税四百,卖方出三百,买方出一百,叫做输估。
苏则所提议的内容,就是对牛、马、骆驼等进行退税补贴。使西域的牲畜大量贩卖进中原,从而提升中原的交通便利性,方便百姓、商人出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