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百姓、商人出行。

    苏则继续说道:“除普通牲畜外,西域亦盛产骏马。某以为对贩卖骏马往中原者,不仅可以退税,还可官府予以补贴。例如贩卖一匹汗血宝马至中原,除其所获利润外,再进一步退还一切商税、关税,官府再奖赏其十万钱。”

    十万钱,张瑞咋舌。能买四千多石粮食,足够两三百人用度一年,就这样轻飘飘的赏给了域外胡虏。

    可是再转念一想,一万匹汗血宝马,才付诸十亿钱。这比武帝兴师动众讨伐大宛耗资无数才获得战马三千匹,又省财富太多。

    于是张瑞说道:“可,稍后汝陈情造册,孤会下发给内阁,令彼辈商讨,然后颁布法令。”

    “诺。”

    谈完西域各国事务,苏则继续谈到:“为善西域诸事,某以为还需深根固本。只有安西都护府本身强盛,才能令西域各国俯首听令。因而某打算大兴屯田。”

    “某打算在西域、凉州招徕流民于西域施行民屯。再请君侯流放罪犯、囚徒至西域,设犯屯。”

    张瑞点头,说道:“中原刑徒,孤将逐一将其迁至凉州、西域一带。”

    苏则躬身行礼,保证道:“某至西域必定先保证丝绸之路畅通,商旅往来安全。然后逐一震服各国,使西域诸国皆遣使朝贡。若一切顺利,一两年内,府库将见成效。六七年内,西域安宁。而后可助力于君侯霸业。”

    “善。孤等候汝之捷报。”

    苏则在寒冬腊月、北风凛冽的时候离开了长安,一路西行,要来年二月才能抵达安西。

    在这个车马慢的时代,这一去可能就是十多年。要孤身在一片陌生的环境披荆斩棘,最终创建一份宏伟基业。积攒数十万石粮草,训练两万四千大军。

    而在腊月,长安也召开了年后最后一次廷议,各部皆要在此次廷议上总结本年度的政绩与成果。

    今年休养生息了一整年,十二万府兵,几乎全部解散,各线战事都逐渐消停。励精图治这一整年,也该有所成效。

    会议开始之前,张瑞对一众重臣说道:“廷议开始之前,先为诸卿介绍一位同僚。荀彧,荀文若。如今担任太尉府从事中郎,司隶校尉部别驾从事。”

    随着张瑞的声音,荀彧立即起身向众人拱手行礼。

    所有人都看向温文尔雅,须髯飘飘的荀彧。

    这位臣子,极受太尉重视已经是众所周知。甚至为了安排这位荀文若,整个关西官场都经历一场大费周章的调整。往日里,一般都只有将军府,今岁特意开辟了太尉府。

    太尉是三公之一,三公皆有开府的权利。

    汉代名士出仕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被公府征辟。如汉末顶级大儒郑玄,便曾同时被三公征辟。

    长史、司马一类官员,位高权重,张瑞的幕府当中一向不再设置。

    所以为了使荀彧这位资历只有一年的官员参与中枢,张瑞特意任命其为从事中郎。待遇堪比新科状元杨阜。

    为了安排荀彧,张瑞也是煞费苦心。

    其资历尚浅,因而无法担任正式高官。长期以来都是担任张瑞幕府府吏。之前张瑞任并州牧,便将荀彧任命为并州牧别驾从事。

    张瑞转任司隶校尉后,立即将荀彧迁为司隶校尉别驾从事,主管京畿地区所有政务。

    同时之前荀彧代行太原太守之职。为此张瑞特意升京兆尹司马朗为并州承宣布政使,然后调荀彧代管京兆尹诸事。

    所以现在的荀彧,虽然正式官职一个没有。但所具备的权力之重,却几乎无人能比。

    从幕府到中枢,到州郡,及至都城,所有政务荀彧都能插手管辖。

 第七十七章盛世的基础

    荀彧所担负的所有职位都是府吏,幕府中吏员的任命全看张瑞心意。官员们虽然羡慕不已,但没有任何置喙余地。

    介绍过后,张瑞说道:“今次由荀从事主持廷议。”

    荀彧正身肃容,对众人说道:“岁入以来,关西一直休养生息,罢兵役,减徭赋,以蓄民富,深根固本以雄视天下。今岁末上计,请诸君详述所部形势。”

    内阁审配首先起身,说道:“比岁以来,太尉德化俨然,虽不再大兴刀兵,版图却有大幅扩张。先是成功克复凉州九郡,再降服有西域诸国。并州朔方郡乌桓退出塞外,司隶弘农郡拓土至函谷。益州徐荣已尽占巴郡各县,阻益州军于境外。”

    “由是河清海晏,四方膺服。”

    张瑞抚掌,说道:“此诚赖诸君公忠体国。”

    众人纷纷谦虚。而后吏部中郎王机起身,说道:“吏部自年初便开始精简机构,裁撤冗官。至今已裁撤官员三千八百余人。新增官吏两千六百余人。从中枢至郡县,一应官职皆形成我关西,军、政、财、司法、监察各自独立之特色。三五年内,关西再无需进行官制调整。”

    三五年内再无需组织结构改革,走到这一步也是殊为不易。

    平日里今天增加一个官职,明天更改一份行政架构,不知不觉间。整个关西已经对官职架构进行了很深的改革。

    州牧、州刺史一类官职彻底被取缔。各郡太守被剥离了军事权、司法权、财政权。六部官吏走马上任,逐步接管整个关西。

    又进一步设置了提学官、锦衣卫、工信司,如今的关西官制与汉室已经渐行渐远。

    可以说现在只要张瑞愿意,整个关西立马可以同汉室完成切割。称公建国,毫无阻碍。

    这一步对官员的影响十分深远,唯器与名,不可假于人。官员们十分清楚,自己担任的官职就是孟侯所赐。毕竟出了关西,汉室都不存在这种官职。这让众多官员,完全无法对汉室保持什么忠心与认同。

    吏部之后,民部中郎司马芝起身介绍道:“自君侯入主长安以来,关西大治。百姓殷富,秔稻丰积。诸君可能对此没有直接认知,某说一项数据,君侯起兵之前,人口万户以上大县,能被称为县令者,仅有河东安邑、平阳两县。”

    “亦即是,整个关西二十余郡,近三百县,户籍全部不过万,没有一名县令。”

    “但自君侯施政以来,及至最近一次统计户籍,户籍过万之县已有二十余个。”

    司马芝话音落下,屋内传来一阵惊呼。有些事情细思,真的会打破人一贯的认知。

    县令作为最常见,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官员,似乎司空见惯。但整个关西居然只有两名县令。

    简直不敢想象若将所有县的主官聚集在一起,彼此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狼孟长、高都长、长安长、华阴长、陈仓长、郿县长,该是怎样的画面。

    而如今二十个县户籍过万,仅这二十个县就有二十多万户人家,上百万人。

    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种盛世景象,关西正在一步一步的接近。当关西三百县,尽皆户籍过万,就是盛世到来之时。

    民部之后,工部中郎裴辑起身说道:“今岁关西轻徭薄赋,故而民间青壮富余。豪强承包之工程,快速推进。比岁以来,兴修水利灌溉良田上两百余万亩,驰道三千余里。”

    水利的进程还算符合当初预期。只是这个驰道未免太短了点,三千余里,每天也就十里左右。三百个县同时修建,每个县每天也就修003里,也就是说每个县一天只修几丈远。

    当张瑞算完,裴辑笑着解释道:“君侯,并非百姓偷懒。事实上百姓也想多赚一笔薪酬,只是百姓平日要参与农耕。兴修水利时,各户都拼劲全力抢先修建水利,以期来年自家良田有水利灌溉。所以驰道进度便有所耽误。”

    张瑞愈发感受到体恤民力的重要性。今岁休养生息,民间劳力尚且如此紧张,一旦再兴师动众,大修土木,民间的民力恐怕会越发不足。

    张瑞说道:“民力不足,已极大约束我关西发展。诸君此次廷议结束后,宜仔细思量,明岁我关西向何处拓土,方才能解决民力掣肘。”

    待其他几位中郎也依次汇报了政绩之后,张瑞郑重开口,说道:“今次召集诸君,除上计今岁政绩外。还有一重要议题,即如何使豪族世家,匀利于百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豪族累钜富,贫者食糟糠。此不公之事,自今日起,该有所改变了。”

    众人纷纷陷入沉思,良久审配起身,说道:“君侯,以如今形势而言,想令天下大同,毫无可能。只要官府不能赡养每一个百姓,财富仍由民间所创造。吾等便须承认,人才能不同,所能创造之财富多少便不同。有所差距,乃是必然之事。”

    张瑞点头,说道:“这一点孤知晓。只要农业、手工业生产力达到完全富裕,天下贫富有别便是正常之事。孤亦不是要求卿等彻底解决贫富不均之事。”

    “孤之所想,豪族财富钜亿,堆砌在地窖中亦是发霉腐烂。官府该如何使豪族担负起社会道义,救济贫困。毕竟彼辈之财富,亦是得益于我关西治安平宁,百姓勤劳耕作。”

    审配立即说道:“对豪族征税。税收才是解决财富不均之最根本途径。”

    张瑞摆了摆手,说道:“以如今情况而言,关西对豪族税赋已经十分苛刻。不算商税、关税、矿税等经营税赋,仅算缗税便百收四十八。若税赋超过一半,豪族积极性便将大幅下滑。孤鼓励公平,但不限制生产。”

    这个问题使众人颇为棘手,这本就是一件颇为矛盾的事情。

    最终备受张瑞信重的荀彧站起身,说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乃汉室叛乱四起之根由。某以为我关西,如今最大善政便是使普通黔首皆有田可耕,有此基础,无需十年盛世可期。”

    “而如今君侯所思者豪族累钜富,某以为亦应当由此着手。”

    7017k

 第七十八章荀彧的一鸣惊人

    封建小农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经济基础永远是土地生产。官府最首要的任务,也是保证所有百姓有田可耕。

    在耕者有其田,农业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再去想什么工商业发展,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差距。

    荀彧所主张的也正是这方面,说道:“百姓自耕自种,对灾害抵抗能力十分脆弱。虽然如今百姓皆有其田,但一场天灾就可能导致百姓颗粒无收,鬻儿卖女。”

    “不知君侯可曾听闻一句话,每一次天灾,皆是小民之噩梦,豪强之盛宴。”

    “天灾降临,小民们粮食颗粒无收。但豪强、官府丝毫不理会小民之艰辛,该交赋税分文不少。而豪强大户有田有粮却往往不承担赋税,小民少田缺粮却要承担赋税的大头。”

    “无可奈何,小民只得卖田售宅,或卖儿鬻女,或易子相食。”

    “而豪强、世家却趁此时机,上下其手。低价从百姓手中购买田产,扩充奴婢。百姓死难逃亡,而田籍却皆隐没于豪族名下,不纳赋税。但官府所征赋税不会减少,只能转嫁到其他小民身上,形成恶性循环。纳税之小民日渐减少,赋税日渐增重。”

    “于是豪族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仅听完荀彧诉说的这寥寥几句,张瑞就感觉头皮发炸,恨不得杀光所有豪强。

    在这种模式下,官府能统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