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深夜被赵云唤醒,揉着疼痛的眉头,对赵云问道:“这是出征以来,子龙第几次深夜将孤唤醒了?在长安待这么多年也不及出征这几日。”

    果然行军打仗全是生死大事,一军主将面临着太多稍纵即逝的战机。张瑞暗下决心,以后尽量不再亲自领兵出征。

    赵云顾不得解释,直接双手捧着玉玺摆在张瑞面前,说道:“太尉,禁军将士在宫中找到了传国玉玺。”

    张瑞大脑一瞬间清醒,这么快找到了,不枉自己为其指明了方向。

    随后张瑞从赵云手中接过来这个代表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镇国之物。

    传国玉玺并不大只有四寸,这张瑞是知道的,毕竟是从和氏璧上取下来的,不可能大到哪里去。

    只是张瑞没想到这方玉玺竟然是乳白色,一直以来张瑞都以为其应该是明黄色或者青玉色。

    但完璧归赵的故事佐证了块玉玺就是传国玉玺。完璧归赵,是蔺相如诓为秦王指出玉璧上的一处疵瑕,才将和氏璧取回到手的。可见和氏璧必然是洁白无瑕光彩照人,一点不匀和杂色都没有。

    当然,若张瑞见过后世出土的吕后印玺,就更能接受这种玉玺颜色了。

    汉灭秦,传国玉玺成为汉室国宝。皇后印玺,必然会参照皇帝印玺。吕后的印玺,便是乳白色的一块方印。

 第八十九章对玉玺的保留意见

    传国玉玺握在手中,张瑞也说不清自己心中究竟是何感受。

    凝重、激动、豪情、贪婪、责任、天命,各种念头混杂在一起,填满了胸膛,似乎连呼吸都不顺畅。

    尤其玉玺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一种宏大壮阔的天命感,让张瑞思绪良多。

    握有这方玉玺,就是握住了整个诸夏的命运起伏。

    任何人掌握这方玉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无数人的命运荣辱。

    张瑞将玉玺放到一旁,说道:“去请贾阁辅及荀从事过来。”

    究竟该如何处置这方玉玺,张瑞委实拿不定主意。

    即便深夜,贾诩、荀彧也被亲卫急促的唤醒。听闻主公急招,二人不敢耽误,匆匆洗了把脸,便迅速赶到帅帐。

    贾诩先一步赶到,对张瑞拱手行礼,说道:“太尉虽戎马征尘,日理万机,但也需保重身体。如此深夜还未入睡,某恐有损太尉身体安泰。”

    张瑞摆了摆手,说道:“孤也是刚被唤醒。禁军在宫中找到了传国玉玺,贾阁辅以为当如何处理?”

    “传国玉玺?”贾诩惊讶出声。

    张瑞从一旁拿过圣洁乳白的传国玉玺,托在掌中。

    “为太尉贺,此乃天命,伏惟太尉能护我国祚,佑我苗裔。”

    张瑞愣了一下,说道:“孤以为,汝会劝孤将此物归还朝廷。”

    贾诩笑着说道:“若是太尉只有寥寥数郡之地,某必力劝太尉将玉玺归还朝廷。传国玉玺,非人臣应有之物。”

    “然,太尉,吾等已远非当初那孱弱诸侯。如今太尉麾下四州近三十郡,虎踞关西,雄视天下,不宜妄自菲薄。公正而言,太尉便是天下第一强阀。即便袁绍、袁术、曹操亦不能比。”

    “此时昭示天命所获收益,远超膺服汉室。”

    “汝言下之意,非但不掩饰传国玉玺在孤手中,反倒大大方方公开?”张瑞问道。

    贾诩点头,说道:“理应如此。得此传国玉玺,吾等不曾用任何卑鄙手段。汉室失德,流离失国,丢此神器。而太尉大军扫除离乱,重定洛阳,得传国玉玺,实乃天命所归。”

    张瑞不由想起袁术,得到传国玉玺之后,袁术也以为天命在己,尤其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下,袁术直接称帝,最终被群殴至死。

    便问道:“这天命之说,虚无缥缈,能当作军国大略?”

    “何来虚无缥缈之谈?所谓天命,即指大势。如今阖当我关西大军席卷天下,神器在手,更能让天下豪杰认清形势。且不说其他,待太尉昭示天下,玉玺已置于洛阳皇宫。凡我关西领土周围郡县,必纷纷主动献城归附。天下豪强义士,云涌而入洛阳为官。”

    玉玺还有这好处?张瑞十分惊讶。

    此时荀彧进入帐中,躬身行礼,问道:“拜见太尉,不知太尉相召有何要事。”

    张瑞展示了一下传国玉玺,说道:“禁军找到了传国玉玺,孤拿不定主意,想听听荀从事意见。”

    荀彧认真看了一眼张瑞手中代表天命的玉玺,说道:“此国之重器,再次回归,实乃我诸夏之幸事,必将护我诸夏气运,佑我国祚。”

    庇护诸夏气运绝不是一件妄谈,玉玺在诸夏手中,无论皇室、朝臣还是百姓,都愿意相信朝廷正统,从而安居乐业,减少叛乱。

    而若朝廷手中没有传国玉玺,如三国、南北朝一些小国,从公卿到臣民都不知道朝廷明天还在不在,家园明天还能不能保存,哪有心思安稳生活,所以一般短短十几二十年,就会发生弑君叛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皆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这些叛乱将领就不认为那些没有玉玺的君主算什么正统皇帝

    司马家当街弑君,被骂千古,司马氏皇帝自己都觉得这简直是污点,是道德、忠诚、贞节等一切品德的沦丧。但那些小朝廷,杀皇帝跟喝水一样,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哪怕到千年之后,人们也会觉得,那些割据政权的皇帝能叫皇帝?

    换句话说,传国玉玺自带属性“政治10,民心20,名望等级3,财政税收10”。

    但就如贾诩所说,这么贵重的东西非人臣应有之物。张瑞堂而皇之的占有玉玺,这天下群雄、朝堂公卿该如何看待?恐怕会被无数人诬陷为乱臣贼子,意图僭越。当然这应该也不能算诬陷,张瑞确实是有这想法。

    荀彧是个坚定的保皇派,张瑞问道:“荀从事以为是否应该将玉玺归还朝廷?”

    荀彧点头,说道:“理应归还朝廷。”

    贾诩皱眉,说道:“荀从事,为人臣者当公忠体国,岂能感情用事?将玉玺归还于朝廷,除增加离乱,使群雄蔑视朝廷颠沛流离外,某看不到一丝益处。但由太尉掌管,却能稳定天下之心,使群雄知晓,这天下依旧是我诸夏之天下。我关西,依旧能奉国家而讨不臣,扫灭一切叛臣胡虏。”

    荀彧重重颔首,说道:“诚如贾阁辅所言,太尉坐镇洛阳,雄视天下,能极大压制一切魑魅魍魉嚣张气焰。”

    “然某所言,是将玉玺归还朝廷,而非归还天子。如今天子蒙尘,东迁于路,朝廷不复存在。某意将玉玺置于洛阳皇宫,由太尉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号令天下,以讨未复。而后待天子重返朝堂,复宗庙于洛邑。”

    张瑞抚掌,说道:“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此前贾阁辅亦建议将玉玺置于皇宫,而后昭示四方,使近者悦服,远者来附。”

    定下如何处置玉玺之后,荀彧便告辞离去,但贾诩却刻意放缓了步伐。待荀彧远去,贾诩返回营帐,向张瑞拱手,问道:“太尉,可知传国玉玺由来?”

    张瑞执掌关西这么多年,政治经验已经长进许多,立即察觉到贾诩去而复返,绝不可能只是为了向自己讲讲传国玉玺的历史故事那么简单。

    恐怕贾诩接下来讲的才是真正的谋国之言。

    便立即正襟危坐,说道:“愿闻其详。”

 第九十章得民七十三万

    贾诩庄重严肃的说道:“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以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此成为帝皇正统神器。”“秦子婴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光武皇帝。”介绍了传国玉玺的历史之后,贾诩郑重其事的说道:“因此荀从事所言,侯天子重返朝堂,复宗庙于洛邑,并无过错。”“传国玉玺,必须经由大汉天子传于太尉,方为传国玉玺。方能……得国匡正!”最后四个字说出口,帐内所有人都身躯一震。忠臣嫡系,终于明确了整个势力得最终目标。张瑞没有否认,而是郑重得点头,说道:“孤明白,在此之前,孤会努力维系汉室正统。”诸夏历朝历代虽然混乱,但总体而言其实有一个十分明确得传承脉络。正统一说,看似飘渺,但其实可以理解为某样实质性的东西。最初秦始皇一统六国,拥有了正统性。项羽灭秦,刘邦灭项羽,于是汉朝抢到了正统性。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于是曹魏篡汉成功。等于汉朝将正统性这种东西让给了曹魏。所以史书称,魏晋南北朝,魏为正统。之后司马炎接受曹魏禅让,晋国等于在曹魏那里接手了正统性。而衣冠南渡之后,东晋依旧坐拥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且传国玉玺被晋军将领得到,送往了建康,于是东晋依旧为正统。之后刘裕接受晋朝禅让,正统地位算赠给了刘宋,宋齐梁陈一脉相承。南陈被隋朝所灭,正统性就归于杨坚。隋唐之后,时局比较混乱,但脉络依旧清晰。朱温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后晋又灭了后唐,后汉又灭了后唐建立后汉,最终郭威以下克上建立后周,传为柴荣。柴荣身死,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从后周接手了正统性。之后北宋、南宋、元、明、清的正统性传承十分清晰。张瑞想建国称帝,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接受汉献帝禅让,由汉献帝手捧传国玉玺让位给自己。在此之前,要确保汉室的传承存在,不能让皇帝被一名普通军阀随意杀害。否则自己就沦落成与袁术一样地位,拿到玉玺就僭越称帝。这种皇帝毫无正统性,根本得不到天下认可。在确定了将玉玺放置于洛阳皇宫之后,大量禁军又花费两天时间整理了汉室的皇宫,然后主力便退出了城外。在城外的大军则修葺了汉室帝陵,清扫了汉室宗庙,祠以太牢。这些举措之下,洛阳曾经露骸于野,死尸遍地的景象终于有所改观。渺渺祭祀香火,昭示着这个混乱黑暗的区域已经恢复秩序,百姓纷纷走出地窖,离开山洞,逐渐汇聚成稀疏的人流,重返故里,恢复生产。在张瑞率众祭祀了汉室宗庙两天后,前线传来大捷。关西铁骑,在巩县东方虎牢关下截获数十万百姓。说是截获,有些不太恰当,确切的说,是虎牢关守将见到关西铁骑出现,立即严阵以待,关紧了大门,将数十万百姓拒之于门外。通常而言,若有敌军杀至,百姓被拒在关外,必然会歇斯底里,但这次被拒之门外的百姓却是弹冠相庆。虎牢关的大门,在百姓眼里完全就是鬼门关。这些被虎牢关拒在门外的百姓,等于是在鬼门关前游历了一圈,又侥幸活了下来可以重归故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