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战彻底让郡兵胆寒,再不思出城迎战之事。

    而为了加深此战对郡兵的印象,打击郡兵士气。孟县大军离开前,割大营内死者首级数百于晋阳城外建筑一座京观。

    有铁骑日夜巡视,郡兵竟不敢出城毁之。

    以晋阳城防之坚固,孟县大军亦不愿派士卒强攻。便在晋阳四面设营,将城池围的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张瑞的战略很简单,就是拼自己兵精粮多。既可围而不攻,困死敌城。又能围城打援,消耗太原敌军。

    不过关于后者,孟县上下都认为恐怕难以奏效。因为,整个太原郡县兵卒都被困死在晋阳城中了,哪还有什么援军。

    这个时代攻城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动辄经年。

    以孙策小霸王之勇围攻庐江尚需两年方克。

    对晋阳张瑞已经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

    在克晋阳之前,张瑞决定先抽调步骑千人攻克周围郡县,涤荡全郡豪强坞堡。

 第六十二章剪除羽翼

    汾河自东北向西南汇入黄河,贯穿太原、河东两郡。

    在太原境内途经大湖,自晋阳而向南,沿湖设有祁县、大陵、平陶、兹氏、界休、邬县、中都、京陵等八县。

    此地水利设施齐全,灌溉便利,有沃土千里,人口稠密。

    不仅如此,此地还有盐田之利,乃是整个并州最大一处产盐区。

    而在大陵县,铁矿、煤矿更是暴露于地表。汉孝武皇帝于此设天下三十六处铁官之一。

    若能全克此地,则霸业可成!

    可正因此地富饶,豪强势力根深蒂固。

    仅祁县王氏一族,便有族人上万。司马懿族王凌时,全族被杀者超三千余人。

    聚八县豪强之众,部曲或有数万。且与盐贩、水贼互相勾结。势力之盛远在郡县之上。

    张瑞如今大军围攻晋阳,可用之兵仅步骑千人,虽是不惧豪强,但亦无力彻底将其镇服。

    便决议先去其羽翼,由张瑾统率一千步骑出晋阳向东南进攻榆次、阳邑二县。

    之所以先取此二县,一则是因为其辖境东侧紧邻黑山,克此二县之后方便招徕黑山部众。

    黑山军部众当中固然有一部分是穷凶恶极的山贼匪寇,但大部分还是为躲避赋税、徭役而逃难进去的百姓。

    张瑞坚信如果郡县轻薄徭役,减少赋税,黑山军解甲来附者,当数以万计,不绝于路。

    除此之外,克此二县,张瑞麾下版图便与上党相连,可与黑山校尉杨凤紧密联系,共同进退。

    这一点意义重大,对其余黑山贼寇和太原、上党两郡军民都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影响可谓深远。

    为此,杨凤派出部众五千余人大张旗鼓的进入榆次、阳邑为张瑾造势。

    两县豪强本有固守之心,但见县内两股贼众同流合污,声势浩大,便心有动摇。

    张瑾攻克县城后,广邀豪强宗主,指汾水而誓,只要豪强解甲,遣散部曲,让县府清点户籍,丈量田亩。则与其秋毫无犯,不取其财物分毫。

    现如今司马懿尚未指洛水而誓,却终毁其言。家国天下都还对鬼神抱有敬畏之心。

    张瑾指汾水而誓,豪强宗主们便信其承诺,打开坞堡让县吏进入查验。

    在六千大军的监视下,豪强们亦不敢偷奸耍滑,最终配合县吏将部曲遣散安排至各亭里村落。

    武器、甲胄俱被张瑾收走,送回孟县。

    张瑞不是司马懿那种毫无下限之人。豪强解甲后,张瑞便严令大军不得有任何侵犯。

    由是两县遂平。

    根据新的税赋制度,豪强虽需多缴纳大量税赋,但总好过被大军一拥而上砍为齑粉。

    张瑾亲自率大军坐镇两县,直到所有豪强都缴足赋税后才南下上党。

    在壶关县,杨凤亲自接见了这位地位仅次于张瑞的孟县重将。

    双方把酒言欢之后,杨凤亲自领张瑾出营指着东侧地势险要的谷口说道:“壶关县因地势得名。山形似壶,崖径仄险,形如壶口。秦昭王四十五年,秦攻上党,赵将廉颇于此设关,与秦军相持三载。”

    张瑾顺着杨凤手指方向望去,只见两峰夹峙而中虚,壮如壶口,雄关耸立,关上汉军人头涌动,旌旗林立。

    可不明杨凤同自己说这些是何意。难不成是想让孟县将士亲赴矢石为他克此雄关?

    且不提一千步骑能否登城。即便自己答应,麾下将士们亦不可能同意。

    若是为了孟县,张瑞亲自下令。那自是无话可说,即便雄关漫道,箭如雨下。将士们亦会奋勇向前,不退半步。

    可如今客在他乡,为他人赴死。将士们断然不会同意。

    杨凤作为一方豪帅,当不至于如此不知分寸。

    果然杨凤立即解释道:“莫要担心,某非是要孟县将士攻城赴死。只需为某等挫敌锐气即可。”

    “壶关前地形狭隘,大军施展不开。汉军列阵关前,某虽有部众数万,亦不得靠近关隘。请张校尉率部击溃敌众。”

    听完,张瑾便了然当前战场态势。

    壶关县东高西低,汉军占据地利,不死守关隘,主动出击。凭着武备精良,训练有素,每战都能将当面黑山军击溃。

    士卒一旦溃散,黑山军纵有人数优势亦无处发挥。

    而杨凤需要孟县将士做的便是击溃当面之敌,让黑山军将士抵近城墙。

    不被击溃的黑山大军在城墙下前赴后继,哪怕十换一,亦能耗得汉军率先崩溃。

    理清局势后,张瑾便跟麾下众将士商议一番,决议参与此战。

    毕竟张瑞当初派这支部队南下,便是打算与杨凤互通友好,不可能全程做壁上观。

    杨凤当初派兵五千入太原,虽然未发一矢,但也算在气势上为孟县助威。

    如今该是孟县投桃报李之时。

    之后孟县大军便由张辽率部出战,共计步卒四百,骑兵一百,俱是全军精锐。

    步卒当中有两百陷阵营,五十人身披铁甲,百余人手持弩箭。其余皆披甲带弓,军容严整。

    百名铁骑更是皆坐高桥马鞍,持矛带刀,弓箭在侧。冲击力冠绝当世。

    战鼓声如雷,密密麻麻的黑山军列阵在山脚下。士气略微低迷,一众黑山士卒皆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望向出战的友军。

    只希望今日己方能早点结束战事,好让众人归营休息。

    毕竟上去那么多支队伍,哪次不是溃散而归?希望今日这个方阵能麻利一点,别拖延时间。

    列阵关前的汉军将士亦是相同心态,士卒神情放松,彼此之间谈笑欢快。只以为今日会同往常一样,一通箭雨、一阵冲击,对方就溃不成军。

    只是今日这批贼子颇为谨慎,前排尽举蒙皮橹盾,略有棘手。但汉军将士不以为意,自己居高临下,橹盾效果不大,除非对方人尽披甲。

    汉军军候示意将士引弦不发,待贼子抵近身前,再弩箭齐射,可将身无片甲的贼子贯穿射死,定可让敌军阵脚大乱,随后将士奋勇出击,可一击而溃。

    张辽便知汉军此番轻敌大意了,一声令下,阵内响起尖锐的哨声。随即一片密集的箭雨逆势而上,精准的覆盖了汉军方阵。传出汉军将士凄厉的惨叫声。

 第六十三章壶关之战

    张辽统率之五百将士尽带弓弩,突然发难射得汉军阵型一片狼藉。

    汉军军候再也顾不得近距离攒射贼军,大吼道:“放箭!放箭!”

    汉军弩箭齐发,下方的孟县方阵顿时传出一片惨叫之声。

    但与往日不同,下方整个方阵纹丝不乱,箭雨依旧密不透风。反倒是压制住了汉军的反击,汉军弩箭变得稀疏凌乱。

    双方相向而行,临阵三发,前排的军官不约而同的大吼一声:“收弓!跟某冲!”

    一声如惊雷炸响的呼和,震得汉军将士心神一颤。

    “万胜!”

    孟县大军一声慷慨高呼,自下而上的冲击速度竟不弱于汉军。

    两支剽悍大军凶狠的撞到一处,青山之下尽是血雾,残肢断臂飞舞半空。

    作为投效孟县以后的第一战,张辽亲赴一线。身披双层重甲,手持宿铁长刀,左劈右砍,无人可当。

    亲手砍断了两支支长矛,冲进汉军阵中,斩杀左右三人,打开一处缺口。

    身后的陷阵营将士立即涌入,跟在自家军候身后奋勇向前。

    山脚下正在打哈欠的黑山军将士眼睛忽然瞪的滚圆,手指山上的战线,满脸不可思议。

    旁边的士卒笑容满面,说道:“看来可以归营睡觉了。今天这伙人格外顺畅,这刚交战就溃退回来了?改日吾等亦学如此。”

    “非……非是如此!快……快看!”

    “有何可看的。还不是如往常一样?”

    话音未落,这名士卒亦是惊得合不拢嘴!

    周围遍地是黑山军将士不可思议的惊呼声。

    这!这!这定是在做梦!怎么可能!

    黑山军奋勇数十日连维持阵线都做不到,如今友军不但稳如泰山,甚至一部将士如楔子一般深深插入汉军阵中!

    “某莫非未睡醒?快扇某一巴掌试试!”

    “嘶!这如何可能?”

    “定是汉军使诈!友军恐中其奸计!”

    雄浑的鼓声振奋而起,声音中满是激昂澎湃,再当不得假。

    友军果占上风!

    “杀!”

    “杀!”

    “杀!”

    喊杀声直达云霄,三军将士心中抑郁一扫而空,多日来连战连败的阴霾烟消云散!

    而山腰上的孟县大军亦不负众望,推锋必进。

    一排排的汉军将士被砍倒在地,殷红的鲜血流遍山腰。

    远方众人以肉眼可见山上孟县大军正将阵线不断向汉军火红色的军阵中推进,脚下尽是血红色的大地。而突入汉军阵中的箭头亦愈发蔓延不可阻挡。

    作为全军锋锐,张辽已手刃十余人。自身重甲被砍飞数十枚甲片,甲胄上染满鲜血,但所幸未被砍穿。

    身后将士奋勇,容不得张辽喘息,舍命向前拼杀,矛头直指汉军大旗。

    孟县将士自下而上攻伐只能闷头苦战。

    山上的汉军军候居高临下却看的清楚,贼军众人行伍之间配合极其默契,厮杀技巧与个人蛮力亦远在汉军之上。

    最致命的当属敌军战刀锋利无比,汉军身上的甲胄根本挡不住对面随意一刀。甚至有力大者力劈而下,举刀格挡的汉军连刀带肩被斜劈两段。

    对面全身浴血的猛将越逼越近,甚至能看清他身上鲜血与汗水蒸腾而起的白汽,汉军军候终于胆寒。

    大吼着下令道:“鸣金!收兵!”

    汉军将士本就凭着最后一股勇气才免力维持阵线,听到金声,这口气消散,再也抑制不住恐惧。争先恐后的向关内逃窜。

    阵型顿时大乱,撤军演变成一场大溃散。军候悔之不及!不过想到这里距关门只有几百步,便稍稍安心。

    只能怨上承平日久。郡兵上下都未经历过大战。

    大军溃败还想安稳归营哪有那么容易!

    张辽已经收刀,累的几乎直不起腰,气喘吁吁的站在路边休息。

    上百铁骑从方阵中间甬道策马而过,途中便引弓射箭,引起溃军的一阵惨叫。

    铁骑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