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当中不仅有士卒、将领,还有大量的谋臣、名士,可谓将徐州精华一网打尽。

    张瑞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刘备不能合理任用的名士、名将,摆放到正确的位置。从而不消耗关西实力,只用徐州人才、军队、府库,便平定无主的徐州。

 第三十六章刘备能用与刘备不能用的徐州豪杰

    刘备因为屡战屡败,给人的感觉似乎实力很弱。

    但事实上刘备先后履任豫州刺史、徐州刺史,论人才储备、军事实力、府库物资都不一定弱于兖州牧曹操。

    赫赫有名的关羽、张飞实力毋庸置疑。在汉末之前,夸赞猛将必称有信布之勇,以纪信和栾布为武将豪勇之代表。而汉末之后,夸武将豪勇,必称有关张之勇。

    在赤壁之战以前,关羽、张飞万人敌的名声就在曹营广为流传。

    所以刘备麾下并不缺猛将、万人敌。

    而谋臣方面,刘备麾下一样不缺。无论是顶级的战略家,中层的战术家,还是基层的内政官员,刘备都以杰出的人格魅力网罗了一批精英。

    这其中有建立九品中正制,影响诸夏数百年选官制度的陈群。这是被后世评价汉末人物中,少数能在名讳后面坠上“政治家”头衔的顶级谋士。

    哪怕曹魏赫赫有名的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亦只有荀彧有此殊荣。

    同荀彧一样,陈群不仅精通内政,亦擅长战略规划,为整个势力引导发展方向。

    只可惜刘备并不能像曹操一样从善如流,采纳顶级谋士的建议。

    时刘备为豫州刺史,临豫州沛国,辟陈群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徐州拥立刘备为徐州牧,刘备欲往。

    陈群谏刘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刘备不听,遂东进徐州。后与袁术交战,吕布果袭下邳,遣兵助袁术,大破刘备军,刘备方恨不用陈群之言。

    除了这位顶级的战略家,刘备手下还有另一位顶级的军事战术家,那就是陈登。军事战术指挥能力不弱于曹魏最顶级的军事指挥谋士荀攸。

    吕布伏诛之后,陈登以功加拜伏波将军,广陵太守。甚得江、淮间欢心,于是有吞灭江南之志。

    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在攻下皖城后,主动向陈登部发难,派东吴大军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

    江东大军初到,旌甲覆水,广陵守军皆以今贼众十倍于郡兵,恐不能抗,可撤军避之,留空城一座给敌军。

    陈登镇静自若,命守军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

    随后陈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突袭江东大军,步骑钞其后。

    东吴大军主将周章,刚刚结阵,来不及撤回船上。陈登亲自擂鼓,纵兵乘之,遂大破敌军,敌众皆弃船迸走。陈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

    曹军将领大败东吴大军,本不是一件稀奇之事。陈登后来亦大败孙权,斩首万计。

    但是陈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曹军将领,是因为陈登击败的是孙策进犯。

    江东小霸王孙策,即便曹操也要感慨一句狮儿不可与之争锋。孙策手下的军队与孙权手下的军队,虽然成员相差无几,但战斗力却有天壤之别。

    曹魏将领可以对着孙权手下大军疯狂刷战绩。但却没有几人敢正面对垒孙策手下大军。

    因而陈登斩首孙策军队数以万计,就显得尤为不凡。

    至少由陈登守卫徐州,挡住袁术不在话下。张瑞绝对不相信袁术手下那支烧杀劫掠的军队,战力能比得上孙策手下那支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

    而除了陈群、陈登,刘备履任豫州刺史、徐州刺史,手下还有一批的基层人才储备。例如陈到、孙乾、糜竺等人。

    这其中陈到是蜀汉名将,名位常亚于赵云,所督白毦兵是蜀汉著名的西方上兵。

    而除了这些刘备能统领的人才,徐州还有一批刘备所不能指挥的英豪。

    比如丹阳兵将领曹豹、许耽。

    比如号称“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的泰山兵将领臧霸,与其好友孙观、吴敦、尹礼等人。

    《后出师表》里,诸葛亮曾经列举曹操战败,其中便直言“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曹军都打不下臧霸据守的城池,袁术军就更不可能了。

    臧霸如今还跟小伙伴们据守在琅琊国,不理任何势力招揽,对刘备这位自称的“徐州牧”更是爱答不理。

    但张瑞相信,自己给他一份太守任命,让他守卫徐州,他会很识时务的遵从张瑞军令。

    这不仅仅是因为张瑞的任命具备正统合法性,更因为兖州那十万战力当世无双的关西大军,足以让臧霸没有拒绝的勇气。

    张瑞知晓自己的当面大敌是袁绍,不会与臧霸大动干戈。

    但臧霸可不能洞悉张瑞态度,哪怕双方交战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一旦发生对臧霸而言就是灭顶之灾。

    天下如棋,张瑞已经占据了最大的优势。所以张瑞敢小赌怡情,赌臧霸不敢拒绝,哪怕失败,亦无多大影响。而臧霸却没有与张瑞对赌一次的资本。一旦其赌输,不但荣华富贵尽去,还要搭上自己的项上人头,连累亲族好友与至交故旧都要一同赴死。

    有张瑞召令,徐州降臣很快便抵达丞相府。

    几人文臣以陈群为首,武将以关羽为首,见到张瑞立即恭敬的拱手,说道:“拜见丞相,恭问丞相金安。”

    张瑞目光从窗外收回,转身看向几人。

    关羽身高九尺,在一众人群里鹤立鸡群,十分明显。

    张瑞目光便在关羽身上打量了片刻,这位万人敌身上还绑着纱布,伤势十分严重。

    不过凡是了解这份伤势背景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孤身一人,独面关西禁军军阵,阵斩三十余人,几乎杀光一队禁军。

    这恐怖战力,简直猛如鬼神。

    若让这种猛将冲入关东诸侯军中,怕是能辟易千军,无人能挡,正面斩将夺旗,透阵而出。

    张瑞没有立即谈公事,而是笑着问道:“云长可曾回府探视妻子?汝子关平可是有汝遗风,勇冠三军,功勋卓著。我关西二十万大军,关平乃是第六位封侯之将领。”

    这一点关羽感受颇为复杂。自己戎马疆场,南征北战,浴血厮杀,历经十数年最终却一无所获,非但没有任何官职,反而沦为阶下囚。

    而自己的儿子效力于关西,刚刚十八从征入伍,就封侯拜将,受封关内侯。

    关羽从未后悔追随主公刘备,只是事到如今,主仆皆已被俘,不得不反思,匡扶汉室或许确实是一条歧路。

 第三十七章平定徐州的军政部署

    父白身而子封侯,对寻常人家而言,这无疑是一桩光耀门楣的美事。说明一代比一代更有出息,望子成龙的夙愿得以达成。

    就像后世刚开高考时,农民家庭里出了一位大学生,像是飞出了一只金凤凰。

    但在这乱世,父子分别效力一方,同在建功立业,这就未必是一件美事了。

    关羽内心思绪万千,却只化为了一句:“此全赖丞相提携。”

    张瑞一笑,说道:“孤给每一名军人机遇,但关平亦有得天独厚之优势,方能建功立业。汝等亦然。”

    关羽毕竟是武将,对政治并不敏感。

    而陈群是汉末顶级政治家,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明白,张瑞口中的汝等亦然是何意思。

    自己一众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就是徐州官吏吗?

    因而陈群立即开口,说道:“丞相大军已至兖、豫,所到之处,郡县皆平,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唯我徐州仍离乱未定,饱受苦楚。吾等愿为丞相马前卒,为丞相梳理徐州局势。”

    张瑞面露微笑,说道:“善。汝是何人?”

    陈群拱手,说道:“回丞相,某颍川陈群,字长文。家父故尚书令,讳纪,字元方。”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既有为朝廷效命之心,孤任命汝为丞相府东曹掾,都督徐州各郡。”

    丞相府的属官非常多,仅长史就有两人,长史之下还少史、征事等。又设西曹、东曹、奏曹、集曹、议曹等机构,分管官吏迁除、郡国事务、章奏谋议、征集租谷等事。

    这其中东曹掾排名第二,对应着领郡国事,外出督州郡,秩俸比四百石。

    虽然俸禄等级非常低,只有四百石,但是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

    没人会真的把东曹掾同一名县长相提并论,作为东曹掾,他外出就都督州郡,权责地位哪是一名小县县长能比的?

    关西各州都设有承宣布政使司,所以张瑞的丞相府基本上就是一个空壳子,只有荀彧主管着丞相府的各种文书事宜。

    如今徐州不在掌控之中,正适合任命陈群为丞相府属吏,去全权都督徐州政务。

    陈群也心思通透,十分清楚自己这个丞相府东曹掾管不了关西各州郡,只能都督徐州六郡事务,很清晰的表达道:“臣必为丞相抚平徐州六郡,使徐州重新归于安定。”

    “善!”张瑞从容说道:“然徐州内有叛贼割据一方,外有强梁虎视眈眈。只靠汝都督州郡,怕是难以勘定乱局。”

    此时陈登主动开口,说道:“臣愿为丞相效劳,以重整徐州军威,内剿匪寇,外挡强梁。”

    张瑞大概已经猜出陈登身份,但还是平淡的问道:“汝何人?”

    “臣典农校尉陈登,字元龙。”陈登拱手回道。陈登不同于陈群,其官职乃是陶谦所授,正统合法。

    张瑞抚掌,说道:“陈元龙之名,孤早年便曾有所耳闻。张掖太守糜芳对汝推崇不已,曾对孤言,是时,世荒民饥,汝为徐州典农校尉,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乃使徐州粳稻丰积,富庶繁华,成为王霸之基业。”

    陈登心中诧异,没想到丞相对自己印象如此深刻。连忙拱手,回道:“此乃糜府君之谬赞,某实不敢当。”

    张瑞一笑,说道:“总归是有功于徐州百姓。汝既拨乱反正,率军投降,愿为孤前驱,孤暂任命汝为行徐州都指挥使,为孤整顿徐州军务。”

    殿内所有人都瞩目望向陈登,这应该是首位非关西嫡系,而出任一州三司高官的士人。

    虽然只是代理徐州都指挥使司,但所有人都清楚,若陈登能够独立平定徐州,将袁术从徐州驱逐,震服所有官员、世族、豪强,使徐州六郡心向关西,那这个代理徐州都指挥使马上就会变成货真价实的三司高官。

    陈登亦震撼不已,自己在陶谦、刘备两任徐州牧手下都未受到多少重用,却不想首次面对丞相,便被委以一州军务。陈登内心激荡,有些明白古人为何会感慨士为知己者死。

    随后陈登郑重的拱手,说道:“臣愿为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瑞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的说道:“千古勋名,争之顷刻。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君其勉之。”

    若陈登足够聪明,就能明白,这是张瑞向他发出的延请,将他纳入关西嫡系。是留名青史,封侯拜相的终南捷径。

    不仅仅是因为陈登才干斐然,还因为张瑞已经将行政、军务都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