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有军事家与名将都推崇一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孙子兵法·行篇》: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关西的整体军事实力超过胡虏太多,有充足的府库支撑,胜利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哪怕其中有挫折,比如徐荣偷袭失败,遭遇小搓。最终还能依靠数万胡骑碾压过去。
只是经过徐荣的指挥,大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战果。
想到关西的整体军事实力,张瑞兴致被提起,对兵部中郎王凌说道:“似乎已有数月未关注关西军力,如今凉州、益州、徐州、幽州皆新设一批折冲府,如今关西大军达到何等规模?”
第六十章军队规模与人心(今天加更)
不要怪张瑞俗气,像一个不知兵的草莽一样,一味的关注军队规模。
想要一统山河,没有规模宏大的军队,压倒性的实力,很容易就遭遇挫折。
刘邦、刘秀开创两汉,军队规模都高达五十万。隋灭陈,水陆大军共计五十万。
唐一统全国,军队规模稍微小一些,但他有两位战神级的人物,李世民、李靖。这俩人可以保证,战必胜,守必固,相同规模的军队,无所不克。所以李唐统一之战格外顺利。
除了李唐这种妖孽,就算一直被鄙夷的晋朝,灭蜀之战也是出动十八万大军。灭吴之战,出动二十万大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三个月打完,一统山河。
而倘如军队规模不足,只有五六万,就别想统一了。没有哪个政权能只凭五六万人,实现大一统。没有足够的兵力分兵,实现正合奇胜。就会像诸葛丞相一样,被对面以绝对优势兵力挡在战线附近。
或者像曹丞相一样,打赢了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却要花费七年时间,才能一统河北。就这还是袁绍身死,袁绍几个子嗣互相征伐的情况下。若袁绍不死,或者袁绍果决立嫡长子为继承人,就算给曹丞相十年,也不一定能打下河北。
究竟是三月灭国,还是僵持十年,这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军队规模。
关西若有五十万大军,连对手都会觉得,张瑞乃是人心所归,这天下就应该是关西的。己等拿什么抵抗?
若关西只有五万大军,而袁绍有三十万大军。那人心向背,就会立即反转。哪怕关西屡战屡胜,天下震动。袁绍一方还是会死守城池,不与交战,拖着张瑞不让其攻入河北腹地,熬到张瑞老死。
郭图、许攸之流,会十分淡然的在千里之外安抚人心,评价曰:“瑞素有大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身死之前,未能攻入河北、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然瑞所与对敌,或值人杰,或以寡击众,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盖天命有归,不可力争也。”
总结,哪怕张瑞军纪严明,屡战屡胜,神武赫然,征伐四克,威振戎夏。投杯而胡人震恐,负甲而河北惊慌,袁氏所属人不解甲,马不释鞍。但是!大概统兵作战,不是他的长处吧。我袁氏才是光明至德,泽被无疆,天命所归啊。
为了防止这种逻辑不通的言论出现,并被无数人所信奉,张瑞必须关注军队规模。
兵部中郎王凌立即起身,对众人详细说道:“众所周知,我关西大军二十万,威震天下。”
“去岁动用十五万大军伐西凉匪类,阵亡六千人,伤一万三千人。”
“比岁以来,康复仍能作战者九千五百八十二人。兵部又自关中征募兵丁,补齐缺额,所以各军府如今皆是齐装满员。二十万大军未有所缺。”
审配满意的抚着胡髯,面带笑意,对张瑞说道:“兵部诸卿,恪尽职守,忠于王事。王中郎平恒贞干,素业纯固,致兹荣任。实乃我关西之干吏能臣也。”
张瑞点头,王凌不愧是被评为文武俱赡,当今无双,能与司马懿一竟高下的曹魏太尉。
有这样的下属,恪尽职守,精明能干,省了张瑞太多的精力。
正是因为有这种能臣,关西大军才能时刻保持巅峰战力,张瑞才能切实掌控全军。
说完关西大军的根基,王凌继续说道:“自我大军奏以凯歌,奉天子还于帝都。天下震动,纷纷归附。”
“我大军屡扩规模,先是设立右武卫禁军,中郎将阎行整编凉州所部两千人,关羽整编徐州所部一万人。至此右武卫大军齐装满员,共计一万两千人。”
“幽州大军即将整编为左骁卫禁军,至少一万两千人。”
“同时谢玄所部左监门卫禁军一万两千人整编完成,张瑾所部左千牛卫禁军还未组建。”
这也就意味着,仅是禁军规模便增加了三万六千人。
说完禁军,王凌继续说道:“自折冲府设立,并、司、凉、益四州皆在整编折冲府。折冲府禀内重外轻之原则,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故关中折冲府数量最多。占全军总人数三成以上。”
“京畿三辅、良家六郡,共设置折冲府八十九处,预期增设至二百八十九处。”
这个数字引得廷议诸卿一阵惊呼,二百八十九处折冲府。上府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五百人。
即便按平均数字千人算,二百八十九处折冲府,也高达三十万府兵。
民部中郎国渊第一个不肯同意,说道:“府兵三十万户不纳田税,民部少征田税至少千五十万石!”
千五十万石就是一千零五十万石粮食,让所有人动容。
对这个庞大的数字,王凌却完全不在意,说道:“以我关西如今之富庶,难道还差这一千万石粮食?更何况,如今关西折冲府只有八十九处,剩余两百处会分三十至六十年来增设。六十年后,关西府库怕是会堆积满仓,岂会在意这区区千万石粮食?”
国渊坚定拒绝,说道:“王中郎只看数十年后财富之增加,却未看数十年后消耗之陡增。十六卫禁军近二十万人,外加长安公侯将相,居民百万,每年耗粮难以计数。”
“民部每少征一石粮食,便需额外花费数倍代价,从其他郡县运往长安。”
张瑞点头,觉得国渊说的有理。
更何况长安仅禁军便高达近二十万,再加上三十万府兵,这规模的确太庞大了些。
五十万府兵就等于五十万户不纳税的家庭。虽然相比唐代一千三四百万户的户籍总数而言,这五十万户才约等于二十八户出一丁,四倍于如今的七户出一丁。
也就是等于约一百五十个人养一名士兵,相比于蜀汉的十民一兵,对财政而言,不是什么压力。
但问题是这五十万户籍全出在关中,这将会极大削减关中的田税。
第六十一章新的行政区划
以纯军事角度而言,王凌这个方案,无疑是最稳妥的安排,有五十万大军坐镇中央,地方叛乱不值一提。
但小农经济时代,严重限制了军事的发展水平。高度先进的军事部署,可能对财政形成破坏性的后果。
面对国渊的反对,王凌据理力争,说道:“天下承平,三十万府兵都会解甲归田。难道这些人消耗朝廷亦要负责?若如此而论,凡关西百姓数百十万,皆是朝廷之负担。”
“事实上,朝廷所要负担者仅二十万禁军之粮!”
给王凌反驳国渊的最大底气就是府兵的且耕且战制度。
这三十万户府兵不在战事时,都在家乡耕田垦殖,与普通百姓仅有的区别在于冬季会进行为期数月的冬训,以提高军事素养。并且不缴纳田税,全家崇文尚武,以勇武为最可靠的谋生技能。
府兵家庭虽不直接缴纳赋税,但会间接向长安城出售余粮,比官府征税还要省心省力。此外这三十万府兵家庭亦必然会大量售粮往常平仓,只不过换个途径送往长安而已。
但国渊还是反对,说的:“关中作为朝廷所在之地,赋税无比重要。关中每多缴纳一石粮食,便能省五六石从关东转运之费用。此关乎长治久安,非几万大军所能相抵。”
张瑞最终拍板,支持国渊提议。说道:“国中郎所言在理,更何况难道太原便并非孤根基之所?”
太原作为张瑞起兵之地,将来新朝建立必然会进一步提升政治地位。从而成为龙兴之所。
在张瑞的规划中,长安是新朝毋庸置疑的心脏,帝都所在。
而洛阳是帝国陪都,从而保持三河地区的繁盛,为三河骑士提供经济基础。让三河骑士与六郡良家子、五陵少年一样成为帝国军队最鲜活的血液。
而太原、晋阳、孟县则成为帝国的龙兴之地,以及帝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后勤中心。
此外也能提升朔方将门在军方的影响力。朔方将门,是帝国尚武精神的中流砥柱。靠近边地的将门,勇武豪迈必然远超腹地。有他们在则能保证军队的剽悍气质。
所以张瑞说的:“关中折冲府数量分一批给太原、河东两郡。”
三十万大军的数子如果平分到并州、司隶、凉州三地,那就更加合理了。三辅、六郡良家子中本就有西河、上郡两地属于并州,再加上河东、太原等于在并州、司隶两州各增加一个名额,并不显突兀。
如今等于凉州陇西、天水、安定、北地四郡,司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河东郡,并州上郡、西河郡、太原郡,共十一个郡来分三十万府兵的名额。
平均每个郡两万七千人,这对太原、河东、京兆这种超级大郡而言,完全不值一提。
而且这里的府兵,早就能作到自备横刀、弓箭、战马从军,且人人习文尚武,是极佳的兵源。
只是另外八个郡久受疲敝,百废待兴,所以府兵数量受限。
王凌说道:“但并州、司隶本就有折冲府设置,继续增设折冲府,可能会影响朝廷中枢威重。”
张瑞看向荀彧,问道:“荀从事有何提议?”
荀彧说道:“国中郎所言有理,长治久安不能过于侧重军事。至于并州军权过重,某以为可重新规划行政分布。”
荀彧的提议,让张瑞眼前一亮,问道:“荀从事以为当如何划分?”
“沿大河南北流向,新设直隶州,重新规划直隶、司隶、并州三州分部。”
“其中原并州所属,朔方、西河、上郡划归直隶,凉州所属北地、安定、天水、陇西亦划归直隶。凉州武都郡划归益州。”
“潼关以西弘农郡县尽划归京兆尹。”
张瑞看向地图,认真思索着。
荀彧提出的这个两京十二布政使司的行政规划,倒是颇为符合定都关中王朝的行政布局。
首先是新设的直隶地区,将极大扩充关中的版图。这十分类似于大唐的关内道与京畿道分布。
这种行政区划对保持河朔地区稳固,增强边防有极大的好处。
黄河以西的所有区域被圈进直隶地区,将进一步加强河朔与关中的联系。
关于河套地区的重要性,之前辅政大臣向张瑞介绍过。
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
得河套者行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