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一州从事,升任九卿副官,算是绝对意义上的高升。然后张瑞又封其为永安亭侯,食邑两百户。

    这奖赏着实有些丰厚,哪怕陈宫奉上了数万兖州大军,其实也不配裂土封侯。

    但这是内阁有意提升了陈宫的奖赏规模,因为这天下所剩诸侯已经寥寥无几,厚赏陈宫是对袁绍、袁术挥下文武的一次强烈诱惑。

    连陈宫这种道德有亏,屡次叛变的野心家,归顺朝廷都能裂土封侯。其他人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只要能够拨乱反正,覆灭袁绍、袁术。封侯待遇怎么也不会差于陈宫。

    兖州的军事实力,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袁绍、袁术相提并论,所以只要能够重创袁绍、袁术,富贵可期!

    这种裂土封侯的机会就只剩下一两次了,时至不迎,反受其殃。裂土封侯的时机就摆在眼前,却不珍惜,那战败后被当作死忠嫡系、叛乱的核心分子,就只能遭殃被清算了。

    这一点,作为反面的典型,张邈、张超都被张瑞下令腰斩处死,明正典刑。

    既然选择了叛乱,不主动投降归附朝廷,那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叛乱绝不会被姑息!

    关于一方诸侯被斩首,没什么可瞻前顾后的。

    剩下的几方诸侯,袁绍、袁术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屈膝投降。

    张瑞就算给张邈再高的待遇,也不足以劝服其他诸侯解甲。

    那便干脆行雷霆之威,让这些诸侯挥下文武看到叛乱的后果,震慑这些人。

    让他们选择,是拨乱反正,裂土封侯。还是顽固抵抗,被明正典刑!

    这套赏功罚过之后,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张邈的惨烈结局吓坏了与其紧密相连的豫州刺史部。

    兖州军巅峰时期近十万人,就这样不声不响的一战主力尽去,连点涟漪都没能掀起。

    甚至于豫州文武官员们都不知道双方什么时候大战了一场。

    双方不是一直在默契合作,攻杀曹操吗?怎么忽然之间,曹操与张邈就一同被明正典刑了。

    中间发生了什么?战事爆发于何时、何地?经过如何?

    一切统统不知,只知道数万兖州大军一战尽殁,堂堂兖州牧、镇东将军、假节、定陶侯,张邈被生擒,随后腰斩处死,明正典刑。

    豫州刺史郭贡认真比对了一下,兖州牧、镇东将军、假节、定陶侯,这四项哪一个都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兖州刺史能够比拟的。

    连这种一方牧伯、重号将军,假节替天子督一方军务的重臣都死的稀里糊涂,郭贡觉得自己一个小小的六百石刺史可能扑腾不了多久就会被关西大军随手捏死。

    郭贡寝食难安了半个多月,最终一场叛乱迫使郭贡下定了决心。

    说是叛乱其实不太合时宜,沛国相完全是无视了郭贡的存在,直接上表朝廷,请求归顺。

    作为豫州刺史,郭贡对各郡国太守、国相的掌控能力本来就有限。如今下辖二十一个县的的顶级大郡沛国绕过了郭贡,归顺朝廷。郭贡能掌控的实力就更加虚弱。

    甚至虚弱到了,郭贡已经不足以自称诸侯,袁术麾下随便一名太守就能将其轻易覆灭的程度。

 第七十四章身受九锡

    豫州刺史部只有六个郡国,分别是汝南郡、颍川郡、沛国、鲁国、陈国、梁国。

    这其中汝南是与南阳并列的超级大郡。南阳下辖三十六个县,汝南更进一步,下辖三十七个县。鼎盛时期,这两个郡的人口都多达两百多万。

    可是如今这两个郡都在袁术手中,这也是袁术历史上敢于称帝的最重要资本。

    汝南之后,便是沛国,下辖二十一个县,曹操的老家就在沛国谯县,当然在这里还有另一位名将,赫赫有名的虎候许褚。

    基本上汝南郡、颍川郡、沛国就是豫州刺史部最繁华的地区,豫州人口多数聚集于这三地。

    但颍川郡、汝南郡都在董卓之乱中被荼毒深重,且颍川郡、沛国被朝廷占据,汝南郡被袁术占据,不为郭贡所有。

    剩下的梁国、鲁国、陈国都是只有寥寥数县的小郡。这其中陈王刘宠被封为辅汉大将军,作为堂堂大将军,完全不可能听从一个小小六百石刺史的命令。

    鲁国早在攻打曹操时便已被高顺拿下,奇袭刘备的关西禁军就是从鲁国出兵。

    在沛国相归顺朝廷后,郭贡作为名义上的豫州刺史,实际能有效掌控的只有梁国八个县。

    占据八个县,也想在乱世中称王称霸,群雄逐鹿?

    哪怕张瑞当初在太原占据太原北部八县,推行了府兵制与税制改革,也是非常孱弱,担惊受怕,唯恐被朝廷冰冷威严的目光多看一眼,导致被朝廷无情碾碎。

    一个只掌控八县,又被豪强架空的虚浮军阀,哪有资格同坐拥三十万大军的张瑞争雄天下?

    于是郭贡只能投降,向朝廷遣使献表。

    一切应了当初法正、高顺所言,世人多顽固愚昧,并无远知灼见。

    在关西大军与曹操决生死的时候,郭贡若能举豫州投降,朝廷必不惜九卿之位,如鲜于辅一般位居实权高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郭贡顽固愚昧,守着豫州刺史之位而进退无度,只想守好自己的豫州之地,当一方作威作福的诸侯。

    这种人乱世里实在太多,被评价为竖夫崛起,而无雄天下意。

    乱世中怎么可能会允许这种守成一隅的诸侯一直轻松惬意。

    随着兖州之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郭贡还没来得及调整心态,就蓦然发现天下形势已激烈变化,再不复当初局势。

    当初能影响天下的豫州刺史,如今连拼死一搏的机会都没有。

    到如今,郭贡的投降归顺,象征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其实质意义。

    区区八县,关西大军数日可取,抬手可灭,对关西实力几乎没有损益。

    只是朝廷需要郭贡这个豫州刺史的名号,向天下宣布,旬月之内,兖州、豫州皆已平定,朝廷一统天下之势乃昭昭天命。

    因此郭贡才被封为城门校尉,替刘协看皇宫大门去了。

    当然即便为刘协看大门,这也是各光杆司令。如今守卫皇宫的是锦衣卫,郭贡调度不动任何锦衣卫士卒。

    事实上汉室的中央宿卫禁军系统,城门校尉、执金吾、北军中候,光禄勋,全被张瑞清空,一个兵员也没有。

    之所以这么果决,是因为张瑞并没有打算长期把持天子,这一切都留给天子去辽东自行组建吧。

    去岁十一月张瑞将天子安顿在洛阳,今岁七月,张瑞已经开始为封公建国作铺垫了。

    许褚抵达长安丞相府时,丞相府正张灯结彩,一队队侍卫、侍女踩着梯子在装饰锦缎、灯笼与鲜花。

    这是为了迎接天子赏赐的九锡。

    九锡是指:衣服(包括佩刀、玉饰、色履)、车马、弓矢、斧钺、秬鬯、玉珪瓒、朱户、纳陛、虎贲三百人。

    所谓“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

    九锡加身,乃以承天命之意。

    这也是朝廷九卿对天子的奏请,丞相张瑞平兖州、豫州,诛屠戮百万黎庶之恶煞曹操,拯救数百万百姓性命,宜受天命之宠。

    当然了,张瑞辅政,掌控朝堂,天子哪有拒绝的余地。只能答曰:可。

    于是张瑞便准备迎接九锡,承天之命。

    虽然这个流程等于张瑞左手接收册文递给皇帝,然后右手又从皇帝那里取回了册文自己加盖大印,略显幽默。

    但张瑞的这个九锡之赐,天下人可未曾觉得有丝毫轻浮。

    蜀汉大臣李严曾上书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

    而诸葛亮回道:“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魏,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以诸葛丞相之忠义,也觉得若能攻灭魏国、抚平天下,那即便十锡亦可接受,更何况九锡?

    所以张瑞身加九锡,是深孚众望,是天命所归,是平定天下大部分州郡,救济上千万百姓应有的上公之尊,登等之宠,名副其实!

    随着兖州、豫州被平定,张瑞扫平的面积已经远远超过魏国面积。

    尤其铲除了屠杀狂魔,杀人百万,率兽食人,掘墓盗丘,毒施人鬼的暴君曹操,为张瑞增加了无与伦比的声望。

    兖州、徐州两地,数百万百姓对张瑞歌功颂德。张瑞这时候就算直接登基称帝,兖州、徐州百姓也会鼎力支持。

    声望什么的,还比较虚,难以令人直接感受。

    最直接的则是朝廷百官对此的态度。

    朝廷百官的官职被张瑞改的面目全非,有独属于关西的特色,这导致百官对汉室没有任何认同感,所有人都清楚知晓,自己的官职就是张瑞赐予的。

    于是官员们坚定支持张瑞身受九锡,然后准备称公建国。

    将关西的官职全部搬到公国去,从而实现公国与汉室的完全切割。

    到时候众人便是接受公国印绶,属于公国官员。内阁、六部九卿、五军都督府、南衙禁军、北衙禁军、天下府兵、两京十二布政使都是公国军政架构下的职位。

    然后公国从汉室那里接过来法理正统,一步取代汉室,天下波澜不起,无缝衔接。

 第七十五章圣人形象的形成

    许褚是被张瑞征召到长安的,没有任何繁琐的征聘礼仪。

    朝廷掌控天下,征召治下一名豪强到长安,政令威严浩荡,容不得任何人反抗拒绝。

    哪怕许褚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面对朝廷征召,也没敢玩一出,据坞堡而守,不奉朝廷政令的戏码。

    这实在是太强求豪强们了,面对朝廷官军,豪强们真的没有以身试法的勇气。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太守,一位太守就能彻底将地方豪强碾为尘埃。

    豪强部曲与朝廷官军的战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许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环顾天下豪强,许褚应该算是豪强中战力巅峰。或许有豪强部曲人数比许褚多,但很难找到战力比许褚更强的。跟随许褚效力曹操的这数千宗族门客,最终在魏国有数十人官封将军,数百人封都尉校尉。

    可即便这种战力一流的豪强,以当世猛将,容貌雄毅,勇力绝人的许褚为统帅,面对一群贼寇,也是苦不堪言。

    当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

    区区万余人的贼寇,就打的这著名豪强精疲力尽,以“力战疲极”而陷入困境。

    许褚的坞堡窘困到什么地步?已经弹尽粮绝。

    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粮乏,伪与贼和,以牛与贼易食。

    也正是这次以牛与贼交易,让许褚名噪一时。

    贼兵把牛迁走后,又自己跑了回来,许褚便去阵前,拉着牛的尾巴行走百余步,贼兵大惊,不敢再来取牛。

    由是淮、汝、陈、梁间,闻皆畏惮之。

    淮就是许褚的家乡沛国,另一位谯县豪强曹仁也曾经亦阴结少年,得千馀人,周旋淮、泗之间。

    沛国、汝南、陈国、梁国等豫州郡县豪杰听到许褚就感觉畏惧害怕。

    可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