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瑞点了点头,从桌案上取出一份册文,递给高顺,说道:“此乃审阁辅递交之官员任命,汝务必要保证此份任命稳妥交接。”
高顺慎重的接过这份册文,直到离开宫殿,才缓缓打开。
自古权力由下而不由上。
天子之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尊贵却来自下层官吏的衷心拥护。
张瑞意图君临天下,关注的目光却不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
而是认真的埋头耕耘,部署下级官员职位。
最关键的两京十二道布政使官员,全部被张瑞换上了绝对嫡系。
直隶承宣布政使是张瑞的姻亲,蔡琰的姐夫,孟朝未来名将羊祜的父亲羊衜。
司隶承宣布政使是张瑞老丈人蔡邕的得意高徒,与张瑞关系密切的宰相之才顾雍。
并州承宣布政使贾逵,凉州承宣布政使张范,益州承宣布政使温恢,荆州承宣布政使杨阜,冀州承宣布政使司马朗,青州承宣布政使裴绍,幽州承宣布政使张既,兖州承宣布政使郑浑,豫州承宣布政使黄权,徐州承宣布政使陈群,扬州承宣布政使王机,交州承宣布政使布骘。
这十四位布政使除了交州的布骘、徐州的陈群因为有特殊原因被留任,以及顾雍因为蔡邕的关系被特殊信任,剩下的所有官员都出身于科考。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
张瑞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这些人的出仕,与汉室扯不上任何关联。自然也就没有为汉室尽忠守节的义务。
天下十四州稳固如山,所有臣民都心向张瑞,那么受禅就会稳妥平顺。不会出现杨坚代周立隋,结果地方贵族官员不满,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等人起兵叛乱的情况。
当然更不至于像司马家一样,面临淮南前后三次的叛乱。
内政方面安排稳妥,军事方面张瑞可谓安枕无忧。
关陇将门集团就是张瑞以孟代汉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有大量文官武将得以高升,然后执掌一方。
有无数将门子弟在军中掌控局面,军队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波澜。
忠于汉室的官员只要脑子还有一丝清醒,就不会幻想煽动禁军发起叛乱,反过来为汉室讨伐张瑞。
在一切部署妥当之后,十一月,高顺率领三万余大军进驻洛阳,更加森严的把持宫禁。无数士卒肃立宫门前,严禁皇宫内外一切联系。
同时驻扎在其他各地的禁军皆取消休假,在营中保持警备,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开赴一方,平定任何可能突发的情况。
第二章舆论造势
关于禅让,张瑞一直没有很清晰的认识,流程究竟是怎样的。
印象中,似乎只有臣子三次固辞。
这也是诸夏自古以来的传统了,不论内心多么急迫。总要谦让一下,固辞三次。
表示这绝不是自己的意愿,都是大家一直坚持。我坚定的推辞了三次,实在推辞不过,才不敢辜负大家的期望,勉为其难如此。
其他内容便一无所知,张瑞甚至以为是在洛阳宫殿中,刘协当面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张瑞。
好在关西有无数学识丰厚的能臣干吏,长安学宫藏书更详细记录了尧舜禹的受禅经过。
完全无需张瑞过问,在审配的主持下,一切事宜皆有条不紊的向前推动。
十二月三日,为黄道吉日。
天子刘协自将辅政大权交给张瑞后,首次离开皇宫,告祠高庙。
仅看汉室宗庙威严、明亮、干净的环境,便知晓,张瑞着实未曾亏待汉室。对汉室祭祀,派遣了大量人员,使规格极高,香火兴盛。
刘协对列祖列宗焚香告祠过后,使御史大夫郭贡持节奉玺绶禅位。
众所周知,持节便代表着如天子亲至。
而奉玺绶,便是带上了传国玉玺。这是承托正统天命的信物。
皇帝的首份诏书:”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髃凶肆逆,宇内颠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张氏。是以孟公既树神武之绩,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孟公“。
孟国记室参军出诏文:”以示外,薄德之人,何能致此,未敢当也;斯诚神明之幸,固非人力也。“
到这一步,张瑞还能理解,首次谦辞嘛。
但后面的事情,就令张瑞大开眼界了。
这次的推辞,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谦逊美德。
最重要的是前边的三个字”以示外“。即昭示于天下官员。
当孟公的回复公示之后,大量官员立即上奏:”定天下者,孟公也,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
然后各方官员纷纷上奏,引经据典,考究符谶,畅谈时势,并发明创造大量祥瑞,向张瑞证明,孟公受禅,乃是天命所归。
整个天下都在为张瑞受禅造势,无数官员、士绅、百姓、名流都在探讨张瑞是否应该接受禅让。
当然了,这时候若谁脑子一根筋,当众发表张瑞不应该受禅的言论。
无数官吏、军兵、锦衣卫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将其捉拿归案。
至于罪名,莫须有或者腹诽,你自己在牢狱里选一个。
狱卒也会以打量弱智的眼光好好审视一下这位思路清奇的人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敢在这种关键时候发表奇怪的言论。
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长安、洛阳沿线就形成了统一共识,孟公就应该应期受禅啊!
无数人痛心疾首,孟公就是道德太完美了!当世圣人一样的人物,不愿断绝汉室国祚。
可是这难道不是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望吗?
长安学宫数万学子打着横幅闯进长安朱雀大街,站在朱雀门前向张瑞请愿,跪请张瑞为天下计,为百姓计,承接受禅。
至于为什么教习没有阻止这些赤子之心的学生,让一群学子冲进了长安?
因为在队列前排,那些高举横幅的就是长安学宫教习。
这支游行队伍前后甚至有禁军净路,两侧有禁军维持治安。
学子们的游行能不顺利吗?
这声势浩大的声援,直接将舆情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百姓们对禅让一事再不陌生。
所有人都有了牢固的认知,孟公受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百姓再不会有突兀之感。不会一觉起来,惊奇的发现孟公要受禅了。统治天下四百年的大汉忽然就亡了。
张瑞亲自走到朱雀门上,言辞恳切的劝导长安学宫学子:”儣牛之驳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日是已。鷪斯言事,良重吾不德“。
看这文邹邹的台词就知道,这所谓的”劝导“,完全是内阁为张瑞拟写的台词。
张瑞甚至连是什么意思都读不懂。
但长安学宫的学子们皆学识丰厚,很快就理解了其中含义,无奈叹息。
深感孟公之仁厚,道德之完美。也认可了张瑞所说,这些符谶、祥瑞,皆是似是而非,以孟公之光明至伟,岂能因为这没有明确的天意,就强制受禅?
当然这话反过来理解,就是如今的造势还不足够,若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天意,天下万民,皆能看到孟公受禅乃是承天之命,一切不就水到渠成?
长安百姓不甘的承认这一事实后,官府立即开始收买人心。
时腊月岁末,新年将至。朝廷大发福利,凡年满六十岁者皆赐油一瓮,肉三斤,粮十石。
鳏寡孤独,皆有抚恤。
养老扶弱,此乃毫无疑问之善政。
刚有所沉寂的舆论再次被引爆。
无数人扼腕叹息,孟公这般仁善的圣人,若是升任天子,这天下百姓不就有了期望?何至于像汉室往日一样,赋税沉重,徭役频繁。甚至贪官当道,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
越是相比以前黑暗绝望的汉室统治,百姓越是急迫的想让孟公进天子位。
这一点关东百姓甚至比关西还要急迫。
只有亲身经历了关东黑暗绝望,让人看不到一点未来与光明的乱世,越是珍惜眼前这岁丰人和的盛世。
以前年末是所有百姓最紧张害怕的时候,因为存粮已经见底,官府却年年想方设法增加赋税。百姓只有向外缴纳保命粮的经历,何曾想过还有能往家里搬东西的时候?
那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逢人便夸孟公仁义,是当世圣人。
听说天下都在讨论孟公是否应该受禅?
这还用讨论?那些说孟公不宜受禅的人都没有良心!
百姓的良心究竟有多贵重?在这乱世刚过的年代,大概就值一瓮油,三斤肉,以及十石谷粮。
第三章控弦百万(求月票)
孟公应期受禅乃是天下臣民之所望,千万百姓民心之所归。
民意汹汹,天下鼎沸。
于是为了顺应民意,建康三年正月初二,洛阳皇帝刘协再次遣使持节奉玺绶,前往长安禅位。
皇帝这次又改了说辞,诏曰:“咨尔孟公:昔者帝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为日已久。暨于朕躬,天降之灾,遭无妄厄运之会,值炎精幽昧之期。董卓乘衅,遂使九州幅裂,强敌虎争,华夏鼎沸,蝮蛇塞路。”
“赖孟公神武,拯兹难于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
“朕闻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只,绍天明命。使持节行御史大夫郭贡,奉皇帝玺绶,公其永君万国,敬御天威,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敬之哉。”
这一次是皇帝亲自向天下人证明,汉室失德,国祚将终。孟公神武,拯兹难于四方,功莫大焉。
汉承尧运,有传圣的义务。理应将禅让盛举传递下去。
功莫大焉这一次绝不是夸张之言。
一统山河的张瑞,对这个时代,对天下百姓都有不世之功。
仅大一统,天下平宁,这一点,张瑞就有资格三辞乃受。
从洛阳到长安,漫漫数百里路,都一片平宁。当初张瑞的宏愿,在长安与洛阳之间修建一条驰道,设置大量驿站,使信使一日便能抵达另一处,终于成为现实。
清晨,信使从洛阳出发,傍晚孟公府再次出诏令:“当奉还玺绶为让章。孟公愿守知足之明分,禀高节而尚义,轻富而贱贵,以期书名千载。求仁得仁,仁岂在远?”
上一次婉拒,是让臣民知晓,孟公受禅应天时,顺民意,合符谶。
这一次则是为张氏将来的统治增强稳固性。
虽然张氏代汉,乃天命所归,众人所望。
但作为受禅之人,还是禀谦逊之节,躬让之态。
不然将来有人觉得自己承天之命,合乎民心,是否就能堂而皇之的取代张氏称帝了?
有了这一层含义,剩下的步骤就恨明确了。
后世人什么情况下能取代张氏皇帝?
很简单!只要有孟公当世圣人一般的道德,一统九州的功勋,就可以了。
否则一定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