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关自己的钱袋子,张瑞问道:“都有哪些藩臣朝贡?”
陈凡翻回册文首页,面带笑意,说道:“陛下威加四海,四方皆俯首称臣。西域有二十六国遣使朝贡,请求册封。漠北鲜卑、匈奴、乌桓都各有一部入贡。西南羌族、僰族、濮族亦有十余部请封。”
张瑞皱眉,问道:“幽州高句丽、扶余等国可曾朝贡?”
陈凡面色凝重,说道:“幽州自辽西郡以东,乌桓、鲜卑、夫余、濊貊、高句丽等族皆未遣使入长安。”
“东北割据,辽东离乱,久恐将成为朝廷大患。”张瑞不无忧虑的说道。
陈凡回道:“事关异族,朝廷不得不甚重。前朝之鉴,犹未远矣。如今益州、关中两地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
“藩臣之中其内属者,或倥偬于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不为长久之计。”
张瑞慎重的点头,无论安抚还是屠杀,都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诸夏人口有限,未能完成对诸夏大地的极致开发。所以在偏远地区都有着深藏在深山老林里的蛮人。
蛮人才是最正确的称呼。这些人与诸夏百姓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都是流着相同的血液。
只是他们在文化上不如居于平原的中原百姓先进。
只要诸夏不能深入开发那些深山老林,这些蛮人就无法通过屠杀解决殆尽。
而粗暴的进行安置,则容易引起五胡乱华一类的霍乱。
耗时数个时辰,张瑞总算是接见完了这些藩臣,逐一予以了册封。
从今日起,这些人便辞掉了汉室印绶,改接孟印,皆为孟氏之臣。
看着一个个或着诸夏服饰,或胡服易发的藩臣,张瑞只感觉头大不已。
在乱世的时候,自己有个清晰的目标,一统乱世就行。
可是当自己奋神策怒武,一统天下之后,才发现真正的困难才刚开始。
这一幕让张瑞回想起了,高考完进入大学的时候。没有了清晰的目标,人生茫茫,四面一片黑暗,全要自己作主,然后安排出一个光明璀璨的未来道路。稍微一颓废,未来之路就会黑暗坎坷。
统一之前,张瑞以为自己坐上皇位,能轻松避免五胡乱华。
可是真正君临天下,张瑞才发觉,要抚平这些胡虏,真是任重而道远。
现在唯一清晰可见的事情就是,必须重走隋炀帝的老路,出兵辽东。
第九章孟朝不焚书只坑儒
治国不似人生。
作为个人,知道前方有危险,可以后退,可以绕路。
但国家大事,容不得有任何退缩余地。
哪怕明知道前方危险重重,也不得不正面碾过去。
便比如眼下的征辽东。即便知道隋炀帝在这里撞得头破血流,孟朝还是要沿着隋炀帝的战略,再走一次。
举国天下,无数藩臣都在看着长安,看长安如何应对辽东不臣之国。
若张瑞退缩了,这些已经臣服的藩臣就立即会对孟朝有所轻视,有样学样的割据一方,不理孟朝政令,设卡征收孟朝商队关税。
好不容易打造的通商环境,开拓的倾销市场,就会逐渐消失。
若西域各国都学辽东,互相征伐,自行其是,那孟朝要花费无数的代价才能抚平西域,恢复丝绸之路的安全平宁。
况且辽东不打,让一群小国在其中养蛊厮杀,最终出现一个高句丽、后金这种强国,会立即成为孟朝的心腹之患。
册封完藩臣,张瑞对陈凡说道:“卿后日亦出席一下五军都督府事关出兵辽东之军议。”
五军都督府这次出兵辽东,主要目的是打通前往南韩之路。
汉室禅让之后,刘氏宗族、官员便在孟朝文武监视下逐渐汇聚,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辽东,营建汉城。
汉室册封的宗室、诸侯王、列侯,愿意跟随刘协前往辽东的都被送往洛阳,失去了封国。
不过也有大量藩王表示可以失去王位,只求留在中原,不欲去辽东苦寒之地。
这倒不是他们对孟朝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在当初封陈王刘宠为魏王时,便已提过,自黄巾之乱起,是时王侯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或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而陈独富强。
这些诸侯王在汉室也没了租赋与俸禄,流离失国,饥寒窘困是常态。
就算失去了王位,在孟朝作一名普通百姓也与在汉室没多大区别。与这种情况相比,前往辽东的生活只会更艰苦恶劣。于是这些人选择留在故土。
除了汉室的死忠臣子与诸侯王,张瑞还为刘协准备了大量清流、腐儒,多达两千人。
这两千人还在征集当中,不过张瑞相信很快便能远超预期,两倍三倍于这数字也不是没可能。
不要误会,张瑞可不是满清,不搞文字狱,更不焚书,只“坑儒”。
而且是将这些腐儒往死里坑。
张瑞亲自下发了一份诏令,令天下州郡,各县乡里,募精熟于《论语》的儒家大贤,为皇帝讲解儒家典籍。
关西百姓皆知,张瑞最痛恨那些千年如一日,对着一本《论语》皓首穷经的腐儒。
这份诏令无论怎么看都透露着一丝诡异。
但关东那些大儒并不了解这些。以腐儒的个性,听说能为皇帝讲解孔孟之道,必然会趋之若鹜。
只是这份诏令里,张瑞没有明确说是为哪位皇帝讲解《论语》。
刘协虽然禅让了传国玉玺,可是张瑞并没有废其帝位,一直允许其上书不称臣,用天子车架仪仗。
所以汉家天子也是皇帝。
一个小小的误会,便顺利将无数醉心功名利禄的大儒坑到了辽东,可谓一举两得。既解放了中原的思想,促进百家争鸣。也促进了儒家开拓蛮荒,将诸夏文明传播到朝鲜半岛。
虽说这么做,略显不厚道。
但儒家也应该认真反思,为什么秦、汉、孟接连三朝的开国之君,都对儒家缺乏好感。
秦朝跟孟朝就无需多说了,都或多或少的干了一些“坑儒”的事情。
哪怕汉朝开国之君刘邦,生平最厌恶的也是儒生,动辄破口大骂,斥之为“腐儒”“竖儒”,甚至直接抓下儒生的帽子,往里面小解。
在与陈凡谈完宗藩事宜的次日,张瑞又投入到另一项事业当中,祭祀太庙。
这个时代讲究事死如事生。
所以哪怕张瑞的宫殿都还没建完,宗庙已顺利建完。
长安的建造参照了《周礼·考工记》: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即皇城建造“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以体现皇权至高无上。
左祖右社,就是说,皇城的左边是太庙,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即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玄黑、威严、肃穆的太庙内,如今还只有一人的灵位,即孟朝烈祖皇帝张锋。
锋即取自牛角锋锐之意。
没办法,张牛角这个名字实在是不上台面。
就像朱元璋将父亲朱五四更名为朱世珍一样,张瑞也不得不为这个坑儿子的父亲更名。
总不能真的追封他为大力牛魔神武皇帝。
虽说改了个名字,但张牛角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享有帝号。
在追封先帝之后,张瑞又进一步册立国本。
即立嫡长子张佑安为太子,封赵虞为皇后。
没有什么复杂的政治斗争,一切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就像李世民登基,长孙皇后自然就践皇后位。朱元璋登基,马皇后自然母仪天下。
朱标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若朱标不死,朱棣根本不敢起兵造反,明朝也不会爆发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内战。
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一定最完美,但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只能在几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子中间选一个来执掌整个天下。
那么嫡长子继承制,一定是最平稳的那个选项。
张瑞对自己后代的德行没有太高的期望,与其期望他们为人中龙凤,张瑞觉得还是将制度为他们铺稳更靠谱。
实现如明朝一般的情况,皇帝不理朝政,帝国仍然运转正常。
嫡长子继承制无疑符合张瑞的期望,诸夏只要稳住局面,不爆发内战,那就能够轻松震服周围所有胡虏。
除了张佑安被封太子之外,蔡琰之子张嘉被封为了晋王,大桥之子张泰被封为了齐王。
不过这些太子王爷都还年幼,最大的张嘉也才六岁,都被张瑞留在了身边,没有前往封国。
或许等他们长大了,张瑞会认真考虑将他们封的远一点,去为孟朝开疆拓土。
第十章渔阳鼙鼓
太华宫,今日又坐满了济济一堂的官员。
不过这一次官员主要以武将为主,明显是一次作战会议。
出席的官员除了五军都督府的五位都督,还有北庭镇抚使的几位将军田豫、阎柔、毌丘俭,内阁辅臣贾诩、裴潜,鸿胪寺卿陈凡,兵部中郎王凌与民部中郎司马芝。
张瑞坐下后,内阁辅臣贾诩便开始主持会议,说道:“今日廷议主旨为出兵辽东,护送汉室遗民前往朝鲜。诸君务必齐心协力,以竟善此事。”
因为是高层闭门会议,所以贾诩也没有冠冕堂皇的谈许多虚名大义,言简意赅的阐述了重点后,便对徐荣与陈凡说道:“先由北庭镇抚使与鸿胪寺卿为诸君介绍一下幽州情况。”
陈凡作为文官,先起身说道:“幽州局势错综复杂,尤其历经当初联合讨伐轲比能之后。并州胡虏尽迁于幽州,致使幽州胡虏流窜,遍及疆土。”
“幽州最西侧代郡为南匈奴右贤王去卑部,向东上谷郡为鲜卑步度根部。此两部还算恭顺,我孟朝新立,其皆已遣使朝贡,请册藩宗。”
“但再往东,便一片混乱。渔阳、上谷乃当初刘虞安置百万流民之所。当年刘虞在此地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民悦年登,谷石三十,所以此地百姓皆感刘虞之恩德。”
“逢公孙瓒霍乱,斩杀刘虞。此地百姓多拥护豪杰,割据一方,占据山林。朝廷至今尚未恢复当地秩序。”
听闻陈凡之言,张瑞格外关注了一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句诗实在是太出名了。
在刘虞治理下渔阳谷石三十钱,还有盐铁之富饶,这是一个能够与河东相媲美的完美郡国。
尤其境内还有大量人口,有胡虏盘踞,这要是有人心怀不轨,顺利统合了渔阳各势力,挥师南下,必然会使河北卷入一场大战。
于是张瑞暂时制止了陈凡接下来的发言,说道:“渔阳情况如此复杂,非一位能臣不能梳理。诸卿且先向朕推荐一名贤臣,前往渔阳整顿局势。”
国渊主动开口,说道:“某向陛下推荐一位贤臣,乃民部税曹司长丞钟繇,其人才干斐然,精于政务,实乃一代贤臣。”
贾诩也开口说道:“某以为礼部左侍郎卫觊亦为一位良臣。”
随着孟朝一统全国,六部官员管辖的事务大幅增多,所以在六部中郎之下都设有两位侍郎以辅佐政务。
虽然侍郎转任地方郡守后世看起来比较奇怪,但在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