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在北大荒新设生产建设兵团是个不错的选择。

    时刻维持一支且耕且战的军事化民兵部队。

    以庞大的规模抵消民兵战斗力相对较低的缺陷。

    当然守住这里,仅有民兵是不够的。

    必须在辽东以北新设远东都护府。由都护府组建一支专业精锐的部队,在战场上作为尖刀,打出决胜一击。

    远东节度使必须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出将入相,且忠贞可靠,是个完美无缺点的贤臣。

    这种人诸夏五千年也没有几个,但恰好,张瑞手上有这样一位贤臣。

    待科举之后,张瑞打算跟这位贤臣好好聊聊。

 第十四章算圣入长安

    在辽东事务定下的次日,孟朝立国之后的首次殿试顺利举行。

    这次殿试的取士范围遍及全国两京十二州,可谓是人才济济。

    汉末那些光耀青史的文武名臣,几乎尽入张瑞瓮中。

    这导致孟朝的地方官员素质极高,全是青史留名的将相之才。

    一位地方太守,拎出来可能都是魏蜀吴三国的公卿高官。

    比如张瑞眼下正认真打量的这位士子,就是东吴最著名的四大都督之一,鲁肃。

    宫殿内宽敞明亮,微风习习,淡淡的熏香缭绕在宫殿的每个角落。

    这本该是干爽舒适的环境,鲁肃额头却浮现一层细密的汗珠。

    鲁肃怎能不紧张?天子就站在自己身后,但自己作为淮南士子的佼佼者,却对试卷一片迷茫。

    大量的题目别说做了,就连看都看不懂,试卷上大片空白。

    鲁肃甚至能想象,天子在一旁看着这份空白的试卷究竟有多失望。

    但事实却与鲁肃所想截然不同,张瑞并没有多少失望,反而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笑容。

    关东士子对殿试答卷一知半解,乃是张瑞意料之中。

    在科学技术,文明水平方面,关东已经落后关西太多。

    无论律法、数算、天文、农业、地理、医学还是逻辑、哲学、艺术、绘画等方方面面,都全面落后了一个时代。

    关东士子相较于关西士子,唯一的优势可能就只剩下了对《论语》的见解深度这方面。

    讲经释义,关西士子实在是比不过关东。

    所以也别怪张瑞厌恶儒家,已经发展了上千年,还在围绕着孔子的那几句话圈圈绕绕,甚至再发展两千年,也没什么进步。

    对数算、农业、医学、科技等都毫无建树。

    唯一的发展,就是写出各种章句集注,两千年来,所有儒家学者就只作一件事,即对《论语》、《孟子》进行注释。

    这就算是把这两本书研究烂了,又能有什么用。

    试卷这种设置,显然是要刷掉所有只会讲经释义的清流。让关东学子更关注一些有用的知识。

    对诸夏学子救亡图存,危急进取的能力,张瑞还是相信的。

    只要遭遇一次刻骨铭心的挫折,张瑞相信这些学子会睁眼看世界,多学习关西的先进文化。

    在朝廷的有意设置下,关东学子的成绩都乏善可陈。

    包括鲁肃这种在淮南能够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的贤才,离开了淮南的环境,来到长安与关西学子同台竞技,也是一败涂地。

    这就注定了鲁肃难以位列中枢,要先去地方履任郡县,治理一方。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有位关东学子的试卷着实令张瑞耳目一新。

    其他学子大片空白之时,这位学子却将大量法律条文写的清清楚楚,对案例分析的明明白白。

    张瑞关注了一眼卷首的名字,山阳昌邑人满宠。

    满宠张瑞倒不陌生,各种三国游戏里,曹魏的重要官员。

    赫赫有名的曹魏酷吏与名将。

    名将不名将的,他那些战绩张瑞也不太关注。

    孟朝猛将无数,真不缺满宠一个。

    倒是他酷吏的评价,张瑞颇感兴趣。

    酷吏这个词可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至少要精于律法,执法严格才行。

    不然法律条文适用不准,非但不能审判别人,反而可能会被别人反过来状告。

    而且满宠并非一味的以酷法残害别人,更多的还是严守法律准则,不徇私情,不因个人好恶而针对他人。

    在曹魏,满宠被任命为许县县令。

    当时曹洪的亲戚、宾客在许县境内界多次犯法,满宠把他们抓了起来。曹洪向满宠求情,满宠不肯放人。曹洪请曹操去求情,满宠就在曹操来之前把犯法的人提前处斩了。于是满宠执法严格之名有所流传。

    在名士杨彪入狱后,满宠负责审问,荀彧和孔融写信求情说:“只质问,不要拷打”。

    满宠不作理会,如以往一样拷问,荀彧和孔融极为愤怒。

    数天后,满宠求见曹操并说道:“拷问杨彪没有找到罪证。如果要处决他,要找到证据才能执行。此人名于海内,若找不到证据而把他处决,会大失民心,请主公想清楚。”

    曹操即日便把杨彪释放。由此可见,满宠并非一味残酷,更是尊重法律尊严

    孟朝新立,长安城内汇聚无数高官文武妻室家小、宗族宾客。

    作为开国功臣家室,免不了骄狂跋扈。

    这方面可以理解,哪怕张瑞也不好去明言指教。

    有这样一位执法严格,不顾君上、同僚情面的长安令,必然能肃长安骄狂之风。

    张瑞特意记下了满宠的名字,打算格外关照一下。

    看到满宠山阳的籍贯,张瑞想起来故山阳太守刘洪,之前蔡琰提过这位刘公,乃是当世算圣。

    也不知道有没有被曹操杀掉。

    想到这里,张瑞心弦一紧,曹老板啊,你可千万干点人事,别把这位举国无双的人才给屠杀了。

    疾步走到宫殿一旁,张瑞招手唤来了赵云,问道:“故山阳太守刘洪,锦衣卫可有情报?”

    赵云笑着点头,说道:“曹操占据兖州,刘公自知兵事非其所擅长,便未领兵与曹操作战。将山阳让给曹操之后,便隐居在兖州境内。”

    “长安学宫数算学院祭酒徐岳乃刘公弟子,年前便派人前往山阳将恩师接到了长安。”

    张瑞兴奋的抚掌,说道:“锦衣卫派两名士卒担任刘公侍卫,并请医学院精心为刘公调养身体。刘公国士无双,每延寿一日,便能造福我诸夏百姓无数。”

    这一点到不能说张瑞杞人忧天,历史上刘洪于公元二百一十年去世,距离建康三年也只剩下了十二年。

    张瑞虽然不知道李洪还有十余年的寿命,但一位举世无双的数算家、天文学家,能延寿一段时间总是好事。

    有一位算圣在长安学宫培育人才,传授学识,可以预见关西的数算水平会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全方位的发展进步。

    十年看起来很短,但若是有规划的设计发展规划,这就是两个五年计划,会使各项风貌为之一新。

 第十五章帝国双壁

    张瑞耐心的在大殿内徘徊,每一名士子的卷子都会略看几眼。

    这是山河一统以来首次殿试,因而着实是英杰辈出。

    张瑞也可以笑着感慨:“天下英雄,尽入我瓮中矣。”

    看关东学子试卷的好处是,关东受张瑞影响不大,能够参与殿试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臣。

    张瑞认识的名字极多,更有收拢历史英杰的畅快感。

    这些人中,有曹魏最精达事机,能肃清万里的六位刺史之一的梁习。

    有蜀汉四相之一的蒋琬,亦有奇伟著于江东的虞翻,以及曹魏顶级政治家、谋士刘晔。

    此外在《三国志》中浓墨重彩的良臣蒋济、王粲、凉茂、伊籍、董昭、高堂隆、陈震、高柔、杜袭、薛综等人也尽皆在列。

    随着山河一统,这天下已经没有其他势力适合投靠,这些人想出仕就只能通过参与科考。

    只是可惜,孟朝将来的史书上,很可能没有他们的名字。

    这是他们的不幸,却是整个时代的幸运。

    英雄辈出的时代,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巨浪掀起,才会有那么多英雄豪杰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一个和平的国度,一个平静的时代,大部分人都是默默无名,抚政一方,不应该被史书所铭记。

    就像关西与关东的区别,关东风云激荡,所以各位诸侯,各地太守,都被天下人所关注。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臣服或叛乱,将影响深远。

    而在关西,大部分太守的名字都不为人所知,甚至科考出现的那么多能人英杰,也都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

    不是他们能力不如关东英杰,而是他们在平静的关西,难以引起影响时局的巨浪。

    当然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关西的大部分士子,张瑞都不认识。

    张瑞巡视了一遍大殿,发现只要试卷工工整整,答案密布的,基本上就是关西士子。

    张瑞只认识一位凉州的文臣庞淯,还不是很出名,地位只能与庞德、许褚、臧霸、李典并传。

    等殿试结束,辅政大臣们批完试卷,成绩递交给张瑞时,果然没出所料。

    状元是长安学宫的一名学子,李耀。

    论及博学多识,长安学宫实在是占尽方便。认真好学的学子能够在各个学院旁听,极大扩展知识水平,夯实基础。

    所以榜首出现不认识的名字,张瑞毫不意外。

    除了向前微调了一下满宠的名次,剩下的张瑞便没有更改,让礼部张贴皇榜。

    孟朝尚武,真正让无数人关注的科考还是武举。

    二月初四,雨过天晴。

    此时长安风景最贴切那句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晨钟刚刚响起,长安一百零八坊中就陆续有各式各样的华美安车从坊门鱼贯而出。

    车上或装饰着精美花纹,或挂着柔美的丝带。不同气味的花香,从一辆辆安车中飘出。

    显然坐在安车内的都是各家千金大小姐。

    千万不要以为长安城中高官显贵无数,就有人会轻视新科考子。

    事实上,越是在孟朝位居高位,就越知道武举进士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有武进士出身,就已经注定了将来会头角峥嵘,富贵荣华。

    长安十六卫大将军,除了元老重将与极个别的不世出之猛将,数量最多便是出身于武举的进士。

    比如右千牛卫大将军刘从钧,左领军卫大将军徐庶,右领军卫大将军王锐,右侯卫大将军典韦。

    要知道关西大军猛将如云,二十万禁军,数十万府兵,战将上千员,有些人跟随陛下征战十余年,却止于中郎将一级。而出身武举的这些进士,只用了短短几年就位居十六卫大将军之位。

    怎能让人不惊叹?

    随着日后战事逐渐减少,可以预料以后位居高位的必然是这些进士出身的将领。

    谁能慧眼识珠,在这些进士中挑出一位贤婿,就能保整个家族数十年的安稳富贵。

    所以在武举的现场,围坐的夫妇、少女,甚至远多于青壮男子。

    若不清楚缘由的外邦使臣见此场景,恐怕会误以为孟朝连女子也热衷于学习舞刀弄棒。

    看着场内一位位或雍容华贵、或穿金戴银的夫妇,张瑞就知道在座的恐怕都是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