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场内一位位或雍容华贵、或穿金戴银的夫妇,张瑞就知道在座的恐怕都是长安城富贵人家家主。

    若此时有歹徒能够劫持这些人,就能成功索要到长安城近半的财富。

    不过张瑞也好奇,若若冲进来的歹徒,看见场中无数勇冠三军的武举人,该是作何反应。

    “陛下想起什么乐事,笑意如此明显?”赵虞笑着问道。

    张瑞摆了摆手,说道:“一些不可能发生之事。梓潼找到羊承了吗?”

    梓潼即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其中考究甚多,梓为木中之贵者,诸夏便以梓为有子的象征,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子嗣,承大统,以延续和维持王朝的长久统治,乃国之大事。

    所以帝王家将建储称作立国本。因而皇后称梓潼。

    赵虞笑着点头,说道:“在校场最西侧首位。”

    张瑞举起远望镜,向场中看去,果然看见羊承正意气风发,阳光自信的向围坐在周围席上的少女们招手示意。

    也不知道是兵部官员知道他与皇帝的特殊关系给的格外关照,还是他确实实力不凡,竟然给了他首位出场的顺序。

    张瑞没好气的说道:“朕每次见他,就没一次沉稳的时候,一直张扬高调。”

    蔡琰作为羊承的小姨,对羊承有格外宠溺,笑着劝道:“年轻人难免争强好胜嘛。汉景帝刘启与吴王太子刘贤下棋,气愤之下直接拿棋盘砸在刘贤头上,将其砸死,亦不耽误其后来缔造文景之治。”

    “冠军候霍去病直接刺死李广之子李敢,亦不妨碍其功勋卓著,为一代名将。”

    闻言张瑞心情宽慰了许多,虽然羊承一直意气飞扬,但确实如蔡琰所言,作为羊氏次子,其兵法、将略、勇武都堪称当世奇才。

    长安学宫上至大祭酒,下至普通教习都对其赞不绝口,将其誉为撑起帝国未来军事辉煌的帝国双壁之一。

 第十六章打穿欧亚大陆的次子西征

    孟朝的帝国双壁一位是羊承,另一位同样是家中次子,即武侯诸葛亮。

    两人的军事才干虽然都被长安学宫所惊叹,但风格却大不相同。

    羊承的风格属于传统印象中的将领,即善用兵,变化若神,又骁勇猛烈。能带领铁骑纵横万里,身先士卒者,无外乎如是。

    而诸葛亮则更像是一位军事家,在战场变化上没有太多惊艳奇策。其一项的风格是主张赏罚分明,精练士卒,严明军纪,使三军如臂使指,战力冠绝一时。所以其也无需太多华丽操作,只要大军压上去,就能大破敌军。

    尤其火药技术的逐渐成熟,大军攻城,精锐甲士无边无际,井栏云梯千重,能顺利掩护工兵在城门附近安置炸药包。

    这使最后一项能抵挡诸葛亮大军进兵的防御壁垒也失去了防御价值。

    给诸葛亮一段成长时间,当世就再也没有人能在正面战场,挡住诸葛亮的攻势了。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都听过亚历山大大帝的名字,这位君王带着三四万腓力二世留给他的训练有素军队,一路远征,从欧洲一直打到了印度,打到了他们以为的世界尽头,才班师返回。

    之所以有这种战绩,其一是因为腓力二世留下的军队能征善战,其二则是亚历山大大帝是一位天才将领,一路战无不胜,能确保每攻必克,逢战必胜。

    如今诸葛亮也同时具备了这两项条件,孟朝有无数骁勇善战的基层将领,有一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的大军。诸葛亮亲自指挥的战事也是战无不胜。

    张瑞打算将这位年轻的天才将领派到远东都护府去担任节度使,拿鲜卑、乌桓、高句丽、夫余、辰韩等小国练练兵法,积累一下军事经验。

    然后尝试给他四万精锐步骑,让他一路向西,扬孟朝国威于万里。

    郑和下西洋,展现国威的对象没什么大国。

    但孟朝不同,当世同时存在四大帝国,即孟朝,贵霜,安息,罗马。

    若是孟朝铁骑一路打爆另外三大帝国,攻到欧洲境内,欧洲人就会提前感受到来自东方的无上军威。

    这种事情看起来比较魔幻,但却绝对能做得到。

    在五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就能打穿欧亚,没道理五百年后的东方人做不到。

    蒙古的长子西征一路横扫欧亚,打到匈牙利、维也纳。若非蒙古大汗蒙哥被宋军射杀在钓鱼城下,导致第三次蒙古西征匆忙结束。蒙古人对欧洲的战事绝不会止步于地中海。

    张瑞举起手中的远望镜,看向校场内活跃的羊承、诸葛亮,忽然嘴角上扬,孟朝或许可以组织一次次子西征。让羊承、诸葛亮、司马懿这些家中次子,率军从安西都护府向西攻略,征服不臣,横扫欧亚。

    场中诸葛亮与羊承就是截然不同的气质,其人温润如玉,平静的站在场内。身披一身精良明光铠甲,持槊带刀,背负一把神臂弓与三十根弩箭。此外腰间、后背还挂着皮囊、盂钵、火石、兵工铲、斧头等各种单兵工具。

    这身打扮与羽扇纶巾的形象大相径庭,然而诸葛亮却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因为自从被授予千牛备身的官职之后,诸葛亮每个月都会有十天的当值时间,在宫中披甲持槊为张瑞卫戍廊下。

    早已习惯了这套精良的装备,与平日里略有区别的地方在于今日身上多了一些单兵工具。

    不要拿看明清那些腐儒的视角来看当朝孟国士子,这些青年才俊,更像是唐朝的豪杰少年。文能作诗流传千年,武能策马持槊征战沙场。

    不论李白是不是一位剑仙,唐朝边塞诗、豪放派的风格是毋庸置疑是独成一派的,像岑参这种大文豪,直接就在安西都护府效力。

    孟朝尚武之风比唐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可惜这文风至今还没什么进展。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所有士子负重奔跑起来,将会沿着长安城负行军百里。

    后世以为的诸葛丞相,斯文儒雅,弱不禁风,坐在四轮车上羽扇纶巾。

    实际上的诸葛亮,身高八尺,一米八六以上的高大身材,容貌甚伟,随身佩剑,精通君子六艺。更善骑射,能左右开弓。披甲持槊,能行军百里。一只手能打十几个后世跑个一千米就上气不接下气的宅男。(这里不是内涵学生,只是大学的一千米体能测试,大家更有切身体会。跑完一千米后,肺都要烧裂了吧?)

    而诸葛亮只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还有无数英才学子都像他一样,崇文尚武。如陆逊、羊祜都是出身名门,而统兵作战,位列武庙。

    等待期间,赵虞笑着说道:“陛下年年带着全家来为将门子弟助威喝彩,说是关注子侄辈。可今岁真有了自家子侄在场上,陛下却一直在关注其他人。”

    张瑞放下远望镜,畅快一笑,说道:“羊承自幼在关西成长,营养丰富,奶酪、肉食未曾有缺。其身高八尺有余,体魄强健,为将门嫡系。若精心培养十年,其在第一关还需格外关注,那可就完全辜负了朕对他的厚往。”

    赵虞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予陪同陛下观看武举亦有数届,最大印象便是这士子身高愈发高大魁梧,射艺愈发精湛。俗语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只看这士子体魄,便知晓关西生活之富足。没有充足饷饭,幼子断然不能长到如此身高。没有平静生活,士子们亦无法钻心精研射艺。”

    张瑞叹了口气,说道:“还不值得自矜。如今场中这些身材高大之士子,多为将门子弟。何时关中普通百姓家中的幼子,成年之后都有八尺身高,便是盛世即将到来。”

    赵虞宽慰道:“将门子弟亦为陛下治下之民。有无数身高八尺的青年,充盈军队,护卫孟朝社稷。天下平宁,陛下期望之盛世指日可期。”

    这点倒是的确值得欣慰。

    张瑞的北衙禁军,最亲近的左千牛卫禁军中,甲骑具装部队一千人都是身高八尺以上的全军精锐。

 第十八章魏延自闭

    士卒身高皆在八尺以上,看起来并不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事情。

    但当大量的精锐军队都是如此,就显得极为恐怖了。

    在战场上,若上万大军列阵,皆身高八尺,身形魁梧,披覆重铠,这方阵的压迫感就会扑面而来。

    而禁军对面的胡人一个个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七尺),面黄肌瘦,还衣不蔽体,不是穿着破烂毛皮,就是拿着短刀骨箭。

    双方交战,心理冲击与士气高低绝不能同日而语。

    短兵相接之后,战力会差距会更令人惊悚。一个身高接近一米九,体重两百多斤的壮汉,与一个身高一米六,瘦骨嶙峋的胡人交战,会发生什么?

    可以参照那些身高一米九,女朋友身高只有一米五的情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吊打。一只手就能拎着衣领拎起来教训,对方在空中张牙舞爪,甚至都碰不到胳膊的主人。

    在关西,这一切的确在默默发生。而武举就是这一切最显著的地方,身高体魄的优势总能让这些高大士子脱颖而出,云集于武举当中。

    历史上的猛将,在这里不值一提。

    比如蜀汉著名将领魏延,出了名的能征善战,但在如云的关西猛将中间,其各项成绩都并不显突出。

    张瑞特意观察了一下其名次,无论负重行军、弓箭骑射、还是驰马奋槊,都只在中游偏上水平。

    不是魏延不够勇猛,而是身体素质,体魄技艺方面,关西一个个魁梧的将门子弟太占优势。全是韩擒虎、罗士信、尉迟恭一类的猛将。

    激烈的角逐三天,魏延看着自己的成绩排名惊愕的目瞪口呆。

    实在是不敢想象自己在家乡无人能比的豪勇,到了长安竟然有大量豪杰能与自己相提并论。更不提还有一些非人一样的猛士,将自己远远甩在后面。

    比如现在各项名次都排名第一的士子羊承,魏延实在是想象不出来,一个人怎么能够如此惊才绝艳,全方面无死角的强大。

    负重行军一项,其人完全看不出一丝野蛮魁梧之处,但就是气息悠长,耐力惊人。前面一路九十多里都是以一个相同的速度不急不缓的慢跑,这就已经足够将大部分踏步而走的士子遥遥甩在了身后。据说其到了最后十里,向校场奔赴的时候,还有体力,一路大步如飞的跑进了校场。

    引得无数文武高官、公卿之女热烈欢呼,鲜花洒满了其身后之路。

    到了射术与骑射方面,差距就更令人绝望了。什么心射,什么目视,对他而言都已经不足为道。其人完全是将弓箭射艺当作了人生的一部分,身体的本能。

    随手间射出的连珠箭,箭箭命中靶心。

    据说当今天子看完其射艺表现,都惊叹不已,给出评价:“能为朕三箭定天山者,必斯人也。”

    古时,匈奴人称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匈奴语中的天山。

    满朝文武公卿、长安学宫教习都相信,羊承将比肩前朝名将霍去病,为本朝不世出之外戚名将,必能率铁骑为孟朝扫荡一切胡虏敌寇。

    魏延唯一的心理安慰就是这些关西猛将,或许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

    若自己在军谋、策论中夺冠,还有可能问鼎武状元。

    可是就是这一项,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