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原地大物博,财力丰厚,能够在这种双方都极为难受的消耗战中取得最终优势。

    对着满堂公卿,张瑞语气坚定,说道:“戊辽校尉诸葛亮,为今科武举状元,其不世出之才,必能为我孟朝开拓辽东,稳定局势。”

    想到帝国双壁之一,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审配说道:“诸葛亮允文允武,总督一方,必能发挥其干才。组织数万民兵青壮,配合四千精锐禁军,足以在大军主力班师后,挡住高句丽反扑。”

    张瑞笑着点头,这也是为什么自己一定要任命诸葛亮为戍辽校尉的原因。

    当大军主力回撤,北荒与中原隔绝于塞外。此时就必须有一位忠贞可靠,能文能武的忠臣,组织民心,发展生产,建设军队,独立挡住外敌。

    谈完帝国两大军事大敌,朝会正式转向政务方面。

    毕竟偌大的帝国,如何治理才是最关键的事情。若能将帝国治理的井井有序,那扫灭四方,军事、武功辉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内阁大臣司马芝一项主管全国政务具体内容方面的事务,开口说道:“自圣朝建立,便致力于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六部九卿,两京十二州布政使皆已初有政绩,但清查户籍、度量人口,非一年可促成,如今尚在推进之中。”

    张瑞看向两京十二州布政使,问道:“诸卿当中,有谁已经清查完成?”

    “禀陛下,直隶已经清查完成,有户四十七万五千,口二百九十六万三千,田亩四千九百四十五万亩。”直隶布政使羊衜开口。

    张瑞简单算了一下,笑着说道:“直隶不愧为神京所在,举国之精华。一户丁口已超六人,田亩也户超百亩。”

    羊衜说道:“主要因为长安、万年两县,人口密集,在册人口超五十万。这其中泰半又处于长安城内。”

    长安、万年虽然是两个县,但主要治理的中心却都在长安城内。

    近五十万人口,设置一个郡都足够了,所以在很早之前张瑞就设置了万年县。这两个县大抵是以朱雀大街为界,左长安,右万年。

    这两个县人口五十万,大概四十万在长安城内。再算上长安城驻扎的军队、宫室、商人等,如今的长安城人口大概要有六十万。

    只增加了二十万的人口规模,主要原因是二十万禁军并非全部驻扎在长安城内,除了北衙禁军,以及轮换戍卫城防的南衙禁军外,剩下的十几万禁军都驻扎在城外大营中。

    而张瑞的宫室规模也还比较小,在立国之后扩充了一次规模,人数增加到了五十人。

    后宫妃嫔制度这方面,张瑞就一抹黑了,虽然后世制度齐全,但张瑞根本没关注过,也就抄无可抄。

    于是孟朝便继承了东汉光武帝的制度。而光武帝刘秀也不愧为大魔导师,各方面设置都极为齐全。

    其后宫制度最大特点就是,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只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石。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张瑞当初只看了一眼,就立即拍板,坚决同意。

 第三十章张瑞的后宫

    之所以张瑞对刘秀这套制度如此推崇,主要原因是其为后宫节省了大量的俸禄。

    倒不是张瑞吝啬,而是张瑞实在想不清楚,后世皇帝给妃嫔发那么高的俸禄干什么。

    比如两晋,在皇后之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三公可是万石高官,国家栋梁,这些妃嫔凭什么能够与三公等位。

    再比如清朝一品大员俸禄才一百八十两银子,而皇后一年俸禄一千两,皇贵妃一年俸禄八百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太婆会拿海军军费去修园子了。

    这些皇宫妃嫔每天住在宫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衣食无忧。就算每年有万石俸禄,他们去哪里花?这么多粮食,她们又堆在哪里?

    除了浪费国库财政以外,没有任何益处。

    没错,既然叫俸禄了,给后宫这些嫔妃们发放俸禄的就是国库。

    虽然很难理解,但这也是中原传统了。大概考究原因是,这些妃嫔为国家传续宗族,于国有功吧。

    这要是从皇帝个人小金库里出工资,给多少那都是皇帝个人的意愿,谁也管不了。但若是从国库出资,实在很难让人慷慨起来。

    于是张瑞坚定的选择了光武帝刘秀的制度,后宫嫔妃只有到了贵人一级,才有俸禄六十石。贵人以下三级,衣食无忧,不享食禄。

    虽说如此,这些嫔妃还是很容易就能积攒下大量财富。

    孟朝在恢复生机不假,但关西向来富庶,皇室又是顶级的豪门。

    甄氏一年收入都在十亿钱以上,皇室拥有大量隶臣妾以及山河矿产、藩臣进贡等,自然也极为富庶。

    尤其皇室资助的水玉、造船、冶金、农业技术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收益丰厚。

    所以掌管皇室财富的皇后赵虞手中拥有大量钱财,逢新年佳节、皇帝寿诞、皇子满月、各种喜庆日子,都会封赏红包,赏赐丝绸、布帛、金银、精美手工品、藩臣贡物等。

    这一点,皇后赵虞的表现令张瑞极为满意。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其自始至终都不曾干预政务,只倾心于打理后宫。

    张瑞也就以此为表率,在后宫设置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故圣朝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这无疑是抄袭了朱元璋的典制,以名典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

    长安史学界对此盛赞不已,赞之为宫壸肃清,论家法之善,超轶前汉。

    张瑞如今宫中的几位贵人只有甄宓、蔡琰、大桥、小乔、王异与董白。

    次一级的美人则有不少,这些人多是为了笼络世家、大族所以纳入宫中的。比如赫赫有名的步夫人,步练师。乃是交州承宣布政使司步骘同族。历史上孙权最宠爱的妃子,“以美丽得幸於权,宠冠后庭”。步夫人不但生的美丽,而且为人贤惠。“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

    冯夫人,倾城国色,避难扬州,历史上是仲氏皇后。

    最低级的采女来源则有些复杂,比如其中有吕布之女,曹操之女,袁术之女。

    每次临幸这些人的时候,张瑞都有些奇怪的情愫。自己把人家父亲斩首示众,甚至有的夷灭三族,却在床榻上与对方妻女亲密交流,她们还会配合各种要求。

    总之,张瑞总算是能理解,为什么灭国之后,皇帝总喜欢收纳别国皇后、妃嫔、公主入宫了。

    《阿房宫赋》写:“六国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其中或有夸大,但部分美貌的嫔妃、公主被收入宫中,作为始皇帝破灭六国的象征,张瑞是相信的。

    她们可能一年都见不上秦始皇一面,但是她们还是努力装扮自己,希冀秦始皇能够临幸自己,让自己能够得宠并生活得更好。

    张瑞宫中这些采女心情也大抵与六国妃嫔类似。

    国仇家恨对她们太沉重,让她们一介女子之身,持刀行刺皇帝,为宗族报仇,实在太强人所难。

    所以她们跟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一样,都在努力的活下去。

    至于说他们对张瑞有多大仇恨,在这个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年代,真不太好说。女子出嫁,夫家为天。

    而且作为诸侯之女,她们早已对这种事情有了心理预期。

    尤其曹操之女曹节,十分清楚以自己父亲屠杀百万的作法,一旦落败,绝不会有善终。无论获胜的诸侯是谁,都会杀了曹操以取悦百姓,争取民心。

    对曹节的区别也就是成为袁氏玩偶或者是张氏宫嫔而已。

    这只关乎成王败寇,无关个人爱恨。

    只有吕布之女对自己父亲惨死的一幕无法释怀。吕布落到任何势力手中,都不会如落到孟朝手中这么惨烈。甚至曹操还赐给了他三尺白绫。

    只可惜,如曹节所言,国仇大恨之下,一切都不由个人感情。吕布的结局,在潼关之战时便已经注定,哪怕张瑞也无法更改。

    张瑞虽然被称为圣人天子,但这都是千古名句、政治口号刷出来的名望。

    真正的私德方面,张瑞从来不是一个高尚君子。恰恰相反,张瑞个人品德可以用有亏来形容。向来主张除恶务尽,有仇必报。这导致,张瑞的仇人越来越少。因为有过节的都被张瑞杀光了,仇人自然也就少了。

    终张瑞一生,跟宽宏大量是没什么缘分了。除此之外,张瑞也是非常爱好美色。

    看张瑞后宫就能知晓,虽然后宫人数不多,但质量高啊。都是国色天香的美女。

    相比于那些与一人终老的有志之士,张瑞自始至终没想过不纳后宫。所以臣子一劝谏扩充宫室,张瑞立即就“从善如流”。

    对那些作为皇帝,还能自不慕女色的穿越者,张瑞只能由衷惊叹,然后推为圣贤。

    而到了自己身上,张瑞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贪图享受,沉迷美色是张瑞天性。

    清楚这一点,张瑞只能设置法度,来约束国家,约束自己。从而限制后宫规模,严格避免后宫消耗国家财富。

 第三十一章是民富国强而非国富民强

    可即便张瑞努力约束,随着国家一统,张瑞的宫室规模还是在迅速扩大,尤其在宫殿方面。

    孟朝皇室宫嫔只有五十人,但宫殿却不止五千座。

    这么庞大的财富,真的不能冤枉张瑞。作为一位皇帝,张瑞兴修过的宫殿只有长安朱雀门后面的宫城区。

    这些宫殿主要是在洛阳遗留的汉室宫殿群。

    按封建传统,刘氏皇帝从洛阳搬离,这些宫殿顺理成章,也理所当然的只能成为张瑞的财产。

    其他人,怎么敢堂而皇之的接手皇帝宫殿?住进去容易,想安稳的活着就难了。很容易就被参有谋逆、僭越之心。

    因为有这么多皇室宫殿完整的保存在洛阳,所以洛阳才能成为陪都。也是天下被称为两京十二州的原因。

    对这些宫殿,张瑞没有拆除、转卖的打算。

    因为可以预见,若只有长安一处宫殿群,张氏子孙必然会逐代加盖。

    与其让后代子孙瞎折腾,还不如给他们留下富庶的财富,足够满足他们的享乐需求。

    完整的继承了汉室遗产的孟朝皇室,或许是自古以来最富庶的皇室家族了。

    宫殿成群,财富满仓,人口富饶,科技先进,武德昌盛。

    张瑞可以说是个非常合格的父亲了,给张佑安留下了一份非常庞大的家业。只要他不像朱祁镇一样又菜又爱玩,亲自带着帝国主力全部十六卫禁军远征万里。他天天躺在皇宫里不上朝,孟朝都能蒸蒸日上。

    虽说维护这庞大的宫殿群费用不菲,但张氏府库充足,就当是给洛阳百姓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一份收入了。

    张瑞看向司隶承宣布政使顾雍,问道:“司隶人口、土地清查明确了吗?”

    顾雍起身,说道:“禀陛下,圣朝法令,司隶严格贯彻,不敢有丝毫怠慢遗漏,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