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甚至身处洛阳的公卿们,完全没兴趣去了解一下月氏、贵霜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在公卿们看来,无非是一个与康居、乌孙、乌桓、匈奴类似的蛮夷。
连强大的匈奴都内迁向汉室称臣,匈奴单于也要汉室册封,一个小小的护匈奴中郎将就能废立匈奴单于。
贵霜的臣服,完全不值得汉室公卿们去在意,更别提什么笼络、赏赐,给其天价财富。
谁在朝堂上提出这种意见。满堂公卿一定是一脸疑惑,首先反应不是这个人脑子坏掉了?
而是,贵霜是什么?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敢不臣服?
至于给其丰厚赏赐,求其称臣纳贡。不是脑袋得了三十年大病,提不出这种意见来。
西汉跟匈奴打了两百年战争,东汉跟匈奴打了百年战争、跟羌族打了百年战争。
就硬生生的用绝对军事实力,打的匈奴跪地称臣,受汉室冠带、印绶。打的东羌彻底灭绝。
也没见谁说要给对方一点赏赐,换取对方一个名义上的臣服。
所以贵霜的岁奉贡献,绝不是后世人想象的那种拿点土特产,就打发了汉室官员。而是真金白银的向汉室缴纳贡金,一如宋朝向辽、金缴纳大量岁贡。
这么说起来,当初孟朝初立,各藩臣缴纳的贡奉完全不足数。
第四十章孟朝真正的朝贡体系
对各藩臣的表现,张瑞也能理解,孟朝初立,各方藩臣都还不了解孟朝的军事实力以及外交政策。能象征性的缴纳一些岁贡,已经是做了最宽的打算。
毕竟还没用刀剑教育,他们就先跪下摆好臣服的姿势了,也不能强求他们太多。
胡虏们对这个新王朝谁也不清楚情况,考量到孟朝初步继承了汉室的主体,估算着怎么也不会差太大。先缴纳一笔贡金,别得罪了孟朝皇帝。然后再看看之后的形势,决定要不要继续纳贡称臣。
张瑞印象较深的是匈奴右贤王部落,去卑穿着一身丝绸紫袍,缴纳了黄金百斤、白金千斤、马、牛、羊各两百,此外还有腰刀二十六口、弓箭二十副,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土特产一大堆。
这个数字是右贤王部落缴纳的最低数字,毕竟孟朝鸿胪寺初创,理清四方形势就已经非常不易。没有能如同明朝一样,详细制定各个藩臣每年要缴纳哪些指定物品和具体多少的财富(大明通典里)。
但张瑞觉得右贤王这个数字绝对可以再翻三到五倍。若是每年缴纳黄金三百斤、白银三千、战马六百匹、耕牛六百头、羊六百只、腰刀、弓箭百副,一长串的皮革每类上千张,就十分可观了。
若是翻五倍,每年黄金五百斤、白银五千斤、战马、耕牛、羊各千只,各类珍贵皮革两千张,那这个数字就是一个庞大的财富。
要知道这只是匈奴右贤王一个部落缴纳的岁贡,如今已经向孟朝称臣纳贡的藩臣就有数十个。将来人数过百,完全不再话下。
那这个数字就会变成,每年最低三万斤黄金、三十万斤白银。战马、耕牛之类的许多国度没有,孟朝也不可能强征,会换成珠宝、布帛。比如明朝就会指定某些国家上贡布帛,甚至有些国家上贡美女、野兽。
野兽不野兽的,张瑞不在乎,发达的网络让张瑞早对各种动物没有了新鲜感。
但是这若上贡美女,张瑞觉得自己一个怜香惜玉的正人君子,实在是无法拒绝。
张瑞印象中,最酷爱朝鲜美女的是明朝皇帝朱棣。
明庭使节抵达朝鲜传达皇帝旨意后,朝鲜国王立即全力以赴。下令禁止全国各道所有的女子婚嫁,处子除公私贱隶外,良家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全部选取以备遴选。
共选取了数百名处子少女,但负责为永乐皇帝挑选的使者黄俨看过后觉得没有什么绝色美女而大为不满。于是朝鲜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二次的筛选。这次终于为永乐帝精心选出了五名绝色佳人。
这种倾国选出来的美女绝对是容貌、身形、气质都是绝色的佳人。这一点,张瑞深有体会。
哪怕前世张瑞是个宅男,从小到大接触过的女性恐怕不足千人。但接触的人群当中,确实就有面容秀丽的存在。毕竟谁活二十年,还没见过一两个美女?
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当这个范围扩大到全国,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的人群中去挑选,选个万里挑一的美女,绝对是能够实现的。
但无论是黄金白银,还是美女珍宝,作为弱者上贡给强者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种理所应当,不会因为是宗主是诸夏,就有所改变。
孟朝皇帝也不可能跪着向一些小国祈求,求其满足一下皇帝那单薄的脸面,上一下贡赋吧。
以张瑞的个性,目光看向何处,若对方不顺服听命,立即被大军砍碎才是正常的事态走向。
财富只要朕想要,孱弱蛮夷何来反抗之力?
这一点,隋朝君臣的一个风趣典故,张瑞倒是非常欣赏。
《隋书·卷四十七》的记载:“时天下无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宝者,刘方新平交州,乃授方驩州道行军总管,经略林邑(今越南南部)。”
翻译过来就是如今天下太平,没别的战事,隋朝大臣们认为林邑国宝贝多,于是希望皇帝可以派大军攻灭对方。
朝廷政令通过后,隋朝卢国公刘方立即在正月带着步骑万人南下,三月抵达临邑,一路高歌猛进,战斗多次,无一败绩。
四月临邑国王梵志放弃国都逃入海岛,刘方入国都,刻石纪功,然后带着群臣们口中的临邑奇宝班师还朝。
之后临邑国王可没有报仇雪恨的想法,更不敢异想天开,等着隋文帝跪到自己面前,请求自己给点面子,称臣纳贡吧。
临邑国王主动上表称臣,岁纳贡赋,只求隋朝别再派大军过来了。
不过这个国家有钱倒是真的,而且是财富多到令人激动颤抖的程度,能够比肩一个大一统王朝数十百年的国库积累。
无外乎隋朝君臣会以“天下无事,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去把他给灭了吧”这种借口就选择开战。
《南史》刘宋(刘裕灭了司马家满门之后建立的政权,不是南北宋)元嘉时期,这个小国数十年间总是屡次三番的入寇劫掠。于是元嘉二十三年,宋庭使交州刺史檀和之、振武将军宗悫伐之。
临邑国王阳迈,听到消息就吓破胆,表示愿意贡奉黄金一万斤、白银十万斤、铜三十万斤,并归还此前劫掠交州南部的所有户籍人口,请求停战。
但朝廷不许,于是宋庭大军攻入临邑国都,临邑国王阳迈父子“并挺身逃奔”。
宋庭军队获其府库珍异,皆是未名之宝。又销其金人,得黄金数十万斤。
数十万斤黄金,这可是太令人汗颜了。建国刚一年的孟朝国库里,还真没有这么多黄金。
张瑞觉得,就冲这数十万黄金,出动步骑万人,去取回来也是值得的。
真的就是去取回来。军队开赴过去,搬上船,然后送回长安。
至于战事?
快别闹了,临邑连交州的州兵都打不赢。拿头打孟朝全副武装的禁军。
他的国王面对诸夏大军,唯一的命运就是一次次逃离国都,到海上飘零。
等诸夏大军返回之后,赶紧称臣纳贡。
只要能保住皇位,交给中原多少贡赋都行。
反正受罪的是普通百姓,跟国王有什么关系?
但若中原天子不认可现在的临邑国王了,册封了另一位临邑国王。
那么老国王的一切享受,一切特权,将会立即随之烟消云散。这背后是有中原大军绝对的军事实力作背书,能够扶持任何人顺利进入王京,登临王座。
这才是宗藩朝贡体系,真正的运行模式。
第四十一章征调胡骑
不得不承认,这些能臣名士,在谏言劝导方面,真的是十分擅长。各种引经据典,描绘宏图。
经过苏则的一番描述,张瑞对万里之外一无所知的区域,现在就只剩下了一个印象。
贵霜人口上千万,庞大而又富庶,却虚弱不堪,军力废弛。
这就像是当世的大清,软弱无能的庞大帝国,拥有大量财富,却没有强大的军力。
只要对着房门踹上一脚,这虚弱的帝国就会轰然倒塌,向孟朝跪地称臣,进献天量的财富。
一千三百多万人口,比关西人口总数还要多。
历史上赤壁之战时,中原在册人口仅六百万。晋朝统一全国时,人口也才一千七百万。
有这一千三百万人纳贡奉献。孟朝的综合实力,就几乎等同于额外增加了一份历史上晋朝的实力。
说张瑞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袁督师的三年平辽,也是珠玉在前。也是对着崇祯皇帝各种描绘宏图,各种鼓气诱导。结果一路平辽平到了北京城下。
这方面,张瑞也没有比崇祯皇帝强到那里去。
万里外西域的情况,对张瑞而言完全笼罩着一片黑幕。历史外挂失效,只能任由这些官员去描述一个他们想展现的印象。
张瑞注视着苏则,郑重的说道:“军国大事,并非儿戏,两万四千余将士全系于卿一身。卿可想好了,有必胜把握,能率领这两万士卒,立不世之功?”
苏则重重的点头,说道:“陛下,安西数万将士官吏,励精图治,夙兴夜寐,就只为能一战大败贵霜。只要契机到达,必执其君问罪御前。去其帝号,立其藩辅。”
出师的大义已经确定了,而且威严堂皇,无任何人能够质疑。
贵霜国王,不奉中(和谐)国为主。且僭越尊位,妄称天子。
诸夏大军征讨不臣,去其帝号,师出有名。
这是中原大一统王朝独有的骄傲。任何朝代,在中原周边敢妄自称帝的国家,无论安南、朝鲜,还是交趾、西域,都要被征讨。这些国家也已经习惯了国王登基,需要受中原天子册封。
所以大军出征,不会有任何百姓、军人感觉有失道义。
见苏则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张瑞也没什么可干预的了。官员职责在此,胜则升迁受赏,败了也要有承担后果的准备。
张瑞说道:“既然万事俱备,那朕便不给卿多增加负担。只是朕颇为好奇,卿所言契机究竟是什么?”
苏则见陛下已经默许安西都护府对贵霜宣战,全权负责对贵霜的大规模战事,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下来,语气轻松的说道:“贵霜国王胡毗色伽二世于光和六年(183年)登基,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昏聩国王。其在任期间,贵霜衰败迹象明显。贵霜所羁縻的康居、大宛等相继宣布独立。臣听闻在其统治西部,呼罗珊、花剌子模亦脱离贵霜统治。”
“贵霜国力、民心等都在持续下降,而在国王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公元199年去世,也就是今年),便是贵霜国力、军力、人心、组织能力降到最低之时。”
“胡毗色伽二世,从前年开始就身染重病,命不久矣,在西域已经众所周知。西域西部除康居、大宛之外,其他小国都在整兵备战,打算趁胡毗色伽二世去世之时,脱离贵霜统治。”
张瑞目露惊讶,看向苏则,问道:“莫非卿打算统合西域各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