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蒲元并非关西人,而是益州蜀郡人士。因为“熔金造器,特异常法”而著名于世,所以被科学院所礼聘。在皇氏赞助的科学院冶金技术方面功勋卓著,逐渐脱颖而出,历经数年成为冶金司的负责人。

    不要瞧不起这种工匠执教。

    认真了解的话,科学二字,最经典的解释就是已系数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就是人类对过去经验的系统性总结。

    经验科学是最常见的学术流派。

    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算作当今时代伟大的技术前沿开拓者。

    事实上也是如此。蒲元的到来,对科学院冶金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没有显微镜,当今的科学发展无法在分子方面充足,只能凭着经验摸索,找到一个人们无法解释的方法。

    人类学者在这方面十分谦逊,即便是后世最发达的时代。很多科技发明,人类科学家也无法解释清楚原因。但就是知道这样做,会形成某种独特的效果,举世都未曾发现,并将其记录在案,成为专利。这就是最典型的经验科学运用。

    历史上蒲元之才为刘备、诸葛亮、姜维所赏识,多次参与蜀国的兵器锻造、木牛流马制造等重大工程,堪称蜀汉王朝的“大国工匠”。

    后来姜维更为他写过两部传记《蒲元传》《蒲元别传》。

    这种大国工匠,举世无双的冶金、工程人才,在孟朝建立后,招揽却十分顺利。

    这不是群雄割据的乱世,而是大一统王朝。孟朝就是如今的天下共主,科学院招揽其人参与技术研究。蒲元乐颠颠的就到了长安,到科学院履任。

    毕竟他又不是清流名士,无需要养望,沽名钓誉。相反作为一名技术宅,能在科学院中更便利、更富裕的搞研究,他正求之不得。

    对这种技术人才,张瑞也没讲什么冠冕堂皇的大义。这些耿直的人才也不会在意,只想赶紧回去继续研究。

    于是张瑞直接开口,说道:“卿等夙兴夜寐,屡克难关,终缔造轨道系统之曙光。朕心甚慰,嘉奖卿等团队共计两千万钱,由诸卿自行评定功劳,合理分配。望卿等能再接再厉,完善铁轨绕路前行,高低起伏等各个方面。功成之日,朕必有厚赏。”

    两千万钱?

    所有教习都传出了兴奋不已的欢呼,高赞道:“谢陛下隆恩。”

    隆恩是绝对没有说错的。

    轨道项目的教习、祭酒、数算学者、工程学者总共只有八十七人,就算再加上技术匠人,管理官员,一个庞大的项目团队也只有三百余人。

    一个项目,有这么多研究人员已经算是数量庞大。这些人会分去两千万钱中的绝大多数,因为他们的知识配得上这份赏赐。

    剩下的小部分才会给那些徭役、力士与体力工匠,平均能为每个力士增加两三个月左右薪酬的奖金。

    而这些教习最少也能分配两万钱,多者数十万。

    必须要承认,当一个国家越强大,财富越多,物价反而会越便宜。

    比如米帝,物价、肉价、油价等等皆极为低廉。二十美刀进超市,能推出一车的肉、奶、蛋、肠。

    亦比如晋朝,纵观史籍,在晋朝史书中见到最多的便是侍女成群,身着绫罗。

    虽然晋朝的情况很难说明百姓生活状况如何,但社会中存在大量财富是显然易见的。

    孟朝与晋朝所处时间段大抵相似,而孟朝工商业更为发达,从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各国运送往长安的财富无穷无尽。

    这使得长安除了房价以外,所有东西物价都远远低于关东郡国。

    在小县城中,想去听个曲牌,到酒肆宴请一回酒肉,可能要五百钱,而在长安,这些却只要两百钱就足够。

    甚至两万钱已经能在长安买一个上婢,即容颜、身形、气质都上佳的美丽少女。这些少女多出自四方胡虏,是军人们在战场上俘虏回来的。

    比如田豫一次便在幽州掳乌桓男女二十万而归。徐荣在辽东,亦一次便掳十万妇孺而归。

    这些人青壮都送到了北荒,参与垦荒种田。妇孺不善耕种,发给其土地也是任由其在地方饿死。

    所以很多人都被充为奴婢,被送到长安,进入大户人家为婢,或进入小户人家为妾。

    不是张瑞冷漠,而是在这个生产力低下、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讲究人权,完全是书生意气的幻想。

    看孟朝皇室就知道,三个皇子,在古代这个幼子夭折率极高的年代。孟朝官员老老实实,没有任何人敢提议让皇子就国。因为能保证三名皇子,最终有一人顺顺利利的活下来,能够继承大统。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汉灵帝那么多子嗣,尽皆夭折。直到刘辨被寄养在道士史子眇家,活过十岁,才总算打破了皇子必定夭折的宿命。

    皇室尚且如此,民间对传宗接代的压力就更可想而知。吸纳外族女子,进入中原百姓家中,是有益于国祚苗裔的事情。

    要知道,张瑞虽然对时代干预很多。但这个时代,终究是与罗马同期的年代。罗马军团在四处攻伐,开疆拓土,俘虏无数而归。

    孟朝却为了异族女子地位而争论不休,怎么看都像是清流误国的样子。

    而正是张瑞的有意放纵,使得胡姬盛极一时。大有重现盛唐风月得势头。

    从西域被送到长安的胡姬,终于从当初的公卿堂前,步入寻常百姓家中。

    教习们心中火热,分发了这么多钱财,只要再添上一些积蓄,就能在牙行买一个风情万种的异域胡姬。

    谁又能够不心动?

 第四十六章蒸汽动力的研究

    作为皇帝,张瑞一大优点就是,知晓手下人并非全都是圣人,清心寡欲,无欲无求。

    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院教习,并不耽误他会有些个人爱好。

    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美酒。但绝大部分男人都喜欢美女。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天性。也是激励拼搏的动力之一。

    随着奖赏公布,一众教习干劲十足。比张瑞还要迫切,希望能研究出轨道系统剩下的转向、弯路等工程。以得到更丰厚的奖赏。

    随着解散的命令发出,教习们片刻不停,立即调转列车牵引钩,让骏马从列车前方,转到列车后方。拖着列车上的钢铁吊钩,便轻松的拖着列车反向离去。

    这一幕看的一众公卿将校啧啧称赞,张瑾叹道:“老咯。适才臣还在想,这沉重列车该如何从轨道上搬运起来,调转方向。却未曾想,完全无需挪动沉重车身。只要解下挂钩,驱赶几匹骏马即可。”

    审配亦感慨道:“百姓智慧、灵巧,真是无穷无尽。奇思妙想,总非一人能思虑到。”

    张瑞点了点头,赞同说道:“只要我圣朝鼓励发明创造,解放百姓束缚。以诸夏百姓之智慧,总能创造出各种常人意想不到的技术发明。”

    “说到灵巧,长安学宫另一项技术可能会突破卿等认知。长安学宫正在研究,以蒸汽为动力取代畜力牵引这列车前进。”

    在思想闭塞的时代,朝堂大臣听闻不用畜力却牵引钢铁列车前行,很容易会大惊失色,以为是天方夜谭。

    但在孟朝,官员们习惯了科学院一项项有利于民生、军事的发明创造,因而更加开明,更加敏锐。荀彧问道:“不以畜力为牵引,列车却能前行,可是如船只船帆相同原理?”

    张瑞笑着回道:“原理大概类似,由科学院祭酒为卿等介绍一番。”

    裴琚立即出列,说道:“蒸汽动力,其实原理诸卿都曾见过。制作一个锅炉,在外以火加热。锅炉内的水就会产生持续的热气。”

    虽说君子远庖厨,但一群公卿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都知道炊之一字,就是烧火加热的意思。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炊烟渺渺之下,居然隐藏着动力?

    贾诩问道:“这炊烟热气,就能带动沉重列车?”

    裴琚笑着解释道:“并非如此。在密闭锅炉内产生热气,一直积累,压力增强。然后会打开阀门,借由一根管道从中排出。高压热气,从排气管管口排出,会推动气缸。气缸连接转轴,转化为船轴的旋转运动。”

    转轴大家还能听得懂。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奇物件。

    汉文帝陵寝里就有这种东西,在地下埋藏两千年,直到发现的时候依然造型完整清晰,每个齿痕都纤毫毕露。

    汉文帝距离这个时代接近四百年的历史,转轴的运用已经十分成熟与先进。

    通过转轴带动着庞大的机械臂运动,驱动车轮、船只,都不算太复杂的运用。

    众人也都能理解,但高压一词众人就一脸疑惑。

    审配皱眉问道:“高压是什么?”

    裴琚解释道::“只是学术研究一项新发现。若热气持续产生,却被密闭在金属锅炉内。就会持续变强,最终撑破锅炉。使锅炉爆裂。”

    审配眉头紧蹙,说道:“一派胡言!简直妖言惑众。依某所见,必是工匠偷奸耍滑,锅炉制造不够精密。加热使其崩坏。”

    裴琚要解释,张瑞笑着抬了抬手,说道:“卿为内阁宰辅,责在辅承天下。岂能固执己见,以自己固有认知,去看这日新月异之世?”

    “终有一日,卿会发觉,今日断然否定之事,他日成为天下所公认之真理。”

    审配就是这种性格,他属于那种忠烈刚毅的性格,认准的事情,很难有人转变他的想法。

    “拗相公”说的便是他这种性格。

    但是裴琚却没有生气,说道:“首辅所言,亦有道理。如今科学院总结,蒸汽动力受阻一大困难便是锅炉材质不佳,不够精密。气压一旦过大,就会告警爆炸。无法长时间流畅运行。”

    “若能改善冶炼技术,制作出更精密气压锅炉。蒸汽动力项目,会大为流畅。”

    审配侧目,显然想到了问题的关键。若锅炉总是爆炸,科学院必然会研究其中原因,并不断改善工艺,尝试不同材质。

    数十百个锅炉由不同工匠打造,一同实验。总不能每个工匠都偷奸耍滑。

    难道水汽真的能在高压下,爆破钢铁?

    张瑞对裴琚的想法予以赞赏,却只能一摊手,表示无奈。

    基础材料工艺这种事情,即便两千年后也是卡着天朝脖子的一个重要系统性工程。不然航空发动机也不会成为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

    这完全不是一个穿越者,一拍脑袋就能解决的。

    只能靠大量投入,无数财富推动着整个冶金行业全面发展,无数工匠群策群力,才有可能带来冶金技术的进步。

    不过若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火枪枪管工艺也有了基础。

    基础工艺的进步,总是能顺带解决各项技术的壁垒。优质的冶炼金属,会极大降低火枪炸膛的风限。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张瑞觉得还需要大量时间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

    勉励了一番科学院诸官员,张瑞便将这将来很久才能实现的事情放置在一边。

    眼下日新月异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让张瑞关注不暇。

    一个朝代如果疆域太过庞大,皇帝见到的各种事情就注定了纷繁复杂,甚至大相径庭。

    比如三月末,辽东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