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张瑞不在乎史书如何记载,总要考虑一下对世风民俗的影响。

    李世民创玄武门之变,后世大唐的帝位交接便总是充满了血雨腥风。

    张瑞无缘无故逼死张燕,总会有好事者妄加议论。

    这些跳梁小丑,历朝历代都有不少。以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的标准,去评价别人做的每一件事情。他们越是恶心,张瑞越要中门对狙,让他们无话可说。

    如今天下既平,搜山检海,剿灭山贼水匪,成为国策。那张燕的死,就完全是因为其与整个国家社稷、时代天下为敌了。任谁也赖不到张瑞头上。

    张瑞火力全开,给自己刷满了大义,就看向一众公卿。张燕必须死,这些公卿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定下一个出色的剿匪策略。

    众人思索间,贾诩开口说道:“伏惟圣朝以敬德保民治天下。百姓落草为寇,多为时局所迫。圣朝有宽仁体谅之念,宜允其改过自新,重新为民。宜诏令四方,所获山贼水匪,皆重登户籍,令其更名易姓。”

    “嘶。”话音刚落,高官满堂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纷纷侧目望向贾诩。

    这一刻众人才发现,原来一直来,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位帝国次辅。

    所有人都以为首辅审配雕心雁爪,心狠手辣。

    原来真正毒辣的是这个一直不声不响,貌似宽厚的帝国次辅。

    这是把张燕往死里逼啊。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

    要知道,张燕已经数易其名。

    按典籍所载,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褚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然后褚飞燕为了领张牛角部曲,又改姓张,名张燕。

    如果有朝一日,再为了活命,改姓其他。

    三姓家奴的名声是无论如何也甩不掉了。

    这是拿着家国大义的冠冕借口,强逼张燕无法投降。

    退一万步讲,张燕就算是不要脸面,投降了朝廷。他都放弃张姓了,死了也不声不响。

    但所有人都清楚,以张燕目前还未投降的性格来看,张燕必然会死战到底。

    其死后立碑,也会被强制更名改姓。不与当朝天子产生任何纠连。

    张瑞眼神一亮,看向贾诩,赞道:“次辅有辅国之言,朕心甚慰。”

    贾诩微微垂首,知道自己这次赌对了。

    在朝政上,贾诩一向低调,唯恐引起猜忌。但为皇帝奔走,为皇帝事情不惜一切手段,显然将会简在帝心。

    散朝之后,皇宫便向贾府赐下奖赏,黄金百斤,玉璧十双,丝绸千匹,飞鱼袍十件。

    次日搜山检海的国策正式下达,命令各州指挥使司、按察使司立即清剿境内盘踞各地的匪寇。

    这一次除了扬州,并没有禁军出动,全是各地府兵在本地进行剿匪。

    六月秋收正好结束,交过税赋后,花费两三个月剿匪,还不耽误冬麦播种。

    这个时代诸夏对各地的开发都不完全。无论冀州、益州、司隶还是并州、荆州、扬州,只要深入大山,就必然能清剿出数量可观的奇奇怪怪部族。

    比如在荆州的蛮族,在扬州的山越,在益州的夷族(无当飞军主力之一)。

    看完各地的报告,张瑞才知道为什么晋朝要面临五胡乱华。这个时代,胡人部落真的是星罗密布。

    只要中原帝国不能保持武德昌盛,必然会有蛮夷霍乱。

    孟朝大力提高将门地位,结局是否会武人乱国,藩镇割据还不得而知。

    但在当下,无疑是最符合整个时代需求的政策。

    能以绝对武力压制住绵延数百年的冰河时期胡人入侵。

 第五十六章大仇得报大恩亦报

    除了清扫胡人部落,隐匿在深山丛林的山民,崇山峻岭的匪寇,水泽湖泊里的水贼,也是这次搜山检海的重要清扫对象。

    桃花源记对百姓而言或许是个美好的寄托。但对庞大的帝国而言,是绝不允许存在的隐户。

    通过这次搜山检海,至少能增加户籍数十万。更快的增加人口,恢复诸夏元气。

    虽然说这次军事行动遍布全国两京十二州,规模浩大。但战事经过却乏善可陈。

    这些隐匿的部落战斗力实在太弱。其中最强的山越,东吴将领一次出兵就能抓捕数万人。面临扬州的禁军与府兵联合绞杀,山越人没能掀起任何波澜。就被捕获十余万人,安置在了会稽郡。

    会稽郡既后来赫赫有名的魔都所在,号称东方之明珠。

    孟朝如今无力全面开发整个江南,前期只能着重开发几个城市,然后以这几个城市为辐射点,向外逐渐扩张。

    会稽郡占据港口之利,是张瑞亲自选定的重点郡国。

    在江南搜捕到的隐户、山越,都被迁移到此地。官府意图通过增加人口,提升会稽郡开发程度,将这里建设成鱼米之乡。

    除了江南的战事外,另一处大型战事则在黑山脚下。

    事实上这处战场动用的军队规模最大,并州、冀州、司隶都是府兵大州。

    其中冀州地处河北,平原万里,并有燕代。人口富裕,又剽悍善战。安史之乱的叛军,虽然不敌全国大军,但战力卓著,为天下所公认。

    因而孟朝在冀州设置了三万府兵员额。并州、司隶都是孟朝的基本盘。亦各有四五万府兵不等。

    这三州合力围剿黑山军,出动军队八万余人。

    不要小瞧任何大一统王朝的正规军。哪怕重文轻武的宋朝军队,汇聚八万余人,也能轻松平定数十万人叛乱的农民起义军。

    孟朝全副武装的八万大军开赴进黑山。黑山境内淋漓尽致的上演了一场树倒猢狲散。

    张燕身边可谓是众叛亲离,完全没有用到当初张瑞设想的合纵离间。

    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源于实力不足。就像一切恐惧,都是源于火力不足。

    时至今日,府兵大军碾压过去,就只剩下一地狼藉。

    七月下旬,秋高气爽。

    锦衣卫都指挥使赵云低调的走到张瑞身后,轻声说道:“陛下,并州都指挥使第五兼传来军报,张燕已死于乱军之中。其至死不降,死而不倒,身插四根断矛、两把横刀,披数十箭。”

    张瑞默默翻着奏章,一直未与回复。

    肃静了片刻,赵云低下头,语气沉重的说道:“其妻子皆不幸死于兵乱。”

    张瑞这才抬起头看了赵云一眼,淡淡的恩了一声,说道:“真乃不幸之事。黑山战事激烈,为防止瘟疫,将所有遗骸火化安葬。”

    赵云重重拱手,默默退出大殿。陛下竟然决绝到这一步,着实是赵云没想到的。这可真是把对方骨灰都给扬了。

    随后赵云一抬手,招来自己的绝对亲信,侧头低声说道:“派一队人去黑山,将张燕妻小全部处死,注意暗中行事,莫要大张旗鼓。”

    大殿内,张瑞丢下奏折,惬意的伸了个拦腰,只感觉身心舒畅。

    赵云的诧异,张瑞完全不在意。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张瑞从来没想过用宽容来约束自己。

    凭什么?

    凭什么自己要满足别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指责?

    自己并不比张燕多个鼻子少张嘴,为什么要格外宽容他张燕?

    如果关系异位,张燕手握生杀大权,会放过张瑞与张瑾吗?

    绝对不会。

    当初若张瑞与张瑾继续留在黑山,必然都会惨死在张燕一系人的手下。

    不对。

    张瑞前身已经惨死在了张燕手下派遣的刺客手中。若没有这场意外穿越,张牛角就已经绝后了。

    张瑞不敢想象,若自己没有穿越,张瑾一个孤寡老人,抱着少主的遗骸在冰冷大地上嚎啕痛哭该是怎样绝望的心情。

    他张燕已经把事情做绝了,却要张瑞格外宽容?

    那太遗憾了,张瑞从来不是这种性格。从来没想过要作一位烂好人,没道理别人能做绝,张瑞却必须留一线。

    大家都是第一次生而为人,谁也不比谁特殊。干嘛要有区别对待?

    有这好消息,张瑞完全没耐心再理政务。

    带着笑意回到了皇后寝宫,对赵虞说道:“设宴,宴请上柱国大将军张瑾。朕要与瑾叔一醉方休。”

    赵虞抬头,诧异了一瞬间,请张瑞坐到榻上,笑意盈盈的问道:“陛下遇何喜事,脸上笑意已经不可抑制?”

    “宿怨得报,朕岂能不宽慰?朕感觉今日能多吃两碗米饭!”

    张瑾到达皇宫,听闻张瑞讲完张燕结局,兴奋的一拍大腿,说道:“善!善!哈哈!极善!这狗贼忘恩负义,合该有此结局!老臣闻此喜讯,一生无憾矣。即便现在去地下陪老主公,亦能含笑。”

    皇后赵虞笑着嗔道:“瑾叔这是什么话?如今圣朝已建,大仇得报。正是颐养天年之时,理应享受天伦之乐,谈什么死生。”

    张瑞也笑着点头,说道:“皇后说的是。若没有瑾叔照顾,朕早已夭折于年幼,岂有今日之盛世?瑾叔要长命百岁,让朕一尽孝道。朕要瑾叔享尽这人间富贵。”

    张瑾眼角含泪,感慨道:“陛下与老主公一般都是极重恩义之人,能侍奉张氏乃是某一生之福。”

    这位老臣不善言辞,至今还不会以先皇相称。但其情真意切,张瑞能深切感触。因而笑着说道:“来,瑾叔,今日你我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最终还是成了虚言。因为张瑾与张瑞都喝的不省人事。张瑾完全回不了家。

    这应该是张瑞穿越以来,喝的最痛快一次,也是唯一喝醉一次。

    傍晚,张瑾迟迟未归府。张瑾夫人便遣人前来打听消息。

    张瑾夫人对皇室也没有特别畏惧。因为这位夫人也是出身于张牛角部众之中。是与皇室关系最密切的嫡系。

    这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义。

    皇室当然不会有所亏待。不醉不归成了虚言,但要张瑾享尽这人间富贵却在今日便坐实。

    皇后赵虞派出身边女官亲自去张府好言解释,告知其将张瑾已醉,今夜便留宿宫中,待明日醒酒之后回家。

    在女官之后,便是极致丰厚的赏赐。

    赏黄金五千斤,钱一亿两千万,丝绸八千匹,珍珠四百颗,珊瑚树十株,此外绮丽舆服、奇珍异宝等各种类别琳琅满目。

    皇室府库三成搬到了张瑾府中,誓必要令这位功勋老臣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第五十七章亩产十二石的荒诞与可行性

    张燕的死,除了皇宫里大宴一场外,在四方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一切就如张瑞所料,除了好事者,普通百姓都忙于过日子,真的没有太多闲心去关注一个匪寇头目与当朝皇帝的是是非非。

    再加上朝廷完全没有张扬大破黑山军的事情,出了黑山区域,天下百姓都不知道曾经煊赫一时的黑山军已经覆灭。

    八月,整个天下都关注向一件事情。

    荆州南郡太守彭羕上奏,南郡粮食亩产十二石。

    消息一经传出,天下哗然。无数清流信誓旦旦称之为祥瑞现世。

    关东人都以为相较于垦殖,当朝皇帝更重视工商,但只有关西臣子才清楚。皇帝最关注的还是田地亩产量。

    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