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并州匪政-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筐一筐的铜钱再固定在马车上,一辆辆马车装满铜钱再冒着风吹日晒,舟车劳累,带回家乡。
至于用黄金结算。等闲商人,仓促间去哪筹集这上千斤的黄金?
而有了黄金券,至少也是为商人们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用黄金券结账。
任何人都可以持黄金券到国库兑换对应数量的黄金。
这个原理不复杂,就是以官府黄金储备为担保,保证黄金券的价值与流通性。
荀彧凝神静思,说道:“陛下,以黄金为流通货币,注定其流通范围有限。”
张瑞笑着说道:“无妨,本来也没打算让黄金券取代铜币,成为货币主流。”
荀彧不解,问道:“那陛下设置黄金券意义何在?”
谈到这个,张瑞嘴角上扬,这就显示出国家掌控金融的意义了。
“卿设想一下。假使国库有百万斤黄金,能发行多少黄金券?”
荀彧在长安也是刻苦钻研了一番数算,心算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片刻后,说道:“虽然不知黄金流通速度如何。但保守估计,能发放两百五十万斤黄金券。若流通速度较慢,再翻一倍,五百万黄金券亦未尝不能一试。”
货币超发是经济学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
虽然大明宝钞因为滥发无度,而臭名昭著。
但在宝钞发行前期,可是支撑了大明一个时期的辉煌与繁荣。
大明宝钞问世前,明朝几乎天天愁钱,俸禄军费、国家建设,时常闹的揭不开锅。有了宝钞后,这些困境就迎刃而解了。尤其是最大头的军费,对北元战事最激烈的几年,明朝的军费开支,物资钱粮供应,几乎全是宝钞买单,撑着明朝追亡逐北,终于打出和平环境。
同样起大用处的,更有朱元璋时代的农业工程建设,整个洪武年间,明朝多次启动空前人力,大修农田水利和驿道,三十年里单是水利堤坝就修了五千多,塘堰更修了四万多,明初火速飙升的农业产值,就是这么修出来的。当然,也是宝钞撑起来的。
张瑞很清醒的承认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不可能一拍脑袋想出一个货币规律,就超出人类文明数千年经验的总结。
至少在张瑞穿越之前,货币超发还是世界各国的最优选。
其中最完美的则是瑞士货币,价值堪比黄金。
之所以选择这种运行方式,是因为人类社会只要不遭遇超级战乱,哪怕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其财富也会逐年积累,最终形成封建盛世。
张瑞笑着对荀彧说道:“如卿所言,发行黄金券数额至少为黄金储备两三倍。这些黄金券分散出去,在天下商人手中,绝不可能同一时间都兑换出去。”
有这个前提,孟朝也能学习洪武年间,在中原大地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驰道驿站。
关于宋朝有没有一亿人还是个疑问。但明朝人口过亿,几乎是史学界共识。
这显然得益于明朝高度发达的农业与完善的水利灌溉。
想到能用这笔黄金券兴修水利堤坝五千多,塘堰四万余,张瑞就精神振奋,对荀彧说道:“黄金券只要不滥发,保证适度。这笔财政能极大推进我朝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荀彧点头,说道:“某亦以为府库逐渐积累一笔财富,应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尤其工信司已规划出农业区,更应将其发展至极致,以积蓄谷粮。”
但张瑞并不满足于此。皇室虽富,但与整个天下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只用皇室黄金作储备,能撬动的力量有限。
张瑞说道:“关于黄金券,朕打算令皇家建立一座子金苑,以黄金券收购各处黄金。”
子金苑,荀彧一听便明白了这个机构的作用,类似于子钱商人,即放贷商人。
通过吸纳民间资金储备,再贷款给大豪商,从而赚取利润。
这个模式后世叫做银行,只是张瑞心比较黑,连存款利息都省了,通过黄金券超过时代的便利性,官府的权威性,吸引豪族将黄金存到皇室。
虽说制度比较先进,不一定适合当下。荀彧对这种模式也没有充足的把握。但荀彧也没有激烈反对。
毕竟孟朝从立国那一刻就给自己贴上了使命,其命维新。
总要折腾、创新一下。
况且这次尝试,大部分影响都局限在黄金层面。影响的主要是大贵族、大豪商。成功了,全天下受益。失败了,底层百姓受到的波及也有限。
白鹿币、大明宝钞都没能影响汉室国本。孟朝吸取前朝后世之鉴,尝试改革一下的勇气还是有的。
第七十二章凉州尽去胡风
建康五年二月,孟朝满朝公卿汇聚于光明宏伟的太华宫内。
这次廷议,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历经两年,孟朝的人口统计总算完成。
去年廷议,汇报了户籍的只有两京与并州布政使,三州合计一百三十万三千户,六百九十九万三千人。
所以今年廷议的重头便是剩下各州向张瑞汇报具体数字。
凉州为国家藩辅,去年又经历了一场叛乱,一场官场肃清,最为引人瞩目。
张瑞便看向凉州布政使,,说道:“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番卫,今次廷议便先从凉州开始吧,同朕及诸位大臣讲讲,凉州情况如何?”
凉州布政使张范立即起身,说道:“我圣朝军威浩然,肃清寰宇。凉州者,昔秦朝西北,月氏故土,匈奴西来,乌孙远遁。如今尽为我朝沃土。”
“凉州东起安定,西至安西,南抵高原,北涉冻土。方圆百万里之内,良田广袤、牛羊遍野,土沃物繁而人富乐。”
“共计有户籍二十五万七千,一百三十八万八百。”
一百三十八万八百,看起来百万人口也不少。但是联系到张范之前所说,凉州方圆百万里。
这样就意味着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一百万人。绝对意义上的地广人稀。
盛唐之时“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情况与孟朝凉州有天地之别。
张瑞对张范说道:“凉州居丝绸之路要道,经商便利。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开垦,又能放养牛羊。无论工商农业畜牧,理应俱为天下之最。朕期待有一日,天下富庶无能与关陇相比。”
一众布政使面带讥笑,都看向略带窘迫的张范。
陛下对凉州的期望不可谓不高,但现在凉州的形势可谓与陛下期望截然相反。
天下富庶者无处关陇,而现实是天下残破者无出凉州。
张范正身说道:“臣必殚精竭虑不负陛下众望。”
冀州承宣布政使司马朗讥讽道:“某倒是不知张布政使有何高明手段,能使凉州富庶超过冀州。”
对司马朗的挑衅,张瑞充耳不闻,淡然的打量着手指。
官员之间众志成城是有可能的,但说他们彼此和睦,互相之间彼此和和气气,这一点张瑞可从来没敢奢望过。
从起兵太原开始,这些文臣武将彼此间互相争吵、攻讦就从不曾断绝过。
平淡有兵曹、田曹之间的拍桌大吼,激烈有张辽、张白骑在战场上意见不合,刀剑相对。
有激烈竞争总好过所有官员都在张瑞面前装作一团和气,背后互相捅刀子。
张范被司马朗讥笑,愤慨不已,说道:“凉州自前汉起,羌乱绵延百年。前汉之时,在册户籍仅四十七万七千,历经汉末乱世,人口却逆势增长至百三十八万。只要以此趋势,凉州长治久安之下,富庶可期。”
“人口百三十八万,其中绝大部分是羌、氐吧?”
这里张瑞强势插入一句,说道:“既然编户齐民,用我诸夏文字服饰,便不论之前出身。尤其历经多年,凉州境内羌、氐两族已经被扫荡一空。任何山林险隘当中,都没有羌胡部落生存。羌、氐已经在事实上于凉州消失。凉州臣民即皆为我孟朝之民。”
听闻张瑞之言,司马朗立即正身而坐,不再出言。
依赖于孟朝强盛的武力,与繁盛的羊绒交易,羌族已经纷纷撤离凉州,向高原开赴。
高原养山羊产出的羊绒,是羌人对孟朝最具经济价值的物品。
再加上,羌族已经试验过太多次,的确打不赢孟朝府兵,凉州境内的羌人纷纷逃离。
这使羌人文化在凉州彻底绝迹。归化的羌人,在十几年一代人后,就真的没有一点接触羌族文化的机会了。
氐族情况与羌族稍有不同,首先这个民族没有羌族那么桀骜不驯,历史上也成功融入了诸夏。
而且这个民族与诸夏实在太像了,以耕种为俗,善织布,善养六畜。
如今凉州地广人稀,朝廷连续数年为凉州免税,很多氐人甚至不用官府强制要求,就主动来到广袤平原上耕种。
只要禁绝一些氐人陋俗,实在很难分辨氐人与诸夏的区别,是最好的编户齐民对象。
内阁辅臣司马芝开口说道:“如今凉州远离战乱,全境承平,哪怕休养生息,亦能逐渐恢复人口。又靠近丝绸之路,富庶可期。张布政使的确应该思虑,该如何使凉州百业俱兴。”
张范向张瑞恭敬的行礼,然后说道:“请容臣向陛下详述。”
“可。”
“凉州此前疲敝便因边患频仍。赖我圣朝威加宇内,凉州羌胡远遁,境内一片承平。某以为凉州如今当务之急反而不在增加人口,繁盛经济。”
“哦?”张瑞来了兴致,要知道孟朝如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建设建康盛世上。张范竟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实在是出人意外。
“卿可详细述说。”
张范说道:“凉州胡风剽悍,此前久受其扰。如今战乱之后,难得混元归一,民风一致。此时应该注重忠义礼教,使百万百姓及后代都心向中原。有此纯净局面,摒弃混杂思想,以凉州地利,无需二十年,则百业俱兴。”
一众公卿认真的思索着。
拥有大片平原,肥沃河西走廊的凉州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不是因为百姓惫懒,不是因为土地贫瘠,只有一个原因,经常爆发的胡人叛乱使凉州生机疲敝。
再反观安西都护府下辖的西域,哪怕黄沙万里,寥寥几个绿洲也生机盎然,就是因为他们国家承平。在占据丝绸之路后,这些国家轻易就积累了无数财富。
而张瑞感触更加深刻,不由得便想起了大唐归义军。
安史之乱(755—763年)爆发后,唐朝驻守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精锐部队被调往内地镇压叛乱,吐蕃趁机对这片区域发动势如破竹的进攻,仅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占领了大部分城池和土地,对这片区域取得绝对优势。
然而驻守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唐朝将士却并没有屈服投降,西凉、西域一带的军民全部心向大唐,戍边两百年。归义军节度使,率军打通与长安的联系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孟朝若是能趁着凉州思想纯净,民风一统时实现百姓教化,让凉州死心塌地的忠于孟氏朝廷,那远离了战乱的凉州,富庶繁荣的确如张范所言,指日可期。
第七十三章超级大州人口千万的野望
有时候极致的纯净就是极致的优势。
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